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lass和本地持久化存储
StorageClass
之前我们部署了PV 和 PVC 的使用方法,但是前面的 PV 都是静态的,什么意思?就是我要使用的一个 PVC 的话就必须手动去创建一个 PV,我们也说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比如我们有一个应用需要对存储的并发度要求比较高,而另外一个应用对读写速度又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于 StatefulSet 类型的应用简单的来使用静态的 PV 就很不合适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用到动态 PV,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解的 StorageClass。
创建
要使用 StorageClass,我们就得安装对应的自动配置程序,比如我们这里存储后端使用的是 nfs,那么我们就需要使用到一个 nfs-client 的自动配置程序,我们也叫它 Provisioner,这个程序使用我们已经配置好的 nfs 服务器,来自动创建持久卷,也就是自动帮我们创建 PV。
- 自动创建的 PV 以${namespace}-${pvcName}-${pvName}这样的命名格式创建在 NFS 服务器上的共享数据目录中
- 而当这个 PV 被回收后会以archieved-${namespace}-${pvcName}-${pvName}这样的命名格式存在 NFS 服务器上。
当然在部署nfs-client之前,我们需要先成功安装上 nfs 服务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过了,服务地址是10.151.30.57,共享数据目录是/data/k8s/,然后接下来我们部署 nfs-client 即可,我们也可以直接参考 nfs-client 的文档:https://github.com/kubernetes-incubator/external-storage/tree/master/nfs-client,进行安装即可。
第一步:配置 Deployment,将里面的对应的参数替换成我们自己的 nfs 配置(nfs-client.yaml)
kind: Deployment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metadata:
name: nfs-client-provisioner
spec:
replicas: 1
strategy:
type: Recreate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fs-client-provisioner
spec:
serviceAccountName: nfs-client-provisioner
containers:
- name: nfs-client-provisioner
image: quay.io/external_storage/nfs-client-provisioner:latest
volumeMounts:
- name: nfs-client-root
mountPath: /persistentvolumes
env:
- name: PROVISIONER_NAME
value: fuseim.pri/ifs
- name: NFS_SERVER
value: 10.151.30.57
- name: NFS_PATH
value: /data/k8s
volumes:
- name: nfs-client-root
nfs:
server: 10.151.30.57
path: /data/k8s
第二步:将环境变量 NFS_SERVER 和 NFS_PATH 替换,当然也包括下面的 nfs 配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这里使用了一个名为 nfs-client-provisioner 的serviceAccount,所以我们也需要创建一个 sa,然后绑定上对应的权限:(nfs-client-sa.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Account
metadata:
name: nfs-client-provisioner
---
kind: ClusterRole
apiVersion: rbac.authorization.k8s.io/v1
metadata:
name: nfs-client-provisioner-runner
rules:
- apiGroups: [""]
resources: ["persistentvolumes"]
verbs: ["get", "list", "watch", "create", "delete"]
- apiGroups: [""]
resources: ["persistentvolumeclaims"]
verbs: ["get", "list", "watch", "update"]
- apiGroups: ["storage.k8s.io"]
resources: ["storageclasses"]
verbs: ["get", "list", "watch"]
- apiGroups: [""]
resources: ["events"]
verbs: ["list", "watch", "create", "update", "patch"]
- apiGroups: [""]
resources: ["endpoints"]
verbs: ["create", "delete", "get", "list", "watch", "patch", "update"]
---
kind: ClusterRoleBinding
apiVersion: rbac.authorization.k8s.io/v1
metadata:
name: run-nfs-client-provisioner
subjects:
- kind: ServiceAccount
name: nfs-client-provisioner
namespace: default
roleRef:
kind: ClusterRole
name: nfs-client-provisioner-runner
apiGroup: rbac.authorization.k8s.io
我们这里新建的一个名为 nfs-client-provisioner 的ServiceAccount,然后绑定了一个名为 nfs-client-provisioner-runner 的ClusterRole,而该ClusterRole声明了一些权限,其中就包括对persistentvolumes的增、删、改、查等权限,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该ServiceAccount来自动创建 PV。
