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过 Cocos2d-x 都知道,其中有一套自己实现的内存管理机制,不同于一般 C++ 的编写常规,而在使用前,了解其原理是有必要的,网上已经有很多对内部实现详细解说的文章。而对于使用者而言,并不需要对其内部有很深的了解,注重其“机制”,而非内部实现,在这里只是简单的聊一聊它的管理方式以及使用,固为浅说。

无用对象 与 管理对象

Cocos2d-x 将会在下一帧自动清理无用的对象,什么是无用的对象,通过 create() 方法创建的就是无用的对象。

为了简要说明,代码的组织设计一切从简,我们创建了两个辅助类和一个容器类 BaseLayer,在 BaseLayer 之上管理内部对象,并观察它是怎么自动管理对象的。实现了其 构造函数 方法和 析构函数,并做些日志打印,以方便我们观察:

  1. 1.class LSLayer: public CCNode {
  2. 2.public:
  3. 3.    virtual bool init() {
  4. 4.        CCLog("LSLayer().init()");
  5. 5.        return true;
  6. 6.    };
  7. 7.
  8. 8.    CREATE_FUNC(LSLayer);
  9. 9.
  10. 10.    LSLayer(){
  11. 11.        CCLog("LSLayer().()");
  12. 12.    };
  13. 13.    ~LSLayer() {
  14. 14.        CCLog("LSLayer().~()");
  15. 15.    };
  16. 16.};
  17. 17.
  18. 18.class LSSprite: public CCNode {
  19. 19.public:
  20. 20.    virtual bool init() {
  21. 21.        CCLog("LSSprite().init()");
  22. 22.        return true;
  23. 23.    };
  24. 24.
  25. 25.    CREATE_FUNC(LSSprite);
  26. 26.
  27. 27.    LSSprite(){
  28. 28.        CCLog("LSSprite().()");
  29. 29.    };
  30. 30.    ~LSSprite() {
  31. 31.        CCLog("LSSprite().~()");
  32. 32.    };
  33. 33.};
  34. 34.
  35. 35.class BaseLayer: public CCLayer {
  36. 36.public:
  37. 37.    virtual bool init(){
  38. 38.        CCLog("BaseLayer().init()");
  39. 39.        // 我们创建了两个 “无用”对象
  40. 40.        LSLayer* layer = LSLayer::create();
  41. 41.        LSSprite* sprite = LSSprite::create();
  42. 42.        // 使用了 layer 变为受“管理”的对象
  43. 43.        this->addChild(layer);
  44. 44.
  45. 45.        return true;
  46. 46.    };
  47. 47.
  48. 48.    CREATE_FUNC(BaseLayer);
  49. 49.
  50. 50.    BaseLayer(){
  51. 51.        CCLog("BaseLayer().()");
  52. 52.    };
  53. 53.    ~BaseLayer(){
  54. 54.        CCLog("BaseLayer().~()");
  55. 55.    };
  56. 56.};

如上所示,我们在 BaseLayer 中创建了两个对象, layer 和 sprite,而只使用了 layer ,如果要运行上面的 BaseLayer 代码,我们需要创建一个 BaseLayer 的层对象,并将它添加到运行的场景或者层中: addChild(BaseLayer::create());,以保证 BaseLayer 开始运行,现在我们分析一下运行的结果:

  1. 1.// 由 addChild(BaseLayer::create()); 方法开始,创建并初始化了 BaseLayer 层
  2. 2.cocos2d-x debug info [BaseLayer().()]
  3. 3.cocos2d-x debug info [BaseLayer().init()]
  4. 4.// BaseLayer init 方法我们创建了两个对象
  5. 5.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6. 6.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init()]
  7. 7.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
  8. 8.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init()]
  9. 9.// 对象创建完成,紧接着这“无用”对象便已经释放了,而另一个已经使用的对象没有释放
  10. 10.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对比,对 cocos2d-x 的对象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它会自动清理 “无用对象”。为了区分概念,我们将另一种对象称之为 “管理对象”,它是受管理的,有用的对象。比如上文中的 layer。

这也算初步认识,当然,这至少解决了我们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场景初始化的时候,通过 create() 创建了成员变量,以备需要的时候使用,但发现在使用的时候这个对象已经不存在了,从而导致程序崩溃。

