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 session token 发展史(便于理解jwt)
一、cookie session token 发展史(彻底理解cookie,session,token,便于理解jwt)
1、Cookie,Session,Token发展史
无cookie时期
很久很久以前,Web 基本上就是文档的浏览而已, 既然是浏览,作为服务器, 不需要记录谁在某一段时间里都浏览了什么文档,每次请求都是一个新的HTTP协议, 就是请求加响应, 尤其是我不用记住是谁刚刚发了HTTP请求, 每个请求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这段时间很嗨皮
cookie+session认证时期
但是随着交互式Web应用的兴起,像在线购物网站,需要登录的网站等等,马上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管理会话,必须记住哪些人登录系统, 哪些人往自己的购物车中放商品, 也就是说我必须把每个人区分开,这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HTTP请求是无状态的,所以想出的办法就是给大家发一个会话标识(session id), 说白了就是一个随机的字串,每个人收到的都不一样, 每次大家向我发起HTTP请求的时候,把这个字符串给一并捎过来, 这样我就能区分开谁是谁了
cookie+session存在问题及解决
这样大家很嗨皮了,可是服务器就不嗨皮了,每个人只需要保存自己的session id,而服务器要保存所有人的session id ! 如果访问服务器多了, 就得由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个。
这对服务器说是一个巨大的开销 , 严重的限制了服务器扩展能力, 比如说我用两个机器组成了一个集群, 小F通过机器A登录了系统, 那session id会保存在机器A上, 假设小F的下一次请求被转发到机器B怎么办? 机器B可没有小F的 session id啊。
有时候会采用一点小伎俩: session sticky , 就是让小F的请求一直粘连在机器A上, 但是这也不管用, 要是机器A挂掉了, 还得转到机器B去。
那只好做session 的复制了, 把session id 在两个机器之间搬来搬去, 快累死了。

后来有个叫Memcached的支了招: 把session id 集中存储到一个地方, 所有的机器都来访问这个地方的数据, 这样一来,就不用复制了, 但是增加了单点失败的可能性, 要是那个负责session 的机器挂了, 所有人都得重新登录一遍, 估计得被人骂死。

也尝试把这个单点的机器也搞出集群,增加可靠性, 但不管如何, 这小小的session 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Token认证
于是有人就一直在思考, 我为什么要保存这可恶的session呢, 只让每个客户端去保存该多好?
可是如果不保存这些session id , 怎么验证客户端发给我的session id 的确是我生成的呢? 如果不去验证,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合法登录的用户, 那些不怀好意的家伙们就可以伪造session id , 为所欲为了。
嗯,对了,关键点就是验证 !
比如说, 小F已经登录了系统, 我给他发一个令牌(token), 里边包含了小F的 user id, 下一次小F 再次通过Http 请求访问我的时候, 把这个token 通过Http header 带过来不就可以了。
不过这和session id没有本质区别啊, 任何人都可以可以伪造, 所以我得想点儿办法, 让别人伪造不了。
那就对数据做一个签名吧, 比如说我用HMAC-SHA256 算法,加上一个只有我才知道的密钥, 对数据做一个签名, 把这个签名和数据一起作为token , 由于密钥别人不知道, 就无法伪造token了。

这个token 我不保存, 当小F把这个token 给我发过来的时候,我再用同样的HMAC-SHA256 算法和同样的密钥,对数据再计算一次签名, 和token 中的签名做个比较, 如果相同, 我就知道小F已经登录过了,并且可以直接取到小F的user id , 如果不相同, 数据部分肯定被人篡改过, 我就告诉发送者: 对不起,没有认证。

Token 中的数据是明文保存的(虽然我会用Base64做下编码, 但那不是加密), 还是可以被别人看到的, 所以我不能在其中保存像密码这样的敏感信息。
当然, 如果一个人的token 被别人偷走了, 那我也没办法, 我也会认为小偷就是合法用户, 这其实和一个人的session id 被别人偷走是一样的。
这样一来, 我就不保存session id 了, 我只是生成token , 然后验证token , 我用我的CPU计算时间获取了我的session 存储空间 !
