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链表实现,一般教科书上定义一个双向链表节点的方法如下:

struct list_node{

stuct list_node *pre;

stuct list_node *next;

ElemType data; 

}

即一个链表节点包含:一个指向前向节点的指针、一个指向后续节点的指针,以及数据域共三部分。

但查看linux内核代码中的list实现时,会发现其与教科书上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别。

来看看linux是如何实现双链表。

双链表节点定义

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prev;
};

发现链表节点中根本就没有数据域,这样的链表有什么用?linux内核中定义这样的链表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linux中是通过独立定义一个链表结构,并在结构体中内嵌一个链表节点来实现链表结构的。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达到链表与结构体分离的目的。如此一来,我们构建好一个链表后,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链表的定义及初始化宏定义:

#define LIST_HEAD_INIT(name){&(name),&(name)}  

#define LIST_HEAD(name) \

      struct list_head name = LIST_HEAD_INIT(name)

#define INIT_LIST_HEAD(ptr) do { \ 

      (ptr)->next = (ptr); (ptr)->prev = (ptr);\

      } while () 

LIST_HEAD(name)宏用来定义一个链表头,并使他的两个指针都指向自己。我们可以在程序的变量声明处,直接调用LIST_HEAD(name)宏,来定义并初始化一个名为name的链表。也可以先声明一个链表,然后再使用INIT_LIST_HEAD来初始化这个链表。

也即:

 LIST_HEAD(mylist);

 与
struct list_head mylist;
INIT_LIST_HEAD(&mylist);

是等价的。

插入操作

/*仅供内部调用

  * Insert a new entry between two known consecutive entries.

  * This is only for internal list manipulation where we know

  * the prev/next entries already!

  */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add(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prev,
struct list_head *next)
{
next->prev = new;
new->next = next;
new->prev = prev;
prev->next = new;
}
//在头节点后面插入一个节点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add(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
__list_add(new, head, head->next);
} //在尾节点后插入一个节点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add_tail(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
__list_add(new, head->prev, head);
}

删除操作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del(struct list_head * prev, struct list_head * next)
{
next->prev = prev;
prev->next = next;
}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del(struct list_head *entry)
{
__list_del(entry->prev, entry->next);
}

删除链表节点的操作很简单,是通过将要删除的节点的前一个节点与后一个节点链接到一起。

链表节点替换操作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replace(struct list_head *old,
struct list_head *new)
{
new->next = old->next;
new->next->prev = new;
new->prev = old->prev;
new->prev->next = new;
}

链表遍历操作(重点在这里)

首先来看一个如何根据链表节点地址得到其所在结构体的地址。

#define list_entry(ptr, type, member) 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container_of宏的定义如下:

#define 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const typeof(((type *))->member ) *__mptr = (ptr);\

        (type *)( (char *)__mptr - offsetof(type,member) );})

//offsetof的宏定义如下:

#define offsetof(TYPE, MEMBER) ((size_t) &((TYPE *)0)->MEMBER)

将上述简化一下成为下面这样:

#define list_entry(ptr, type, member) \

  ((type *)((char *)(ptr)-(size_t)(&((type *))->member)))

  是一个带3个参数的宏,该宏的作用是获取链表节点(ptr)所在结构体的起始地址。有了这个宏,我们只要知道某一个链表节点指针,就可以通过该链表节点得到其所在结构体的指针,从而,我们遍历链表,也便可以达到遍历我们自己定义的结构体。第一个参数为一个地址,他是结构体链表节点元素的地址,第二个参数是结构体类型,第三个参数是链表节点元素在结构体中的名字。

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宏:

