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概在两年前我写过一篇 撸了一个 Feign 增强包,当时准备是利用 SpringBoot + K8s 构建应用,这个库可以类似于 SpringCloud 那样结合 SpringBoot 使用声明式接口来达到服务间通讯的目的。

但后期由于技术栈发生变化(改为 Go),导致该项目只实现了基本需求后就搁置了。

巧合的时最近内部有部分项目又计划采用 SpringBoot + K8s 开发,于是便着手继续维护;现已经内部迭代了几个版本比较稳定了,也增加了一些实用功能,在此分享给大家。

https://github.com/crossoverJie/feign-plus

首先是新增了一些 features:

  • 更加统一的 API。
  • 统一的请求、响应、异常日志记录。
  • 自定义拦截器。
  • Metric 支持。
  • 异常传递。

示例

结合上面提到的一些特性做一些简单介绍,统一的 API 主要是在使用层面:

在上一个版本中声明接口如下:

@FeignPlusClient(name = "github", url = "${github.url}")
public interface Github {
@RequestLine("GET /repos/{owner}/{repo}/contributors")
List<GitHubRes> contributors(@Param("owner") String owner, @Param("repo") String repo);
}

其中的 @RequestLine 等注解都是使用 feign 包所提供的。

这次更新后改为如下方式:

@RequestMapping("/v1/demo")
@FeignPlusClient(name = "demo", url = "${feign.demo.url}", port = "${feign.demo.port}")
public interface DemoApi {
@GetMapping("/id")
String sayHello(@RequestParam(value = "id") Long id); @GetMapping("/id/{id}")
String id(@PathVariable(value = "id") Long id); @PostMapping("/create")
Order create(@RequestBody OrderCreateReq req); @GetMapping("/query")
Order query(@SpringQueryMap OrderQueryDTO dto);
}

熟悉的味道,基本都是 Spring 自带的注解,这样在使用上学习成本更低,同时与项目中原本的接口写法保持一致。

@SpringQueryMap(top.crossoverjie.feign.plus.contract.SpringQueryMap) 是由 feign-plus 提供,其实就是从 SpringCloud 中 copy 过来的。

我这里写了两个 demo 来模拟调用:

provider: 作为服务提供者提供了一系列接口供消费方调用,并对外提供了一个 api 模块。


demo:作为服务消费者依赖 provider-api 模块,根据其中声明的接口进行远程调用。



配置文件:

server:
port: 8181 feign:
demo:
url : http://127.0.0.1
port: 8080 logging:
level:
top:
crossoverjie: debug management:
endpoints:
web:
base-path: /actuator
exposure:
include: '*'
metrics:
distribution:
percentiles:
all: 0.5,0.75,0.95,0.99
export:
prometheus:
enabled: true
step: 1m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demo

当我们访问 http://127.0.0.1:8181/hello/2 接口时从控制台可以看到调用结果:

日志记录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feign-plus 会用 debug 记录请求/响应结果,如果需要打印出来时需要将该包下的日志级别调整为 debug:

logging:
level:
top:
crossoverjie: debug

由于内置了拦截器,也可以自己继承 top.crossoverjie.feign.plus.log.DefaultLogInterceptor 来实现自己的日志拦截记录,或者其他业务逻辑。

@Component
@Slf4j
public class CustomFeignInterceptor extends DefaultLog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String target, String url, String body) {
super.request(target, url, body);
log.info("request");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ception(String target, String url, FeignException feignException) {
super.exception(target, url, feignExcep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sponse(String target, String url, Object response) {
super.response(target, url, response);
log.info("response");
}
}

监控 metric

feign-plus 会自行记录每个接口之间的调用耗时、异常等情况。



访问 http://127.0.0.1:8181/actuator/prometheus 会看到相关埋点信息,通过 feign_call* 的 key 可以自行在 Grafana 配置相关面板,类似于下图:

异常传递

rpc(远程调用)要使用起来真的类似于本地调用,异常传递必不可少。

// provider
public Order query(OrderQueryDTO dto) {
log.info("dto = {}", dto);
if (dto.getId().equals("1")) {
throw new DemoException("provider test exception");
}
return new Order(dto.getId());
} // consumer
try {
demoApi.query(new OrderQueryDTO(id, "zhangsan"));
} catch (DemoException e) {
log.error("feignCall:{}, sourceApp:[{}], sourceStackTrace:{}", e.getMessage(), e.getAppName(), e.getDebugStackTrace(), e);
}