解除了session id这个负担, 可以说是无事一身轻, 我的机器集群现在可以轻松地做水平扩展, 用户访问量增大, 直接加机器就行。 这种无状态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2、Cookie,Session解释
2.1 Cookie
cookie 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东西,指的就是浏览器里面能永久存储的一种数据,仅仅是浏览器实现的一种数据存储功能。
cookie由服务器生成,发送给浏览器,浏览器把cookie以kv形式保存到某个目录下的文本文件内,下一次请求同一网站时会把该cookie发送给服务器。由于cookie是存在客户端上的,所以浏览器加入了一些限制确保cookie不会被恶意使用,同时不会占据太多磁盘空间,所以每个域的cookie数量是有限的。
2.2 Session
session 从字面上讲,就是会话。这个就类似于你和一个人交谈,你怎么知道当前和你交谈的是张三而不是李四呢?对方肯定有某种特征(长相等)表明他就是张三。
session 也是类似的道理,服务器要知道当前发请求给自己的是谁。为了做这种区分,服务器就要给每个客户端分配不同的“身份标识”,然后客户端每次向服务器发请求的时候,都带上这个“身份标识”,服务器就知道这个请求来自于谁了。至于客户端怎么保存这个“身份标识”,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对于浏览器客户端,大家都默认采用 cookie 的方式。
服务器使用session把用户的信息临时保存在了服务器上,用户离开网站后session会被销毁。这种用户信息存储方式相对cookie来说更安全,可是session有一个缺陷:如果web服务器做了负载均衡,那么下一个操作请求到了另一台服务器的时候session会丢失。
2.3 cookie和session的区别
session是存储服务器端,cookie是存储在客户端,所以session的安全性比cookie高
获取session里的信息是通过存放在会话cookie里的session id获取的。而session是存放在服务器的内存中里,所以session里的数据不断增加会造成服务器的负担,所以会把很重要的信息存储在session中,而把一些次要东西存储在客户端的cookie里。
session的信息是通过sessionid获取的,而sessionid是存放在会话cookie中
当浏览器关闭的时候会话cookie消失,所以sessionid也就消失了,但是session的信息还存在服务器端,只是查不到所谓的session,但它并不是不存在
3、Token介绍
在Web领域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随处可见。在大多数使用Web API的互联网公司中,tokens 是多用户下处理认证的最佳方式。
以下几点特性会让你在程序中使用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
无状态、可扩展
支持移动设备
跨程序调用
安全
那些使用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的大佬们:大部分你见到过的API和Web应用都使用tokens。例如Facebook, Twitter, Google+, GitHub等。
在介绍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的原理与优势之前,不妨先看看之前的认证都是怎么做的。
3.1 传统方式——基于服务器的验证
由于 HTTP 协议是无状态的,这种无状态意味着程序需要验证每一次请求,从而辨别客户端的身份。在这之前,程序都是通过在服务端存储登录的用户信息来辨别身份的。这种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存储 session 来完成,可放在内存或磁盘上。
随着Web,应用程序,已经移动端的兴起,这种验证的方式逐渐暴露出了问题。尤其是在可扩展性方面
3.2 基于服务器验证方式的问题
3.2.1 Seesions
每次认证用户发起请求时,服务器需要去创建一个记录来存储信息。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发请求时,内存的开销也会不断增加。
3.2.2 可扩展性
由于sessions 存放在服务器内存中,伴随而来的是可扩展性问题。当我们想要增加服务器来解决负载问题时,session 里的关键性信息会限制我们的扩展。
3.2.3 CORS (跨域资源共享)
当我们扩展应用程序,让数据能够从不同设备上访问时,跨域资源的共享会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在使用 Ajax 抓取另一个域的资源时(移动端访问我们的 API 服务器),可能会出现禁止请求的情况。
3.2.4 CSRF (跨站请求伪造)
用户在访问银行网站时,他们很容易受到跨站请求伪造的攻击,并且能够被利用其访问其他的网站。
在这些问题中,可扩展性是最突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寻求一种更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3.3 基于Token的验证原理
