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同步发于 github博客园知乎。最新版以 github 为主。如果看完文章有所收获,一定要先点赞后收藏。毕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摘要

CSPNet 是作者 Chien-Yao Wang2019 发表的论文 CSPNET: A NEW BACKBONE THAT CAN ENHANC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CNN。也是对 DenseNet 网络推理效率低的改进版本。

作者认为网络推理成本过高的问题是由于网络优化中的梯度信息重复导致的CSPNet 通过将梯度的变化从头到尾地集成到特征图中,在减少了计算量的同时可以保证准确率。CSP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简称 CSPNet) 方法可以减少模型计算量和提高运行速度的同时,还不降低模型的精度,是一种更高效的网络设计方法,同时还能和ResnetDensenetDarknetbackbone 结合在一起。

1,介绍

虽然已经出现了 MobileNetv1/v2/v3ShuffleNetv1/v2 这种为移动端(CPU)设计的轻量级网络,但是它们所采用的基础技术-深度可分离卷积技术并不适用于 NPU 芯片(基于专用集成电路 (ASIC) 的边缘计算系统)。

CSPNet 和不同 backbone 结合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和目标检测网络结合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CSPNet 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问题:

  1. 增强 CNN 的学习能力,能够在轻量化的同时保持准确性。
  2. 降低计算瓶颈和 DenseNet 的梯度信息重复。
  3. 降低内存成本。

2,相关工作

CNN 架构的设计

实时目标检测器

3,改进方法

原论文命名为 Method,但我觉得叫改进方法更能体现章节内容。

3.1,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

1,DenseNet

其中 \(f\) 为权值更新函数,\(g_i\) 为传播到第 \(i\) 个密集层的梯度。从公式 (2) 可以发现,大量的度信息被重用来更新不同密集层的权值,这将导致无差异的密集层反复学习复制的梯度信息。

2,Cross Stage Partial DenseNet.

作者提出的 CSPDenseNet 的单阶段的架构如图 2(b) 所示。CSPDenseNet 的一个阶段是由局部密集块和局部过渡层组成(a partial dense block and a partial transition layer)。

总的来说,作者提出的 CSPDenseNet 保留了 DenseNet 重用特征特性的优点,但同时通过截断梯度流防止了过多的重复梯度信息。该思想通过设计一种分层的特征融合策略来实现,并应用于局部过渡层(partial transition layer)。

3,Partial Dense Block.

设计局部密集块(partial dense block)的目的是为了

  1. 增加梯度路径:通过分块归并策略,可以使梯度路径的数量增加一倍。由于采用了跨阶段策略,可以减轻使用显式特征图 copy 进行拼接所带来的弊端;
  2. 每一层的平衡计算:通常,DenseNet 基层的通道数远大于生长速率。由于在局部稠密块中,参与密集层操作的基础层通道仅占原始数据的一半,可以有效解决近一半的计算瓶颈;
  3. 减少内存流量: 假设 DenseNet 中一个密集块的基本特征图大小为 \(w\times h\times c\),增长率为 \(d\),共有 \(m\) 个密集块。则该密集块的 CIO为 \((c\times m) + ((m^2+m)\times d)/2\),而局部密集块(partial dense block)的 CIO为 \(((c\times m) + (m^2+m)\times d)/2\)。虽然 \(m\) 和 \(d\) 通常比 \(c\) 小得多,但是一个局部密集的块最多可以节省网络一半的内存流量。

4,Partial Transition Layer.

设计局部过渡层的目的是使梯度组合的差异最大。局部过渡层是一种层次化的特征融合机制,它利用梯度流的聚合策略来防止不同的层学习重复的梯度信息。在这里,我们设计了两个 CSPDenseNet 变体来展示这种梯度流截断是如何影响网络的学习能力的。

Transition layer 的含义和 DenseNet 类似,是一个 1x1 的卷积层(没有再使用 average pool)。上图中 transition layer 的位置决定了梯度的结构方式,并且各有优势:

  • (c) 图 Fusion First 方式,先将两个部分进行 concatenate,然后再进行输入到Transion layer 中,采用这种做法会是的大量特梯度信息被重用,有利于网络学习;
  • (d) 图 Fusion Last 的方式,先将部分特征输入 Transition layer,然后再进行concatenate,这样梯度信息将被截断,损失了部分的梯度重用,但是由于 Transition 的输入维度比(c)图少,大大减少了计算复杂度。
  • (b) 图中的结构是论文 CSPNet 所采用的,其结合了 (c)、(d) 的特点,提升了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一些计算复杂度。 作者在论文中给出其使用不同 Partial Transition Layer 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具体使用哪种结构,我们可以根据条件和使用场景进行调整。

5,Apply CSPNet to Other Architectures.

CSP 应用到 ResNeXt 或者 ResNet 的残差单元后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3.2,Exact Fusion Model

Aggregate Feature Pyramid.