管理对象不用之时立即回收

我们再继续演变 BaseLayer 的实现,以方便我们观察在每一帧对象的情况,添加实现了定时器功能:

  1. 1.class BaseLayer2: public CCLayer {
  2. 2.public:
  3. 3.    virtual bool init(){
  4. 4.        CCLog("BaseLayer2().init()");
  5. 5.        // 启用定时器,自动在每一帧调用 update 方法
  6. 6.        this->scheduleUpdate();
  7. 7.        return true;
  8. 8.    };
  9. 9.
  10. 10.    // 定义 update 统计
  11. 11.    int updateCount;
  12. 12.    LSLayer* layer;
  13. 13.    LSSprite* sprite;
  14. 14.
  15. 15.    virtual void update(float fDelta){
  16. 16.        // 为了方便观察,不让 update 内部无止境的打印下去
  17. 17.        if (updateCount < 3){
  18. 18.            updateCount ++;
  19. 19.            CCLog("update index: %d", updateCount);
  20. 20.
  21. 21.            // 在不同的帧做相关操作,以便观察
  22. 22.            if (updateCount == 1){
  23. 23.                layer = LSLayer::create();
  24. 24.                this->addChild(layer);
  25. 25.                sprite = LSSprite::create();
  26. 26.
  27. 27.            } else if (updateCount == 2){
  28. 28.                this->removeChild(layer, true);
  29. 29.
  30. 30.            } else if (updateCount == 3){
  31. 31.
  32. 32.            }
  33. 33.
  34. 34.            CCLog("update index: %d end", updateCount);
  35. 35.        }
  36. 36.    };
  37. 37.
  38. 38.    CREATE_FUNC(BaseLayer2);
  39. 39.
  40. 40.    BaseLayer2():
  41. 41.        updateCount(0),
  42. 42.        layer(NULL),
  43. 43.        sprite(NULL)
  44. 44.    {
  45. 45.        CCLog("BaseLayer2().()");
  46. 46.    };
  47. 47.    ~BaseLayer2(){
  48. 48.        CCLog("BaseLayer2().~()");
  49. 49.    };
  50. 50.};
  51. 51.
  52. 52.// 打印如下
  53. 53.cocos2d-x debug info [BaseLayer2().()]
  54. 54.cocos2d-x debug info [BaseLayer2().init()]
  55. 55.// 第一帧创建两个对象
  56. 56.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1]
  57. 57.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58. 58.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init()]
  59. 59.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
  60. 60.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init()]
  61. 61.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1 end]
  62. 62.// 我们看到 sprite 无用对象在 第一帧和第二帧之间被释放
  63. 63.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
  64. 64.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65. 65.// 在第二帧移除管理对象,可以看到它是立即释放,在 index: 2 end 之前
  66. 66.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67. 67.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end]
  68. 68.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3]
  69. 69.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3 end]

与无用对象不同的是,管理对象在不用之时,立即释放,这决定着如果想在其它地方使用此对象,在“完全”不用之前,一定要有所作为。重写 update 方法如下:

  1. 1.virtual void update(float fDelta){
  2. 2.    // 为了方便观察,不让 update 内部无止境的打印下去
  3. 3.    if (updateCount < 3){
  4. 4.        updateCount ++;
  5. 5.        CCLog("update index: %d", updateCount);
  6. 6.
  7. 7.        // 在不同的帧做相关操作,以便观察
  8. 8.        if (updateCount == 1){
  9. 9.            layer = LSLayer::create();
  10. 10.            this->addChild(layer);
  11. 11.            sprite = LSSprite::create();
  12. 12.            CCLog("%d", layer);
  13. 13.        } else if (updateCount == 2){
  14. 14.            layer->retain();
  15. 15.            this->removeChild(layer, true);
  16. 16.            CCLog("%d", layer);
  17. 17.        } else if (updateCount == 3){
  18. 18.            layer->release();
  19. 19.            if (layer){
  20. 20.                CCLog("%d", layer);
  21. 21.            }
  22. 22.        }
  23. 23.
  24. 24.        CCLog("update index: %d end", updateCount);
  25. 25.    }
  26. 26.};
  27. 27.
  28. 28./// 打印如下
  29. 29.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1]
  30. 30.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31. 31.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init()]
  32. 32.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
  33. 33.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init()]
  34. 34.cocos2d-x debug info [147867424]
  35. 35.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1 end]
  36. 36.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
  37. 37.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38. 38.// 第二帧并没有释放 layer,因为它还是有用的管理对象
  39. 39.cocos2d-x debug info [147867424]
  40. 40.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end]
  41. 41.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3]
  42. 42.// 完全弃用,立即释放
  43. 43.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44. 44.// 但是 layer 对象的地址还是可用的
  45. 45.cocos2d-x debug info [147867424]
  46. 46.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3 end]