第三步:nfs-client 的 Deployment 声明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来创建一个StorageClass对象了:(nfs-client-class.yaml)
apiVersion: storage.k8s.io/v1
kind: StorageClass
metadata:
name: course-nfs-storage
provisioner: fuseim.pri/ifs # or choose another name, must match deployment's env PROVISIONER_NAME'
我们声明了一个名为 course-nfs-storage 的StorageClass对象,注意下面的provisioner对应的值一定要和上面的Deployment下面的 PROVISIONER_NAME 这个环境变量的值一样。
现在我们来创建这些资源对象吧:
$ kubectl create -f nfs-client.yaml
$ kubectl create -f nfs-client-sa.yaml
$ kubectl create -f nfs-client-class.yaml
创建完成后查看下资源状态:
$ kubectl get po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
nfs-client-provisioner-7648b664bc-7f9pk 1/1 Running 0 7h
...$ kubectl get storageclass
NAME PROVISIONER AGE
course-nfs-storage fuseim.pri/ifs 11s
新建
上面把StorageClass资源对象创建成功了,接下来我们来通过一个示例测试下动态 PV,首先创建一个 PVC 对象:(test-pvc.yaml)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test-pvc
spec:
accessModes: - ReadWriteMany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1Mi
我们这里声明了一个 PVC 对象,采用 ReadWriteMany 的访问模式,请求 1Mi 的空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 PVC 文件我们没有标识出任何和 StorageClass 相关联的信息,那么如果我们现在直接创建这个 PVC 对象能够自动绑定上合适的 PV 对象吗?显然是不能的(前提是没有合适的 PV),我们这里有两种方法可以来利用上面我们创建的 StorageClass 对象来自动帮我们创建一个合适的 PV
- 在这个 PVC 对象中添加一个声明 StorageClass 对象的标识,这里我们可以利用一个 annotations 属性来标识,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metadata:
name: test-pvc
annotations:
volume.beta.kubernetes.io/storage-class: "course-nfs-storage"
spec:
accessModes: - ReadWriteMany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1Mi
$ kubectl create -f test-pvc.yaml
persistentvolumeclaim "test-pvc" created$ kubectl get pvc
NAME STATUS VOLUME CAPACITY ACCESS MODES STORAGECLASS AGE...
test-pvc Bound pvc-73b5ffd2-8b4b-11e8-b585-525400db4df7 1Mi RWX course-nfs-storage 2m...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名为 test-pvc 的 PVC 对象创建成功了,状态已经是 Bound 了,是不是也产生了一个对应的 VOLUME 对象,最重要的一栏是 STORAGECLASS,现在是不是也有值了,就是我们刚刚创建的 StorageClass 对象 course-nfs-storage。
然后查看下 PV 对象呢:
$ kubectl get pv
NAME CAPACITY ACCESS MODES RECLAIM POLICY STATUS CLAIM STORAGECLASS REASON AGE...
pvc-73b5ffd2-8b4b-11e8-b585-525400db4df7 1Mi RWX Delete Bound default/test-pvc course-nfs-storage 8m...
可以看到是不是自动生成了一个关联的 PV 对象,访问模式是 RWX,回收策略是 Delete,这个 PV 对象并不是我们手动创建的吧,这是通过我们上面的 StorageClass 对象自动创建的。这就是 StorageClass 的创建方法。
测试
接下来我们还是用一个简单的示例来测试下我们上面用 StorageClass 方式声明的 PVC 对象吧:(test-pod.yaml)
kind: Pod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test-pod
spec:
containers:
- name: test-pod
image: busybox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command:
- "/bin/sh"
args:
- "-c"
- "touch /mnt/SUCCESS && exit 0 || exit 1"
volumeMounts:
- name: nfs-pvc
mountPath: "/mnt"
restartPolicy: "Never"
volumes:
- name: nfs-pvc
persistentVolumeClaim:
claimName: test-pvc
上面这个 Pod 非常简单,就是用一个 busybox 容器,在 /mnt 目录下面新建一个 SUCCESS 的文件,然后把 /mnt 目录挂载到上面我们新建的 test-pvc 这个资源对象上面了,要验证很简单,只需要去查看下我们 nfs 服务器上面的共享数据目录下面是否有 SUCCESS 这个文件即可:
$ kubectl create -f test-pod.yaml
pod "test-pod" created
然后我们可以在 nfs 服务器的共享数据目录下面查看下数据:
$ ls /data/k8s/
