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Redis支持两种方式的持久化,RDB和AOF。RDB会根据指定的规则“定时”将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到硬盘上,AOF会在每次执行命令后将命令本身记录下来。两种持久化方式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种,但更多情况下是两种结合使用。

二、RDB

  RDB方式的持久化是通过快照完成的,当符合一定条件的时候Redis会自动将内存中的所有数据生成一份副本并存储在硬盘上,这个过程即为“快照”。Redis会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快照:

  • 根据配置规则进行自动快照;
  • 用户指定SAVE或BGSAVE命令;
  • 执行FLUSHALL命令;
  • 指定复制时;

  1.根据配置规则进行自动快照

  Redis允许用户自定义快照条件,当符合快照条件的时候,Redis会自动进行快照操作。进行快照的条件可以由用户的配置文件中自定义,有两个参数构成:时间窗口M和改动的键的个数N。每当时间M内被更改的键的个数大于N时,即符合自动快照的条件。例如Redis的安装目录中包含的样例配置文件中预置的3个条件:

  每条快照条件占一行,并且以save参数开头。同时可以存在多个条件,条件之间是or的关系。就这个例子来说,save 900 1 的意思是在十五分钟内(900秒)内有一个或者以上的键被更改则进行快照。同理,save 300 10 表示在300秒内至少有十个键被修改则进行快照。

  2.用户指定save或bgsave命令

  除了让Redis自动进行快照外,当进行服务重启、手动迁移以及备份时我们也会需要手动执行快照操作。Redis提供了两个命令:

  save:当执行save命令的时候,Redis同步地进行快照操作,在快照执行地过程中阻塞所有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当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多的时候,这一过程会导致Redis较长时间不能响应,所以要尽量避免在生产环境使用。

127.0.0.1:> save
OK

  bgsave:需要手动执行快照时推荐使用bgsave命令。bgsave命令可以在后台异步地进行快照操作,快照地同时服务器还可以继续响应来自客户端的请求。执行bgsave后Redis会立即返回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表示开始执行快照操作。如果想知道快照是否完成,可以通过lastsave命令获取最后一次成功执行快照地时间,返回一个unix时间戳,如:

127.0.0.1:> bgsave
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
127.0.0.1:> lastsave
(integer)

  3.执行flushall命令

  当执行flushall命令时,Redis会清除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清空数据库的过程是否触发了自动快照的条件,只要自动快照条件不为空,Redis就会执行一次快照操作。当没有自定义的自动快照条件时,执行flushall则不会进行自动快照。

  4.执行复制

  当设置了主从模式,Redis会在复制初始化时进行自动快照。

  5.快照原理

  理清Redis实现快照的过程对我们了解快照文件的特性有很大的帮助。Redis默认会将快照文件存储在Redis当前进程的工作目录中的dump.rdb文件中,可以通过配置dir和dbfilename两个参数分别指定快照文件的存储路径和文件名。快照过程如下:

  • Redis使用fork函数复制一份当前进程(父进程)的副本(子进程)。
  • 父进程继续接收并处理客户端发来的命令,而子进程开始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硬盘中的临时文件。‘
  • 当子进程写入完所有的数据后会用临时文件替换旧的RDB文件,至此一次快照操作完成。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发现Redis在进行快照的过程中不会修改RDB文件,只有快照结束后才会将旧的文件替换成新的,也就是说任何时候RDB文件都是完整的。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定时备份RDB文件来实现Redis数据库的备份。RDB文件经过压缩的二进制格式(可通过配置rdbcompression参数禁用压缩节省cpu占用),所以占用的空间会小于内存中的数据大小,更加利于传输。

  Redis启动后会读取RDB快照的文件,将数据从硬盘载入内存。根据数量大小和结构和服务器性能的不同,这个时间也不同。通常将一个记录1000万个字符串类型键、大小为1GB的快照文件载入到内存需要20-30秒。