在完全不用之前,要有所作为。 如果我们将第二帧中的 layer->retain(); 放在 this->removeChild(layer, true); 之后呢,我们知道在 removeChild 之后是立即释放的,此时 layer 对象已经不存在了,而 layer 所指向的内存地址是个无效地址。如果你的程序继续运行,那么一定会出现内存错误。

如果程序直接错误异常退出,倒也罢了,怕就怕,程序可能继续运行,layer 虽然是无效地址,但并不是 NULL,可能所指向的地址可用,可能还能继续执行,更可能的还能继续 layer->retain(); 操作。这会影响我们的判断,程序真的有问题么。如果留下了这种隐患,那么排除错误的难度会大大加深。比如程序莫名其妙的退出,时好时坏!(经过一叶的测试,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而且频率相当高,测试平台:Linux 平台,Android平台可能性稍低)

第三帧我们通过 if (layer) 判断对象是否可用,如果可用我们继续操作 layer ,这样的使用方式也将会留下内存隐患,因为这样的判断是能通过的,但却是 不一定 能够正确使用的。

一般而言,我们不一定需要 if(layer) 诸如此类的判断,这也是不推荐的。管理对象,谁使用,那么谁就是可控的!如果在对象销毁之前 谁 retain() ,那么在 release() 之前,它无需判断即可使用。谁 addXXX 使用,一般能通过 getXXX 获取。

简而言之,谁使用(引用),你就找谁就行了,不论是获取,或者移除。

我们前面所言,管理对象不用之时,立即回收,那么我们在同一帧使用,然后移除呢?我们继续改写 update 方法,验证想法:

  1. 1.virtual void update(float fDelta){
  2. 2.    // 为了方便观察,不让 update 内部无止境的打印下去
  3. 3.    if (updateCount < 3){
  4. 4.        updateCount ++;
  5. 5.        CCLog("update index: %d", updateCount);
  6. 6.
  7. 7.        // 在不同的帧做相关操作,以便观察
  8. 8.        if (updateCount == 1){
  9. 9.            layer = LSLayer::create();
  10. 10.            this->addChild(layer);
  11. 11.            this->removeChild(layer, true);
  12. 12.        } else if (updateCount == 2){
  13. 13.
  14. 14.        } else if (updateCount == 3){
  15. 15.
  16. 16.        }
  17. 17.
  18. 18.        CCLog("update index: %d end", updateCount);
  19. 19.    }
  20. 20.};
  21. 21.
  22. 22./// 其打印如下
  23. 23.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1]
  24. 24.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25. 25.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init()]
  26. 26.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1 end]
  27. 27.// layer 在两帧之间释放,也既是在一下帧自动清理
  28. 28.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29. 29.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30. 30.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end]

这里我们在同一帧 addChild 并且随之 removeChild,那么 layer 的性质又是如何,我们知道 管理对象 在不用之时会立即释放,但在这里并没有立即释放,那说明什么,说明 layer 并不是管理对象,还只是无用对象,并且在这一帧结束时,或者说在 帧过度 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可想而知,在 帧过度的时候,其内部做了些处理,首先自动清理无用对象,或者将以使用的无用对象变成管理对象,而在以后的帧,如果在管理对象不用之时,将会立即释放。

现在来看一看稍微复杂点的结构会如何。

  1. 1.// 在不同的帧做相关操作,以便观察
  2. 2.if (updateCount == 1){
  3. 3.    layer = LSLayer::create();
  4. 4.    sprite = LSSprite::create();
  5. 5.    layer->addChild(sprite);
  6. 6.    addChild(layer);
  7. 7.} else if (updateCount == 2){
  8. 8.
  9. 9.    this->removeChild(layer, true);
  10. 10.} else if (updateCount == 3){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打印如下
  15. 15.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16. 16.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17. 17.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
  18. 18.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end]