default-test-pvc-pvc-73b5ffd2-8b4b-11e8-b585-525400db4df7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有名字很长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的命名方式是不是和我们上面的规则:${namespace}-${pvcName}-${pvName}是一样的,再看下这个文件夹下面是否有其他文件:
$ ls /data/k8s/default-test-pvc-pvc-73b5ffd2-8b4b-11e8-b585-525400db4df7
SUCCESS
我们看到下面有一个 SUCCESS 的文件,是不是就证明我们上面的验证是成功的啊。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这里是手动创建的一个 PVC 对象,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StorageClass 更多的是 StatefulSet 类型的服务,StatefulSet 类型的服务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 volumeClaimTemplates 属性来直接使用 StorageClass,如下:(test-statefulset-nfs.yaml)
apiVersion: apps/v1beta1
kind: StatefulSet
metadata:
name: nfs-web
spec:
serviceName: "nginx"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fs-web
spec:
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 10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7.9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name: web
volumeMounts:
- name: www
mountPath: /usr/share/nginx/html
volumeClaimTemplates:
- metadata:
name: www
annotations:
volume.beta.kubernetes.io/storage-class: course-nfs-storage
spec: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10Mi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nfs-web
spec:
type: NodePort
selector:
app: nfs-web
ports:
- name: nfs-port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web
nodePort: 8613
实际上 volumeClaimTemplates 下面就是一个 PVC 对象的模板,就类似于我们这里 StatefulSet 下面的 template,实际上就是一个 Pod 的模板,我们不单独创建成 PVC 对象,而用这种模板就可以动态的去创建了对象了,这种方式在 StatefulSet 类型的服务下面使用得非常多。
直接创建上面的对象:
$ kubectl create -f test-statefulset-nfs.yaml
statefulset.apps "nfs-web" created$ kubectl get po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nfs-web-0 1/1 Running 0 1m
nfs-web-1 1/1 Running 0 1m
nfs-web-2 1/1 Running 0 33s...
创建完成后可以看到上面的3个 Pod 已经运行成功,然后查看下 PVC 对象:
$ kubectl get pvc
NAME STATUS VOLUME CAPACITY ACCESS MODES STORAGECLASS AGE...
www-nfs-web-0 Bound pvc-cc36b3ce-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1Gi RWO course-nfs-storage 2m
www-nfs-web-1 Bound pvc-d38285f9-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1Gi RWO course-nfs-storage 2m
www-nfs-web-2 Bound pvc-e348250b-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1Gi RWO course-nfs-storage 1m...
我们可以看到是不是也生成了3个 PVC 对象,名称由模板名称 name 加上 Pod 的名称组合而成,这3个 PVC 对象也都是 绑定状态了,很显然我们查看 PV 也可以看到对应的3个 PV 对象:
$ kubectl get pv
NAME CAPACITY ACCESS MODES RECLAIM POLICY STATUS CLAIM STORAGECLASS REASON AGE... 1d
pvc-cc36b3ce-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1Gi RWO Delete Bound default/www-nfs-web-0 course-nfs-storage 4m
pvc-d38285f9-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1Gi RWO Delete Bound default/www-nfs-web-1 course-nfs-storage 4m
pvc-e348250b-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1Gi RWO Delete Bound default/www-nfs-web-2 course-nfs-storage 4m...
查看 nfs 服务器上面的共享数据目录:
$ ls /data/k8s/...
default-www-nfs-web-0-pvc-cc36b3ce-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default-www-nfs-web-1-pvc-d38285f9-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default-www-nfs-web-2-pvc-e348250b-8b50-11e8-b585-525400db4df7...
