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10~2021.2.10

又是一年的 2 月 10 日,今天的到来意味着我 OI 生涯的第三年已经结束,即将开启 OI 生涯的第四年了。回顾这三年以来自己由懵懂、无知慢慢变成熟的历程,感觉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了。

2018.2.10 ~ 2019.2.10

我 OI 生涯的第一年可以说只是认识了“什么是 OI”。六年级那年寒假我听说了 hb 培训机构,并开始接触 C++,2018 年 2 月 10 日 10:39 写下了我人生中第一个 C++ 程序 A+B problem。同一时期,我还学习了怎样写循环、开数组,使用 std::vector 等一系列操作。当时以为自己学到了许多,但实际上甚至连算法的门都没入,并不知道什么是 OI,以及电脑 1s 内能执行约 \(10^8\) 次操作这些常识,更不知道洛谷、codeforces、vjudge 等 OJ。

第一次真正接触算法竞赛大约是那年暑假,我踏入了 NFLS 的大门并参加了为期 5 天的 OI 训练,那时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算法竞赛,什么是 NOIP、NOI,并于注册了洛谷、codeforces 等帐号。也正是那时我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模拟赛(虽然爆零了),也打了人生中第一次 CF。印象中第一次看到自己由 unrated 变为 specialist 的时候还非常激动,心想自己不仅有 rating 了,还有 1000+ 的 rating 了,这些无不充分证明了当时的无知。

从那时起我开始用我的洛谷帐号进行所谓的“刷题”,这里的刷题加引号是因为当时的行为根本称不上刷题————刷的都是几行就能搞定的水题,完全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抑或是点开黑题并把题解的代码 CV 上去,学习态度很不端正。

2018 年 10 月 13 日,我第一次了参加较为正式的 OI 比赛——NOIP2018 普及组初赛并得到了 92 分的成绩,2018 年 11 月 10 日我第一次来到南航参加比赛,我抱着考着玩玩的心态参加了 NOIP2018 普及复赛,令我和我家长都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拿到了一等奖并且第二年有机会参加提高组。当时以为自己很 nb,学了 9 个月就能拿到普及组 1=,现在看来这算个毛啊,当时就是不了解 OI 江湖的险峻罢了。

自从我 NOIP pj 拿了个 1= 之后,我在 NFLS OI 训练的班次也逐步上升,进而我也接受了更高级别的训练。但是这并没有让我意识到自己在 OI 学习上态度的问题。记得初一在学校上信息课的过程中,我常常不是一个人坐在后面打 iw,就是上网划水瞎看乱看,因此常常被 ls 点名批评。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上学校 OI 训练因为打游戏被 ls 叫出去训了一顿,还被打电话通知家长说再这样不要来参加训练了。当时讲了树链剖分、线段树等一系列对当时的我来说很重要的东西,但我也没听进去导致错失了不少机会。在 hb 那边也很不认真,记得有一次上 pjB 的时候没有按照 hb 的要求来写题,然后被 hb 狠狠地训了一通。至于 whk,感觉初一的时候 whk 也是在“随便学学”,但由于初一的 whk 比较容易所以也能考个年 100 左右。OI 的第一年一晃就这么过去了。

2019.2.10 ~ 2020.2.10

2019 年 2 月 10 日,我 OI 生涯的第二年悄然而至。但我的学习态度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我行我素地迷恋着 iw。ls 叫我们把 USACO training 的题刷一遍,而我常常粘个题解了事,在现在看来这种行为纯属浪费时间。比较令我欣慰的是初一下 whk 倒进了年 30 了,大概是因为对 whk 上心的罢。

第一次态度稍有转变大概是 2019 年 7 月。我与 ycx、wjz、ymx 等几位巨佬结成同伴,常常约好了一起打 CF、打 atcoder 之类。通过与他们的交往,看着他们的 rating 远远领先于我,才意识到自己水平究竟有多菜,于是开始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我主动删掉了电脑中的 iw,并开始学习新算法。那时是我补算法的第一个高峰,我学会了线段树、树链剖分、斜率优化、Z 算法等一些半年前本该学会的算法。记得当时对打 CF 非常有激情,常常一看到 CF 有新比赛就很激动,不论 div2 还是 div3 还是 edu(当时 tcl 打不了 div1)都踊跃报名参加,一暑假 CF rating 提升了 200 多。9 月份开学升入初二,继续延续暑假的传统,大约又花了 1 个月就把 CF 打上紫名。自认为当时进步还是挺大的,毕竟人也认真起来了。

