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http server的实现源代码我放在了我的github上,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查看哦。

上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如何编写一个最简单的server,但该程序只是接受到请求之后马上返回响应,实在不能更简单。在正常的开发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请求做出不同的响应。要做到上述的功能,首先要解析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报文。

报文在不同的上下文情景下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说的报文都是在HTTP上下文中描述的名词。

HTTP报文是什么

在HTTP程序中,报文就是HTTP用来搬运东西的包裹,也可以理解为程序之间传递信息时发送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以一些文本形式的元信息开头,这些信息描述了报文的内容和含义,后面跟着可选的数据部分。

报文的流动

HTTP使用属于流入和流出来描述报文的传递方向。HTTP报文会像合水一样流动。不管时请求报文还是响应报文,都会向下游流动,所有报文的发送者都在接受者的上游。下图展示了报文向下游流动的例子。

报文的组成

报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 对报文进行描述的起始行
  • 包含属性的首部块
  • 可选的、包含数据的主体部分

起始行和首部是由行分隔的ASCII文本。每行都以一个由两个字符(回车符--ASCII码13和换行符--ASCII码10)组成的行终止序列结束。可以写做CRLF

尽管规范说明应该用CRLF来表示行终止,但稳健的应用程序也应该接受单个换行作为行的终止。笔者仅支持以CRLF换行的解析,因为我觉得既然有了规范,那就需要遵循,遵循相同的协议的程序才能互相通信。

实体是一个可选的数据块。与起始行和首部不同的是,主体中可以包含主体或二进制数据,也可以为空(比如仅仅GET一个页面或文件)。

下面来看看报文的语法的格式和规则。

报文的语法

请求报文的语法:

<method> <request-URL> <version>
<headers>

<entity-body>

响应报文的语法:

<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headers>

<entity-body>

method,方法

客户端希望服务器对资源执行的操作。比如GET、POST

request-URL,请求URL

请求资源,或者URL路径组件的完整URL。

version,版本

报文所使用的HTTP版本。格式:HTTP/.。其中major(主要版本号)和minor(次要版本号)都是整数。

status-code,状态码

描述请求过程所发生的情况的数字。

reason-phrase,原因短语

数字状态码的文字描述版本。

headers,首部

每个首部包含一个名字,后面跟着一个冒号(:),然后是一个可选的空格,接着是一个值,最后是一个CRLF。可以有零个或多个首部。首部由一个CRLF结束,表示首部结束和实体主体开始。

entity-body,实体的主体部分

包含一个由任意数据组成的数据块。可以没有,此时是以一个CRLF结束。

请求行

请求报文的起始行称为请求行。所有的HTTP报文都以一行起始行作为开始。请求行包含一个方法和一个请求URL以及HTTP的版本三个字段。每个字段都以空格分隔。

比如:GET / HTTP/1.1

请求方法为GET,请求URL为/,HTTP版本为HTTP/1.1。

响应行

响应报文的起始行称为响应行。响应行包含HTTP版本、数字状态码以及描述操作状态的文本形式的原因短语。三个字段也是以空格分隔。

比如:HTTP/1.1 200 OK

HTTP版本为HTTP/1.1,数字状态码是200,原因短语是OK。表示请求成功。

首部

首部是是包含在请求和响应报文的一些附加信息。本质上,他们只是一些键值对的列表。

比如:Content-Length: 19

表示返回内容长度为19。

实体的主体部分

简单地说,这部分就是HTTP要传输的内容。

解析请求报文

了解了报文是如何组成和各部分代表的内容之后,就对如何解析请求报文心里有数了。

核心代码

    /* 解析请求行 */
    int parse_start_line(int sockfd, char *recv_buf, req_pack *rp)
    {
        char *p = recv_buf;
        char *ch = p;
        int i = 0;
        enum parts { method, url, ver } req_part = method;
        char *method_str;
        char *url_str;
        char *ver_str;
        int k = 0;

