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语句和严格模式(三)
一、语句
javascript程序由语句组成,语句遵守特定的语法规则。
- block
- break
- continue
- empty
- if...else
- switch
- try catch
- var
- function
- return
- do...while
- for
- for...in
- while
- debugger
- label
- with
1、block语句、var语句
1.1 block语句
块语句常用于组合0~多个语句。块语句用一对花括号定义。
开发中,块语句通常和if for循环 while结合起来用。
注意:
在firefox控制台中输入{a:1,b:2},用作对象字面量时,会报语法错误,因为浏览器把它当成块处理了,如果想让浏览器理解为对象字面量,可以赋值给一个变量或者用括号括起来。
注意:
ES6前没有块级作用域。
1.2声明语句
正确声明方法:var a=1;
坑:var a=b=1;
正确的做法是:var a=1,b=1;
2、try-catch语句
执行try块中的语句。
有异常执行catch。
不管有没有异常,最后都会执行finally从句。
javascript中的try...catch有3种形式:try...catch;try...finally;try...catch...finally。
注意:try...catch嵌套
如果内部的异常没有处理,抛给外面了,在外面处理之前,要先执行里面的finally语句。
1、里面有个try...finally,外面有个try...catch,里面抛出异常。
执行顺序,里面没有catch,所以会跳到最近的一层catch处理,也就是外层的catch处理,但是在跳出里面的block之前需要先执行finally。
所以执行结果是:先"finally",然后是"outer oops"。
2、里面有个try...catch...finally,外面有个try...catch,里面抛出异常。
异常在内部处理过了,自然就不会再抛到外面再去处理。
3、内部try...catch...finally
内部catch中再抛出异常。
此时,在finally执行后,又会输出“outer oops”。
4、try...catch应用时注意【update20170306】
一个try语句只会有一个捕获所有异常的catch代码块。如果你的处理手段取决于异常的类型,那么异常处理器必须检查异常对象的name属性来确定异常的类型。
var add=function(a,b){
if(typeof a!=='number'|| typeof b!=='number'){
//throw抛出一个exception对象,该对象包含一个用来识别异常类型的name属性和一个描述性的message属性。
throw{
name:'TypeError',
message:'add needs numbers'
}
}
return a+b;
} var try_it=function(){
try{
add("seven");
}catch(e){
document.writeln(e.name+': '+e.message);
}
} try_it();//TypeError: add needs numbers
3、函数、switch、循环
function语句用来定义函数对象。
1、函数声明和函数表达式区别
函数声明会被前置,所以在函数声明的代码前置调用也是可以正常执行的。
还可以通过new Function构造器的方式去创建函数对象。
2、for...in坑
注意:
- for...in顺序不确定:具体顺序依赖于引擎的实现
- enumerable为false时不会出现
- for in的对象属性会受原型链的影响
3、switch语句
4、with语句
with语句可以修改作用域
直接x输出1,不用谢对象.x。
在一层层访问很多层关系时,用with会比较方便。
比如在浏览器里想查看form下所有元素时,用
with(document.forms[0]){
console.log(name.value);
}//实际上就是隐式调用了document.forms[0].name.value。
实际上这种深层次的访问,完全可以定义一个变量来代替,比如:
var form=document.forms[0];
console.log(form.name.value);
不建议使用with,因为with会使javascript引擎优化变的更加难,因为在with里面作用域会变得复杂,在with里的每一个语句,每一个变量查询都有考虑到with后面的这个对象。总结:
- 让JS引擎优化更难
- 可读性差
- 可被变量定义代替
- 严格模式下被禁用
二、严格模式
严格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执行模式,它修复了部分语言上的不足,提供了更强的错误检查,并增强了安全性。
消除代码运行的一些不安全之处,保证代码运行的安全;
提高编译器效率,增加运行速度;
为未来新版本的Javascript做好铺垫。
严格模式是向上兼容的,在用javascript写一些富应用,一些重的应用,或者是写一些node.js后端编程的时候,严格模式下的javascript执行对我们编写高质量、健壮性的代码非常有用。
1、怎样进入严格模式
向上兼容,比如老的IE,不支持严格模式,'use strict';会被当成普通字符串被忽略掉。
1、函数内代码在严格模式下执行
2、整个js文件内全部代码都在严格模式下执行。
在整个js文件开头用'use strict'。
小坑:
‘use strict’;并不一定非要是第一行的代码。在'use strice';前面单引号引起来比如'abc';或者其他指令,这样也是可以的。
如果写了其他的语句,比如var a;varb;这样就不可以了。
2、严格模式和普通模式的区别
- with语句会报SyntaxError错
- 未声明的变量被赋值会报ReferenceError错
- arguments在严格模式下变为参数的静态副本,传入的参数与arguments无关系
- delete参数,函数名会报错
- delete不可配置的属性也会报错
- 对象字面量的重复属性名会报错
- 禁止八进制字面量
- eval,arguments变为关键字,不能作为变量、函数名
- eval变成了独立作用域
1、不允许用with
一般模式输出1,严格模式报一个SyntaxError错误。
解释一下!function(){}():
解释器在解释一个语句时,如果以function开头,就会理解为函数声明。
而前面加一个!可以让解释器理解为函数表达式,这样就可以立即调用了。
!function(){
with({x:1}){
console.log(x);
}
}();
而省略了!的话:
function(){
with({x:1}){
console.log(x);
}
}();
就会理解为函数声明,而函数声明没有名字会报错。
2、不允许未声明的变量被赋值
严格模式未声明的变量被赋值会报错ReferenceError。
