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类是所有java类的父类。

用户定义了如下一个Person类

public class Person{}

在类定义中并没有明确继承Object类,但是编译器会自动的完成这个过程。

既然所有类都继承自Object,那么它所具有的方法一定很重要。接下来就看看Object所具有的一些方法。

 public class Object {
public final native Class<?> getClass();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protected native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getClass().getName() + "@" + Integer.toHexString(hashCode());
}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All();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wait(long timeou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public final void wait(long timeout, int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timeout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imeout value is negative");
}
if (nanos < 0 || nanos > 999999)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nanosecond timeout value out of range");
}
if (nanos >= 500000 || (nanos != 0 && timeout == 0)) {
timeout++;
}
wait(timeout);
}
public final void 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wait(0);
}
}

Object类定义

当前主要关注hashCode、equals这两个方法。其它的后面涉及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再做总结。

1、hashCode()方法总结

默认行为:

从定义我们看出,它是一个native方法,也就是它的具体实现不在java中,而是在操作系统的c/c++中。默认的hashCode方法会利用对象的地址来计算hashcode值,也就是说,不同对象的hashcode值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对象类型相同、属性值完全相同)。

hashCode方法应该满足的基本原则:

①、java应用的同一次执行过程中,在对象上 equals 比较中所用的信息没有被修改的前提下,多次调用相同对象的hashCode()必须得到相同的hashCode。上一次应用执行与下一次应用执行中的产生的hashCode值不要求保持一致。

②、如果obj1.equals(obj2)判定两个对象相等,那么obj1.hashCode()必须等于obj2.hashCode()。

③、如果obj1.equals(obj2)判定两个对象不相等,那么obj1.hashCode()与obj2.hashCode()的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当然,程序员应该注意到不相等的对象产生不相等的hashCode会提升hash表的性能(比如HashMap中使用到的)。

2、equals()方法

默认行为: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可以看出Object类中的equals方法与“==”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判断对象的地址是否相等。也就是说,Object类中的equals方法进行的是基于内存地址的比较,而不是基于内容的比较。

默认行为不符合编程的需要,所以在自定义类中需要重写equals方法,使得其基于内容来比较。

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情,判断对象的不同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有两种方法:①使用“==”;②调用超类的equls方法(只能是子类的内部)。

tips:

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如果在类的外部(比如main方法中),能否通过一个对象调用已经被重写过的父类方法??

如果不是类内部,而是外部调用,比如你例子中的main方法,答案是 
不能。你不能调用已经被覆盖掉的父类的方法。 
这也是覆盖override的最初设计意图之一。 
大多数时候,覆盖父类意味着子类想做些特殊的处理。如果能够跳过子类的特殊处理,就会打开一个无法控制的缺口,会导致很多很多问题。 
唯一可以调用父类方法的地方,就只有类内部。子类自己控制,什么时候该调用父类,什么时候做自己的处理。

在Java规范中,equals 方法在非空对象引用上实现相等关系,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自反性:对于任何的非null引用x,x.equals(x)应该返回true。

②、对称性:对于任何的非null引用x和y,当且仅当y.equals(x)返回true的时候,x.equals(y)才能返回true。

③、传递性:对于任何的非null引用x、y和z,如果x.equals(y)为true,且y.equals(z)为true,那么x.equals(z)也应该返回true。

④、一致性: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x 和 y,如果对象中用于等价比较的信息没有改变,那么无论调用x.equals(y)多少次,返回的结果应该保持一致,要么一直是true,要么一直是false。

⑤、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 x,x.equals(null)应该返回false。

注意:一般来讲当重写equals方法以后都需要重写hashCode方法,使得相同的对象必须有相同的hashcode值(相同的hashcode值不一定是相同的对象)

在java中进行比较,我们需要根据比较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比较方式

  1、对象域,使用equals方法。自定义类一般需要重写此方法。

  2、类型安全的枚举,使用equals或== 。

  3、可能为null的对象域 : 使用 ==  或 equals 。( 比如:if(obj != null && obj.equels(o)){//...} )

  4、数组域:使用Arrays.equals。

  5、所有原始数据类型(非包装类型): 使用== 。

  6、除了Float和Double外的包装类型,使用 == 或 equals。

  7、Float包装类型,使用equals。(实际上,equals底层使用Float.foatToIntBits转换成int类型,然后使用== )。

  8、Double包装类型:使用equals。(实际上,equals底层使用Double.doubleToLongBit转换成long类型,然后使用==)。

至于7)、8)为什么需要进行转换,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相应封装类的equals()方法,下面的是Float类的: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obj instanceof Float)
    && (floatToIntBits(((Float)obj).value) == floatToIntBits(value));
}

