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kqueue和IO复用

kueue是在UNIX上比较高效的IO复用技术。

所谓的IO复用,就是同时等待多个文件描述符就绪,以系统调用的形式提供。如果所有文件描述符都没有就绪的话,该系统调用阻塞,否则调用返回,允许用户进行后续的操作。

常见的IO复用技术有select, poll, epoll以及kqueue等等。其中epoll为Linux独占,而kqueue则在许多UNIX系统上存在,包括OS X(好吧,现在叫macOS了。。)

2. 使用概览

kueue在设计上是非常简洁的,在易用性上可能比select和epoll更好一些。

使用kqueue的大致代码如下:(后面会给出一个完整的示例)


const static int FD_NUM = 2 // 要监视多少个文件描述符 int kq = kqueue(); // kqueue对象 // kqueue的事件结构体,不需要直接操作
struct kevent changes[FD_NUM]; // 要监视的事件列表
struct kevent events[FD_NUM]; // kevent返回的事件列表(参考后面的kevent函数) int stdin_fd = STDIN_FILENO;
int stdout_fd = STDOUT_FILENO; // 在changes列表中注册标准输入流的读事件 以及 标准输出流的写事件
// 最后一个参数可以是任意的附加数据(void * 类型),在这里给事件附上了当前的文件描述符,后面会用到
EV_SET(&changes[0], stdin_fd, EVFILT_READ, EV_ADD | EV_ENABLE, 0, 0, &stdin_fd);
EV_SET(&changes[1], stdout_fd, EVFILT_WRITE, EV_ADD | EV_ENABLE, 0, 0, &stdin_fd); // 进行kevent函数调用,如果changes列表里有任何就绪的fd,则把该事件对应的结构体放进events列表里面
// 返回值是这次调用得到了几个就绪的事件 (nev = number of events)
int nev = kevent(kq, changes, FD_NUM, events, FD_NUM, NULL); // 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数量
for(int i=0; i<nev; i++){
struct kevent event = events[i]; // 一个个取出已经就绪的事件 int ready_fd = *((int *)event.udata); // 从附加数据里面取回文件描述符的值
if( ready_fd == stdin_fd ){
// 读取ready_fd
}else if( ready_fd == stdin_fd ){
// 写入ready_fd
}
}

3. 相关结构体与函数解析

可以看出来,kqueue体系只有三样东西:struct kevent结构体,EV_SET宏以及kevent函数。

struct kevent 结构体内容如下:

struct kevent {
uintptr_t ident; /* identifier for this event,比如该事件关联的文件描述符 */
int16_t filter; /* filter for event,可以指定监听类型,如EVFILT_READ,EVFILT_WRITE,EVFILT_TIMER等 */
uint16_t flags; /* general flags ,可以指定事件操作类型,比如EV_ADD,EV_ENABLE, EV_DELETE等 */
uint32_t fflags; /* filter-specific flags */
intptr_t data; /* filter-specific data */
void *udata; /* opaque user data identifier,可以携带的任意数据 */
};

EV_SET 是用于初始化kevent结构的便利宏,其签名为:

EV_SET(&kev, ident, filter, flags, fflags, data, udata);

可以发现和kevent结构体完全对应,除了第一个,它就是你要初始化的那个kevent结构。

kevent 是真正进行IO复用的函数,其签名为:

int kevent(int kq,
const struct kevent *changelist, // 监视列表
int nchanges, // 长度
struct kevent *eventlist, // kevent函数用于返回已经就绪的事件列表
int nevents, // 长度
const struct timespec *timeout); // 超时限制