基于 Token 的身份验证是无状态的,我们不用将用户信息存在服务器或 Session 中。这种概念解决了在服务端存储信息时的许多问题。没有 session 信息意味着你的程序可以根据需要去增减机器,而不用去担心用户是否登录和已经登录到了哪里。
虽然基于Token的身份验证实现的方式很多,但大致过程如下:
1 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发送请求
2 程序验证
3 程序返回一个签名的 token 给客户端
4 客户端储存 token, 并且每次请求都会附带它
5 服务端验证 token 并返回数据
每一次请求都需要Token。Token 应该在 HTTP的头部发送从而保证了 Http 请求无状态。我们也需要设置服务器属性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来让服务器能接受到来自所有域的请求。需要注意的是,在ACAO头部指定 * 时,不得带有像HTTP认证,客户端SSL证书和cookies的证书。
实现思路:
1.用户登录校验,校验成功后就返回Token给客户端。
2.客户端收到数据后保存在客户端
3.客户端每次访问API是携带Token到服务器端。
4.服务器端采用filter过滤器校验。校验成功则返回请求数据,校验失败则返回错误码
当我们在程序中认证了信息并取得 token 之后,我们便能通过这个 token 做许多的事情。我们甚至能基于创建一个基于权限的token传给第三方应用程序,这些第三方程序能够获取到我们的数据(当然只限于该 token 被允许访问的数据)
原理图如下:

3.4 Token的优势
3.4.1 无状态、可扩展
在客户端存储的 token 是无状态的,并且能够被扩展。基于这种无状态和不存储Session信息,负载均衡服务器 能够将用户的请求传递到任何一台服务器上,因为服务器与用户信息没有关联。相反在传统方式中,我们必须将请求发送到一台存储了该用户 session 的服务器上(称为Session亲和性),因此当用户量大时,可能会造成 一些拥堵。使用 token 完美解决了此问题。
3.4.2 安全性
请求中发送 token 而不是 cookie,这能够防止 CSRF(跨站请求伪造) 攻击。即使在客户端使用 cookie 存储 token,cookie 也仅仅是一个存储机制而不是用于认证。另外,由于没有 session,让我们少我们不必再进行基于 session 的操作。
Token 是有时效的,一段时间之后用户需要重新验证。我们也不一定需要等到token自动失效,token有撤回的操作,通过 token revocataion可以使一个特定的 token 或是一组有相同认证的 token 无效。
3.4.3 可扩展性
使用 Tokens 能够与其它应用共享权限。例如,能将一个博客帐号和自己的QQ号关联起来。当通过一个 第三方平台登录QQ时,我们可以将一个博客发到QQ平台中。
使用 token,可以给第三方应用程序提供自定义的权限限制。当用户想让一个第三方应用程序访问它们的数据时,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API,给出具有特殊权限的tokens。
3.4.4 多平台与跨域
我们已经讨论了CORS (跨域资源共享)。当我们的应用和服务不断扩大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通过多种不同平台或其他应用来接入我们的服务。
可以让我们的API只提供数据,我们也可以从CDN提供服务(Having our API just serve data, we can also make the design choice to serve assets from a CDN.)。 在为我们的应用程序做了如下简单的配置之后,就可以消除 CORS 带来的问题。只要用户有一个通过了验证的token,数据和资源就能够在任何域上被请求到。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3.4.5 基于标准
有几种不同方式来创建 token。最常用的标准就是 JSON Web Tokens。很多语言都支持它
cookie session token 发展史(便于理解jwt)的更多相关文章
- cookie, session, token 是什么 以及相应的安全考量
Cookie cookie 最常见的是用来保存一些账号信息,比如下图里的 记住账号 就是记录到了cookie里面 cookie 更主要的是针对和server通信的,我们知道http 是无状态的,那如果 ...
- cookie session token详解
cookie session token详解 转自:http://www.cnblogs.com/moyand/ 发展史 1.很久很久以前,Web 基本上就是文档的浏览而已, 既然是浏览,作为服务器, ...
- cookie,session,token介绍
本文目录 发展史 Cookie Session Token 回到目录 发展史 1.很久很久以前,Web 基本上就是文档的浏览而已, 既然是浏览,作为服务器, 不需要记录谁在某一段时间里都浏览了什么文档 ...
- cookie & session & token compare
cookie & session & token compare cookie.session.token 区别和优缺点 存储位置 cookie 存在 client 端 session ...
