1. 先测试,后编码

  对程序的各个部分建立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称为单元测试)。测试驱动编程:Test-driven programming

1)精确的需求说明:

  程序设计的理念是以编写测试程序开始,然后编写可通过测试的程序。测试程序就是你的需求说明,它帮助你在开发程序时不偏离需求
举例:编写一个模块,其中包括一个使用给定的宽和高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函数。在开始编码前,首先要编写一个单元测试,其中包括带有几个答案已经清楚的例子:

 from area import rect_area

 height = 3
width =4
correct_answer = 12
answer = rect_area(height, width)
if answer == correct_answer:
print 'Test passed'
else:
print 'Test failed'

2)为改变而计划:

  自动化测试除了在编写程序上给予巨大帮助外,还可以避免在实施修改时增加错误

  代码覆盖度——coverage是测试知识中重要的部分。在运行测试的时候,有可能并没有运行代码的全部,即使在理想情况下也是这样(理想的情况应该是运行程序的所有可能状态,使用所有可能的输入,但是这不太可能)。优秀的测试程序组的目标之一是拥有良好的覆盖度,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覆盖度工具,它可以衡量在测试过程中实际运行的代码的百分比。目前还没有可用的标准化覆盖度工具,搜索“Python测试覆盖度”会找到一个些可用的工具。其中一个是trace.py程序

3)测试的4步:

  A:指出需要的新特性。可以先记录下来,然后为其编写一个测试
  B:编写特性的概要代码,这样程序就可以运行而没有任何语法等方面的错误,但是测试会失败。看到测试失败是很重要的,这样就能确定测试可以失败。如果测试代码中出现    了错误,那么就有可能不管出现任何情况,测试都会成功,这样等于没测试任何东西。再强调一遍:在试图让测试成功前,先要看到它失败
  C:为特性的概要编写虚设代码(dummy code),能满足测试要求就行。不用准确地实现功能,只要保证测试可以通过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在开发的时候总是通过测试了    (除了第一次运行测试的时候),甚至在最初实现功能时亦是如此
  D:现在重写(或者重构,Refactor)代码,这样它就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从而保证测试一直重构
  

2. 测试工具

标准库中的模块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完成测试过程:
     unitest:通用测试框架
     doctest:简单一些的模块,是检查文档用的,但是对于编写单元测试也很在行

1) doctest:交互式解释器的会话可以是将文档字符串(docstring)写入文档的一种有用的形式。假如,假设我编写了一个求数字的平方的函数,并且在它的文档字符串中添加了一个例子:

 def square(x):
'''
Squares a number and returns the result. >>> square(2)
4
>>> square(3)
9
'''
return x*x

文档字符串中也包括了一些文本。这和测试又有什么关系?假设square函数定义在my_math模块(也就是叫做my_math.py的文件)中。之后就可以在底部增加下面的代码:

 def square(x):
'''
Squares a number and returns the result. >>> square(2)
4
>>> square(3)
9
'''
return x*x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port doctest.my_math
doctest.testmod(my_math)

  doctest.testmod函数从一个模块读取所有文档字符串,找出所有看起来像是在交互式解释器中输入的例子的文本,之后检查例子是否符合实例要求(如果想实践“先测试,后编码”的编程方式,unittest框架是更好的选择)

  为了获得更多输入,可以为脚本设定-v(意为verbose,即详述)选项开关:$ python my_math.py -v

2)unittest:doctest简单易用,unittest(基于Java的流行测试框架JUnit)则更灵活和强大。  

  假设要写模块my_math,其中包括计算乘积的函数product。从哪开始呢?对于测试来说,当然(位于文件test_my_math.py中)是使用unittest模块中的TestCase类

 #使用unittest框架的简单测试
import unittest, my_math class ProductTestCase(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Integers(self):
for x in range(-10,10):
for y in range(-10,10):
p = my_math.product(x,y)
self.failUnless(p == x*y, 'Tnteger multiplication failed') def testFloats(self):
for x in range(-10,10):
for y in range(-10,10):
x = x/10.0
y = y/10.0
p = my_math.product(x,y)
self.failUnless(p == x*y, 'Float multiplication failed') #unittest.main函数负责运行测试,它会实例化所有TestCase的子类,运行所有名字以test开头的方法
if __name__ == '__main__' : unitteset.main()

  如果定义了叫做startUp和tearDown的方法,它们就会在运行每个测试方法之前和之后执行,这样就可以用这些方法为所有测试提供一般的初始化和清理代码,这被称为测试夹具(test fixture)

3:单元测试以外的东西:
  源代码检查和分析:源代码检查是一种寻找代码中普通错误或者问题的方法(有点像编译器处理静态语言,但远不如此)。分析则是查明程序到底跑多快的方法。之所以按照这个顺序讨论这章的主题,是因为黄金法则“使其工作、使其更好、使其更快”的缘故。单元测试可以让程序可以工作,源代码检查可以让程序更好,最后,分析会让程序更快。

1)使用PyChecker和PyLint检查源代码

2)分析:试图让代码提速前,有个非常重要的规则需要注意(以及KISS原则,Keep It Small and Simple,即让它小且简单,或者YAGNI原则,You Ain't Gonna Need It,即并不需要它)——不成熟的优化是万恶之源
  拿Unix的发明人之一Ken Thompson的话说就是“拿不准的时候,就穷举”。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的话,就不要在精巧的算法或者漂亮的优化技巧上有过多的担心。如果程序已经够快了,那么干净、简单并且易懂的代码的价值比稍微快一点的程序要高得多。