提出了 EFM 结构能够更好地聚集初始特征金字塔。

4,实验

4.1,实验细节

4.2,消融实验

EFM 在 COCO 数据集上的消融实验结果。

4.3,实验总结

从实验结果来看,分类问题中,使用 CSPNet 可以降低计算量,但是准确率提升很小;在目标检测问题中,使用 CSPNet 作为Backbone 带来的精度提升比较大,可以有效增强 CNN 的学习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计算量。

5,结论

CSPNet 是能够用于移动 gpucpu 的轻量级网络架构。

作者认为论文最主要的贡献是认识到冗余梯度信息问题,及其导致的低效优化和昂贵的推理计算。同时也提出了利用跨阶段特征融合策略和截断梯度流来增强不同层间学习特征的可变性。

此外,还提出了一种 EFM 结构,它结合了 Maxout 操作来压缩从特征金字塔生成的特征映射,这大大降低了所需的内存带宽,因此推理的效率足以与边缘计算设备兼容。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 EFMCSPNet 在移动GPUCPU 的实时目标检测任务的准确性和推理率方面明显优于竞争对手。

6,代码解读

1,Partial Dense Block 的实现,代码可以直接在 Dense Block 代码的基础上稍加修改即可,代码参考 这里。简单的 Dense Block 代码如下:

class conv2d_bn_relu(nn.Module):
"""
BN_RELU_CONV,
""" def __init__(self, in_channels: object, out_channels: object, kernel_size: object, stride: object, padding: object,
dilation=1, groups=1, bias=False) -> object:
super(BN_Conv2d, self).__init__()
layers = [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kernel_size, stride=stride,
padding=padding, dilation=dilation, groups=groups, bias=bias),
nn.BatchNorm2d(in_channels),
nn.ReLU(inplace=False)] self.seq = nn.Sequential(*layers)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seq(x) class bn_relu_conv2d(nn.Module):
"""
BN_RELU_CONV,
""" def __init__(self, in_channels: object, out_channels: object, kernel_size: object, stride: object, padding: object,
dilation=1, groups=1, bias=False) -> object:
super(BN_Conv2d, self).__init__()
layers = [nn.BatchNorm2d(in_channels),
nn.ReLU(inplace=False),
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kernel_size, stride=stride,
padding=padding, dilation=dilation, groups=groups, bias=bias)] self.seq = nn.Sequential(*layers)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seq(x) class DenseBloc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channels, num_layers, growth_rate):
super(DenseBlock, self).__init__()
self.num_layers = num_layers
self.k0 = input_channels
self.k = growth_rate
self.layers = self.__make_layers() def __make_layers(self):
layer_list = []
for i in range(self.num_layers):
layer_list.append(nn.Sequential(
bn_relu_conv2d(self.k0 + i * self.k, 4 * self.k, 1, 1, 0),
bn_relu_conv2d(4 * self.k, self.k, 3, 1, 1)
))
return layer_list def forward(self, x):
feature = self.layers[0](x "0")
out = torch.cat((x, feature), 1)
for i in range(1, len(self.layers)):
feature = self.layers[i](out "i")
out = torch.cat((feature, out), 1)
return out # Partial Dense Block 的实现:
class CSP_DenseBloc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_channels, num_layers, k, part_ratio=0.5):
super(CSP_DenseBlock, self).__init__()
self.part1_chnls = int(in_channels * part_ratio)
self.part2_chnls = in_channels - self.part1_chnls
self.dense = DenseBlock(self.part2_chnls, num_layers, k)
trans_chnls = self.part2_chnls + k * num_layers
self.transtion = conv2d_bn_relu(trans_chnls, trans_chnls, 1, 1, 0) def forward(self, x):
part1 = x[:, :self.part1_chnls, :, :]
part2 = x[:, self.part1_chnls:, :, :]
part2 = self.dense(part2) # 也可以是残差块单元
part2 = self.transtion(part2) # Fusion lirst
out = torch.cat((part1, part2), 1)
return out

参考资料

轻量级网络-CSPNet 论文解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Backbone 网络-ResNet 论文解读

    摘要 残差网络(ResNet)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深度神经网络的"退化"(优化)问题. 有论文指出,神经网络越来越深的时候,反传回来的梯度之间的相关性会越来越差,最后接近白噪声.即更深 ...

  2. [论文阅读]阿里DIN深度兴趣网络之总体解读

    [论文阅读]阿里DIN深度兴趣网络之总体解读 目录 [论文阅读]阿里DIN深度兴趣网络之总体解读 0x00 摘要 0x01 论文概要 1.1 概括 1.2 文章信息 1.3 核心观点 1.4 名词解释 ...