是不是也有对应的3个数据目录,这就是我们的 StorageClass 的使用方法,对于 StorageClass 多用于 StatefulSet 类型的服务。
本地持久化存储
本地持久化存储(Local Persistent Volume)就是把数据存储在POD运行的宿主机上,我们知道宿主机有hostPath和emptyDir,由于这两种的特定不适用于本地持久化存储。那么本地持久化存储必须能保证POD被调度到具有本地持久化存储的节点上。
但这里有个问题,通常我们先创建PV,然后创建PVC,这时候如果两者匹配那么系统会自动进行绑定,哪怕是动态PV创建,也是先调度POD到任意一个节点,然后根据PVC来进行创建PV然后进行绑定最后挂载到POD中,可是本地持久化存储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种PV必须要先准备好,而且不一定集群所有节点都有这种PV,如果POD随意调度肯定不行,如何保证POD一定会被调度到有PV的节点上呢?这时候就需要在PV中声明节点亲和,且POD被调度的时候还要考虑卷的分布情况。
定义PV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
metadata:
name: example-pv
spec:
capacity:
storage: 5Gi
volumeMode: Filesystem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persistentVolumeReclaimPolicy: Delete
storageClassName: local-storage
local: # local类型
path: /data/vol1 # 节点上的具体路径
nodeAffinity: # 这里就设置了节点亲和
required:
nodeSelectorTerms:
- matchExpressions:
- key: kubernetes.io/hostname
operator: In
values:
- node01 # 这里我们使用node01节点,该节点有/data/vol1路径
如果你在node02上也有/data/vol1这个目录,上面这个PV也一定不会在node02上,因为下面的nodeAffinity设置了主机名就等于node01。
另外这种本地PV通常推荐使用的是宿主机上单独的硬盘设备,而不是和操作系统共有一块硬盘,虽然可以这样用。
定义存储类
kind: StorageClass
apiVersion: storage.k8s.io/v1
metadata:
name: local-storage
provisioner: kubernetes.io/no-provisioner
volumeBindingMode: WaitForFirstConsumer
这里的volumeBindingMode: WaitForFirstConsumer很关键,意思就是延迟绑定,当有符合PVC要求的PV不立即绑定。因为POD使用PVC,而绑定之后,POD被调度到其他节点,显然其他节点很有可能没有那个PV所以POD就挂起了,另外就算该节点有合适的PV,而POD被设置成不能运行在该节点,这时候就没法了,延迟绑定的好处是,POD的调度要参考卷的分布。当开始调度POD的时候看看它要求的LPV在哪里,然后就调度到该节点,然后进行PVC的绑定,最后在挂载到POD中,这样就保证了POD所在的节点就一定是LPV所在的节点。所以让PVC延迟绑定,就是等到使用这个PVC的POD出现在调度器上之后(真正被调度之前),然后根据综合评估再来绑定这个PVC。
定义PVC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local-claim
spec: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5Gi
storageClassName: local-storage

可以看到这个PVC是pending状态,这也就是延迟绑定,因为此时还没有POD。
定义POD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tomcat-deploy
spec:
replicas: 1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name: myapp
template:
metadata:
name: myapp
labels:
appname: my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
image: tomcat:8.5.38-jre8
ports: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volumeMounts:
- name: tomcatedata
mountPath : "/data"
volumes:
- name: tomcatedata
persistentVolumeClaim:
claimName: local-claim

这个POD被调度到node01上,因为我们的PV就在node01上,这时候你删除这个POD,然后在重建该POD,那么依然会被调度到node01上。
总结:本地卷也就是LPV不支持动态供给的方式,延迟绑定,就是为了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再进行POD调度。其根本原因是动态供给是先调度POD到节点,然后动态创建PV以及绑定PVC最后运行POD;而LPV是先创建与某一节点关联的PV,然后在调度的时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且要包括PV在哪个节点,然后再进行调度,到达该节点后在进行PVC的绑定。也就说动态供给不考虑节点,LPV必须考虑节点。所以这两种机制有冲突导致无法在动态供给策略下使用LPV。换句话说动态供给是PV跟着POD走,而LPV是POD跟着PV走。
Storageclass参考:https://www.cnblogs.com/fuyuteng/p/11017630.html
本地持久化存储(LPV)参考:https://www.cnblogs.com/rexcheny/p/10925464.html
storageclass和本地持久化存储的更多相关文章
- IOS开发-本地持久化存储sqlite应用
前言 需求描述 开发测试环境 FMDB介绍 创建工程 一.前言 上一章介绍了如何开发一个IOS应用的入门案例教程: 我的第一个IOS开发应用 本章主要将介 ...
- kubernete 本地持久化存储 kube-controller-manager的日志输出 + pvc pv 概念 -- storageclass 概念
1.mysql持久化存储 [root@pserver78 0415villa]# cat latestmysql.yaml |grep -v '^#' apiVersion: v1 kind: Ser ...
- iOS 关于本地持久化存储的探讨
目前,用以本地化存储的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以下: 1.临时缓存 先说说临时缓存,临时缓存一般相当于用来管理应用程序中全局需要常用的一些内容.比如当前用户的ID或者当前的定位信息等. 常用的方式就是写一 ...
