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法基本原理
插入排序法较冒泡排序法和选择排序法更贴近生活,应该来说理解起来更快。如果你现在能够得到一副麻将,请把里面的“一万”到“六万”拿出来,打乱顺序,再重新排好,就像打麻将开始那样。是否需要拿出某个麻将拿出来再插入其它麻将之间?这就是插入排序了。不过计算机没有你那么聪明,你只要小小几步就可以将麻将排序好,而计算机还要一个一个地比较,但是,它超快的速度使你根本不知道它的笨拙!同样,你也可以用扑克牌来试试。这里引用网络上的图片来理解这个排序方法。
我们设定两个数组定位的变量i和j。array[i]指向数组第2~最后一个元素,我们用array[j]表示第0~i之前的最后一个元素,通过依次比较array[i]与array[j],array[j - 1],...直到比较到比它小的元素。因为终止比较时,array[j]指向一个比要插入的元素小的元素,而array[j + 1]和array[j + 2]是内容相同的元素,因此,我们要把array[i]插入到array[j + 1]。
再来结合上图看代码(仔细分析,认真理解):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SIZE 10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int i, j, temp, array[SIZE] = {,,,,,,,,,}; for(i = ; i < SIZE; i++){ //排序开始,把i初值定为数组第二个元素
temp = array[i]; //保存这个元素,然后方便比较和排序
for(j = i - ; j >= && array[j] > temp; j--)
//j最初表示i的前一个元素,通过与array[i]大小后,找到一个可插入的位置array[j + 1]
array[j + ] = array[j];//大的元素向后移,关键!
array[j + ] = temp; //插入!!!
} for(i = ; i < SIZE; i++)
printf("%-5d",array[i]); getch();
return ;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array[0]~array[i]是已经排序好的数组,我们称它为子数组,将array[i]后面的元素依次插入子数组直到没有元素可以插入,这个子数组就是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有些地方出现的代码和上面的代码可能会不同,第二个循环我们用的是for而不是while。因为冒泡,选择,排序这样简单的排序算法都可以用一个for循环嵌套另一个for循环表示,为了方便记忆,我使用了前者。这里给出第二个循环用的是while的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SIZE 10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int i, j, temp, array[SIZE] = {,,,,,,,,,}; for(i = ; i < SIZE; i++){ //道理是一样的
j = i - ;
temp = array[i];
while(j >= && array[j] > temp){
array[j + ] = array[j];
j--;
}
array[j + ] = temp;
} for(i = ; i < SIZE; i++)
printf("%-5d",array[i]); getch();
return ;
}
如果不理解,请照着代码把麻将或扑克牌排序几遍!
运行结果:
附:算法导论对插入排序法的介绍
"啃下"插入排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总结-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算法分析
前言:排序在算法中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说,在许多工作中都用到了排序,就像学生成绩统计名次.商城商品销量排名.新闻的搜索热度排名等等.也正因为排序的应用范围如此之广,引起了许多人深入研究它的兴趣,直至今天, ...
- 从零开始学习PYTHON3讲义(九)字典类型和插入排序
<从零开始PYTHON3>第九讲 第六讲.上一讲我们都介绍了列表类型.列表类型是编程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但也有挺明显的缺陷,比如: data = [5,22,34,12,87,67,3,4 ...
- 面试 10:玩转 Java 选择和插入排序,附冒泡最终源码
昨天给大家讲解了 Java 玩转冒泡排序,大家一定觉得并没有什么难度吧,不知道大佬们玩转了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多加思考,实际上在我们最后的一种思路上,还可以再继续改进. 我们先看看昨天最终版本的代码. ...
- InsertionSort(插入排序)原理及C++代码实现
插入排序是最常用的排序之一. 在输入规模较小的时候,插入排序的性能较好. 最好情况下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平均情况则为O(n2). 插入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之一. 基本思路为从第二个元素开始 ...
