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动形象、切中要点地讲解 OSI 七层模型和两主机传输过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002080/answer/318175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回顾一下OSI七层模型有些啥内容: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e078715b1914a9ff86882019d8d65fc_hd.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e078715b1914a9ff86882019d8d65fc_r.jpg">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类似,这里只针对OSI模型展开)
撇开复杂与晦涩难懂的术语不说,个人理解七个层次通俗来说主要实现以下内容:
应用层:就是应用软件使用的协议,如邮箱使用的POP3,SMTP、远程登录使用的Telnet、获取IP地址的DHCP、域名解析的DNS、网页浏览的http协议等;这部分协议主要是规定应用软件如何去进行通信的。
(应用层此部分有修改,感谢@小张指正。)
表示层:决定数据的展现(编码)形式,如同一部电影可以采样、量化、编码为RMVB、AVI,一张图片能够是JPEG、BMP、PNG等。
会话层:为两端通信实体建立连接(会话),中间有认证鉴权以及检查点记录(供会话意外中断的时候可以继续,类似断点续传)。
传输层:将一个数据/文件斩件分成很多小段,标记顺序以被对端接收后可以按顺序重组数据,另外标记该应用程序使用的端口号及提供QOS。(不同的应用程序使用不同计算机的端口号,同样的应用程序需要使用一样的端口号才能正常通信)
网络层:路由选路,选择本次通信使用的协议(http、ftp等),指定路由策略及访问控制策略。(IP地址在这一层)
数据链路层:根据端口与MAC地址,做分组(VLAN)隔离、端口安全、访问控制。(MAC地址在这一层)处理VLAN内的数据帧转发,跨VLAN间的访问,需要上升到网络层。
物理层:将数据最终编码为用0、1标识的比特流,然后传输。(例如将题主头像的图片,变为一串01100111100这样的数字来表示)。
基础理论说完,接着回答题主的主题:
两主机通信的过程,从发送者(以下简称A)到接收者(以下简称B),属于从7层(应用层)->1层(物理层)封装,然后传输到远端,再从1层(物理层)->7层(应用层)解封装的过程。
1、 当A打开了QQ这个软件,相当就到达应用层了;因为软件会根据你的操作调动机器底层的硬件工作了。
2、 当A往QQ这个软件的聊天窗口里面输入信息,发出后,QQ会将这个信息保存在本地聊天记录文件MSGEX.db(一般就保存在QQ目录下以你的QQ号码为文件夹里)。以某种格式编码/保存某种信息,这可以理解为表示层了。
3、 当A打开与B的聊天窗口,输入信息,按下“输入”按钮,用户的操作就完结了,剩下都是机器自己的操作了。实际传输之前QQ会先建立A与B的会话连接,才真正开始传输信息/数据(你可以理解借传输文件理解:你发送文件给对方,要等待对方按下接收,才算建立了会话,然后才开始传输。)这算会话层了。
4、 会话建立后,会将A发的信息斩件,如A发送“你吃了饭没有”?传输层将这句话斩成“你”“吃”“了”“饭”“没”“有”6个数据段,标记号使用的端口号,然后准备发出去。
5、 接上一层,信息还未发出去,这时候在网络层做路由选路,可以理解为,从A家出去,可以分别经“联通”“电信”“移动”3个网络中的一个再到B家。
网络层根据路由协议负责选路(根据链路质量、带宽、开销等方法论)。假设最后选了2条,可能就A->联通->B发送“你”“吃”“了”3个数据段,A->电信->B发送“饭”“没”“有”3个数据段。
选路后,这一层要标记IP包头,包头主要内容是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使用什么协议。其中源、目的IP相当于你寄信的时候的收发的地址与邮政编码,标记出发送者与接收者。而协议相当于这封信到底用什么语言书写。(只有保证2端使用同种语言,才能确保通信起来,否则你用英文写信给大妈,大妈怎么看得懂呢?)