  3. [论文阅读]阿里DIEN深度兴趣进化网络之总体解读

    [论文阅读]阿里DIEN深度兴趣进化网络之总体解读 目录 [论文阅读]阿里DIEN深度兴趣进化网络之总体解读 0x00 摘要 0x01论文概要 1.1 文章信息 1.2 基本观点 1.2.1 DIN的 ...

  4. CVPR2020论文解读:手绘草图卷积网络语义分割

    CVPR2020论文解读:手绘草图卷积网络语义分割 Sketch GCN: Semantic Sketch Segmentation with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

  5. zz扔掉anchor!真正的CenterNet——Objects as Points论文解读

    首发于深度学习那些事 已关注写文章   扔掉anchor!真正的CenterNet——Objects as Points论文解读 OLDPAN 不明觉厉的人工智障程序员 ​关注他 JustDoIT 等 ...

  6. CVPR2020论文解读:OCR场景文本识别

    CVPR2020论文解读:OCR场景文本识别 ABCNet:  Real-time Scene Text Spotting with Adaptive Bezier-Curve Network∗ 论文 ...

  7. CVPR2019 | Mask Scoring R-CNN 论文解读

    Mask Scoring R-CNN CVPR2019 | Mask Scoring R-CNN 论文解读 作者 | 文永亮 研究方向 | 目标检测.GAN 推荐理由: 本文解读的是一篇发表于CVPR ...

  8. AAAI2019 | 基于区域分解集成的目标检测 论文解读

    Object Detection based on Region Decomposition and Assembly AAAI2019 | 基于区域分解集成的目标检测 论文解读 作者 | 文永亮 学 ...

  9. 轻量级网络 - PVANet & SuffleNet

    一. PVANet 论文:PVANET: Deep but Lightweight Neural Networks for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点击下载] C ...

  10. NIPS2018最佳论文解读:Neural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IPS2018最佳论文解读:Neural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雷锋网2019-01-10 23:32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按,不久前,NeurI ...

随机推荐

  1. Apache SeaTunnel社区5月月报更新!

    各位热爱 SeaTunnel 的小伙伴们,社区 5 月份月报来啦! SeaTunnel 正在迅猛发展,积极投入社区项目建设的小伙伴将促进SeaTunnel不断提升数据同步的高可扩展性.高性能及高可靠性 ...

  2. 全网最适合入门的面向对象编程教程:35 Python的内置数据类型-文档字符串和__doc__属性

    全网最适合入门的面向对象编程教程:35 Python 的内置数据类型-文档字符串和__doc__属性 摘要: 在 Python 中,文档字符串(Docstring)是一种用于为模块.类.方法或函数编写 ...

  3. 使用 prefetchComponents 进行组件预取

    title: 使用 prefetchComponents 进行组件预取 date: 2024/8/17 updated: 2024/8/17 author: cmdragon excerpt: 摘要: ...

  4. k8s pvc扩容

    #查看是否支持扩容 $ kubectl get sc ** -o yaml ··· allowVolumeExpansion: true #拥有该字段表示允许动态扩容 ··· #找到需要扩容的pvc ...

  5. CF1693D--单调区间

    \(T_4\) 单调区间结题报告 题目描述 一句话题意:给定一个排列 \(a\) 算出有多少个区间 \([l , r]\) , 满足其可以划分为一个单调递增子序列和单调递减子序列,其中单调递增子序列长 ...

  6. SRE 必备知识 - Kafka 探秘之零拷贝技术

    如果你了解过 Kafka,那么它用到的一个性能优化技术可能会引起你的注意 -- 操作系统的零拷贝(zero-copy)优化. 零拷贝操作可以避免对数据的非必要拷贝,当然,并非是说完全没有拷贝. 在 K ...

  7. zblog免费插件分享前端代码支持一键复制

    zblog默认的代码文件在网页前端是不支持一键复制的,这会让访客复制长代码的时候不太方便,甚至有可能会出错,影响体验,下面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免费插件,安装之后,前端代码就能一键复制了. 插件使用方法: ...

  8. csdn 下载券恶心之处

    今天在csdn碰到一个恶心事,啥事呢?下载券.详细的说,就是人家码友把下载积分都设置成0了,让大家自行下载.结果,却不行,非得搞个下载券,得去做任务,给它的广告爹爹们点点任务才能获取下载券的code. ...

  9. 对GEE下载时分块影像进行镶嵌(GDAL)

    前言 GDAL自带的镶嵌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将图像简单拼接到一起,不能实现直方图匀色以及羽化等功能,但是对GEE导出的分块影像进行镶嵌较为适合. 优点: 使用代码,镶嵌多个影像较为简便 GDAL较为稳定 ...

  10. python configparser 创建ini文件,动态读取与修改配置文件,以及保存与读取字符串与QColor类型的配置

    # 动态配置所需 from import ConfigParser # 获取系统语系所需 import locale # QColor 类型的传参所需 from PyQt6.QtGui im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