3、arguments变为参数的静态副本
一般模式下:
arguments和形参有绑定关系,修改了arguments[0]为100,a的值也被改成了100。
!function (a){
console.log(a); //a=1
arguments[0]=100;
console.log(a);//a=100
}(1);
坑:
如果a的值不传,a就是undefined,这事修改了arguments[0]=100,a仍然是undefined,不会受arguments影响。
!function (a){
arguments[0]=100;
console.log(a);
}(); //a=undefined
严格模式:
arguments变成的形参的静态副本,不管a传不传,都不会受argumetns影响。
!function (a){
'use strict';
console.log(a); //a=1
arguments[0]=100;
console.log(a);//a=1
}(1);
注意一点:
虽然说严格模式下arguments和形参a是没有绑定关系的,如果传入了形参是对象,因为javascript中是共享传递的,所以修改了对象的属性,仍然会相互影响。
4、delete参数、函数名报错
一般模式:
把一个参数delete,比如delete a,
!function (a){
//'use strict';
console.log(a); //a=1
console.log(delete a);
console.log(a);//a=1
}(1);
实际上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会返回false,并且删除不成功,但是也不会报错。
严格模式:
严格模式下尝试去删除参数,或者函数名的话,会报语法错误:
!function (a){
'use strict';
console.log(a); //a=1
console.log(delete a);
console.log(a);//a=1
}(1);
5、delete不可配置的属性报错
一般模式:
删除configurable标签为false的属性,返回false并且删除失败。
!function (a){
//'use strict';
var obj={};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a',{configurable:false});
console.log(delete obj.a); //flase
}(1);
严格模式:
试图删除configurable为false的属性时就会报TypeError。
!function (a){
'use strict';
var obj={};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a',{configurable:false});
console.log(delete obj.a); //flase
}(1);
6、对象字面量重复属性名报错
一般模式:
对象的属性字面量重复写属性也是合法的,并且属性以最后一个为准。所以下面obj.x为2。
!function (){
//'use strict';
var obj={x:1,x:2};
console.log(obj.x); //
}();
严格模式:
严格模式下对象字面量重复属性名会报SyntaxError错。但是我在chrome55和firefox51下都没有报错。
!function (){
'use strict';
var obj={x:1,x:2};
console.log(obj.x); //
}();
7、禁止8进制的字面量
一般模式:
console.log(0123)会输出83。
!function (){
//'use strict';
console.log(0123); //
}();
严格模式:
!function (){
'use strict';
console.log(0123); //
}();
报错
8、eval,arguments变为关键字,不能作为变量、函数名
一般模式:
!function (){
//'use strict';
function eval(){}
console.log(eval); //function eval(){}
}();
严格模式:
!function (){
'use strict';
function eval(){}
console.log(eval);
}();
9、严格模式下eval变成了独立作用域
一般模式:
eval中定义的变量在eval所在的函数内部仍然可以拿到变量。
!function (){
//'use strict';
eval('var evalVar=2');
console.log(evalVar); //
console.log(typeof evalVar); //number
}();
严格模式:
在严格模式下,eval()中的代码会在一个独立的作用域中执行,所以就拿不到evalVar了。
会报错
!function (){
'use strict';
eval('var evalVar=2');
console.log(evalVar);
console.log(typeof evalVar);
}();
10、在严格模式下,不能通过脚本访问arguments.callee
11、禁止this关键字执向全局对象
function f(){
return !this;
}
// 返回false,因为"this"指向全局对象,"!this"就是false function f(){
"use strict";
return !this;
}
// 返回true,因为严格模式下,this的值为undefined,所以"!this"为true。
因此,使用构造函数时,如果忘了加new,this不再指向全局对象,而是报错。
function f(){ "use strict"; this.a = 1; }; f();// 报错,this未定义
参考:
call by sharing——JavaScript中“共享传递”、“按值传递”、“按引用传递”
http://blog.csdn.net/u012860063/article/details/52840275
本文作者starof,因知识本身在变化,作者也在不断学习成长,文章内容也不定时更新,为避免误导读者,方便追根溯源,请诸位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tarof/p/6371197.html有问题欢迎与我讨论,共同进步。
javascript 语句和严格模式(三)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script创建对象之原型模式(三)
少废话,先上代码: function Human() { } Human.prototype.name = "成吉思汗"; Human.prototype.sex = " ...