我们创建了两个对象 layer 和 sprite,将 sprite 添加到 layer,并把通过 addChild(layer) 使用 layer,可以看到,在第二帧移除 layer 的时候,立即释放了 layer 和 sprite 对象。这也是 cocos2d-x 自动管理所实现的功能,在 使用者 不用的时候,它也将会解除对其它对象的使用。

基于以上情况,做些变形:

  1. 1.// 在不同的帧做相关操作,以便观察
  2. 2.if (updateCount == 1){
  3. 3.    layer = LSLayer::create();
  4. 4.    sprite = LSSprite::create();
  5. 5.    layer->addChild(sprite);
  6. 6.} else if (updateCount == 2){
  7. 7.    this->removeChild(layer, true);
  8. 8.} else if (updateCount == 3){
  9. 9.
  10. 10.}
  11. 11.
  12. 12./// 打印如下
  13. 13.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1 end]
  14. 14.cocos2d-x debug info [LSLayer().~()]
  15. 15.cocos2d-x debug info [LSSprite().~()]
  16. 16.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17. 17.cocos2d-x debug info [update index: 2 end]

创建了两个对象 layer 和 sprite,将 sprite 添加到 layer 之中,而对 layer 不做处理,我们知道 layer 在第一帧结束后,会自动释放,所以也会释放其所引用的 sprite,而此时 sprite 的性质就有点微妙了。它在帧过度之间是怎么处理的,它是不是我们这所说的无用对象呢?哈!如果 layer 首先被自动管理,那么它会首先回收,并取消对 sprite 的引用,那么 sprite 就是个无用对象,被自动回收。如果 sprite 首先被自动管理,那么它将会先变成一个管理对象,然后在 layer 自动释放并取消对 sprite 引用的时候,被立即释放。从效果上来说,都是一帧之内完成的。但具体是哪种情况呢?我不知晓 : p 也不用知晓 ~ 所谓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写在后面

自动管理,所谓自动管理就是通过 create() 方法创建的对象(当然其内部是通过 autorelease() 方法标示,create 只是提供一个统一的创建对象方式),而什么又是有用无用呢,文中我们看到 retain() 和 release(),而这就是有用无用的实现原理,使用就 retain ,移除使用就用 release,再细究内部,可知里面维护了一个引用计数,从而判断是否被使用 ,而前文我们知道 layer->addChild(obj),那么 obj 就为 layer 所用,究其本质,也是其内部调用了其 retain 等方法,可以阅读官方相关文档,有详细的说明,而本文多是以抽象的概念解说其设计理念,从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因为要想达到相同的自动管理效果,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别太注重细节,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像这样,通过几个小例程去验证我们的想法。对于本文,也只是我对 cocos2d-x 自动管理的理解,如果在实现和概念上有什么说的不对,还请指出,毕竟是 浅说 ~

cocos2d-x 主要以 CCNode 为基类的树形结构组织管理,所以本文所创建的例程,基于 CCNode 编写,当然内存的自动管理还有很多内容,比如缓存的实现,消息机制对象的生命周期等。但基于谁使用,谁处理的原则,思路倒也明晰 ~

Cocos2d-x内存管理解说在ios开发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载]对iOS开发中内存管理的一点总结与理解

    对iOS开发中内存管理的一点总结与理解   做iOS开发也已经有两年的时间,觉得有必要沉下心去整理一些东西了,特别是一些基础的东西,虽然现在有ARC这种东西,但是我一直也没有去用过,个人觉得对内存操作 ...

  2. iOS开发中的内存管理

    一.为什么要进行内存管理 系统资源有限,iOS会为每一个执行的程序分配30M的内存,超过20M会收到内存警告,超过30M将会终止应用程序.因此,要及时回收一些不须要再继续使用的内存空间,比方回收一些不 ...

  3. 多线程在iOS开发中的应用

    多线程基本概念 01 进程 进程是指在系统中正在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每个进程之间是独立的,每个进程均运行在其专用且受保护的内存空间内. 02 线程 2-1 基本概念 1个进程要想执行任务,必须得有线程 ...

