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Cocos2d-x 实例源码分析之二 小实例的主框架
这篇文章是分析第一个小实例ActionTest的源码。其实所有实例程序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只有特定方法里的代码不同,大的框架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看完这篇文章你就可以自己开始分析其他源码了。
废话不多说,咱们接着上一篇文章开始讲。上一篇文章最后我们讲到开启下个场景的代码
void TestController::menuCallback(CCObject * pSender)
{
// 获取被点击的子菜单项,
CCMenuItem* pMenuItem = (CCMenuItem *)(pSender);
//获取子菜单项的Zorder值,这个值就是在Z轴上的一个值,通过设置他可以影响遮挡关系
//这里呢,子菜单之间是没有遮挡关系的,这个值其实就是用来获取这个子菜单对应场景的index值
int nIdx = pMenuItem->getZOrder() - 10000; // 通过静态方法CreateTestScene获得相应的场景并开始场景
TestScene* pScene = CreateTestScene(nIdx);
if (pScene)
{
pScene->runThisTest();
pScene->release();
}
}
pScene就是我们要启动的下一个场景,这里你或许会注意到,这个pScene的类型不是CCScene,而是一个我们不认识的类名。我们找到定义TestScene地方,在testBase.h里面
#ifndef _TEST_BASIC_H_
#define _TEST_BASIC_H_ #include "cocos2d.h"
#include "VisibleRect.h" USING_NS_CC;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estScene : public CCScene
{
public:
TestScene(bool bPortrait = false);
virtual void onEnter(); virtual void runThisTest() = 0; // The CallBack for back to the main menu scene
virtual void MainMenuCallback(CCObject* pSender);
}; typedef CCLayer* (*NEWTESTFUNC)();
#define TESTLAYER_CREATE_FUNC(className) \
static CCLayer* create##className() \
{ return new className(); } #define CF(className) create##className #endif
我们可以看到类TestScene是继承CCScene,这就没问题了,他是个CCScene我们是可以使用它的。这个类里面定义了构造函数和三个虚构函数。所谓虚构函数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是JAVA里面的抽象函数,就是说在他的子类必须要实现这三个虚构函数。如果你想对virtual这个关键字有更多了解你可以参考这里:C++ Virtual详解
接下来的typedef CCLayer* (*NEWTESTFUNC)(); 这个地方NEWTESTFUNC是一个函数指针,该函数的参数为空,返回值为CCLayer的指针。参考:[C++语法] 关键字typedef用法(转)。
再往下
#define TESTLAYER_CREATE_FUNC(className) \
static CCLayer* create##className() \
{ return new className(); }
这个地方你可以理解成简单的替换。没当出现TESTLAYER_CREATE_FUNC(className),他就会自动的替换为后面的代码。
最后一句我们也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
看完了TestScene的定义,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实现。
#include "testBasic.h"
#include "controller.h" //构造方法,调用父类的init()方法
TestScene::TestScene(bool bPortrait)
{
CCScene::init();
}
//重写父类的onEnter方法,想场景里添加返回主菜单的MainMenu按钮
void TestScene::onEnter()
{
CCScene::onEnter(); //add the menu item for back to main menu
//#if (CC_TARGET_PLATFORM == CC_PLATFORM_MARMALADE)
// CCLabelBMFont* label = CCLabelBMFont::create("MainMenu", "fonts/arial16.fnt");
//#else
CCLabelTTF* label = CCLabelTTF::create("MainMenu", "Arial", 20);
//#endif
CCMenuItemLabel* pMenuItem = CCMenuItemLabel::create(label, this, menu_selector(TestScene::MainMenuCallback));
CCMenu* pMenu =CCMenu::create(pMenuItem, NULL);
pMenu->setPosition( CCPointZero );
pMenuItem->setPosition( ccp( VisibleRect::right().x - 50, VisibleRect::bottom().y + 25) ); addChild(pMenu, 1);
