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内容

1.OSI參考模型简单介绍

2.OSI參考模型通信过程

3.OSI參考模型的数据封装

4.数据封装的意义

5.物理层

6.数据链路层

7.网络层

8.传输层

9.会话层

10.表示层

11.应用层

1.OSI參考模型简单介绍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

来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于1984年提出的分层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目的:它的作用是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连互通,是异构网络系统互连的国际标准。

OSI參考模型将网络通信在功能上划分为7层,让我们来一睹它的真容:

2.OSI參考模型通信过程

中间系统=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对等层次之间遵循相关层次的协议进行数据的交换(注意,数据实际上还是通过物理层的链路进行传输)。

图中实现表示数据的真实传输路径,即实传输。

上下层之间通过接口来交换数据。

我们不难看出。上4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直接相应到目的主机对等层次。下3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为中间系统能够实现的层次。我们把上4层称为端-端层(不须要中间系统实现)。

注:尽管OSI參考模型的4-7层为端到端层。但并不意味中间系统(如路由器)就绝对不实现这些层次的功能或者执行这些层次的协议。如绝大多数路由器支持以Web(应用层)登陆。

3.OSI參考模型的数据封装

PDU=Protocol Data Unit

封装及传输步骤解析:

(主机A向主机B发送数据)

1. 用户数据在主机A交给应用层,应用层依据网络应用及应用层协议的不同,可能会加上一些控制信息(AH),即应用层头。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应用层将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A-PDU)通过接口发送给表示层。

2.相同,表示层在接受到A-PDU后。再将其加上头表示层规定的一些头部信息(PH)构成了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PDU)。

表示层再将P-PDU交给会话层。

3.依次类推,在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交给数据链路层后,注意数据链路层会将其加头加尾,封装成帧。再交给物理层进行传输。

4.主机B的物理层在接收到的信息中。识别出数据链路层的帧,交给链路层处理。链路层在识别帧后去头去尾,还原出网络层的数据单元(N-PDU), 再交给网络层。

5.网络层能够识别出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去掉头部信息。还原成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S-PDU),再交给传输层。

6.依次类推,数据最后到达应用层后。会被去掉头,还原成主机A用户原始发送的数据,再传递给主机B的用户。

哈哈!这样主机A与主机B的通信过程就完毕了,是不是非常像在冬天。一个在温室里的人想出门。于是穿上一层又一层的衣服,上路。在到达了还有一个温室后,又一层又一层地脱掉衣服,最后和他在前一个温室穿得一样多。

4.数据封装的意义

由上不难看出,数据封装事实上就是给原始数据加上控制信息。构造协议数据单元(PDU)。

那么控制信息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a.地址(Address)信息:标识发送端与接收端

b.差错检測编码(Error-detecting code)信息:用于差错检測或纠正

c.协议控制(Protocol control)信息:实现协议功能的附加信息,如:优先级(priority)、服务质量(QoS)和安全控制等。

5.物理层

总的来说物理层的功能就是保证信息可以正常传输。

物理层定义了:

接口特性:机械特性、电器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机械特性:规定了接口的几何形状等

电器特性:规定了接口使用的电平大小等

功能特性:规定了接口引脚个数及各项功能等

规程特性:定义了接口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的对应过程。

比特编码:用比特对信息依照一定规则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

数据率:即传输数据速率

比特同步:时钟同步

传输模型:单工(Simplex)模式‘、半双工(half-duplex)模式、全双工模式(full-duplex)

单工模式:仅仅能单向传输。如电视机仅仅能单项接收来自电视台的信号,不能给电视台发送信号。

半双工模式:仅仅能交替双向通信,即主机A与主机B能够相互发信息。可是不能同一时候向对方发信息。如对讲机,说的时候不能发。发的时候不能说。

全双工模式:能够同一时候双向通信。如电话。

6.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要完毕的功能有:

a.负责结点-结点(node-node)间的传输数据(以帧的形式传输)。

b.组帧(Framing)(加头加尾):目的是让接收端从物理层收到一系列比特流时可以成功地切分出各个数据帧。

c.物理寻址(Physical addressing) :在帧头中添加发送端和/或接受端的物理地址标识数据帧的发送端和/或接受端。

d.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匹配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发送速度与接收速度,避免数据淹没接收端。

e.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检測并重传损坏或丢失帧,并避免反复帧。

f.訪问(接入)控制(Access control):在任一给定时刻决定哪个设备拥有链路(物理介质)的控制使用权。

7.网络层

网络层要干的事情有:

a.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数据分组(packet)的交付(可能穿越多个网络)。

b.逻辑寻址(Logical addressing):全局唯一逻辑地址。确保数据分组被送达目的主机。如IP地址(穿越多个网络时,链路层的物理寻址并不能用)。

c.路由(Routing):路由器(或网关)互连网络,并路由分组至终于目的主机。路径选择。

d.分组转发

总的来说网络层就是要实现跨网络的传输数据。

8.传输层

传输层的功能:

a.负责源-目的(端-端)(进程间)完整报文传输。

b.报文分段与重组。

c.SAP寻址:确保将完整报文提交给正确进程,如port号。

d.连接控制:负责端-端的连接控制(建立连接、拆除连接),是一种逻辑连接。

e.流量控制:控制端-端传输的速度。

f.差错控制:差错检測与纠正。

9.会话层

会话层的功能:

a.对话控制(dialog controlling):控制对话的建立、维护等。

b.同步(synchronization):在数据流中插入“同步控制点“。

10.表示层

表示层用于:

