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HashMap特别有意思,它不仅仅是在HashMap上增加Entry的双向链接,它更能借助此特性实现保证Iterator迭代按照插入顺序(以insert模式创建LinkedHashMap)或者实现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算法,以access模式创建LinkedHashMap)。

下面是LinkedHashMap的get方法的代码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Entry<K,V> e = (Entry<K,V>)getEntry(key);
        if (e == null)
            return null;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e.value;
    }

其中有一段:e.recordAccess(this)。下面我们进入Entry的定义

void recordAccess(HashMap<K,V> m) {
            LinkedHashMap<K,V> lm = (LinkedHashMap<K,V>)m;
            if (lm.accessOrder) {
                lm.modCount++;
                remove();
                addBefore(lm.header);
            }
        }

这里的addBefore(lm.header)是做什么呢?再看

private void addBefore(Entry<K,V> existingEntry) {
            after  = existingEntry;
            before = existingEntry.before;
            before.after = this;
            after.before = this;
        }

从这里可以看到了,addBefore(lm.header)是把当前访问的元素挪到head的前面,即最近访问的元素被放到了链表头,如此要实现LRU算法只需要从链表末尾往前删除就可以了,多么巧妙的方法。

在看到LinkedHashMap之前,我以为实现LRU算法是在每个元素内部维护一个计数器,访问一次自增一次,计数器最小的会被移除。但是要想到,每次add的时候都需要做这么一次遍历循环,并取出最小的抛弃,在HashMap较大的时候效率很差。当然也有其他方法来改进,比如建立<访问次数,LinkedHashMap元素的key>这样的TreeMap,在add的时候往TreeMap里也插入一份,删除的时候取最小的即可,改进了效率但没有LinkedHashMap内部的默认实现来的简捷。

LinkedHashMap是什么时候删除的呢?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super.add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Remove eldest entry if instructed
        Entry<K,V> eldest = header.after;
        if (removeEldestEntry(eldest)) {
            removeEntryForKey(eldest.key);
        }
    }

在增加Entry的时候,通过removeEldestEntry(eldest)判断是否需要删除最老的Entry,如果需要则remove。注意看这里Entry<K,V> eldest=header.after,记得我们前面提过LinkedHashMap还维护一个双向链表,这里的header.after就是链表尾部最后一个元素(头部元素是head.before)。

LinkedHashMap默认的removeEldestEntry方法如下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V> eldest) {
        return false;
    }
总是返回false,所以开发者需要实现LRU算法只需要继承LinkedHashMap并重写removeEldestEntry方法,下面以MyBatis的LRU算法的实现举例
keyMap = new LinkedHashMap<Object, Object>(size, .75F, tru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4267176411845948333L;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Object, Object> eldest) {
        boolean tooBig = size() > size;
        if (tooBig) {
          eldestKey = eldest.getKey();
        }
        return tooBig;
      }
    };

开发者的子类并不需要直接操作eldest(上例中获得eldestKey只是MyBatis需要映射到Cache对象中的元素),只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一般是元素个数是否到达阈值)返回true/false即可。注意,要按照LRU排序必须在new LinkedHashMap()的构造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传入true(true代表LinkedHashMap内部的双向链表按访问顺序排序,false代表按插入顺序排序)。

在LinkedHashMap的注释里明确提到,该类在保持插入顺序、不想HashMap那样混乱的情况下,又没有像TreeMap那样的性能损耗。同时又能够很巧妙地实现LRU算法。其他方面和HashMap功能一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仔细看看LinkedHashMap的实现。

LinkedHashMap实现LRU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kedHashMap 和 LRU算法实现

    个人觉得LinkedHashMap 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实现 LRU 算法. public class LinkedHashMap<K,V> extends HashMap<K,V&g ...

  2. 用LinkedHashMap实现LRU算法

    (在学习操作系统时,要做一份有关LRU和clock算法的实验报告,很多同学都应该是通过数组去实现LRU,可能是对堆栈的使用和链表的使用不是很熟悉吧,在网上查资料时看到了LinkedHashMap,于是 ...