  4. 在iOS开发中使用FMDB

    在iOS开发中使用FMDB 前言 SQLite (http://www.sqlite.org/docs.html) 是一个轻量级的关系数据库.iOS SDK 很早就支持了 SQLite,在使用时,只需 ...

  5. iOS开发中你是否遇到这些经验问题

    前言 小伙伴们在开发中难免会遇到问题, 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不妨也分享给大家!如果此文章其中的任何一条问题对大家有帮助,那么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反正不管怎样遇到问题就要去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

  6. 【转】在iOS开发中使用FMDB

    本文转载自:唐巧的博客 在iOS开发中使用FMDB APR 22ND, 2012 前言 SQLite (http://www.sqlite.org/docs.html) 是一个轻量级的关系数据库.iO ...

  7. iOS开发中静态库制作 之.a静态库制作及使用篇

    iOS开发中静态库之".a静态库"的制作及使用篇 一.库的简介 1.什么是库? 库是程序代码的集合,是共享程序代码的一种方式 2.库的类型? 根据源代码的公开情况,库可以分为2种类 ...

  8. ios开发中的小技巧

    在这里总结一些iOS开发中的小技巧,能大大方便我们的开发,持续更新. UITableView的Group样式下顶部空白处理 //分组列表头部空白处理 UIView *view = [[UIViewal ...

  9. ios 开发中 动态库 与静态库的区别

    使用静态库的好处 1,模块化,分工合作 2,避免少量改动经常导致大量的重复编译连接 3,也可以重用,注意不是共享使用 动态库使用有如下好处: 1使用动态库,可以将最终可执行文件体积缩小 2使用动态库, ...

随机推荐

  1. c语言,变长数组

    下面这个结构体,可以在malloc的时候指定数据data的长度,这样的形式就是变长数组:typedef struct{ int data_len; char data[0];//或char data[ ...

  2. [poj 1904]King's Quest[Tarjan强连通分量]

    题意:(当时没看懂...) N个王子和N个女孩, 每个王子喜欢若干女孩. 给出每个王子喜欢的女孩编号, 再给出一种王子和女孩的完美匹配. 求每个王子分别可以和那些女孩结婚可以满足最终每个王子都能找到一 ...

  3. Android UI 学习 自定义的布局 平滑移动 VelocityTracker()

    /**  * Helper for tracking the velocity of touch events, for implementing  * flinging and other such ...

  4. Win2003 Server磁盘配额揭密之补遗篇

    Win2003 Server磁盘配额揭密之补遗篇 [ 作者:茶乡浪子    转贴自:it168.com    点击数:5011    更新时间:2005-1-17  ]   执行查看用户的磁盘配额信息 ...

  5. poj 2777 Count Color(线段树区区+染色问题)

    题目链接:  poj 2777 Count Color 题目大意:  给出一块长度为n的板,区间范围[1,n],和m种染料 k次操作,C  a  b  c 把区间[a,b]涂为c色,P  a  b 查 ...

  6. 隐藏AutoCompleteTextView下拉框的滚动条

    最近做项目需要用到AutoCompleteTextView这个控件,而其下拉框的滚动条有点难看,于是想去掉.走了些弯路,终于弄通了. 首先先介绍一种不靠谱的方法:反射机制 为什么会有人想到用这个呢? ...

  7. RMAN 备份

    backup database; --备份整库 backup database format '\xxxxxx\xxx_%U'; --备份整库到指定路劲 backup tablespace users ...

  8. 关于在打包Jar文件时遇到的资源路径问题(一)

    当我们将程序写好,并进行打包成Jar文件时,通常都带有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图像或者声音文件,也可以是别的如文本文件或二进制文件等,这些资源都和代码密切相关.例如在一个JPanel类上显示一些可能变 ...

  9. Selenium WebDriver ie,chrome 驱动

    在驱动ie,chrome 的时候需要下载驱动 从网上下载IEDriverServer,Chromedriver 然后需要配置下就可以驱动ie,chrome 浏览器了 selenium 驱动ie 和 c ...

  10. 发掘ListBox的潜力(一):自动调整横向滚动条宽度

    <自绘ListBox的两种效果>一文帖出之后,从反馈信息来看,大家对这种小技巧还是很认同.接下来我将继续围绕ListBox写一系列的文章,进一步发掘ListBox的潜力,其中包括:自动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