- Python Web学习笔记之Cookie,Session,Token区别
一.Cookie,Session,Token简介 # 这三者都解决了HTTP协议无状态的问题 session ID or session token is a piece of data that i ...
- django基础之day10,cookie session token
https://www.cnblogs.com/Dominic-Ji/p/10886902.html cookie session token
- cookie,session,token的理解
Get POST 区别异同点 淘宝token的 理解 过程算法 防止伪造请求 伪造相对难 简单发展史 登录的操作: 哪些人往自己的购物车中放商品, 也就是说我必须把每个人区分开,这就是一个 ...
- cookie,session,token的定义及区别
参考了很多文章总结的. 1.cookie(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 服务器生成,发送给浏览器,浏览器保存,下次请求同一网站再发送给服务器. 2.session(会话) a.代表服务器与浏览器的一次 ...
- 一文搞懂Cookie,Session,Token,JWT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无状态意味着,服务器无法给不同的客户端响应不同的信息.这样一些交互业务就无法支撑了.Cookie应运而生. Cookie 通过F12开发者工具,先瞅瞅Cookie的颜值 从图中 ...
- cookie session token
HTTP HTTP是无状态(stateless)的网络协议.HTTP协议自身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保存.也就是说HTTP协议对于发送过的请求或响应都不做持久化处理. 为了实现保持状态功 ...
随机推荐
- 最小代价的 SSO 单点登录方案
现在有多个 WebApp,想用最小的代价实现 SSO 单点登录.所谓最小代价,我的理解就是对原有 WebApp 的改动最小,因此 在旁路增加一个 SsoWebApp 用于管理 SSO 的账号,进行身份 ...
- Android应用启动流程一次看透
1.1.冷启动和热启动 冷启动:当启动应用时,后台没有该应用的进程,这时系统会重新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分配给该应用,然后再根据启动的参数,启动对应的进程组件,这个启动方式就是冷启动. 热启动:当启动应用时 ...
- 活动预告 | 中国数据库联盟(ACDU)中国行第二站定档杭州,邀您探讨数据库技术与实践!
数据库技术一直是信息时代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的多样化,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中国数据库联盟(ACDU)的品牌活动之一,[ACDU 中国行]在线下汇集数据库领域的行业知 ...
- 墨天轮最受DBA欢迎的数据库技术文档-容灾备份篇
在大家的支持与认可下,墨天轮编辑部继续为大家整理出了[墨天轮最受欢迎的技术文档]系列第二篇--容灾备份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为一名数据库管理员,最怕数据库中心突然失去服务能力.影响业务,而不论是 ...
- 墨天轮国产数据库沙龙 | 四维纵横姚延栋 :MatrixDB,All-in-One高性能时序数据库
分享嘉宾:姚延栋 北京四维纵横数据有限公司创始人.原Greenplum 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Greenplum中国开源社区创始人.PostgreSQL中文社区常委.壹零贰肆数字基金会(非营利组织)联合 ...
- 在 VMware vSphere 中构建 Kubernetes 存储环境
作者:马伟,青云科技容器顾问,云原生爱好者,目前专注于云原生技术,云原生领域技术栈涉及 Kubernetes.KubeSphere.kubekey等. 相信很多小伙伴和企业在构建容器集群时都会考虑存储 ...
- jmeter-模拟带参数的请求与上传文件
请求参数照着前端请求的样式填即可: header带content: header不带content_type: 总结:上传文件时headers里面不能带content_type参数
- Vulhub 安装运行
前言 vulhub是利用docker技术做的一个漏洞复现平台,可以一键搭建对应的配置.在下载好对应的代码包后,不需要安装,只需要解压并利用3条命令,就可以简单的创建关闭对应漏洞环境.最好是购买一台阿里 ...
- Stream流,集合与基本数组的相互转换
Arrays类的Api stream()方法传入数组,返回对应的stream流. Collection集合的Api: stream()不传参数,返回Stream流. 有了上述Api可以完成如下转换.. ...
- 谈一谈 Netty 的内存管理 —— 且看 Netty 如何实现 Java 版的 Jemalloc
本文基于 Netty 4.1.112.Final 版本进行讨论 在之前的Netty 系列中,笔者是以 4.1.56.Final 版本为基础和大家讨论的,那么从本文开始,笔者将用最新版本 4.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