  3. 通过LinkedHashMap实现LRU算法

    一.基于LinkedHashMap源码分析 方法调用流程(这里只是以put方法位例) put() -> putVal() -> afterNodeInsertion() -> rem ...

  4. Java集合详解5:深入理解LinkedHashMap和LRU缓存

    今天我们来深入探索一下LinkedHashMap的底层原理,并且使用linkedhashmap来实现LRU缓存. 摘要: HashMap和双向链表合二为一即是LinkedHashMap.所谓Linke ...

  5. Guava---缓存之LRU算法

    随笔 - 169  文章 - 0  评论 - 292 GuavaCache学习笔记一:自定义LRU算法的缓存实现   前言 今天在看GuavaCache缓存相关的源码,这里想到先自己手动实现一个LRU ...

  6. 借助LinkedHashMap实现基于LRU算法缓存

    一.LRU算法介绍 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是用在操作系统中的页面置换算法,因为内存空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放进来,所以就必须要有所取舍,我们应该把什 ...

  7. 如何用LinkedHashMap实现LRU缓存算法

    阿里巴巴笔试考到了LRU,一激动忘了怎么回事了..准备不充分啊.. 缓存这个东西就是为了提高运行速度的,由于缓存是在寸土寸金的内存里面,不是在硬盘里面,所以容量是很有限的.LRU这个算法就是把最近一次 ...

  8. JDK自带的LinkedHashMap来实现LRU算法

    1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LRULinkedHashMap<K, V> extends LinkedHashMap<K, V> { private final i ...

  9. 基于LinkedhashMap实现的LRU算法

    LRU全称是Least Recently Used,即最近最久未使用的意思.LRU算法的设计原则是:如果一个数据在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被访问到,那么在将来它被访问的可能性也很小.也就是说,当限定的空间已存 ...

随机推荐

  1. Spring 一二事(4) - 单例

    spring bean配置后再默认情况下是单例的,如果需要配置可以选择 prototype, request, session和global session 在配置spring mvc的action时 ...

  2. PPP(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1.简介PPP(点到点协议)是为在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这样的简单链路设计的链路层协议.这种链路提供全双工操作,并按照顺序传递数据包.设计目的主要是用来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建立点对点连接发送数据,使其成 ...

  3. Python-json 和 pickle

    这是用于序列化的两个模块 json:用于字符串和python数据类型间进行转换 pickle:用于python特有的类型和python的数据类型间进行转换 json模块提供了四个功能:dumps du ...

  4. 介绍Git版本控制器的使用

    Git 简介 Git 是什么?大家肯定会说不就是版本控制器嘛,是的Gi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没有之一). 1.那什么是版本控制器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用Word写文章,那你 ...

  5. iOS -数据库网络之xml解析之第三方解析XML

    1.导入第三方插件(GDalaXMLNode)   2.第三方插件配置   libxml/tree.h 路径   在项目属性中--Bulid Settings中搜索 Search   --Search ...

  6. 系统广播 android.intent.action.KILL_BACKGROUND_SERVICE

    Broadcast: Intent { act=android.intent.action.KILL_BACKGROUND_SERVICE.com.xxx.VoiceAssistant flg=0x1 ...

  7. GO To Definition的背后操作【VS2015 C#】

    使用VS开发U3D项目时,去察看某个变量的声明,比如某组件的gameObject变量,会看到如下代码 一看似乎有点晕,这代码什么意思啊,就一个 public GameObject gameObject ...

  8. unity触发器和碰撞器

    Unity中检测碰撞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触发器一种是碰撞器,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两种的区别. 触发器:有三种方法,分别是OnTriggerEnter,OnTriggerStay,OnTriggerExit ...

  9. sqlalchemy 的 raw sql 方式使用示例

    #获取数据库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db = create_engine("sqlite:///:memory:", echo= ...

  10. 用 eric6 与 PyQt5 实现python的极速GUI编程(系列02)---- 省市县(区)下拉列表多级联动

    [概览] 本文实现如下的程序: 主要步骤如下: 1.在eric6中新建项目,新建窗体 2.(自动打开)进入PyQt5 Desinger,编辑图形界面,保存 3.回到eric 6,对上一步得到的界面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