最外面的一层括号可以去掉,这是为了防止宏扩展的,去掉如下:
(type *) ((char *)(ptr)-(size_t)(&((type *)0)->member))
      现在就比较清楚了,首先(type *)是C强制转换操作,就是将后面的的数据转化成type结构的指针。而后面的操作可以再分解
(char *)(ptr) - (size_t)(&((type *)0)->member)
      这样就是一个减法的操作,前面是一个指针,我们传过去的结构体链表节点元素的指针,这里被转化成指向字符的。而后面是一个整形,可以再分解
(size_t) (&((type *)0)->member)
     显然这个整形是一个指针转化的,而这个指针又可以再分解,
&((type *)0)->member
     可以看出这个指针是一个变量取地址得到的,这个变量又是什么呢
((type *)0)->member 
     看起来有点奇怪,不过这个操作是整个宏中最精妙的,他将地址0转化成type类型,接下来又取得这个结构的member元素,member就是我们传进来的参数:元素在结构体中的命名。其实((type *)0)->member取的变量是内容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我们要取这个变量的地址。取完这个地址将它转换成size_t类型,这样这个数据就是((type *)0)->member相对与地址0的偏移。回到上面的那个减法,将结构体中链表节点元素的地址与他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相减,不就得到了结构体的地址了吗。)(&((type *)0)->member)))
    最外面的一层括号可以去掉,这是为了防止宏扩展的,去掉如下:
(type *) ((char *)(ptr)-(size_t)(&((type *)0)->member))
     现在就比较清楚了,首先(type *)是C强制转换操作,就是将后面的数据转化成type结构的指针。而后面的操作可以再分解
(char *)(ptr) - (size_t)(&((type *)0)->member)
     这样就是一个减法的操作,前面是一个指针,我们传过去的结构体元素的指针,这里被转化成指向字符的。而后面是一个长整形,可以再分解
(size_t) (&((type *)0)->member)
     显然这个长整形是一个指针转化的,而这个指针又可以再分解,
&((type *)0)->member
     可以看出这个指针是一个变量取地址得到的,这个变量又是什么呢?
((type *)0)->member 
     起来有点奇怪,不过这个操作是整个宏中最精妙的,他将地址0转化成type类型,接下来又取得这个结构的member元素,member就是我们传进来的参数:元素在结构体中的命名。其实((type *)0)->member取的变量是内容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我们要取这个变量的地址。取完这个地址将它转换成size_t类型,这样这个数据就是((type *)0)->member相对与地址0的偏移。回到上面的那个减法,将结构体中元素的地址与他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相减,便得到了结构体的地址了。

链表的遍历操作时通过一个宏来实现的:

#define list_for_each(pos, head) \

   for(pos = (head)->next, prefetch(pos->next);pos!=(head);\

        pos = pos->next,prefetch(pos->next))

其中prefetch是用于性能优化,暂时不用去管它。

从上述链表遍历宏可以看出,其只是一次获得了链表节点指针,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都需要获取链表节点所在结构体的数据项,因此,通常将list_for_each和list_entry一起使用。为此,linux的list实现提供了另外一个接口如下:

#define list_for_each_entry(pos, head, member)\
for(pos = list_entry((head)->next, typeof(*pos), member);\
prefetch(pos->member.next), &pos->member != (head);\
pos = list_entry(pos->member.next, typeof(*pos), member))

有了这个接口,我们就可以通过链表结构来遍历我们实际的结构体数据域了。

例如,我们定义了一个结构体如下:

struct mystruct{

ElemType1 data1;

ElemType2 data2;

strcut list_head anchor;//通常我们称结构体内的链表节点为链表锚,因为它有定位的作用。

}

那么我们遍历链表的代码如下:

struct mystruct  *pos;

list_for_each_entry(pos,head,anchor){

mystruct *pStruct=pos;

//do something with pStruct.....

}

此外Linux链表还提供了两个对应于基本遍历操作的"_safe"接口:list_for_each_safe(pos, n, head)、list_for_each_entry_safe(pos, n, head, member),它们要求调用者另外提供一个与pos同类型的指针n,在for循环中暂存pos下一个节点的地址,避免因pos节点被释放而造成的断链。

当然,linux链表不止提供上述接口,还有

list_for_each_prev(pos, head)

list_for_each_prev_safe(pos, n, head)

list_for_each_entry_reverse(pos, head, member)

list_prepare_entry(pos, head, member)

static inline int list_empty_careful(con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del_init(struct list_head *entry)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move(struct list_head *li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move_tail(struct list_head *li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static inline int list_empty(con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

等等一系列接口。

相关链接:http://blog.csdn.net/yaozhenguo2006/article/details/7621551

Linux内核中链表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内核中链表代码分析---list.h头文件分析(一)【转】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30254565-id-5637596.html linux内核中链表代码分析---list.h头文件分析(一) 16年2月27日17 ...

  2. linux内核中链表代码分析---list.h头文件分析(二)【转】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30254565-id-5637598.html linux内核中链表代码分析---list.h头文件分析(二) 16年2月28日16 ...