- Kubernetes_k8s持久化存储(亲测可用)
一.前言 新建具有两个节点的k8s集群,主节点(master节点/m节点)的ip地址是192.168.100.150,从节点(w1节点)的ip地址是192.168.100.151. 本文操作如何将po ...
- iOS数据持久化存储
本文中的代码托管在github上:https://github.com/WindyShade/DataSaveMethods 相对复杂的App仅靠内存的数据肯定无法满足,数据写磁盘作持久化存储是几乎每 ...
- k8s 网络持久化存储之StorageClass(如何一步步实现动态持久化存储)
StorageClass的作用: 创建pv时,先要创建各种固定大小的PV,而这些PV都是手动创建的,当业务量上来时,需要创建很多的PV,过程非常麻烦. 而且开发人员在申请PVC资源时,还不一定有匹配条 ...
- iOS开发——数据持久化&使用NSUserDefaults来进行本地数据存储
使用NSUserDefaults来进行本地数据存储 NSUserDefaults适合存储轻量级的本地客户端数据,比如记住密码功能,要保存一个系统的用户名.密码.使用NSUserDefaults是首 ...
- 4.深入k8s:容器持久化存储
从一个例子入手PV.PVC Kubernetes 项目引入了一组叫作 Persistent Volume Claim(PVC)和 Persistent Volume(PV)的 API 对象用于管理存储 ...
- k8s集群,使用pvc方式实现数据持久化存储
环境: 系统 华为openEulerOS(CentOS7) k8s版本 1.17.3 master 192.168.1.244 node1 192.168.1.245 介绍: 在Kubernetes中 ...
- Kubernetes 使用 ceph-csi 消费 RBD 作为持久化存储
原文链接:https://fuckcloudnative.io/posts/kubernetes-storage-using-ceph-rbd/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 Kubernetes 集群中部署 ...
随机推荐
- Android 监听短信数据库过滤获取短信内容上传至服务器
前言 Android 监听短信的方式有两种 1.监听短信数据库,数据库发生改变时回调. 2.监听短信广播 其中第二种方式由于国内各厂家的定制Android 可能导致无响应 目前测试 魅族 无法监听到短 ...
- js提示Cannot read property ‘replace‘ of undefined
JS提示Cannot read property 'replace' of undefined 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一般是传的参数为null 在传参之前加个是否为null的判断可以解决异常.
- Java 加密和解密
在 Java 中,加密和解密通常通过 Java Cryptography Architecture (JCA) 和 Java Cryptography Extension (JCE) 实现.以下是常见 ...
- rgba颜色转换为十六进制
RGBA颜色转HEX 转换步骤: 先将r.g.b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比如 r.g.b分别为 255,则转换后得到的为 FF.FF.FF 将a 乘以 255,然后获得的积的整数部分转换为十六进制,如 a ...
- 八米云-ESXi虚拟机安装教程
疑难解答加微信机器人,给它发:进群,会拉你进入八米交流群 机器人微信号:bamibot 简洁版教程访问:https://bbs.8miyun.cn 准备阶段: 八米云启动U盘(制作方法可参看<制 ...
- VMware16虚拟机安装激活教程
1.开始安装前需要准备好的软件 VMware-workstation-full-16--虚拟机软件(必要) 获取方式: 官方下载地址:https://www.vmware.com/cn/product ...
- 解决bootstrapvalidator配合select2插件不能正常校验的问题
我在使用bootstrapvalidator对select2插件进行校验时,出现了不能校验的问题,于是求助度娘,发现大多的解决方法是这样的: 1.添加一个隐藏域,将bootstrapvalidator ...
- php对接股票、期货数据源API接口
以下是使用 PHP 对接 StockTV API 的项目实现.我们将使用 cURL 进行 HTTP 请求,并使用 Ratchet 处理 WebSocket 连接. 项目结构 stocktv-api-p ...
- KTransformer实战DeepSeek-R1-1.58bit量化模型
技术背景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过KTransformers大模型高性能加载工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但是当时因为是在一个比较老旧的硬件上面进行测试,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运行起来.现在补一个在KTransf ...
- laravel引用文件资源
<link rel="stylesheet" href="{{ asset('css/swiper.min.css') }}">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