        if (*ch < 'A' || *ch > 'Z') {
            return -1;
        }

        while (*ch != CR) {
            if (*ch != BLANK) {
                k++;
            } else if (req_part == method) {
                method_str = (char *)malloc(k * sizeof(char *));
                memset(method_str, 0, sizeof(char *));
                strncpy(method_str, recv_buf, k);
                k = 0;
                req_part = url;
            } else if (req_part == url) {
                url_str = (char *)malloc(k * sizeof(char *));
                memset(url_str, 0, sizeof(char *));
                strncpy(url_str, recv_buf + strlen(method_str) + 1, k);
                k = 0;
                req_part = ver;
            }
            ch++;
            i++;
        }

        if (req_part == url) {
            if (k != 0) {
                url_str = (char *)malloc(k * sizeof(char));
                memset(url_str, 0, sizeof(char));
                strncpy(url_str, recv_buf + strlen(method_str) + 1, k);
                k = 0;
            } else {
                return -1;
            }
        }

        if (k == 0) {
            ver_str = (char *)malloc(8 * sizeof(char));
            memset(ver_str, 0, sizeof(char));
            strcpy(ver_str, "HTTP/1.1");
        } else {
            ver_str = (char *)malloc(k * sizeof(char));
            memset(ver_str, 0, sizeof(char));
            strncpy(ver_str,
                    recv_buf + strlen(method_str) + strlen(url_str) + 2, k);
        }

        rp->method = method_str;
        rp->url = url_str;
        rp->version = ver_str;

        return (i + 2);
    }

    /* 解析首部字段 */
    int parse_header(int sockfd, char *recv_buf, header headers[])
    {
        char *p = recv_buf;
        char *ch = p;
        int i = 0;
        int k = 0;
        int v = 0;
        int h_i = 0;
        bool is_newline = false;
        char *key_str;
        char *value_str;
        header *tmp_header = (header *)malloc(sizeof(header *));
        memset(tmp_header, 0, sizeof(header));

        while (1) {
            if (*ch == CR && *(ch + 1) == LF) {
                break;
            }
            while (*ch != COLON) {
                ch++;
                i++;
                k++;
            }
            if (*ch == COLON) {
                key_str = (char *)malloc(k * sizeof(char *));
                memset(key_str, 0, sizeof(char *));
                strncpy(key_str, recv_buf + i - k, k);
                k = 0;
                ch++;
                i++;
            }
            while (*ch != CR) {
                ch++;
                i++;
                v++;
            }
            if (*ch == CR) {
                value_str = (char *)malloc(v * sizeof(char *));
                memset(value_str, 0, sizeof(char *));
                strncpy(value_str, recv_buf + i - v, v);
                v = 0;
                i++;
                ch++;
            }
            i++;
            ch++;
            headers[h_i].key = key_str;
            headers[h_i].value = value_str;
            h_i++;
        }

        return (i + 2);
    }

解析思想

遍历recv接受到的请求字符串,检查是否遇到回车符\r判断一行数据。

对于起始行,检查是否遇到空格分隔不同的字段;对于首部,检查是否遇到冒号分隔键值对的字段值;对于实体的主体部分,则先判断是否遇到CRLF字符串,然后将剩余内容全部作为实体的主体部分。

返回值是告知程序下一次遍历的起始位置。

如果遇到非法请求行则返回400的响应。

总结

解析报文的过程就是遵循HTTP协议规定的内容去解析报文,获取报文包含的信息。

由于基础知识较薄弱,代码还有很多错误以及很多地方需要优化。如果有看到错误的地方或有其它建议望各位大侠不吝赐教。^_^

这个http server的实现源代码我放在了我的github上,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查看哦。

原创文章,文笔有限,才疏学浅,文中若有不正之处,万望告知。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下推荐吧,谢谢^_^

[httpserver]如何解析HTTP请求报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TTP POST请求报文格式分析与Java实现文件上传

    时间 2014-12-11 12:41:43  CSDN博客 原文  http://blog.csdn.net/bboyfeiyu/article/details/41863951 主题 HTTPHt ...

  2. http请求报文格式和响应报文格式

    转载 出处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HTTP)是应用层协议.HTTP 是一种请求/响应式的协议,即一个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 ...

  3. spring-boot 使用Aop通知打印控制器请求报文和返回报文

    一.简介 开发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写许多例如: @GetMapping("/id/get") public Result getById( String id) throws Exc ...