不过怎么说呢,当时虽然学 OI 很有激情,不过花了不少的时间在划水上,跟 ycx 私信、跟帖、水群、发犇犇……也浪费了不少时间,这种习惯到了初二下学期成为阻碍我进步的最大障碍。当然由于当时学习态度也不是太认真,OI 上的进步紧随其后的就是 whk 成绩的 fall,又调回了初一上时候的 rk100 左右。

当然我这一年的颓废也是要遭到报应的,2019 年 11 月 16 ~ 17 日 CSP-S 2019,虽说分数本身还算令我满意,但终归还是被这一年来认真研究 OI 的 ycx、ymx 等一车人 dd 了。2019 年 12 月底的 THUWC/PKUWC 也没有资格参加,这大概是第一场我没有资格参加,别人却有资格参加的比赛吧(

2020.2.10 ~ 2020.12.31

2020 年如期而至。疫情期间是我补算法的第二个高峰,我开始研究 wll、FFT/NTT、AC 自动机等算法,不过感觉当时学算法有些不求甚解,并没有那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再加上当时不太懂得写题解/学习笔记的技巧,所以也没有很好的效果。

疫情之后,也就是初二下学期,我浮躁的趋势日益明显。我无心研究题目,开始寻求进步的捷径。我沉迷于在网上回各种帖,跟一些菜鸡对线。现在看看当时那些言行,都觉得自己完完全全是个 xxs。而且初二上还不太爱打游戏的我,初二下竟然变得贪玩起来了,常下课和同班同学联机打 CR(lxr 行为)

当然那时在 OI 上也遇到了一些不顺。2020 年 5 月 8 日,CCF 发 ISIJ2020 组队的公告 http://www.noi.cn/xw/2020-05-08/715540.shtml,ymx 和 ycx 都选上了,而我却没选上(虽然再往下一个就轮到我了)。2020 年 5 月 26 日,省里发文举办江苏省选,门槛是 350 分,我也差一点没能去参加。2020 年 6 月 30 日,CCF 发文举办 WC(SC)2020,而我竟然忘了报名了?这样一来又多了几场我没有资格参加,别人却有资格参加的比赛。再加上家长施加的压力,我逐渐开始走上信息竞赛的正轨。我开始抓住此后各种比赛的机会。APIO2020 是我第一次拿牌的比赛,那次拿了个 Ag 来着的?NOI 网络赛上也达到了 Ag 的分数线。这些比赛首次给了我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信心。

2020 年 8 月 31 日进入初三,换进了新校区。初三上刚开学的时候的我还是有几分贪玩的毛病。不过挫折来的正是时候,2020 年 10 月 11 日 CSP-S 2020 初赛将我打回原形。那次我分数低得可怜,84 分。第一次尝到了在整个年级的 OIer 中垫底的滋味。为此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反思:这次考试,自己是否认真对待了?是否全力以赴了?是否有自己不该犯的错误?最后得出了结论:一切原因,归根到底就是自己学习态度上的问题。

当然,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要行动起来。2020 年 10 月 14 日我删除了手机上全部游戏并且立下了到年底都不打游戏的 flag(似乎这是我去年唯一没有倒的 flag?大雾)。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开始进入“刷题模式”,在网上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题目并努力将其搞懂,并且也养成了每写一道题就写一篇题解的好习惯。

2020 年 11 月 7 日我又一次参加了 CSP-S,并取得了 300 分的成绩,还算令我满意罢……我也亲眼目睹了 ymx 一点一滴的努力使他这次取得了 350 分,全省 rk8 的成绩。于是我坚信,我的这些付出终将是有收获的。当然,此次考试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心态上的问题————前一天晚上因心里过度紧张导致睡眠质量不佳,考试时候也出现了犯困的情况。

初三了考试真是一场接着一场,仅过了 1 个月又参加了 NOIP2020,当然运气总有用完的那一刻,T3 出了道毒瘤构造题现场调了整整 2h 结果还是没调出来,最终直接放弃了。包括 T1 也挂了 40pts,最终得分只有 217 分,被 ycx 神仙 dd 了 73 分之多,心态又一次爆炸了。我的确因此有过情绪失落的时候,甚至还想过 A.F.O。不过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在 OI 路上一次微不足道的挫折吧,省选再努把力吧!

