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service

service是一个抽象概念,定义了一个服务的多个pod逻辑合集和访问pod的策略,一般把service称为微服务

举个例子一个a服务运行3个pod,b服务怎么访问a服务的pod,pod的ip都不是持久化的重启之后就会有变化。
这时候b服务可以访问跟a服务绑定的service,service信息是固定的提前告诉b就行了,service通过Label Selector跟a服务的pod绑定,无论a的pod如何变化对b来说都是透明的

kind: Service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my-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 MyApp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9376

port 端口是service对外暴露的端口,任何人访问80端口都会被service代理到后端pod的9376端口

服务代理

k8s群集中的每个节点都运行一个kube-proxy的组件,kube-proxy其实是一个代理层负责实现service

kube-proxy代理模式有两种:

代理模式:userspace

客户端访问ServiceIP(clusterIP)请求会先从用户空间到内核中的iptables,然后回到用户空间kube-proxy,kube-proxy负责代理工作。

具体细节:

每个service都会由kube-proxy在node节点上起一个随机的代理端口,iptables会捕捉clusterIP上的端口(port)流量重定向代理端口,访问代理端口的任何连接都会被代理到service后端的某一个pod,默认情况下对后端pod的选择是轮询

代理模式:iptables

客户端访问ServiceIP(clusterIP)请求会由iptables直接重定向到后端

具体细节:

每个service都会由kube-proxy(监控 kube-control)生成一组iptables规则,iptables(nat 表)会捕捉clusterIP上的端口(targetPort)流量重定向后端某一个pod,默认对pod的选择是随机的

Kubernetes v1.2之前默认是userspace之后是iptables模式,iptables模式性能和可靠性更好,但是iptables模式依赖健康检查,在没有健康检查的情况下如果一个pod不响应,iptables模式不会切换另一个pod上

Kubernetes v1.9版本会支持lvs的ipvs模式目前还是beta版

service的类型

  • ClusterIP               默认模式,只能在集群内部访问
  • NodePort              在每个节点上都监听一个同样的端口号(30000-32767),ClusterIP和路由规则会自动创建。集群外部可以访问<NodeIP>:<NodePort>联系到集群内部服务,可以配合外部负载均衡使用(我现在公司用的就是这个模式配合阿里云的SLB)
  • LoadBalancer       要配合支持公有云负载均衡使用比如GCE、AWS。其实也是NodePort,只不过会把<NodeIP>:<NodePort>自动添加到公有云的负载均衡当中
  • ExternalName       创建一个dns别名指到service name上,主要是防止service name发生变化,要配合dns插件使用

对k8s service的一些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帖]从零开始入门 K8s | 手把手带你理解 etcd

    从零开始入门 K8s | 手把手带你理解 etcd https://zhuanlan.zhihu.com/p/96721097 导读:etcd 是用于共享配置和服务发现的分布式.一致性的 KV 存储系 ...

  2. k8s service对象

    k8s service对象   概述 service服务也是Kubernetes里核心字眼对象之一,Kubernetes里的每一个service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提起的微服务架构中的一个微服务,之前讲解 ...

  3. 使用nginx 正向代理暴露k8s service && pod ip 外部直接访问

    有时在我们的实际开发中我们希望直接访问k8s service 暴露的服务,以及pod的ip 解决方法,实际上很多 nodeport ingress port-forword 实际上我们还有一种方法:正 ...

  4. k8s service NodePort 方式向外发布

    k8s service NodePort 方式向外发布 k8s 无头service 方式向内发布 k8s service 服务发现 {ServiceName}.{Namespace}.svc.{Clu ...

  5. Kubernetes系列之理解K8s Service的几种模式

    今天给大家介绍下k8s的service的几种访问模式. 概述 我们知道pod的ip不是固定的,是根据所在宿主机的docker0网卡生成的,每次重启,更新,调度等情况IP都会变,那pod与pod之间需要 ...

  6. K8s Service原理介绍

    Service的工作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 是Userspace方式 如下图描述, Client Pod要访问Server Pod时,它先将请求发给本机内核空间中的service规则,由它再将请求, ...

  7. 从K8S部署示例进一步理解容器化编排技术的强大

    概念 Kubernetes,也称为K8s,生产级别的容器编排系统,是一个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开源系统.K8s是一个go语言开发,docker也是go语言开发,可见go语言的是未来 ...

  8. k8s service网络

    资源 从整体来看,Kubernetes集群是由很多由JSON或者YAML定义的‘资源’组成,我个人比较推崇使用YAML写配置,因为它读写都很容易,同时还支持注释. 在Kubernetes中启动一个应用 ...

  9. k8s service

    Service也是k8s的最小操作单元,是真实应用服务的抽象 Service通常用来将浮动的资源与后端真实提供服务的容器进行关联 Service对外表现为一个单一的访问接口,外部不需要了解后端的规模与 ...

随机推荐

  1. webpack 配置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9454172

  2. ConcurrentLinkedQueue since java1.5

    1 父类 java.lang.Object 继承者 java.util.AbstractCollection<E> 继承者 java.util.AbstractQueue<E> ...

  3. bytes和str的区别与转换

    bytes和str的区别 1.英文 b'alex'的表现形式与str没什么两样 2.中文 b'\xe4\xb8\xad'这是一个汉字在utf-8的bytes表现形式 3.中文 b'\xce\xd2'这 ...

  4. ESP8266 的几个代码 加深对LUA的理解

    --some functions dofile("functions.lua") lighton1= lighton2= lighton3= lighton4= pin1 = pi ...

  5. 给AFNetworking添加请求缓存功能实现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返回缓存数据

    原理:先给NSURLSession地Configuration设置一个内存和本地代理,原来的网络请求结束后会查找缓存的代理字典,并执行代理对象对应的操作方法,需要做的就是拦截错误的方法,返回缓存的数据 ...

  6. C语言保证,0永远不是有效的数据地址,因此,返回址0可用来表示发生的异常事件

    C语言保证,0永远不是有效的数据地址,因此,返回址0可用来表示发生的异常事件

  7. LeetCode 852 Peak Index in a Mountain Array 解题报告

    题目要求 Let's call an array A a mountain if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hold: A.length >= 3 There exist ...

  8. pandas基础

    1.相关库导入 2.创建数据结构 pandas 有两个重要的数据结构: Series 和 DataFrame 创建Series数组,代表一行或一列 创建DataFrame ,代表二维数组 第一种方式: ...

  9. /etc/passwd- 和/etc/shadow-文件

    今天偶尔看到系统里有/etc/passwd- 和/etc/shadow-文件,经测试只要执行过系统的用户操作命令就会产生,如deluser.passwd.chpasswd.adduser等命令,应该是 ...

  10. scapy 中的ARP

    scapy 常用命令 ls() //查看支持的协议对象lsc() //查看函数show() //查看数据包结构send() //三层发包sr() //三层收发sr1() //三层收发只收一 tim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