处理两个系统间交换信息的语法与语义(syntax and semantics)问题。

a.数据表示转化:转换为主机独立的编码,如传输数据到Mac。则须要将其转换为Mac的编码,传到Win则须要将其转换为Win的编码。

b.加密/解密

c.压缩/解压缩

11.应用层

应用层支持用户通过用户代理(如浏览器)或网络接口使用网络(服务)。

典型应用层服务:

文件传输(FTP)

电子邮件(SMTP)

Web(HTTP)

计算机网络11--OSI參考模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学习笔记之TCP/IP协议分层与OSI參考模型

    1.协议的分层      ISO在制定标准化OSI之前,对网络体系结构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终于提出了作为通信协议设计指标的OSI參考模型.这一模型将通信协议中必要 的功能分成了7层.通过这些 ...

  2. 温故知新--计算机网络 iso/osi七层模型 tcp/ip四层模型

    ISO七层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传输层(Transpor ...

  3. 【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图解

    1.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2.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

  4. OSI七层模型具体解释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传输数据 . 完毕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在OSI七层模型中,处于 ...

  5. 计算机网络漫谈: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参考)模型

    提纲.png 一.七层?四层? 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OSI),全名“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是一个试图使各种 ...

  6. 三报文握手而不是三次握手 wireshark 封包详细信息 (Packet Details Pane) wireshark与对应的OSI七层模型 TCP包的具体内容 分析TCP三次握手过程

    总结: 1.tcp报文非数据部分4*6字节 2.RFC 973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three way (three message) handshake 只是一次握手 同步位SYN. ...

  7. 网络基础笔记——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由于整个网络连接的过程相当复杂,包含硬件.软件数据封包与应用程序的互相链接等等.假设想要写一支将联网所有功能都串连在一块的程序.那么当某个小环节出现故障时,整仅仅程序都须要改写.所以我 ...

  8. OSI七层模型简述

    一.OSI七层参考模型 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考模型(英语: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为 OSI),简称为OSI模型(OSI model ...

  9. OSI七层模型详解 TCP/IP协议

      总结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等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 ...

随机推荐

  1. 正则表达式之Regex.Match()用法

    //匹配字符串中的连续数字 string txt = "AAA12345678AAAA"; string m = Regex.Match(txt, @"\d+" ...

  2. MVC如何在路由器(RouteConfig)定义后缀.html

    一.配置文件web.config添加一下设置 <system.webServer> <modules runAllManagedModulesForAllRequests=" ...

  3. AC日记——Little Elephant and Array codeforces 221d

    221D - Little Elephant and Array 思路: 莫队: 代码: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dio> #include ...

  4. Codeforces 839 B. Game of the Rows-贪心

    最近太zz了,老是忘记带脑子... 补的以前的cf,发现脑子不好使...   B. Game of the Rows   time limit per test 1 second memory lim ...

  5. ACM阶段总结(2016.10.07-2016.11.09)

    来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 总感觉自己练得不是很有效. 最近的一些行动就是不断做比赛,然后不停地补,但是感觉这样像只无头苍蝇,没有效果,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 最近开始打算补专题,做做codeforce ...

  6. MySQL-python install

    Redhat 7.6 yum install python-devel mysql-devel gcc -y pip install MySQL-python==1.2.5

  7. @Transactional注解事务不起作用

    @Transactional注解事务不起作用 问题:今天在项目中碰到一个事务问题,使用@Transactional注解事务,抛出异常不会滚. 解决一:https://blog.csdn.net/u01 ...

  8. Codeforces 1037F. Maximum Reduction

    总感觉我这种做法会T,一直没写,看了其他人的题解也是这样,,,就果断写了,,可能数据不太深,或者玄学复杂度 题意即求xk-1长度的所有区间的最大值的和,对每一个i(数组下边),他对答案的贡献数量就是在 ...

  9. Redis2.8.7配置文件说明

    Redis master配置文件说明 daemonize no 默认情况下,redis不是在后台运行的,如果需要在后台运行,把该项的值更改为yes daemonize yes # 当redis在后台运 ...

  10. java随机生成汉字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null; int hs, ls;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