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instance,type,issubclass

issubclass() 这个内置函数可以帮我们判断x类是否是y类的子类

issubclass(x,y)

class Base:
pass
class Foo(Base):
pass
class Bar(Foo):
pass
print(issubclass(Bar, Foo)) # True
print(issubclass(Foo, Bar)) # False
print(issubclass(Bar, Base)) # True

type(obj)表示查看obj是由哪个类创建的

class Foo:
pass
obj = Foo()
print(obj, type(obj)) # 查看obj的类 <class '__main__.Foo'>
可以帮我们判断xxx是否是xxx数据类型的
class Boy:
pass
class Girl:
pass
# 统计传进来的男生和女生分别有多少
def func(*args):
b = 0
g = 0
for obj in args:
if type(obj) == Boy:
b += 1
elif type(obj) == Girl:
g += 1
return b, g
ret = func(Boy(), Girl(), Girl(), Girl(), Boy(), Boy(), Girl())
print(ret)
isinstance也可以判断xxx是yyy类型的数据. 但是isinstance没有type那么精准.
class Base:
pass
class Foo(Base):
pass
class Bar(Foo):
pass
print(isinstance(Foo(), Foo)) # True
print(isinstance(Foo(), Base)) # True
print(isinstance(Foo(), Bar)) # False
isinstance可以判断该对象是否是xxx家族体系中的(只能往上判断)

二.区分函数和方法

我们之前讲过函数和方法. 这两样东西如何进行区分呢? 其实很简单. 我们只需要打印一
下就能看到区别的.
class Foo:
def chi(self):
print("我是吃")
@staticmethod
def static_method():
pass
@classmethod
def class_method(cls):
pass
f = Foo()
print(f.chi) # <bound method Foo.chi of <__main__.Foo object at
0x10f688550>>
print(Foo.chi) # <function Foo.chi at 0x10e24a488>
print(Foo.static_method) # <function Foo.static_method at 0x10b5fe620>
print(Foo.class_method) # bound method Foo.class_method of <class
'__main__.Foo'>>
print(f.static_method) # <function Foo.static_method at 0x10e1c0620>
print(f.class_method) #<bound method Foo.class_method of <class
'__main__.Foo'>>
仔细观察, 我们能得到以下结论:
1. 类方法. 不论任何情况, 都是方法.
2. 静态方法, 不论任何情况. 都是函数
3. 实例方法, 如果是实例访问. 就是方法. 如果是类名访问就是函数.

三.反射

getattr(对象, 字符串): 从对象中获取到xxx功能. 此时xxx是一个字符串. get表示找, attr表示属性(功能).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 用户如果手一抖, 输入错了. 在大牛的代码里没有你要找的内容. 那这个时候就会报错. 所以. 我们在获取attr之前. 要先判断一下. 有没有这个attr.
import master
from types import FunctionType
while 1:
   print("""作为大牛, 我帮你写了:
  chi
  he
   la
   shui
  等功能. 自己看看吧""")
gn = input("请输乳你要测试的功能:")
# niuB版
if hasattr(master, gn): # 如果master里面有你要的功能
  # 获取这个功能, 并执行
  attr = getattr(master, gn)
   # 判断是否是函数. 只有函数才可以被调用
  if isinstance(attr, FunctionType):
attr()
  else:
  # 如果不是函数, 就打印
  print(attr)
class Person:
country = "大清"
def chi(self):
pass
# 类中的内容可以这样动态的进行获取
print(getattr(Person, "country"))
print(getattr(Person, "chi")) # 相当于Foo.func 函数
# 对象一样可以
obj = Person()
print(getattr(obj, "country"))
print(getattr(obj, "chi")) # 相当于obj.func 方法
总结, getattr可以从模块中获取内容, 也可以从类中获取内容, 也可以从对象中获取内容. 在python中一切皆为对象. 那可以这样认为. getattr从对象中动态的获取成员
class Person:
def chi(self):
print("吃")
def he(self):
print("喝")
def la(self):
print("拉")
def sa(self):
print("撒")
def shui(self):
print("睡")
def run(self):
lst = ['chi', 'he', 'la', 'sa', 'shui']
num = int(input("""本系统有以下功能
1. 吃
2. 喝
3. 拉
4. 撒
5. 睡
请选择你要执行的功能:""")) # 通过类名也可以使用
# func = getattr(Person, lst[num - 1])
# func(self)
# 通过对象来访问更加合理
# method = getattr(self, lst[num-1])
# method()
p = Person()
p.run()
补充:
关于反射, 其实一共有4个函数:
1. hasattr(obj, str) 判断obj中是否包含str成员
2. getattr(obj,str) 从obj中获取str成员
3. setattr(obj, str, value) 把obj中的str成员设置成value. 注意. 这李的value可以是值, 也可以是函数或者⽅法
4. delattr(obj, str) 把obj中的str成员删除掉
class Foo:
pass
f = Foo()
print(hasattr(f, "chi")) # False
setattr(f, "chi", "123")
print(f.chi) # 被添加了一个属性信息
setattr(f, "chi", lambda x: x + 1)
print(f.chi(3)) # 4
print(f.chi) # 此时的chi既不是静态方法, 也不是实例方法, 更不是类方法. 就相当于你在类中写了个self.chi = lambda 是一样的
print(f.__dict__) # {'chi': <function <lambda> at 0x107f28e18>}
delattr(f, "chi")
print(hasattr(f, "chi")) # False