  3. Linux内核中链表的实现与应用【转】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7037833-id-3237153.html 链表(循环双向链表)是Linux内核中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

  4. Linux内核中链表的学习

    一.自己学习链表 数组的缺点:(1)数据类型一致:(2)数组的长度事先定好,不能灵活更改. 从而引入了链表来解决数组的这些缺点:(1)结构体解决多数据类型(2)链表的组合使得链表的长度可以灵活设置. ...

  5. Linux内核【链表】整理笔记(1)

    我们都知道Linux内核里的双向链表和学校里教给我们的那种数据结构还是些不一样.Linux采用了一种更通用的设计,将链表以及其相关操作函数从数据本身进行剥离,这样我们在使用链表的时候就不用自己去实现诸 ...

  6. Linux内核中双向链表的经典实现

    概要 前面一章"介绍双向链表并给出了C/C++/Java三种实现",本章继续对双向链表进行探讨,介绍的内容是Linux内核中双向链表的经典实现和用法.其中,也会涉及到Linux内核 ...

  7. Linux内核中的GPIO系统之(3):pin controller driver代码分析

    一.前言 对于一个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我们的软件模块经常和硬件打交道,pin control subsystem也不例外,被它驱动的硬件叫做pin controller(一般ARM soc的datash ...

  8. Linux内核中流量控制

    linux内核中提供了流量控制的相关处理功能,相关代码在net/sched目录下:而应用层上的控制是通过iproute2软件包中的tc来实现, tc和sched的关系就好象iptables和netfi ...

  9. Linux内核中SPI/I2c子系统剖析

    Linux内核中,SPI和I2C两个子系统的软件架构是一致的,且Linux内核的驱动模型都以bus,driver,device三种抽象对象为基本元素构建起来.下文的分析将主要用这三种抽象对象的创建过程 ...

随机推荐

  1. SD3.0四个协议解读

    前面的文章提到过SD卡主要分为两个操作模式,一是初始化和识别操作模式.还有一种就是这篇文章须要分析的传输数据模式啦. 传输数据模式: 传输数据模式主要有六种状态,各自是Stand-by状态.Trans ...

  2. 浅谈JavaScript中typeof与instanceof的区别

      首先,我们从其常规定义入手:       instanceof 运算符可以用来判断某个构造函数的 prototype 属性是否存在另外一个要检测对象的原型链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prototyp ...

  3. Ubuntu下怎样切换到ROOT登录

    原文:http://james23dier.iteye.com/blog/721246 近期一直在学习linux,选择ubuntu作为联系的操作系统.然后一直发现自己所创建的用户和root用户不是一个 ...

  4. iOS根据获取的月和日星座名称

    /** * 依据月和日的下标获取星座名 * * @param monthIndex 月的下标 * @param dayIndex 日的下标 * * @return 星座名 */ - (NSString ...

  5. Android Application.java以及它的作用

    What is Application Application和Activity,Service一样是android框架的一个系统组件,当android程序启动时系统会创建一个 application ...

  6. CSS3 制作向左、向右及关闭图标的效果 (另一种思路)

    最终效果 制作步骤 1.边框 CSS及Html代码 显示效果 2.向左的标志 CSS及Html代码,增加的代码在黄色范围内 显示效果 方向不对了,马上修改一下方向,逆时针旋转45度调整一下 CSS及H ...

  7. 利用@media screen实现网页布局的自适应,@media screen and

    开始研究响应式web设计,CSS3 Media Queries是入门.Media Queries,其作用就是允许添加表达式用以确定媒体的环境情况,以此来应用不同的样式表.换句话说,其允许我们在不改变内 ...

  8. CORS(跨域资源共享)跨域问题及解决

    当使用ajax跨域请求时,浏览器报错:XmlHttpRequest error: Origin null is not allowed by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肯 ...

  9. 在 VS2013的ASPNET站点开发中用 xheditor v1.1.13 作为HTML编辑器

    要用vs2013开发一个博客站点,.net   framework  4,须要一个HTML编辑器作为写文章的工具.经多方试用,排除了dotnettextbox.kceditor.认为xheditor ...

  10. 打印Ibatis最后,SQL声明

    做项目时,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希望最终打印出在数据库运行SQL声明,这些都普遍遇到了一些一般性问题.我会去Appfuse,结果这次没有成功.它是有相关的配置,可是好像没实用.我也就没有深查下去.我想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