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之机器学习K-means算法实现
一、前言:
今天在宿舍弄了一个下午的代码,总算还好,把这个东西算是熟悉了,还不算是力竭,只算是知道了怎么回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代码。代码可以运行,运行的Python环境是Python3.6以上的版本,需要用到Python中的numpy、matplotlib包,这一部分代码将K-means算法进行了实现。当然这还不是最优的代码,只是在功能上已经实现了该算法的功能。
二、代码部分: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andom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class K_means(object): def __init__(self,X,k,maxIter): self.X = X#数据集 是一个矩阵 self.k = k#所需要分的类的数 self.maxIter = maxIter#所允许的程序执行的最大的循环次数 def K_means(self): row,col = self.X.shape#得到矩阵的行和列 dataset = np.zeros((row,col + 1))#新生成一个矩阵,行数不变,列数加1 新的列用来存放分组号别 矩阵中的初始值为0 dataset[:,:-1] = self.X print("begin:dataset:\n" + repr(dataset)) # centerpoints = dataset[0:2,:]#取数据集中的前两个点为中心点 centerpoints = dataset[np.random.randint(row,size=k)]#采用随机函数任意取两个点 centerpoints[:,-1] = range(1,self.k+1) oldCenterpoints = None #用来在循环中存放上一次循环的中心点 iterations = 1 #当前循环次数 while not self.stop(oldCenterpoints,centerpoints,iterations): print("corrent iteration:" + str(iterations)) print("centerpoint:\n" + repr(centerpoints)) print("dataset:\n" + repr(dataset)) oldCenterpoints = np.copy(centerpoints)#将本次循环的点拷贝一份 记录下来 iterations += 1 self.updateLabel(dataset,centerpoints)#将本次聚类好的结果存放到矩阵中 centerpoints = self.getCenterpoint(dataset)#得到新的中心点,再次进行循环计算 np.save("kmeans.npy", dataset) return dataset def stop(self,oldCenterpoints,centerpoints,iterations): if iterations > self.maxIter: return True return np.array_equal(oldCenterpoints,centerpoints)#返回两个点多对比结果 def updateLabel(self,dataset,centerpoints): row,col = self.X.shape for i in range(0,row): dataset[i,-1] = self.getLabel(dataset[i,:-1],centerpoints) #[i,j] 表示i行j列 #返回当前行和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最短的中心点的类别,即当前点和那个中心点最近就被划分到哪一部分 def getLabel(self,datasetRow,centerpoints): label = centerpoints[0, -1]#先取第一行的标签值赋值给该变量 minDist = np.linalg.norm(datasetRow-centerpoints[0, :-1])#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for i in range(1, centerpoints.shape[0]): dist = np.linalg.norm(datasetRow-centerpoints[i, :-1]) if dist < minDist:#当该变距离中心点的距离小于预设的最小值,那么将最小值进行更新 minDist = dist label = centerpoints[i,-1] print("minDist:" + str(minDist) + ",belong to label:" + str(label)) return label def getCenterpoint(self,dataset): newCenterpoint = np.zeros((self.k,dataset.shape[1]))#生成一个新矩阵,行是k值,列是数据集的列的值 for i in range(1,self.k+1): oneCluster = dataset[dataset[:,-1] == i,:-1]#取出上一次分好的类别的所有属于同一类的点,对其求平均值 newCenterpoint[i-1, :-1] = np.mean(oneCluster,axis=0)#axis=1表示对行求平均值,=0表示对列求平均值 newCenterpoint[i-1, -1] = i#重新对新的中心点进行分类,初始类 return newCenterpoint #将散点图画出来 def drawScatter(self): plt.xlabel("X") plt.ylabel("Y") dataset = self.K_means() x = dataset[:, 0] # 第一列的数值为横坐标 y = dataset[:, 1] # 第二列的数值为纵坐标 c = dataset[:, -1] # 最后一列的数值用来区分颜色 color = ["none", "b", "r", "g", "y","m","c","k"] c_color = [] for i in c: c_color.append(color[int(i)])#给每一种类别的点都涂上不同颜色,便于观察 plt.scatter(x=x, y=y, c=c_color, marker="o")#其中x表示横坐标的值,y表示纵坐标的 # 值,c表示该点显示出来的颜色,marker表示该点多形状,‘o’表示圆形 plt.show()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关于numpy中的存储矩阵的方法,这里不多介绍,可以自行百度。这里使用的是 np.save("filename.npy",X)其中X是需要存储的矩阵 读取的方法就是代码中的那一行代码,可以不用修改任何参数,导出来的矩阵和保存之前的格式一模一样,很方便。 ''' # X = np.load("testSet-kmeans.npy")#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自动生成数据 X = np.zeros((1,2)) for i in range(1000): X = np.row_stack((X,np.array([random.randint(1,100),random.randint(1,100)]))) k = 5 #表示待分组的组数 kmeans = K_means(X=X,k=k,maxIter=100) kmeans.drawScatter()
三、显示效果:
Python之机器学习K-means算法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秒懂机器学习---k临近算法(KNN)
秒懂机器学习---k临近算法(KNN)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弄懂原理,然后要运行实例,然后多解决问题,然后想出优化,分析优缺点,才算真的懂 1.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的 ...