}
//按钮被按下的回调函数,(作用:返回主菜单)
void TestScene::MainMenuCallback(CCObject* pSender)
{
CCScene* pScene = CCScene::create();
CCLayer* pLayer = new TestController();
pLayer->autorelease();
pScene->addChild(pLayer);
CCDirector::sharedDirector()->replaceScene(pScene);
}
代码很简单,主要是实现返回主菜单的功能。
所有的小实例场景都会继承这个TestScene,这样我们就不用在每个小实例场景里添加这个返回主菜单按钮了。
让我们在回头上面ActionTest这个小实例。当我们点击主菜单里的ActionTest选项时, CreateTestScene(nIdx)方法会返回一个ActionsTestScene的实例,然后调用这个实例的runThisTest()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法。
void ActionsTestScene::runThisTest()
{
sceneIdx = -1;
addChild(nextAction()); CCDirector::sharedDirector()->replaceScene(this);
}
这个方法代码很少,首先初始化sceneIdx为-1,然后调用nextAction()函数,这个函数会返回一个CCLayer (层),然后把这个层加到场景中,最后开始场景。
我们再看一下nextAction()这个函数。
static CCLayer* nextAction()
{
sceneIdx++;
sceneIdx = sceneIdx % MAX_LAYER;
//根据sceneIdx的值,获取相应的CCLayer
CCLayer* pLayer = (createFunctions[sceneIdx])();
pLayer->init();
pLayer->autorelease(); return pLayer;
}
这个函数主要是把层的索引加一,然后根据索引获得相应的层并初始化,设置自动释放。这里面createFunctions是个函数指针数组,根据索引返回相应的函数指针。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正)。
typedef CCLayer* (*NEWTESTFUNC)();
NEWTESTFUNC定义如上 [C++语法] 关键字typedef用法(转)
在他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每一项都是形如CF(Name)的代码。在编译的时候这个会被替换为reateName。这个是使用的define关键字
#define CF(className) create##className
不管怎么说,这个就是为了快速方便的获取所要的层。
我们从runThisTest函数开始看一下:在这里初始化索引为-1,然后调用nextAction函数,在nextAction函数里,先把索引加一(这个时候索引就变成0了),在函数指针数组里找到相应的函数指针(索引为0时的函数指针指向的是ActionManual,从下方数组可查到)。
static NEWTESTFUNC createFunctions[] = {
CF(ActionManual),
CF(ActionMove),
//省略部分代码
CF(Issue1327),
CF(Issue1398)
};
根据CF的定义,我们获得的函数指针是createActionManual。我们要执行这个createActionManual方法了,你可能会纳闷。在ActionStest.cpp里面没有这个函数啊。这里呢我得看另外一个define(直接理解为后面的替代前面的东西就行)
#define TESTLAYER_CREATE_FUNC(className) \
static CCLayer* create##className() \
{ return new className(); }
上面这段代码是在ActionsTest.h里定义的,你还可以在ActionsTest.cpp里看到他的使用
TESTLAYER_CREATE_FUNC(ActionManual);
TESTLAYER_CREATE_FUNC(ActionMove);
TESTLAYER_CREATE_FUNC(ActionRotate);
//省略部分代码
TESTLAYER_CREATE_FUNC(Issue1327);
TESTLAYER_CREATE_FUNC(Issue1398);
在编译的时候,ESTLAYER)CREATE_FUNC(ActionManual)就被替换为了
static CCLayer* createActionManual()
{
return new ActionManual();
}
终于我们找到这个函数了,这个函数只是简单的创建了一个实例。他的onEnter方法会被自动调用。onEnter方法里的代码就是每个小实例的不同了,其他代码都是一样的。
[置顶] Cocos2d-x 实例源码分析之二 小实例的主框架的更多相关文章
- DataTable源码分析(二)
DataTable源码分析(二) ===================== DataTable函数分析 ---------------- DataTable作为整个插件的入口,完成了整个表格的数据初 ...
- 一个普通的 Zepto 源码分析(二) - ajax 模块
一个普通的 Zepto 源码分析(二) - ajax 模块 普通的路人,普通地瞧.分析时使用的是目前最新 1.2.0 版本. Zepto 可以由许多模块组成,默认包含的模块有 zepto 核心模块,以 ...
- Kubernetes Deployment 源码分析(二)
概述startDeploymentController 入口逻辑DeploymentController 对象DeploymentController 类型定义DeploymentController ...