  通过RDB方式实现持久化,一旦Redis异常退出,就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以后更改的所有数据。这就需要开发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组合设置自动快照条件的方式来将可能发生的数据损失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例如,使用Redis存储缓存数据时,丢失最近几秒的数据或者丢失最近更新的几十个键问题不大。要是数据十分重要,希望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就可以使用AOF方式进行持久化。

三、AOF方式

  当使用Redis存储非临时数据时,一般需要打开AOF方式持久化来降低进程中止导致的数据丢失。AOF可以将Redis执行的每一条写命令追加到硬盘文件中,这一过程显然会降低Redis的性能,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使用较快的硬盘可以提高AOF的性能。

  1.开启AOF

  默认情况下Redis没有开启AOF方式的持久化,可以通过配置文件的appendonly参数启动,直接修改配置文件可能没有appendonly.aof文件,需要通过下列语句启动:

127.0.0.1:> config set appendonly yes
OK

  开启AOF持久化后每执行一条更改Redis中的数据的命令,Redis就会将该命令写入硬盘中的AOF文件。AOF文件的保存位置和RDB文件的位置相同,都是通过dir参数设置的,默认文件名是appendonly.aof,可以通过appendfilename参数修改。

  2.AOF的实现

  AOF文件以纯文本的形式记录了Redis执行的写命令,例如在开启AOF持久化的情况下执行了如下几个命令:

127.0.0.1:> set day
OK
127.0.0.1:> set day
OK
127.0.0.1:> get day
""

  appendonly.aof文件内的数据如下:

*
$
SELECT
$ *
$
SET
$
day
$

  从上可以看到AOF文件的内容正是Redis客户端向Redis发送的原始通信协议的内容。如果执行的Redis命令越多那这个文件就越大,即使内存中实际的数据可能并没有多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配置文件,来让Redis在达到特定条件时自动重写Redis文件: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auto-aof-rewirte-percentage参数的意义时当目前的AOF文件大小超过上一次AOF重写时的文件大小的百分之多少时会再次进行重写,如果之前没有重写过,则以启动时的AOF文件大小为依据。

  auto-aof-rewirte-min-size参数是限制允许重写的AOF文件最小的大小。

  在启动Redis时会从AOF文件中逐个执行命令,所以比RDB速度会慢。

  3.同步硬盘数据

  虽然每次执行更改Redis数据库的命令时,AOF都会记录在AOF文件中,但是事实上,由于操作系统的缓存机制,数据并没有真正的写入硬盘,而是进入了系统的硬盘缓存。在默认情况下系统每30秒会执行一次同步操作,以便将硬盘缓存中的内容真正写入硬盘,所以在这之前系统异常会导致数丢失,所以我们需要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设置同步时机:

#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no

  默认情况下Redis采用everysec规则,即每秒执行一次同步。always表示每次执行写入都同步,这最安全却也最慢。no表示不主动同步,由操作系统自动来做。

  Redis允许同时开启AOF和RDB模式,同时启动的情况下,Redis会采用AOF的数据来恢复,因为它可能丢失的数据最少。

分布式缓存Redis的持久化方式RDB和AOF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的持久化方式RDB和AOF的区别

    1.前言 最近在项目中使用到Redis做缓存,方便多个业务进程之间共享数据.由于Redis的数据都存放在内存中,如果没有配置持久化,redis重启后数据就全丢失了,于是需要开启redis的持久化功能, ...

  2. Redis:持久化之RDB和AOF

    Redis:持久化之RDB和AOF RDB(Redis DataBase)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硬盘 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R ...

  3. 详细分析Redis的持久化操作——RDB与AOF

    一.前言   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还没有开学,这也就让我有了很多的时间.趁着时间比较多,我终于可以开始学习那些之前一直想学的技术了.最近这几天开始学习Redis,买了本<Redis实战>, ...