比如 provider 中抛出了一个自定义的异常,在 consumer 中可以通过 try/catch 捕获到该异常。

为了在 feign-plus 中实现该功能需要几个步骤:

  1. 自定义一个通用异常。
  2. 服务提供方需要实现一个全局拦截器,当发生异常时统一对外响应数据。
  3. 服务消费方需要自定义一个异常解码器的 bean。

这里我在 provider 中自定义了一个 DemoException

通常这个类应该定义在公司内部的通用包中,这里为了演示方便。

接着定义了一个 HttpStatus 的类用于统一对外响应。

@Data
@AllArgsConstructor
@No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HttpStatus {
private String appName;
private int code;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rivate String debugStackTrace;
}

这个也应该放在通用包中。

然后在 provider 中定义全局异常处理:

当出现异常时便会返回一个 http_code=500 的数据:

到这一步又会出现一个引战话题:HTTP 接口返回到底是全部返回 200 然后通过 code 来来判断,还是参考 http_code 进行返回?

这里不做过多讨论,具体可以参考耗子叔的文章:

“一把梭:REST API 全用 POST”

feign-plus 默认采用的 http_code !=200 才会认为发生了异常。

而这里的 http_status 也是参考了 Google 的 api 设计:



具体可以参考这个链接:

https://cloud.google.com/apis/design/errors#propagating_errors

然后定义一个异常解析器: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FeignExceptionConfig {
@Bean
public FeignErrorDecoder feignExceptionDecoder() {
return (methodName, response, e) -> {
HttpStatus status = JSONUtil.toBean(response, HttpStatus.class);
return new DemoException(status.getAppName(), status.getCode(), status.getMessage(), status.getDebugStackTrace());
};
}
}

通常这块代码也是放在基础包中。


这样当服务提供方抛出异常时,消费者便能成功拿到该异常:

实现原理

实现原理其实也比较简单,了解 rpc 原理的话应该会知道,服务提供者返回的异常调用方是不可能接收到的,这和是否由一种语言实现也没关系。

毕竟两个进程之间的栈是完全不同的,不在一台服务器上,甚至都不在一个地区。

所以 provider 抛出异常后,消费者只能拿到一串报文,我们只能根据这段报文解析出其中的异常信息,然后再重新创建一个内部自定义的异常(比如这里的 DemoException),也就是我们自定义异常解析器所干的事情。

下图就是这个异常传递的大致流程:

code message 模式

由于 feign-plus 默认是采用 http_code != 200 的方式来抛出异常的,所以采用 http_code=200, code message 的方式响应数据将不会传递异常,依然会任务是一次正常调用。

不过基于该模式传递异常也是可以实现的,但没法做到统一,比如有些团队习惯 code !=0 表示异常,甚至字段都不是 code;再或者异常信息有些是放在 message 或 msg 字段中。

每个团队、个人习惯都不相同,所以没法抽象出一个标准,因此也就没做相关适配。

这也印证了使用国际标准所带来的好处。

限于篇幅,如果有相关需求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沟通,实现上会比现在稍微复杂一点点。

总结

项目源码:

https://github.com/crossoverJie/feign-plus

基于2022年云原生这个背景,当然更推荐大家使用 gRPC 来做服务间通信,这样也不需要维护类似于这样的库了。

不过在一些调用第三方接口而对方也没有提供 SDK 时,这个库也有一定用武之地,虽然使用原生 feign 也能达到相同目的,但使用该库可以使得与 Spring 开发体验一致,同时内置了日志、metric 等功能,避免了重复开发。

你的点赞与分享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撸了一个 Feign 增强包 V2.0 升级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撸了一个 Feign 增强包

    前言 最近准备将公司的一个核心业务系统用 Java 进行重构,大半年没写 Java ,JDK 都更新到 14 了,考虑到稳定性等问题最终还是选择的 JDK11. 在整体架构选型时,由于是一个全新的系统 ...

  2. 请设计实现一个商城系统开发v2.0【代码优化】

    #!/usr/bin/env python 优化的部分:1.改用字典取键,来调用函数[原来是用if-else判断] [补充]:也可以用列表,按索引取,可以在列表最前面加一个“”任意元素,凑成一个.就和 ...

  3. 剪贴板增强---Kawvin增强剪贴板_V2.0

    #Persistent SetWorkingDir,%A_ScriptDir% ;设置工作目录 #MaxThreadsPerHotkey ;最大热键数量 #NoEnv ;#Warn #SingleIn ...