- JS魔法堂:不完全国际化&本地化手册 之 理論篇
前言 最近加入到新项目组负责前端技术预研和选型,其中涉及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需求--国际化&本地化.熟悉的是之前的项目也玩过,陌生的是之前的实现仅仅停留在"有"的阶段而已. ...
- 【Hello CC.NET】CC.NET 实现自动化集成
一.背景 公司的某一金融项目包含 12 个子系统,新需求一般按分支来开发,测完后合并到主干发布.开发团队需要同时维护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模拟环境(主干).目前面临最大的两个问题: 1.子系统太多,每次 ...
- 万能的林萧说:我来告诉你,一个草根程序员如何进入BAT。
引言 首先声明,不要再问LZ谁是林萧,林萧就是某著名程序员小说的主角名字.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很简单,算是对之前LZ一篇文章的补充和完善. 之前LZ写过一篇<回答阿里社招面试如何准备,顺便谈谈 ...
- Github上安卓榜排名第2的程序员教你如何学习【转载,侵删】
来自:峰瑞资本(微信号:freesvc)文章作者:代码家(微信 ID:daimajia_share) 软件早已吞噬整个世界,程序员是关键角色.过去 40 年中,许多伟大的公司都由程序员缔造,比如比尔· ...
- Daily Scrum Meeting ——NinthDay
一.Daily Scrum Meeting照片 二.Burndown Chart 三.项目进展 1.用户管理 2.下拉框与界面的整合 四.问题困难 黄志明(PM):Android Studio自带的S ...
随机推荐
- 【BZOJ3600】没有人的算术 - 替罪羊树+线段树
题意: 题解: Orz vfleaking……真·神题 做法大概是先把题意中定义的“数”都赋一个实数权值,用平衡树来维护整个从大到小排序过的序列,再用线段树查询最值: 这样做为什么是对的?考虑插入一个 ...
- webpack学习笔记(2)--webpack.config.js
3 模式 mode mode 参数设置为 development(开发模式), production(生产模式) 或 none(无),可以启用对应环境下 webpack 内置的优化.默认值为 prod ...
- POJ 1811 Prime Test( Pollard-rho整数分解经典题 )
链接:传送门 题意:输入 n ,判断 n 是否为素数,如果是合数输出 n 的最素因子 思路:Pollard-rho经典题 /************************************** ...
- 02.OOP面向对象-1.面向对象介绍
1.面向对象编程介绍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 ;简称: OO) 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我这里把它定义为: 按人们 认识客观世界的系统思维方式,采用基于对象(实体) 的概念建立模型,模 ...
- cliendataset中自增长字段的处理
cliendataset中自增长字段的处理: id:自增长字段. 在client中的处理方法:clientdataset.Fields.FieldByName('id').ReadOnly:=Fals ...
- 【Codeforces Round #505 (rated, Div. 1 + Div. 2, based on VK Cup 2018 Final) C】
[链接] 我是链接,点我呀:) [题意] 给你一个字符串s. 让你在其中的某一些位置进行操作.. 把[1..i]和[i+1..n]翻转. 使得里面01交替出现的那种子串的长度最长. [题解] 可以用a ...
- 教你十分钟构建好 SpringBoot + SSM 框架
目前最主流的 java web 框架应该是 SSM,而 SSM 框架由于更轻便与灵活目前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而 SpringBoot 的轻量化,简化项目配置, 没有 XML 配置要求等优点现在也得到了 ...
- 杭电(hdu)ACM 4548 美素数
美素数 Time Limit: 3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5/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ubmis ...
- winform显示系统托盘,双击图片图表显示窗体,退出窗体是否提示
private void Form1_FormClosing(object sender, FormClosingEventArgs e) { DialogResult result = Messag ...
- 痛苦的人生——JRuby on Rails的开发与部署小记
最近单位领导部署了一项开发用户自助服务系统的任务,该任务有且仅有我一人独立完成——哈哈,十分美妙的工作呢. 恰巧楼主最近被Ruby的美妙特性所迷惑,于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Ruby on Rails的怀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