4. 完整示例

下面给出一个完整的示例,这个程序将从标准输入中读取数据,写到标准输出中。其中输入输出全部使用kqueue来进行IO复用。可以使用重定向把文件写入标准输入来进行测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event.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ring.h> // 为文件描述符打开对应状态位的工具函数
void turn_on_flags(int fd, int flags){
int current_flags;
// 获取给定文件描述符现有的flag
// 其中fcntl的第二个参数F_GETFL表示要获取fd的状态
if( (current_flags = fcntl(fd, F_GETFL)) < 0 ) exit(1); // 施加新的状态位
current_flags |= flags;
if( fcntl(fd, F_SETFL, current_flags) < 0 ) exit(1);
} // 错误退出的工具函数
int quit(const char *msg){
perror(msg);
exit(1);
} const static int FD_NUM = 2; // 两个文件描述符,分别为标准输入与输出
const static int BUFFER_SIZE = 1024; // 缓冲区大小 // 完全以IO复用的方式读入标准输入流数据,输出到标准输出流中
int main(){
struct kevent changes[FD_NUM];
struct kevent events[FD_NUM]; // 创建一个kqueue
int kq;
if( (kq = kqueue()) == -1 ) quit("kqueue()"); // 准备从标准输入流中读数据
int stdin_fd = STDIN_FILENO;
int stdout_fd = STDOUT_FILENO; // 设置为非阻塞
turn_on_flags(stdin_fd, O_NONBLOCK);
turn_on_flags(stdout_fd, O_NONBLOCK); // 注册监听事件
int k = 0;
EV_SET(&changes[k++], stdin_fd, EVFILT_READ, EV_ADD | EV_ENABLE, 0, 0, &stdin_fd);
EV_SET(&changes[k++], stdout_fd, EVFILT_WRITE, EV_ADD | EV_ENABLE, 0, 0, &stdout_fd); int nev, nread, nwrote = 0; // 发生事件的数量, 已读字节数, 已写字节数
char buffer[BUFFER_SIZE]; while(1){
nev = kevent(kq, changes, FD_NUM, events, FD_NUM, NULL); // 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数量
if( nev <= 0 ) quit("kevent()"); int i;
for(i=0; i<nev; i++){
struct kevent event = events[i];
if( event.flags & EV_ERROR ) quit("Event error"); int ev_fd = *((int *)event.udata); // 输入流就绪 且 缓冲区还有空间能继续读
if( ev_fd == stdin_fd && nread < BUFFER_SIZE ){
int new_nread;
if( (new_nread = read(ev_fd, buffer + nread, sizeof(buffer) - nread)) <= 0 )
quit("read()"); // 由于可读事件已经发生,因此如果读出0个字节也是不正常的 nread += new_nread; // 递增已读数据字节数
} // 输出流就绪 且 缓冲区有内容可以写出
if( ev_fd == stdout_fd && nread > 0 ){
if( (nwrote = write(stdout_fd, buffer, nread)) <=0 )
quit("write()"); memmove(buffer, buffer+nwrote, nwrote); // 为了使实现的代码更简洁,这里把还没有写出去的数据往前移动
nread -= nwrote; // 减去已经写出去的字节数
}
}
} return 0;
}

程序中对stdin和stdout设置非阻塞的原因是我们希望有多少就绪的数据就读多少,或者能写入多少进缓冲区就写入多少。否则在阻塞模式下,如果read没有填满buffer(文件没读完时),或者还有buffer数据没写入时,系统调用(read和write)会阻塞,这会对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这里设置为非阻塞模式。

kqueue用法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OS NSInvocation用法简介

    IOS NSInvocation用法简介 2012-10-25 19:59 来源:博客园 作者:csj007523 字号:T|T [摘要]在 iOS中可以直接调用某个对象的消息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就是 ...

  2. JodaTime用法简介

    JodaTime用法简介 Java的Date和Calendar用起来简直就是灾难,跟C#的DateTime差距太明显了,幸好有JodaTime 本文简单罗列JodaTime的用法 package co ...

  3. Apache自带压力测试工具ab用法简介

    ab命令原理 ab命令会创建很多的并发访问线程,模拟多个访问者同时对某一URL进行访问.它的测试目标是基于URL的,因此,既可以用来测试Apache的负载压力,也可以测试nginx.lighthttp ...

