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CALayer中position与anchorPoint详解
iOS-CALayer中position与anchorPoint详解
属性介绍
CALayer通过四个属性来确定大小和位置, 分别为:frame
、bounds
、position
、anchorPoint
。
下面分别对这是个属性进行介绍:
frame
@property CGRect frame;
此属性和view中的frame属性相同.
X,Y
表示subLayer左上角相对于supLayer左上角的位置关系.(与layer的锚点没有关系,始终是左上角的位置关系)width, height
表示subLayer的宽度和高度
bounds
@property CGRect bounds;
此属性和view中的bounds属性相同.(将frame属性中的x,y
设置为0, 即是bounds属性)
X,Y
为0width, height
表示subLayer的宽度和高度
anchorPoint
anchorPoint点(锚点)的值是用相对bounds的比例值来确定的. 例如(0,0), (1,1)分别表示左上角、右下角,依此类推.
锚点都是对于自身来讲的. 确定自身的锚点,通常用于做相对的tranform变换.当然也可以用来确定位置.
例如下图,为不同锚点下做旋转变化的例子
position
在layer体系结构中, layer需要添加在supLayer中,才可以显示出来(和view体系结构相似). 因此,每一个显示出来的layer都有一个supLayer.
position是layer中的anchorPoint点在superLayer中的位置坐标.
anchorPoint、position、frame之间的相对关系.
首先弄清楚这三个属性表示什么. 回顾一下上面讲的.
- frame中的X,Y表示sublayer左上角相对于supLayer的左上角的距离
- position中的X,Y表示sublay锚点相对于supLayer的左上角的距离
- anchorPoint中的X,Y表示锚点的x,y的相对距离比例值
当确定锚点,改变frame时, position的值为:
position.x = frame.origin.x + anchorPoint.x * bounds.size.width;
position.y = frame.origin.y + anchorPoint.y * bounds.size.height;
确定锚点, 改变position时, frame的值为:
frame.origin.x = position.x - anchorPoint.x * bounds.size.width;
frame.origin.y = position.y - anchorPoint.y * bounds.size.height;
改变锚点, frame的值变化为
frame.origin.x = - anchorPoint.x * bounds.size.width + position.x;
frame.origin.y = - anchorPoint.y * bounds.size.height + position.y;
影响关系
- 锚点改变, position不影响, frame变化
- frame变化, 锚点不影响, position变化
- position变化, 锚点不影响, frame变化
参考
http://wonderffee.github.io/blog/2013/10/13/understand-anchorpoint-and-position/
iOS-CALayer中position与anchorPoint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iOS开发中UIPopoverController的使用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iOS开发中UIPopoverController的使用,代码基于传统的Objective-C,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简单介绍 1.什么是UIPopoverController ...
- CSS中Position 的用法详解。
记得一年前,到一家公司面试的时候,问我position有哪几个属性,我憋半天才回答出2个,大家估计都清楚,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2个(relative,absolute). 最近又用到了好多,深入研究了下 ...
- iOS中MVC等设计模式详解
iOS中MVC等设计模式详解 在iOS编程,利用设计模式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开发效率,虽然在编写代码之初你需要花费较大时间把各种业务逻辑封装起来.(事实证明这是值得的!) 模型-视图-控制器(MVC)设计 ...
- 李洪强iOS经典面试题156 - Runtime详解(面试必备)
李洪强iOS经典面试题156 - Runtime详解(面试必备) 一.runtime简介 RunTime简称运行时.OC就是运行时机制,也就是在运行时候的一些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消息机制. 对于C ...
- java中的io系统详解 - ilibaba的专栏 - 博客频道 - CSDN.NET
java中的io系统详解 - ilibaba的专栏 - 博客频道 - CSDN.NET 亲,“社区之星”已经一周岁了! 社区福利快来领取免费参加MDCC大会机会哦 Tag功能介绍—我们 ...
- Objective-C中 Self和 Super详解
Objective-C中 Self和 Super详解 Objective-C 中Self 和 Super 详解本文要介绍的内容,在 Objective-C 中的类实现中经常看到这两个关键字 self ...
- 关于 redux-saga 中 take 使用方法详解
本文介绍了关于redux-saga中take使用方法详解,分享给大家,具体如下: 带来一个自己研究好久的API使用方法. redux-saga中effect中take这个API使用方式,用的多的是ca ...
- Kali linux 2016.2(Rolling)中的payloads模块详解
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前期博客 Kali linux 2016.2(Rolling)中的Exploits模块详解 payloads模块,也就是shellcode,就是在漏洞利用成功后所要做的事情.在M ...
- C#中string.format用法详解
C#中string.format用法详解 本文实例总结了C#中string.format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String.Format 方法的几种定义: String.Form ...
随机推荐
- 那些年被我坑过的Python——邂逅与初识(第一章)
第一问:为什么学习Python? 虚妖说:为了还债,还技术债,很早接触编程,却一直徘徊,也码了很多代码,却从未真真学会编程! 第二问:什么是Python 是一种以简洁.优雅著称的解释型.动态.强类型的 ...
- awk 多分隔符
#!/bin/bash log_path="./log/" dates=`date -d '-1 days' +'%Y%m%d'` cd $log_path; for i in ` ...
- LINQ小记
//LINQ 根据长度查询出来 string[] strs = new string[] { "1", "22", "333& ...
- 我的前端之旅--SeaJs基础和spm编译工具运用[图文]
标签:seajs nodejs npm spm js 1. 概述 本文章来源于本人在项目的实际应用中写下的记录.因初期在安装和使用Seajs和SPM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的经历.为此,我 ...
- [UOJ 74] 【UR #6】破解密码
题目链接:UOJ - 74 题目分析 题目中,将字符串 S 的第一个字符移到末尾,其他字符向前移动一个位置,f(S) 就从 Hi 变成了 Hi+1.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过程:假设第一个字符为 c, (H ...
- 解决poi导出Excel异常org.openxmlformats.schemas.spreadshe
JAVA报表 POI未捕获到 servlet OUTEXCEL 的其中一个服务方法中抛出的异常.抛出的异常: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org.openxmlfor ...
- 【POJ3691】 DNA repair (AC自动机+DP)
DNA repair Time Limit: 2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B 64bit IO Format: %I64d & %I64u Description B ...
- 【HDU3065】 病毒侵袭持续中(AC自动机)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Total Submission( ...
- 多线程操作中为什么使用while而不是if来做判断状态是否就绪
在多线程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先判断信号量状态是否就绪,然后执行后续操作的场景.这里对状态的判断使用的是while而不是单线程下常用的if. 以下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当队列满的 ...
- 孤陋寡闻又一遭:ReportEvent API函数(有微软Service官方例子为例)
API 详解: https://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windows/desktop/aa363679(v=vs.85).aspx 使用例子: htt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