  如果必须进行优化的话,那么绝对应该再做其他事情之前对其进行分析(profile)。这是因为很难估计到瓶颈在哪里,除非你的程序非常简单。标准库中已经包含了一个叫做profile的分析模块(还有个更快的嵌入式C语言版本,叫hotshot)。使用分析程序非常简单,是要使用字符串参数调用它的run方法就行了

>>> import profile
>>> from my_math import product
>>> profile.run('product(1,2)')

  这样做会打印出信息,其中包括各个函数和方法调用的次数,以及每个函数所花费的时间。如果提供了文件名,比如'my_math.profile'作为第二个参数来运行,那么结果就会保存到文件中。可在之后使用pastats模块检查分析结果:

>>> import pstats
>>> p = pstats.Stats('my_math.profile')

标准库中还包含一个名为timeit的模块,它是测试python小代码段运行时间的简单方法

python基础教程总结14——测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教程(第2版 修订版) pdf

    Python基础教程(第2版 修订版) 目录 D11章快速改造:基础知识11.1安装Python11.1.1Windows11.1.2Linux和UNIX31.1.3苹果机(Macintosh)41. ...

  2. Python基础教程(第3版)PDF高清完整版免费下载|百度云盘

    百度云盘:Python基础教程(第3版)PDF高清完整版免费下载 提取码:gkiy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Python程序设计的方方面面:首先从Python的安装开始,随后介绍了Python的基础知识和基 ...

  3. Python基础教程2上的一处打印缺陷导致的代码不完整#1

    #1对代码的完善的 出现打印代码处缺陷截图: 图片上可以看到,定义的request根本没有定义它就有了.这个是未定义的,会报错的,这本书印刷问题,这个就是个坑,我也是才发现.花了点时间脱坑. 现在发完 ...

  4. python基础教程1:入门基础知识

    写在系列前,一点感悟 没有梳理总结的知识毫无价值,只有系统地认真梳理了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否则总是陷入断片儿似的学习-遗忘循环中. 学习方法真的比刻苦"傻学"重要多了,而最重要 ...

  5. Python基础教程学习笔记:第一章 基础知识

    Python基础教程 第二版 学习笔记 1.python的每一个语句的后面可以添加分号也可以不添加分号:在一行有多条语句的时候,必须使用分号加以区分 2.查看Python版本号,在Dos窗口中输入“p ...

  6. Python 基础教程之包和类的用法

    Python 基础教程之包和类的用法 建立一个文件夹filePackage 在filePackage 文件夹内创建 __init__.py 有了 __init__.py ,filePackage才算是 ...

  7. 学习参考《Python基础教程(第3版)》中文PDF+英文PDF+源代码

    python基础教程ed3: 基础知识 列表和元组 字符串 字典 流程控制 抽象(参数 作用域 递归) 异常 魔术方法/特性/迭代器 模块/标准库 文件 GUI DB 网络编程 测试 扩展python ...

  8. python基础教程(2)

    Python 基础教程 Python 是一种解释型.面向对象.动态数据类型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执行Python程序 对于大多数程序语言,第一个入门编程代码便是 "Hello World!& ...

  9. Python基础教程 (第2+3 版)打包pdf|内附网盘链接提取码

                <Python基础教程 第3版>包括Python程序设计的方方面面:首先,从Python的安装开始,随后介绍了Python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包括列表.元组.字符 ...

随机推荐

  1. 【Java面试题系列】:Java基础知识常见面试题汇总 第二篇

    文中面试题从茫茫网海中精心筛选,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第一篇链接:[Java面试题系列]:Java基础知识常见面试题汇总 第一篇 1.JDK,JRE,JVM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你是否考虑过我们写的x ...

  2. include跟include_once 以及跟require的区别

    include如果引入两个文件,都有一个相同的函数名,那么就会发生重定义的错误.使用include_once可以避免此错误,一般都_once用的比较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include和_once的 ...

  3. 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

  4. 洛谷P1298 最接近的分数

    P1298 最接近的分数 题目描述 给出一个正小数,找出分子(非负)不超过M,分母不超过N(正数)的最简分数或整数,使其最接近给出的小数.“最接近”是指在数轴上该分数距离给出的小数最近,如果这个分数不 ...

  5. Openjudge2729 Blah数集(单调队列)

    2729:Blah数集 总时间限制:  3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 描述 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偶然间发现一种有趣的自然数集合Blah,对于以a为基的集合Ba定义如下:(1) a是集合Ba ...

  6. 约数和问题 (codevs2606 && 洛谷2424)

    P2424 约数和 题目背景 Smart最近沉迷于对约数的研究中. 题目描述 对于一个数X,函数f(X)表示X所有约数的和.例如:f(6)=1+2+3+6=12.对于一个X,Smart可以很快的算出f ...

  7. Solidity 最新 0.5.8 中文文档发布

    本文首发于深入浅出区块链社区 热烈祝贺 Solidity 最新 0.5.8 中文文档发布, 这不单是一份 Solidity 速查手册,更是一份深入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宝典. 翻译说明 Solidity ...

  8. String,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

    String,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分别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String 是Java的字符串类,其实质上也是用Char类型存储的,但是除了hash属性,其他的属性都声 ...

  9. null is not an object (evaluating 'Picker._init')

    安装完react-native-picker后,init出现报错,其实是原生配置还没完全生效,重启项目就可以了

  10. Visiual Studio CLR20r3问题

    原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2ef11801013p8c.html(刘帝勇的大观园) 看到有更新,习惯性的点了,升级到Visiual Studio 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