  4. 从零開始制作H5应用(2)——V2.0版,多页单张图片滑动,透明过渡及交互指示

    上一次.我们制作了我们第一个H5场景应用的V1.0版,这次我们趁热打铁.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对层序进行改动和扩展. 任务 1.页面数量由3张增加至9张: 2.每张页面中放入一张全屏自适应的图片. 3.修复 ...

  5. 痞子衡嵌入式:MCUBootUtility v2.0来袭,i.MXRT1010哪里逃

    -- 恩智浦半导体从2017年10月开始正式推出业内首款跨界处理器-i.MX RT系列,如今距离该系列第一款i.MXRT1050发布已过去近2年,i.MX RT系列在行业里应用越来越广泛,i.MX R ...

  6. 性能监视器PerfMon v2.0 是一个流氓的汉化版

    最近在部署一台新设备时,由于懒得翻墙用google下载软件,由一次中了坑.百度搜索出来的这个<性能监视器 v2.0 汉化版>,安装了之后,设备会时不时自动弹出广告.反编译分析了一下,的确就 ...

  7. EasyPlayer RTSP播放器:一个适用于安防行业的工具利器(EasyPlayer Windows v2.0.17.0709)

    本文转自EasyDarwin开源团队成员Sword的博客:http://blog.csdn.net/swordtwelve EasyPlayer(Windows) v2.0.17.0709版本又更新发 ...

  8. virtualbox安装增强包及配置共享文件夹

       因为需要在host及虚拟机间传输数据,想使用共享文件夹.但是单独设置了共享文件夹后在centos里找不到共享文件夹,看了下要安装增强包.好吧,顺 便也解决下鼠标切换的问题,省的老是按右CTL切换 ...

  9. ArcGIS Runtime for Android开发教程V2.0(3)基础篇---Hello World Map

    原文地址: ArcGIS Runtime for Android开发教程V2.0(3)基础篇---Hello World Map - ArcGIS_Mobile的专栏 - 博客频道 - CSDN.NE ...

随机推荐

  1. Spring 对 DAO 的支持?

    Spring 对数据访问对象(DAO)的支持旨在简化它和数据访问技术如 JDBC, Hibernate or JDO 结合使用.这使我们可以方便切换持久层.编码时也不用担心 会捕获每种技术特有的异常.

  2. 客户端注册 Watcher 实现?

    1.调用 getData()/getChildren()/exist()三个 API,传入 Watcher 对象 2.标记请求 request,封装 Watcher 到 WatchRegistrati ...

  3. 用maven建立一个工程3

    在文件夹里面创建一个新文件夹把工程建立在里面

  4. websocket 实现简单网页版wechat

    1.群聊 web - socket--基于TCP/UDP http - 无状态的短链接 长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保持永久性的链接,除非有一方主动断开, 轮询:客户端和服务端不断连接,然后断开,请求响应; ...

  5. 如何更愉快地使用rem —— 别说你懂CSS相对单位

    前段时间试译了Keith J.Grant的CSS好书<CSS in Depth>,其中的第二章<Working with relative units>,书中对relative ...

  6. React 和 ES6 工作流之 Webpack的使用(第六部分)

    这是React和ECMAScript2015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我们将继续探索React 和 Webpack的使用. 下面是所有系列文章章节的链接: React . ES6 - 介绍(第一部分) Re ...

  7. SQL之总结(二)

    4.关于取两个日期之间的年份: ceil(MONTHS_BETWEEN(sysdate, c.sendtime)/12) workTime ceil(n) 取大于等于n的最小整数 floor(n) 取 ...

  8. 单例设计模式(Singleton)

    一.单例设计模式介绍 所谓类的单例设计模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证在整个的软件系统中,对某个类只能存在一个对象实例, 并且该类只提供一个取得其对象实例的方法(静态方法) 例如:Hibernate的Se ...

  9. Python使用函数实现杨辉三角

    运行效果: 可在函数中指定阶层数,输出对应的杨辉三角 源代码如下: 1 # -*-coding:utf-8 -*- 2 ''' 3 chapter4_do.py 4 函数yanghui(n)用于输出n ...

  10. OllyDbg---数学指令

    数学指令 INC和DEC 分别执行增加1和减少1的操作. ADD 该指令有两个操作数,相加后的结果存放到第一个操作数中. ADDC 带进位的加法 两个操作数的和加上进位标志的值,结果存放到第一个操作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