2020 年年底的时候看了下省选的大纲,发现自己有很大的漏洞,多项式、网络流、字符串、计算几何、数论、高级数据结构啥都不会。这一切都预定 2021 将是猛补算法的一年,并且 2021 年也绝对不会轻松。

2021,再接再厉!

2021.1.1 ~ 2021.2.10

2021 年终归是到来了。2021 年到现在只过去了 40 天,可总感觉这 40 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忙。

在这 40 天中,我向数学老师申请免写作业,目的是保证校内作业不占用 OI 太长时间,剩余时间全部用于 OI。

这 40 天中,我(重新)学会了多项式乘法、网络流、SA 等算法,并进一步学习了多项式全家桶、生成函数、拉格朗日插值、两类斯特林数、各种根号算法、上下界网络流、线段树分治/合并等省选会常考算法。

这 40 天内我竟刷了 150 题之多,甚至与 2020 年 7 月至 12 月这 6 个月以来刷的题目数量相当。

这学期我的 whk 成绩也有所提升,四次考试年排分别为 39,50,33,22,没有掉出过 rk50,我想一方面原因是我学习态度上提升,另一方面原因是我懂得利用时间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效率最大化。

2021 年 2 月 5 日参加了 WC2021,并踩线混了个带水分的 Au。这是我学 OI 以来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滋味。

2021.2.10 ~ ?

过去的那些事儿都聊完了,现在聊聊未来,我知道三年这仅仅是我 OI 历程的开始。未来尚且未来。JSOI2021 我能否进 D 队?我说不清楚。APIO2021 我能拿什么牌?我说不清楚。NOIP2021 我的排名如何?我说不清楚。2022 年我能否进省队?我说不清楚。我唯一确定的是,不论我 JSOI2021 能否进 D 队,不论我 APIO 拿什么牌,不论我 NOIP2021 排名如何,也不论我 2022 年能否进省队,我都将在 OI 路上坚持着,不言放弃,毕竟这是我的选择,是出于我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与热爱让我选择了信息学竞赛。实话实说,通过这一次次的考试可以发现,我与我们年级,包括其它年级的那些神仙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我坚信只要我足够努力,我与他们的差距就不会越拉越大。

回顾三年来我的成长历程,可以说从初一到初三,我在问题处理、挫折应对方面是越来越成熟。从初一的懵懂,到初二的贪玩,再到初三的觉悟,我在一次又一次地克服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当然,现在的我还有不少缺点,例如虚荣心等等。希望这些缺点在高一也能得到克服吧。

加油,傅里叶一定会与我同在。

入坑 OI 249561092 周年之际的一些感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入坑Vue

    长期的后端数据开发着实有些枯燥无趣,项目完工,闲暇之际,最近一直在研究前端方面的东西,不得感叹,前端技术发展速度快的让人有些目不暇接,从jQuery开启的插件化时代,几乎许多网站都被jQuery支配, ...

  2. RoboGuice 3.0 (一)入坑篇

    RoboGuice是什么? 一个Android上的依赖注入框架. 依赖注入是什么? 从字面理解,这个框架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是去除依赖,第二是注入依赖.简单理解就是,将对象的初始化委托给一个容器控制器, ...

  3. [SSIS] 在脚本里面使用数据库连接字符串进行查询等处理, 入坑

    入坑.!!!!! SSIS 中dts包 设置的  ADO.Net连接, 在传入脚本的时候, 我要使用 数据库连接,进行数据的删除操作. 于是我使用了 了如下的 代码 使用的是windows 身份验证, ...

  4. webpack入坑之旅(六)配合vue-router实现SPA

    这是一系列文章,此系列所有的练习都存在了我的github仓库中vue-webpack,在本人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之后,会对文章有不定时的更正与更新.下面是目前完成的列表: webpack入坑之旅(一)不 ...