- JavaScript深入浅出补充——(二)语句和严格模式,对象
三.语句和严格模式 JavaScript程序由语句组成,语句遵守语法规则. 例如:if语句,while语句,with语句等等-- block块语句 常用于组合0~多个语句,块语句用{}定义 直接以花括 ...
- JavaScript 基础——使用js的三种方式,js中的变量,js中的输出语句,js中的运算符;js中的分支结构
JavaScript 1.是什么:基于浏览器 基于(面向)对象 事件驱动 脚本语言 2.作用:表单验证,减轻服务器压力 添加野面动画效果 动态更改页面内容 Ajax网络请求 () 3.组成部分:ECM ...
- 第五章:Javascript语句
在javascript中,表达式是短语,那么语句(statement)就是整句或命令.正如英文语句以句号结尾,javascript以分号结尾. 表达式计算出一个值,但语句使某件事发生. “使某件事发生 ...
- 理解javascript中的策略模式
理解javascript中的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定义是: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使用策略模式的优点如下: 优点:1. 策略模式利用组合,委托等技术和思想,有效 ...
- JavaScript实现职责链模式
什么是职责链模式 职责链模式的定义是: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举个例子:当你从公 ...
- JavaScript 系列博客(三)
JavaScript 系列博客(三) 前言 本篇介绍 JavaScript 中的函数知识. 函数的三种声明方法 function 命令 可以类比为 python 中的 def 关键词. functio ...
- JavaScript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定义是: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将不变的部分和变化的部分隔开是每个设计模式的主题,策略模式也不例外,策略模式的目的就是将算法的使用与算法的实现分离开来 ...
- JavaScript之职责链模式
一.概述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就是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个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 ...
随机推荐
- Delphi 使用 Datasnap 的几种三层应用技术总结
Delphi 使用 Datasnap 进行三层应用开发,积累了几种技术,总结如下: 1.(推荐!)在 Datasnap 服务端 使用 TDatasetProvider,客户端 使用 TDSProv ...
- Keepalived详解(二):Keepalived安装与配置【转】
一.Keepalived安装与配置: 1.Keepalived的安装过程: Keepalived的安装非常简单,本实例以源码安装讲解: Keepalived的官方网址:http://www.keepa ...
- Linux下的压缩和解压缩命令gzip/gunzip
作者:邓聪聪 Linux下的压缩和解压缩命令——gzip/gunzip yum -y install zip gzip (--安装压缩工具) gzip命令 gzip命令用来压缩文件.gzip是个使用广 ...
- 微信小程序采坑(一)
1.微信小程序如何让text内容空格 <text decode="{{true}}" space="{{true}}"> </text> ...
- Ionic-轮播图ion-slide-box
官方用法介绍:http://www.ionic.wang/js_doc-index-id-44.html 用法 <ion-slide-box> <ion-slide> < ...
- ebs 12.1.1打中文补丁
环境变量设置 oracle 用户,应用env环境变量 . /u01/app/db/tech_st/11.1.0/PROD_erpapp1.env alias s='sqlplus / as sysdb ...
- Python Redis pipeline操作
Redis是建立在TCP协议基础上的CS架构,客户端client对redis server采取请求响应的方式交互. 一般来说客户端从提交请求到得到服务器相应,需要传送两个tcp报文. 设想这样的一个场 ...
- mysql定时任务,每天的零点执行一个存储过程
1 前言 利用navicat工具来写存储过程及定时执行,此文章是按照自身经验总结的,仅作为记录使用. 2 步骤 2.1 新建过程 2.2 在函数体写你需要执行的代码 CREATE DEFINER=`r ...
- ls 命令
命令: ls 对应英文: list 作用: 查看当前文件夹下的内容 选项: -a 查看隐藏文件, 文件名前带 . 号的文件 -l 以详细列表形式显示 -h 人性化方式显示文件大小(注:-h必须和-l同 ...
- HTML阻止冒泡事件的发生
阻止事件冒泡函数(低级标签的点击事件触发后,上级标签的点击事件再触发,此函数就是防止冒泡事件发生) function stopEventBubble(event){ var e=event || 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