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整理笔记の体系架构
MongoDB 是一个可移植的数据库,它在流行的每一个平台上都可以使用,即所谓的跨平台特性。
一个运行着的MongoDB 数据库就可以看成是一个MongoDB Server,该Server 由实例和数据库组成,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MongoDB Server 机器上包含一个实例和多个与之对应的数据库,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硬件投入成本有限或特殊的应用需求,也允许一个Server 机器上可以有多个实例和多个数据库。
MongoDB 中一系列物理文件(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的集合或与之对应的逻辑结构(集合,文档等)被称为数据库,简单的说,就是数据库是由一系列与磁盘有关系的物理文件的组成。
体系结构具体分为: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逻辑结构,不难理解。
MongoDB 的逻辑结构是一种层次结构。主要由:文档(document)、集合(collection)、数据库(database)这三部分组成的。逻辑结构是面向用户的,用户使用MongoDB 开发应用程序使用的就是逻辑结构。
MongoDB 的文档(document),相当于关系数据库中的一行记录。
多个文档组成一个集合(collection),相当于关系数据库的表。
多个集合(collection),逻辑上组织在一起,就是数据库(database)。
一个MongoDB 实例支持多个数据库(database)。
一张非常形象的mongodb与关系型数据库对比表:
存储结构,比较抽象。
MongoDB 的默认数据目录是/usr/local/mongodb/data,它负责存储所有的MongoDB 的数据文件。在MongoDB内部,每个数据库都包含一个.ns 文件和一些数据文件,而且这些数据文件会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如果系统中有一个叫做foo 的数据库,那么构成foo 这个数据库的文件就会由foo.ns,foo.0,foo.1,foo.2。大家可以打开自己安装mongodb时的数据库文件夹,里头就是这些文件,新建一个数据库,就会产生相应的一组以数据库命名的数据文件,并且本人也动手试过,foo.2大小是foo.1的两倍,foo.1大小是foo.0的两倍。
MongoDB 内部有预分配空间的机制,每个预分配的文件都用0 进行填充,由于有了这个机制, MongoDB 始终保持额外的空间和空余的数据文件,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数据暴增而带来的磁盘压力过大的问题。
由于表中数据量的增加,数据文件每新分配一次,它的大小都会是上一个数据文件大小的2倍,每个数据文件最大2G。这样的机制有利于防止较小的数据库浪费过多的磁盘空间,同时又能保证较大的数据库有相应的预留空间使用。
数据库的每张表都对应一个命名空间,每个索引也有对应的命名空间。这些命名空间的元数据都集中在*.ns 文件中。
在下图中,foo 这个数据库包含3 个文件用于存储表和索引数据,foo.2 文件属于预分配的空文件。foo.0 和foo.1 这两个数据文件被分为了相应的盘区对应不同的名字空间。
上图显示了命名空间和盘区的关系。每个命名空间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盘区,这些盘区并不是连续的。与数据文件的增长相同,每一个命名空间对应的盘区大小的也是随着分配的次数不断增长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命名空间浪费的空间与保持某一个命名空间中数据的连续性。上图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命名空间:$freelist,这个命名空间用于记录不再使用的盘区(被删除的Collection 或索引)。每当命名空间需要分配新的盘区的时候,都会先查看$freelist 是否有大小合适的盘区可以使用,这样就回收空闲的磁盘空间。
MongoDB整理笔记の体系架构的更多相关文章
- MongoDB整理笔记のReplica oplog
主从操作日志oplog MongoDB的Replica Set架构是通过一个日志来存储写操作的,这个日志就叫做"oplog".oplog.rs是一个固定长度的capped coll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Replica Sets + Sharding
MongoDB Auto-Sharding 解决了海量存储和动态扩容的问题,但离实际生产环境所需的高可靠.高可用还有些距离,所以有了"Replica Sets + Sharding"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Sharding分片
这是一种将海量的数据水平扩展的数据库集群系统,数据分表存储在sharding 的各个节点上,使用者通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很方便地构建一个分布式MongoDB 集群.MongoDB 的数据分块称为 chu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MapReduce
MongDB的MapReduce相当于MySQL中的“group by”,所以在MongoDB上使用Map/Reduce进行并行“统计”很容易. 使用MapReduce要实现两个函数Map函数和Red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走进MongoDB世界
本人学习mongodb时间不长,但是鉴于工作的需要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本人想更深层的认识mongodb底层的原理以及更灵活的应用mongodb,边学边工作实践. mongodb属于nosql中算是最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java MongoDB分页优化
最近项目在做网站用户数据新访客统计,数据存储在MongoDB中,统计的数据其实也并不是很大,1000W上下,但是公司只配给我4G内存的电脑,让我程序跑起来气喘吁吁...很是疲惫不堪. 最常见的问题莫过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ID自增长
以下是官网原文地址: http://docs.mongodb.org/manual/tutorial/create-an-auto-incrementing-field/ 概要 MongoDB 的_i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新增Shard Server
1.启动一个新Shard Server 进程 [root@localhost ~]# mkdir /data/shard/s2 [root@localhost ~]# /Apps/mongo/bin/ ...