  4. TIdHTTP get参数带中文解决方法--请求报文

    Post 看起来稍微复杂先,暂不讨论.post 目前按照一般方法有中文名也可以. 拼接时:pointname=九记餐厅&begintime=2017-03-01 00:00:00& 有 ...

  5. HTTP的请求报文与响应报文

    报文: 简单来说,报文就是也就是HTTP报文,作用是在各个系统之间进行和响应时用来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即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以一些文本形式的元信息开头,这些信息描述了报文的内容及含义 ...

  6. 011-通过网络协议解析网络请求-DNS-ARP-TCPIP

    一.概述 1.1.tcp/ip概述 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跨越了多层模型的多层 TCP/IP协议族按照层次由上到下,层层包装.最上 ...

  7. Python http.server中获取Post的请求报文

    今天在自学http.server请求命令, 各个字段都很好理解, 但唯独想打印获取Post请求报文时, 被难住了, 网上找了很多帖子, 官方的文档也刷了几遍, 但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后来不经意间看到 ...

  8. HTTP请求协议中请求报文(Request Headers)跟响应报文(Response Headers)的简单理解

    背景 今儿个一新来的应届生问我,开发模式中所看到的web请求的请求头里的属性怎么理解,我便根据自己的经验随便拉开一个请求跟他聊了起来,顺便自己记录下文字版,以后再有交流直接发地址给他就好了,嘻嘻,机智 ...

  9. http请求报文格式(请求行、请求头、空行 和 请求包体)和响应报文格式(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 和 响应包体)

    转载 出处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HTTP)是应用层协议.HTTP 是一种请求/响应式的协议,即一个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 ...

随机推荐

  1. ASP.NET MVC 请求路径相关参数的获取

    Request.ApplicationPath / Request.CurrentExecutionFilePath /Home/Index Request.FilePath /Home/Index ...

  2. ASP.NET Core 折腾笔记二:自己写个完整的Cache缓存类来支持.NET Core

    背景: 1:.NET Core 已经没System.Web,也木有了HttpRuntime.Cache,因此,该空间下Cache也木有了. 2:.NET Core 有新的Memory Cache提供, ...

  3. 架构设计:远程调用服务架构设计及zookeeper技术详解(下篇)

    一.下篇开头的废话 终于开写下篇了,这也是我写远程调用框架的第三篇文章,前两篇都被博客园作为[编辑推荐]的文章,很兴奋哦,嘿嘿~~~~,本人是个很臭美的人,一定得要截图为证: 今天是2014年的第一天 ...

  4. jQuery学习之路(1)-选择器

    ▓▓▓▓▓▓ 大致介绍 终于开始了我的jQuery学习之路!感觉不能再拖了,要边学习原生JavaScript边学习jQuery jQuery是什么? jQuery是一个快速.简洁的JavaScript ...

  5. Xamarin+Prism开发详解一:PCL跨平台类库与Profile的关系

    在[Xamarin+Prism小试牛刀:定制跨平台Outlook邮箱应用]中提到过以下错误,不知道大伙还记得不: 无法安装程序包"Microsoft.Identity.Client 1.0. ...

  6. const extern static 终极指南

    const extern static 终极指南 不管是从事哪种语言的开发工作,const extern static 这三个关键字的用法和原理都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本文将对此做出非常详细的讲解. co ...

  7. vscode 1.5安装体验

    1.下载安装 官方下载地址: http://code.visualstudio.com/ 界面截图: 2.图标显示功能File Icon Themes vscode1.5版本文件夹视图,可显示文件类型 ...

  8. .NET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一.访问者模式的定义: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二.访问者模式的结构和角色: 1.Visitor 抽象访问者角色,为该 ...

  9. [LintCode]——目录

    Yet Another Source Code for LintCode Current Status : 232AC / 289ALL in Language C++, Up to date (20 ...

  10. asp.net core 负载均衡集群搭建(centos7+nginx+supervisor+kestrel)

    概述 本文目的是搭建三台asp.net core 集群, 并配上 nginx做负载均衡   首先准备要运行的源码 http://pan.baidu.com/s/1c20x0bA 准备三台服务器(或则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