- Zepto源码分析(二)奇淫技巧总结
Zepto源码分析(一)核心代码分析 Zepto源码分析(二)奇淫技巧总结 目录 * 前言 * 短路操作符 * 参数重载(参数个数重载) * 参数重载(参数类型重载) * CSS操作 * 获取属性值的 ...
- Koa源码分析(二) -- co的实现
Abstract 本系列是关于Koa框架的文章,目前关注版本是Koa v1.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Koa源码分析(一) -- generator Koa源码分析(二) -- co的实现 Koa源码分 ...
- Unity时钟定时器插件——Vision Timer源码分析之二
Unity时钟定时器插件——Vision Timer源码分析之二 By D.S.Qiu 尊重他人的劳动,支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sqiu.iteye.com 前面的已经介绍了vp_T ...
- Tomcat源码分析(二)------ 一次完整请求的里里外外
Tomcat源码分析(二)------ 一次完整请求的里里外外 前几天分析了一下Tomcat的架构和启动过程,今天开始研究它的运转机制.Tomcat最本质就是个能运行JSP/Servlet的Web ...
- spark 源码分析之二十一 -- Task的执行流程
引言 在上两篇文章 spark 源码分析之十九 -- DAG的生成和Stage的划分 和 spark 源码分析之二十 -- Stage的提交 中剖析了Spark的DAG的生成,Stage的划分以及St ...
- Django之DRF源码分析(二)---数据校验部分
Django之DRF源码分析(二)---数据校验部分 is_valid() 源码 def is_valid(self, raise_exception=False): assert not hasat ...
随机推荐
- 高级UIKit-10(UDPSocket)
[day1201_UDPSocket]:utpsocket的使用 使用UDP网络传输,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不安全,一般使用在监控视频中或QQ聊天中,该网络传输就向广播传播模式,一对多. 在ios中 ...
- 01-UIKit
目录: 一.视图和控制器 二.interface Builder 回到顶部 一.视图和控制器 1 视图(view)ios程序运行期间用户所能看见的东西都可以认为是视图,比如UIwindow就是一个视图 ...
- 有关oppo蝴蝶解锁的三D技术
oppo手机的界面设计也是很漂亮的.在很多界面中使用了3D技术塑造出了大量华丽的效果.在蝴蝶解锁中使用了两个对称的三D变幻,宛如蝴蝶翅膀上美丽的花纹.在受到用户点击后,随风缓慢上下扇动,充满浪漫的动感 ...
- 基于Andoird 4.2.2的Account Manager源代码分析学习:AccountManagerService系统服务的添加
从启动说起 Android系统加载时,首先启动init进程,该进程会启动Zygote进程.Zygote进程执行/system/bin/app_process程序.app_process程序在执行中,通 ...
- load data 方式导入的数据不可以用binlog日志进行恢复,因为binlog里面不产生insert sql语句。
QQ群里面有人问起这个问题: 用load data 导入数据的时候,在binlog文件中记录的不是insert 语句,这样的话,如果用load data 导入数据,当需要恢复数据库的时候 bi ...
- Ubuntu Gnome下如何改动应用的图标icon
我在我机器上安装了一个matlab,但在软件搜索里找不到matlab. 我发现是matlab没有相应的.desktop文件. 顺便我将matlab的图标也改动下.过程例如以下: 1.准备一个icon图 ...
- HDU1058 Humble Numbers 【数论】
Humble Numbers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 T ...
- android 由于界面控件过多耗时处理办法
在开发当中,有时候可能界面嵌套较多,那么导致控件实例化增多,有时候会大大影响界面加载的速度,特别在viewpage中的时候,要是第一页里面要inflate一个控件比较多的页面的时候,就会影响整个Act ...
- Qt读取ANSI格式文件——利用QTextCodec将其他编码格式的QByteArray转换为Unicode格式,或者从文件中读出后直接做转换
t使用Unicode来表示字符串.但是通常需要访问一些非Unicode格式的字符串,例如打开一个GBK编码的中文文本文件,甚至一些非Unicode编码的日文,俄文等. Qt提供了QTextCodec类 ...
- 抽象类(abstract class)和 接口(interface)
PHP中的 抽象类(abstract class)和 接口(interface) 一. 抽象类abstract class 1 .抽象类是指在 class 前加了 abstract 关键字且存在抽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