  4. Postman用法简介

    转自:http://blog.csdn.net/flowerspring/article/details/52774399 Postman用法简介 转载 2016年10月10日 09:04:10 10 ...

  5. MSSQL Sql加密函数 hashbytes 用法简介

    转自:http://www.maomao365.com/?p=4732 一.mssql sql hashbytes 函数简介 hashbytes函数功能为:返回一个字符,通过 MD2.MD4.MD5. ...

  6. java assert的用法简介【转】

    assert的基本用法 assertion(断言)在软件开发中是一种常用的调试方式,很多开发语言中都支持这种机制,如C,C++和Eiffel等,但是支持的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是通过语言本身.有的是通过库 ...

  7. glVertexAttribPointer 用法简介

    在内存中采用交叉模式存储,向gpu传入顶点数据的方法  GPU: #version 100 attribute highp vec2 aPosition; attribute highp vec2 a ...

  8. C#中IPAddress类/Dns类/IPHostEntry类/IPEndPoint用法简介

    C#中IPAddress类/Dns类/IPHostEntry类/IPEndPoint用法简介 IP是一种普遍应用于因特网.允许不同主机能够相互找到对方的寻址协议.IP地址由4个十进制的数字号码所组成, ...

  9. Postman用法简介----https://blog.csdn.net/flowerspring/article/details/52774399

    https://blog.csdn.net/flowerspring/article/details/52774399 Postman用法简介

随机推荐

  1. Linux终端杀手、程序员利器-Tmux

        Send article as PDF      SA.Coder.经常远程.还在开一堆终端?试试 Tmux 吧,一个窗口就搞定. 目录 0.0.0.1 Tmux ? Tmux 是一个终端复用 ...

  2. 一种简单的实现:Android一键换肤功能

    现在的APP开发,通常会提供APP的换肤功能,网上流传的换肤代码和实现手段过于复杂,我把原作者的代码重新整理抽取出来,转换成Eclipse项目,重新整理成正确.可直接运行的项目. 代码运行结果如图. ...

  3. 关于STM32-MDK中preprocessor symbols解释

    preprocessor symbols 是预处理符号的意思,这里相当于宏定义,我们在使用STM32固件库时,由于固件库里面包含的是ST整个系列单片机的定义,如下图 这时在define框中可以作为一个 ...

  4. stanford-parser使用说明

    主意:本说明文档针对stanford-parser-full-2014-06-16.不同版本的parser,其功能和表示形式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总体不会有太大差异 Stanford parser是一款较 ...

  5. 开源库Magicodes.ECharts使用教程

    目录 1    概要    2 2    Magicodes.ECharts工作原理    3 2.1    架构说明    3 2.1.1    Axis    4 2.1.2    CommonD ...

  6. mac下android环境搭建笔记(android studio)

    本文记录了本人在mac上配置android开发环境的一些过程,为了方便直接选用了官方的IDE– Android Studio .本文包括了android studio的安装.创建第一个hello wo ...

  7. 在Ubuntu中安装Python3

    首先,通过命令行安装Python3.2,只需要在终端中通过命令行安装即可: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   一路yes. 因为Ubuntu很多底层采用的是Python2. ...

  8. Entity FrameWork 中使用Lambda访问数据库性能优化

    在使用Entity Framework 访问数据库时,我们经常使用Lambda表达式,但是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容易就掉到坑里了.比如下面的例子:用Lambda访问MSSqlServer中的NewsInf ...

  9. 使用ASP.NET Web API 2创建OData v4 终结点

    开放数据协议(Open Data Protocol[简称OData])是用于Web的数据访问协议.OData提供了一种对数据集进行CRUD操作(Create,Read,Update,Delete)的统 ...

  10. MySQL5:性能优化

    性能优化 优化MySQL数据库是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必备技能.MySQL优化,一方面是找出系统的瓶颈,提高MySQL数据库的整体性能:一方面需要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参数调整,以提高用户操作响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