- [机器学习] k近邻算法
算是机器学习中最简单的算法了,顾名思义是看k个近邻的类别,测试点的类别判断为k近邻里某一类点最多的,少数服从多数,要点摘录: 1. 关键参数:k值 && 距离计算方式 &&am ...
- 用Python从零开始实现K近邻算法
KNN算法的定义: KNN通过测量不同样本的特征值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它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K通 ...
- Python3入门机器学习 - k近邻算法
邻近算法,或者说K最近邻(kNN,k-NearestNeighbor)分类算法是数据挖掘分类技术中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所谓K最近邻,就是k个最近的邻居的意思,说的是每个样本都可以用它最接近的k个邻居来代 ...
- 机器学习-K最近邻算法
一.介绍 二.编程 练习一(K最近邻算法在单分类任务的应用): import numpy as np #导入科学计算包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导入画图工具fr ...
- KNN 与 K - Means 算法比较
KNN K-Means 1.分类算法 聚类算法 2.监督学习 非监督学习 3.数据类型:喂给它的数据集是带label的数据,已经是完全正确的数据 喂给它的数据集是无label的数据,是杂乱无章的,经过 ...
- 机器学习(1)——K近邻算法
KNN的函数写法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h import sqrt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def KNN_classify(k ...
- 1.K近邻算法
(一)K近邻算法基础 K近邻(KNN)算法优点 思想极度简单 应用数学知识少(近乎为0) 效果好 可以解释机器学习算法使用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问题 更完整的刻画机器学习应用的流程 图解K近邻算法 上图是以 ...
- 机器学习 Python实践-K近邻算法
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的实现主要是参考<机器学习实战>这本书. 一.K近邻(KNN)算法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ur,KNN)分类算法,理解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 ...
- python 机器学习(二)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一.什么是K近邻算法? 定义: 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来源: KNN算法最早是由Cover和Hart提 ...
随机推荐
- 为Eclipse安装功能扩展插件
---------siwuxie095 关于 Eclipse 的下载.安装与配置,详见本人博客分类:利剑出鞘, 里面的 Eclipse的配置 本人博客( ...
- 打劫房屋 · House Robber
[抄题]: 假设你是一个专业的窃贼,准备沿着一条街打劫房屋.每个房子都存放着特定金额的钱.你面临的唯一约束条件是:相邻的房子装着相互联系的防盗系统,且 当相邻的两个房子同一天被打劫时,该系统会自动报警 ...
- etl业务验证方法1
/* Copyright (c) 2015 Xiamen Weixin Softwar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Create by huanglc@ho ...
- python 中numpy的var,std及cov
var:表示方差, 即各项-均值的平方求和后再除以N , std:表示标准差,是var的平方根. cov:协方差 ,与var类似,但是除以(N-1)
- C语言基础课First作业
一.大学和高中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人天天看着你,也不会担心上课的时候班主任在后门偷偷瞄着我们,通过阅读邹欣老师的博客后,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就是Coach/Trainee(健身教练/健身学员)的关系,想到 ...
- IP多播技术及其应用
随着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上网人数正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以因特网技术为主导的数据通信在通信业务总量中的比列迅速上升,因特网业务已成为多媒体通信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
- swoole1.8.0+版本异步redis安装(本实例为swoole1.8.10版本)详解
Swoole-1.8.0+版本增加了对异步Redis客户端的支持,基于redis官方提供的hiredis库实现.Swoole提供了__call魔术方法,来映射绝大部分Redis指令(本次安装实例为sw ...
- 看图说说Heap中对象的生存状态
- 解决阿里云OSS跨域问题
解决阿里云OSS跨域问题 现象 本人项目中对阿里云图片请求进行了两次,第一次通过img标签进行,第二次通过异步加载获取.第一次请求到图片,浏览器会进行缓存,随后再进行异步请求,保存跨域失效. 错误信息 ...
- 23 DesignPatterns学习笔记:C++语言实现 --- 1.5 Prototype
23 DesignPatterns学习笔记:C++语言实现 --- 1.5 Prototype 2016-07-21 (www.cnblogs.com/icmzn) 模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