6、 然后再到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主要是负责同一个子网内的通信的。例如A、B连接在同一台二层交换机,就属于同一个子网,那么数据帧的通信室是不需要通过网络层的(即三层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直接在这台二层交换机就过去了。这一层打的是MAC地址的帧头,对于上述通信过程来说,就是为数据帧打上A的机器的MAC与A的网关的MAC。这一层的工作就完成了。
7、 最后一层了,经过上述斩件、打完各层标签后的6个数据帧,物理层将他们翻译文6段0、1表示的比特流,然后通过光纤、铜缆进行传输。
8、 当比特流传输到了远端,接着B的机器按照上述的1~7的步骤反方向运行一次即可(即有物理层到应用层)。就是一层层读取标签,传输给标签标记着的相应对象,然后摘除标签,再读取上一层标签,直到最后B的应用程序能够读到A往应用程序输入的数据为止。
--------------------------------------------------------------------------------------------------------------------------------------------
对于题主的评论,补充2个图;
2个主机之间的通信,对于2台主机来说,肯定是都需要跨越7层的,而平常说的只需要去到2层或者3层,其实是对于中间系统而言的,就是说中间的交换机、路由器而言;
例如图1的假设两端的通信实体在一个局域网内,其实传输的数据包去到交换机时,交换机拆开二层帧头,再查自身的MAC地址表,发现表里面有对应的MAC地址,然后对应的对口是哪个,接着就把帧发送到该端口转发出去,它的任务就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到达网络层的意思是,根本都不需要拆卡3层的IP包头来读取里面的信息。
通过转发,最好到达B主机,然后从1层拆到7层,B用户的主机最终就读取到信息了。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e5c71b163a849019ec55a1267d64930_hd.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e5c71b163a849019ec55a1267d64930_r.jpg">
对于图2,由于A、B两通信实体跨域广域网,所以光靠MAC地址表,肯定是查不到的,这时候路由器会把IP包头也拆开,读取目的IP地址,再查路由表,就知道往哪个端口发出去了。然后层层转发,就可以达到目的地了,接下来就和图1的一样了。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16094e183b0e225719c4f614e75e7bc_hd.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16094e183b0e225719c4f614e75e7bc_r.jpg">
如何生动形象、切中要点地讲解 OSI 七层模型和两主机传输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osi七层模型和两主机传输过程:
osi七层模型和两主机传输过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002080/answer/31817536 注:笔记部分可能参考其他作者内容的一个记录,仅为加深自 ...
- 1.关于OSI七层模型和两主机传输过程
先回顾一下OSI七层模型有啥内容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类似,这里只针对OSI模型展开) OSI参考模型为什么弃用呢?它的分层过于细致了,以至于使网络的体系结构变得复杂臃肿,有使用重叠的嫌疑, ...
- OSI七层模型学习笔记
1.简介 什么是OSI模型呢? OSI模型全名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即开放式系统互联,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
-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
博主是搞是个FPGA的,一直没有真正的研究过以太网相关的技术,现在终于能静下心学习一下,希望自己能更深入的掌握这项最基本的通信接口技术.下面就开始搞了. 一.OSI参考模型 今天我们先 ...
-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转)
reference:https://www.cnblogs.com/qishui/p/5428938.html 博主是搞是个FPGA的,一直没有真正的研究过以太网相关的技术,现在终于能 ...
-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详解
博主是搞是个FPGA的,一直没有真正的研究过以太网相关的技术,现在终于能静下心学习一下,希望自己能更深入的掌握这项最基本的通信接口技术.下面就开始搞了. 一.OSI参考模型 今天我 ...
-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转自钛白Logic)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 博主是搞是个FPGA的,一直没有真正的研究过以太网相关的技术,现在终于能静下心学习一下,希望自己能更深入的掌握这项最基本的通信接口技术.下面就开始 ...
- OSI七层模型详解 TCP/IP协议
总结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等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 ...
- python网络编程-OSI七层模型详解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在OSI七层模型中,处于 ...
随机推荐
- linux达人养成计划学习笔记(四)—— 压缩命令
一.常见的压缩格式: 二..zip格式压缩 1.压缩文件.文件夹 zip 压缩后文件名(.zip结尾) 压缩文件名zip -r 压缩后文件夹(.zip结尾) 压缩文件 2.解压缩 unzip 压缩文件 ...
- POJ 1486 Sorting Slides (KM)
Sorting Slides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10000K Total Submissions: 2831 Accepted: 1076 De ...
- Intellij使用-- 导入Eclipse的代码格式化文件
目录[-] 方法 安装插件: 配置插件: 使用插件 测试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使用统一的代码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在使用版本控制工具时,会出现大量的冲突.在Eclipse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xml来进行 ...
- tomcat默认密码,admin,manager密码需要自己设置,tomcat-users.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tomcat-users> <role rolename="tomc ...
- LINUX-iostat命令讲解
语法如下:iostat [ -c | -d ] [ -k ] [ -t ] [ -V ] [ -x [ device ] ] [ interval [ count ] ]-c为汇报CPU的使用情况:- ...
- OPENSSL编程起步
原文链接: http://blog.csdn.net/itmes/article/details/7711076 WINDOWS平台下OPENSSL的编译和安装使用 OPENSSL是开放源代码的,可以 ...
- hadoop1.2.1+zk-3.4.5+hbase-0.94.1集群安装过程详解
hadoop1.2.1+zk-3.4.5+hbase-0.94.1集群安装过程详解 一,环境: 1,主机规划: 集群中包括3个节点:hadoop01为Master,其余为Salve,节点之间局域网连接 ...
- nodejs 最受欢迎的orm sequelize
传送门 # 视频教程 https://nodelover.me/course/sequelize/ # 官方文档 http://docs.sequelizejs.com/manual/tutorial ...
- jenkins执行shell命令提示找不到命令解决办法
用jenkins执行shell脚本,执行一条命令: #唤醒休眠手机 adb shell input keyevent 提示: [adb] $ /bin/sh -xe /Users/xxxxx/tool ...
- Vue(一):简介和安装
概况 Vue.js(读音 /vjuː/, 类似于 view) 是一套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 Vue 只关注视图层, 采用自底向上增量开发的设计. Vue 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 API 实现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