  4. Redis数据持久化(RDB、AOF)

    1. 简介   Redis作为内存型数据库,数据都保存在内存中,如果重启或意外宕机后,数据会全部丢失.因此,Redis提供了完善的持久化机制,将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避免了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

  5. redis两种持久化方式RDB和AOF

    目录 前言 1. Redis 数据库结构 2. RDB 持久化 2.1. RDB 的创建和载入 2.1.1. 手动触发保存 SAVE 命令 BGSAVE 命令 SAVE 和 BGSAVE 的比较 2. ...

  6. Redis持久化方式--RDB和AOF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ingzc/p/5988080.html Redis提供了RDB持久化和AOF持久化 RDB机制的优势和略施 RDB持久化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 ...

  7. redis——持久化方式RDB与AOF分析

    https://blog.csdn.net/u014229282/article/details/81121214 redis两种持久化的方式 RDB持久化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 ...

  8. Redis持久化方式RDB和AOF

    Redis 持久化 RDB(快照) 优点 rdb是可进行压缩的二进制文件,表示Redis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数据快照.非常使用与备份,灾难恢复等场景.比如使用定时任务执行bgsave并备份rdb到serv ...

  9. 11、Redis的持久化(RDB、AOF)

    写在前面的话:读书破万卷,编码如有神 --------------------------------------------------------------------------------- ...

随机推荐

  1. Cookie的使用、Cookie详解、HTTP cookies 详解、获取cookie的方法、客户端获取Cookie、深入解析cookie

    Cookie是指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而存储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比如说有些网站需要登录才能访问某个页面,在登录之前,你想抓取某个页面内容是不允许的.那么我 ...

  2. Oracle Net Manager 的使用方法(监听的配置方法)

    一,在服务端配置oracle端口 win+R  输入netca 弹出如下窗口后 选择监听程序配置,点击下一步 二.配置端口后使用Telnet工具调试端口是否联通 在命令行输入telnet 服务器ip ...

  3. Python1_Python的目录结构、执行顺序、__name__ == __main__

    Python执行顺序 python属于脚本语言,不像编译型的语言那样先将程序编译成二进制后再运行,而是动态地逐行解释运行: 也就是从脚本的第一行开始运行,没有统一的入口. python会从文件的第一行 ...

  4. 一点资讯 视频抓取 phantomjs

    # _*_ coding: utf- _*_ """ 思路: .列表页使用phantomjs模拟点击.每个链接只抓取第一页9-10条内容,按照标题去重 .布置定时任务,每 ...

  5. JMeter录制登录测试

    本节试图解释使用任何公开可用的网站记录登录测试的确切步骤,该网站提供具有登录凭据的可靠登录页面. 出于测试目的,我们将使用OrangeHRM在URL- http://opensource.demo.o ...

  6. Python进程池使用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ool from time import sleep def Foo(i): sleep(1) print(i) if __name__ == ...

  7. [梁山好汉说IT] 如何理解一致性Hash

    [梁山好汉说IT] 如何理解一致性Hash 0x00 摘要 用梁山酒店分配客人为例来理解一致性Hash. 0x01. 与经典哈希方法的对比 经典哈希方法:总是假设内存位置的数量是已知且固定不变的.因为 ...

  8. vps批量管理,服务器批量管理,3389批量管理工具

    注册的第一天,把我的工具弄上来.如果有一个软件,如果你有vps虚拟机,服务器,3389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全部,而且还是批量的,需要管理.那么,你可能会想找个软件来管理吧,毕竟,一个人忙不过来管理这么多 ...

  9. 关于面试题:[1, 2, 3].map(parseInt)问题的剖析

    一.前言 最近有小伙伴在公号中咨询了胡哥这道面试题,窃以为是比较有意思的一道面试题,于此分享给各位小伙伴.先把答案给了各位,和你理解的一样吗?! [1, 2, 3].map(parseInt) // ...

  10. 在nginx里面部署node.js本地服务器

    我一个前端,为啥要搞服务器呢?因为公司就招了一个后端啊,后端忙不过来,就叫我这个萌新前端去搞后端的东西,我太难了. 直接进入正题吧,因为公司需求,要我在nginx服务器上面搭一个node.js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