- MongoDB整理笔记の增加节点
MongoDB Replica Sets 不仅提供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它也同时提供负载均衡的解决方案,增减Replica Sets 节点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普遍,例如当应用的读压力暴增时,3 台节点的环境 ...
随机推荐
- Erlang基础 -- 介绍 -- 历史及Erlang并发
前言 最近在总结一些Erlang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拟系统的介绍Erlang编程语言,从基础到进阶,然后再做Erlang编程语言有意思的库的分析. 其实,还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Erlang,使用Er ...
- windows下通过.bat运行java程序
在windows下运行Java项目,单独的jar可以使用,java -jar xxx.jar 运行,如果是一个zip包,里面包含了class文件和所依赖的jar的时候,可以使用 (也可以以看看这里): ...
- 【转】JMeter脚本的参数化
JMeter脚本的参数化 当你利用Badboy将你的测试脚本录制完毕后,接下来就是脚本的调试工作了.在我看来,调试应该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测试场景对脚本进行必要的修改:2.脚本参数化:3.添加 ...
- java求1+1/2+1/3+1/4+......+1/n的值
总结:与上一篇的不同是在main函数里.所以n的值是需要填写的.而不是未知值还是运用不灵活. package com.c2; //1+1/2+1/3+....+1/n的值 public class D ...
- NOIP 2008 立体图 (字符串+模拟)
立体图 时间限制: 1 Sec 内存限制: 50 MB提交: 2 解决: 0[提交][状态][讨论版][命题人:外部导入] 题目描述 小渊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经常会给周围的小朋友们讲些自己认为有趣的 ...
- 解决JAVA_HOME nor the JRE_HOME environment variable is defined
从别的地方复制了一个tomcat, 启动后一闪即退, 使用记事本打开 startup.bat文件, 在文件底部修改, 并追加如下内容 call "%EXECUTABLE%" run ...
- 011. Python中*args, **kwargs 和 pass 和self 解释
*args, **kwargs →在python都表示可变参数, *args表示任意多个任意类型无名参数, 是一个元组; **kwargs表示关键字参数(key/value参数), 是一个字典,接收的 ...
- VS2012编译Lua5.3.1
编译静态库: 1.新建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Lua5.3,下一步,应用程序类型选择:DLL,空项目,完成. 2.项目名右键属性,配置属性--项目默认值--配置类型:静态库(.lib) 3.头文件上右 ...
- Android的按钮单击事件及监听器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匿名内部类作为事件监听器类 大部分时候,事件处理器都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可利用代码通常都被抽象成了业务逻辑方法),因此大部分事件监听器只是临时使用一次,所以使用匿名内部类形式 的事件监听器更合适 ...
- Flask之数据库操作
4.2 数据库基本操作 在Flask-SQLAlchemy中,插入.修改.删除操作,均由数据库会话管理.会话用db.session表示.在准备把数据写入数据库前,要先将数据添加到会话中然后调用co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