day24 Pyhton学习 反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学习——反射

    Java学习——反射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是反射,使用反射有什么好处,以及如何使用反射. 部分内容来自以下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tech-bird/p/35253 ...

  2. Pyhton学习——Day24

    # #面向对象设计:# def dog(name,gender,type):# def jiao(dog):# print('One Dog[%s],wfwfwf'%dog['name'])# def ...

  3. Pyhton学习——Day26

    #多态:多态指的是一类事物有多种形态# import abc# class Animal(metaclass = abc.ABCMeta):# 同一类事物:动物# @abc.abstractclass ...

  4. [javaSE] 看知乎学习反射

    简单的来说,反射机制指的是程序在运行时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在java中,只要给定类的名字,那么就可以通过反射机制来获得类的所有信息. 知乎:学习java应该如何理解反射?   余晖: 反射提供了一种运 ...

  5. Pyhton学习——Day27

    # hasattr(obj,'name')-->obj.name# getattr(obj,'name',default = 'xxx')--->obj.name# setattr(obj ...

  6. pyhton 学习

    官方学习文档 https://docs.python.org/3/tutorial/

  7. 20190320_head first pyhton学习笔记之构建发布

    1.把代码nester.py放入文件夹nester中,在文件夹中再新建一个setup.py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from distutils.core import setup setup( name ...

  8. [Java学习]反射机制(待续226)

    反射机制相关的类.反射机制的作用 获取Class类型对象的三种方式

  9. day28 python学习反射 sinstance和issubclass

    isinstance和issubclass isinstance(obj,cls)检查是否obj是否是类 cls 的对象 判断这个对象是不是这个类,或者是不是这个类的子类的实例化 class Foo( ...

随机推荐

  1. 关于非标准json格式转变为json对象

    eval('(' + tempData + ')') 只需要这一句

  2. 360浏览器最小字号12的坑 -彻底搞清rem

    之前做响应式网站,使用rem作为单位.因为浏览器的默认字号是16px,设置html {font-size: 62.5%; /*10 ÷ 16 × 100% = 62.5%*/},刚好1rem =10p ...

  3. node-vuecli 脚手架安装

    1. vuecli 简介 Vue CLI 致力于将 Vue 生态中的工具基础标准化 Vue CLI 是一个基于 vue.js 进行快速开发的完整系统,是一个全局安装的 npm包,基于webpack构建 ...

  4. Android 4.X 系统加载 so 失败的原因分析

    1 so 加载过程 so 加载的过程可以参考小米的系统工程师的文章loadLibrary动态库加载过程分析 2 问题分析 2.1 问题 年前项目里新加了一个 so库,但发现native 方法的找不到的 ...

  5. 什么是Lambda架构

    一.Lambda架构需求 Lambda架构背后的需求是由于MR架构的延迟问题.MR虽然实现了分布式.可扩展数据处理系统的目的,但是在处理数据时延迟比较严重.实际上如果内存和CPU足够强大,MR也可以实 ...

  6. 预科班D6

    2020.09.14星期一 预科班D6 学习内容: 自习 发布小游戏 1.配置网络 #查看当前ip ifconfig #关闭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stop NetworkM ...

  7. 掌握Rabbitmq几个重要概念,从一条消息说起

    RabbitMQ 是功能强大的开源消息代理.根据官网称:也是使用量最广泛的消息队列.就像他的口号“Messaging that just works”,开箱即用使用简单,支持多种消息传输协议(AMQP ...

  8. C语言02

    C语言02 1.2 C语言与C程序 1.计算语言 语言发展 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机器能直接识别的程序语言或指令代码,勿需经过翻译,每一操作码在计算机内部都有相应的电路来完成它,或指不经翻译即可为机器直 ...

  9. 基于DDD+微服务的开发实战(1)

    1 DDD是什么? DDD是领域驱动设计,是Eric Evans于2003年提出的,离现在有17年. 2 为什么需要DDD 当软件越来越复杂,实际开发中,大量的业务逻辑堆积在一个巨型类中的例子屡见不鲜 ...

  10. DASH流媒体MPD中的segmentTemplate

    SegmentTemplate利用MPD中的属性代入公式计算可以得到相关通配符的数值,来提供给客户端进行相关地址解析.相较于segmentList,使用 SegmentTemplate 的方式,能够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