  5. webpack入坑之旅(五)加载vue单文件组件

    这是一系列文章,此系列所有的练习都存在了我的github仓库中vue-webpack,在本人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之后,会对文章有不定时的更正与更新.下面是目前完成的列表: webpack入坑之旅(一)不 ...

  6. webpack入坑之旅(四)扬帆起航

    这是一系列文章,此系列所有的练习都存在了我的github仓库中vue-webpack,在本人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之后,会对文章有不定时的更正与更新.下面是目前完成的列表: webpack入坑之旅(一)不 ...

  7. webpack入坑之旅(三)webpack.config入门

    这是一系列文章,此系列所有的练习都存在了我的github仓库中vue-webpack,在本人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之后,会对文章有不定时的更正与更新.下面是目前完成的列表: webpack入坑之旅(一)不 ...

  8. webpack入坑之旅(二)loader入门

    这是一系列文章,此系列所有的练习都存在了我的github仓库中vue-webpack 在本人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之后,会对文章有不定时的更正与更新.下面是目前完成的列表: webpack入坑之旅(一)不 ...

  9. webpack入坑之旅(一)不是开始的开始

    最近学习框架,选择了vue,然后接触到了vue中的单文件组件,官方推荐使用 Webpack + vue-loader构建这些单文件 Vue 组件,于是就开始了webpack的入坑之旅.因为原来没有用过 ...

随机推荐

  1. python中单引号、双引号和三引号

    在python中字符串可以用双引号表示,也可以用单引号表示: str1 = 'hello world'str2 = "hello world" 这两种字符串的表示方法没有区别. p ...

  2. 【UE4 设计模式】享元模式 Flyweight Pattern

    概述 描述 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系统只使用少量的对象,而这些对象都很相似,状态变化很小,可以实现对象的多次复用. 由于享元模式要求能够共享的对象必须是细粒度对象,因此它又称为轻 ...

  3. 【UE4 插件】UnrealEnginePython 源码版编译、项目打包注意事项

    源码下载 git clone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20tab/UnrealEnginePython 直接下载zip https://github.com/20ta ...

  4. Redis:学习笔记-02

    Redis:学习笔记-02 该部分内容,参考了 bilibili 上讲解 Redis 中,观看数最多的课程 Redis最新超详细版教程通俗易懂,来自 UP主 遇见狂神说 4. 事物 Redis 事务本 ...

  5. [软工顶级理解组] Beta阶段测试报告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多少Bug? 测试阶段发现并已修复的bug: 尚且存在,但是难以解决或者不影响使用的bug: 计算重修课程的时候,如果重修课程的课程号和原课程号不同,则GPA计算会出现误差.但我们无 ...

  6. Scrum Meeting 0609

    零.说明 日期:2021-6-9 任务:简要汇报两日内已完成任务,计划后两日完成任务 一.进度情况 组员 负责 两日内已完成的任务 后两日计划完成的任务 困难 qsy PM&前端 完成前端功能 ...

  7. UltraSoft - Alpha - Scrum Meeting 4

    Date: Apr 18th, 2020. 会议内容为 例行汇报. Scrum 情况汇报 进度情况 组员 负责 前两日进度 后两日任务 CookieLau PM 完成前后端交互规格的约定,了解前后端进 ...

  8. Alpha阶段发布声明

    发布声明 Alpha 1.Alpha版本功能说明 功能列表和详情图 模块 功能 展示 首页 查看首页博文,搜索博文,可供未登录用户使用 动态 查看推荐动态给未登录用户使用,登录用户可以查看关注动态.我 ...

  9. eureka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简单搭建

    本篇博客简单记录一下,eureka 服务端和 客户端的简单搭建. 目标: 1.完成单机 eureka server 和 eureka client 的搭建. 2.完成eureka server 的添加 ...

  10. 在Vue前端项目中,附件展示的自定义组件开发

    在Vue前端界面中,自定义组件很重要,也很方便,我们一般是把一些通用的界面模块进行拆分,创建自己的自定义组件,这样操作可以大大降低页面的代码量,以及提高功能模块的开发效率,本篇随笔继续介绍在Vu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