下面是一组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n-------int---------");
Integer I1 = 10, I2 = 10;
int i3 = 10;
System.out.println("I1 == I2: " + (I1 == I2));
System.out.println("I1 == i3: " + (I1 == i3)); System.out.println("\n-------float---------");
Float F1 = 2f, F2 = 2f;
System.out.println("F1 == F2: " + (F1==F2));
System.out.println("F1.equals(F2): " + F1.equals(F2)); float f3 = 2f, f4 = 2f;
System.out.println("f3 == f4: " + (f3 == f4));
System.out.println("F1 == f3: " + (F1 == f3)); System.out.println("\n-------double---------");
Double D1 = 12.5, D2 = 12.5;
System.out.println("D1 == D2:" + (D1==D2));
System.out.println("D1.equals(D2): " + D1.equals(D2)); double d3 = 12.5, d4 = 12.5;
System.out.println("d3 == d4: " + (d3==d4));
System.out.println("D1 == d3: " + (D1 == d3));
}

运行结果:

3、Object对象的两大方法(hashCode-equals)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SON对象的两个方法

    JSON对象有两个方法,stringify()和parse(). 最简单的方法,这两个方法分别用于吧JavaScript对象序列化为JSON字符串和把JSON字符串解析为原生JavaScript值. ...

  2. 读取xml文件转成List<T>对象的两种方法(附源码)

    读取xml文件转成List<T>对象的两种方法(附源码) 读取xml文件,是项目中经常要用到的,所以就总结一下,最近项目中用到的读取xml文件并且转成List<T>对象的方法, ...

  3. 取xml文件转成List<T>对象的两种方法

    读取xml文件转成List<T>对象的两种方法(附源码)   读取xml文件转成List<T>对象的两种方法(附源码) 读取xml文件,是项目中经常要用到的,所以就总结一下,最 ...

  4. Android中Intent传递对象的两种方法(Serializable,Parcelable)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下Android中 Intent中如何传递对象,就我目前所知道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Bundle.putSerializable(Key,Object);另一种是 Bundle.putP ...

  5. 在Delphi中使用C++对象(两种方法,但都要改造C++提供的DLL)

    Delphi是市场上最好的RAD工具,但是现在C++占据着主导地位,有时针对一个问题很难找到Delphi或Pascal的解决方案.可是却可能找到了一个相关的C++类.本文描述几种在Delphi代码中使 ...

  6. Intent传递对象的两种方法(Serializable,Parcelable) (转)

    今天讲一下Android中Intent中如何传递对象,就我目前所知道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Bundle.putSerializable(Key,Object);另一种是Bundle.putParcela ...

  7. [转]Android中Intent传递对象的两种方法(Serializable,Parcelable)

    http://blog.csdn.net/xyz_lmn/article/details/5908355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下Android中Intent中如何传递对象,就我目前所知道的有两种方法,一种 ...

  8. Android高手进阶教程(十七)之---Android中Intent传递对象的两种方法(Serializable,Parcelable)!

    [转][原文] 大家好,好久不见,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下Android中Intent中如何传递对象,就我目前所知道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Bundle.putSerializable(Key,Object); ...

  9. Intent传递对象的两种方法

    Android为intent提供了两种传递对象参数类型的方法 分别需要使实体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Parcelable接口 首先我们要知道,传递对象,需要先将对象序列化 一.那么为什么要 ...

随机推荐

  1. 【Merge Sorted Array】cpp

    题目: Given two sorted integer arrays nums1 and nums2, merge nums2 into nums1 as one sorted array. Not ...

  2. ffmpeg 命令

    1.保存文件: ffmpeg -i rtsp://admin:12345@172.29.61.108/Streaming/Channels/1 -vcodec copy -acodec libvo_a ...

  3. android手机配置hosts文件

    Android设备测试服务器时,可能需要修改 hosts 文件指定域名到对应的 IP 地址.Android 是基于 Linux 的系统,与 Linux 类似,通过 hosts 文件来设置. 在 And ...

  4. hdu 3572 Task Schedule 网络流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572 Our geometry princess XMM has stoped her study i ...

  5. hibernate缓存机制详细分析

    转自:http://www.cnblogs.com/xiaoluo501395377/p/3377604.html 在本篇随笔里将会分析一下hibernate的缓存机制,包括一级缓存(session级 ...

  6. MAC下搭建web开发环境

    具体做法,参照此链接:http://mallinson.ca/osx-web-development/ Mac系统本身自带apache和PHP,MySQL可以安装也可以不安装 web开发的IDE可以是 ...

  7. Oracle 导入导出数据 imp/exp impdp/expdp

    IMPDP/EXPDP 一.创建逻辑目录,该命令不会在操作系统创建真正的目录,最好以system等管理员创建.         create directory dpdata as '/opt'; 二 ...

  8. try-catch语句讲解

    try-catch 语句由一个 try 块后跟一个或多个 catch 子句构成,这些子句指定不同的异常处理程序. 引发异常时,公共语言运行时 (CLR) 会查找处理此异常的 catch 语句. 如果当 ...

  9. javascript实现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线性表的静态单链表存储结构

    有时可借用一维数组来描述线性链表,这就是线性表的静态单链表存储结构. 在静态链表中,数组的一个分量表示一个结点,同时用游标(cur)代替指针指示结点在数组中的相对位置.数组的第0分量可看成头结点,其指 ...

  10. Too many levels of symbolic links 问题

    Too many levels of symbolic links 问题 Posted on 2011-11-30 20:33 张贺 阅读(5826) 评论(0) 编辑 收藏 今天弄了个ZendS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