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的基本理解

在说队列之前说两个名词:Task是任务,TaskExecutor是任务执行器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队列就完全符合某机构这个情况,队列在有Task进来的时候TaskExecutor就立刻开始执行Task,当没有Task的时候TaskExecutor就处于一个阻塞状态,当有很多Task的时候Task也需要排队,TaskExecutor也可以是多个,并且可以指定某几个Task优先执行或者滞后执行。

综上所说我们得出一个这样的关系:队列相当于某机构TaskExecutor相当于窗口办事者就是Task

普通队列

当然很多机构也没有设置什么军人优先的窗口,所以队列也有不带优先级的队列,因此我们先来实现一个非优先级的队列。

和上述某机构不一样,某机构可以先有机构,再有窗口,再有办事者。但是我们写代码的时候,要想写一个队列,那么务必要在队列中写TaskExecutor,那么就得先写好TaskExecutor类,以此类推就得先有Task类。

因此我们先写一个Task的接口,也就是办事的人,我把它设计为接口,方便办各种不同事的人进来:

// 办事的人。
public interface ITask {
// 办事,我们把办事的方法给办事的人,也就是你要办什么事,由你自己决定。
void run();
}

接下来再写一个TaskExecutor的类,也就是窗口,用来执行Task,认真看注释,非常有助于理解:

// 窗口
public class TaskExecutor extends Thread { // 在窗口拍的队,这个队里面是办事的人。
private BlockingQueue<ITask> taskQueue; // 这个办事窗口是否在等待着办事。
private boolean isRunning = true; public TaskExecutor(BlockingQueue<ITask> taskQueue) {
this.taskQueue = taskQueue;
} // 下班。
public void quit() {
isRunning = false;
interrup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isRunning) { // 如果是上班状态就待着。
ITask iTask;
try {
iTask = taskQueue.take(); // 叫下一个办事的人进来,没有人就等着。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if (!isRunning) {
// 发生意外了,是下班状态的话就把窗口关闭。
interrupt();
break; // 如果执行到break,后面的代码就无效了。
}
// 发生意外了,不是下班状态,那么窗口继续等待。
continue;
} // 为这个办事的人办事。
iTask.run();
}
}
}

这里要稍微解释下BlockingQueue<T>#take()方法,这个方法当队列里面的item为空的时候,它会一直处于阻塞状态,当队列中进入item的时候它会立刻有一个返回值,它就和ServerSocket.accept()方法一样,所以我们把它放入一个Thread中,以免阻塞调用它的线程(Android中可能是主线程)。

办事的人和窗口都有了,下面我们封装一个队列,也就是某机构,用来管理这些窗口:

// 某机构。
public class TaskQueue { // 某机构排的队,队里面是办事的人。
private BlockingQueue<ITask> mTaskQueue;
// 好多窗口。
private TaskExecutor[] mTaskExecutors; // 在开发者new队列的时候,要指定窗口数量。
public TaskQueue(int size) {
mTask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
mTaskExecutors = new TaskExecutor[size];
} // 开始上班。
public void start() {
stop();
// 把各个窗口都打开,让窗口开始上班。
for (int i = 0; i < mTaskExecutors.length; i++) {
mTaskExecutors[i] = new TaskExecutor(mTaskQueue);
mTaskExecutors[i].start();
}
} // 统一各个窗口下班。
public void stop() {
if (mTaskExecutors != null)
for (TaskExecutor taskExecutor : mTaskExecutors) {
if (taskExecutor != null) taskExecutor.quit();
}
} // 开一个门,让办事的人能进来。
public <T extends ITask> int add(T task) {
if (!mTaskQueue.contains(task)) {
mTaskQueue.add(task);
}
// 返回排的队的人数,公开透明,让外面的人看的有多少人在等着办事。
return mTaskQueue.size();
}
}

某机构、窗口、办事的人都有了,下面我们就派一个人去一件具体的事,但是上面我的Task是一个接口,所以我们需要用一个类来实现这个接口,来做某一件事:

// 做一件打印自己的id的事。
public class PrintTask implements ITask { private int id; public PrintTask(int id) {
this.id = i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为了尽量模拟窗口办事的速度,我们这里停顿两秒。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gnored) {
} System.out.println("我的id是:" + id);
}
}

下面就让我们模拟的虚拟世界运行一次: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这里暂时只开一个窗口。
TaskQueue taskQueue = new TaskQueue(1);
taskQueue.start(); for (int i = 0; i < 10; i++) {
PrintTask task = new PrintTask(i);
taskQueue.add(task);
}
} }

没错,队列按照我们理想的状况打印出来了:

我的id是:0
我的id是:1
我的id是:2
我的id是:3
我的id是:4
我的id是:5
我的id是:6
我的id是:7
我的id是:8
我的id是:9

上面我门只开了一个窗口,下面我多开几个窗口: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开三个窗口。
TaskQueue taskQueue = new TaskQueue(3);
taskQueue.start(); // 某机构开始工作。 for (int i = 0; i < 10; i++) {
// new 10 个需要办事的人,并且进入某机构办事。
PrintTask task = new PrintTask(i);
taskQueue.add(task);
}
}
}

这里要说明一下,在初始化的时候我们开了3个窗口,内部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某机构的大门开了以后,第一个办事的人进去到了第一个窗口,第二个办事的人进去到了第二个窗口,第三个办事的人进去到了第三个窗口,第四个办事的人进去排队在第一位,当第一、第二、第三个窗口中不论哪一个窗口的事办完了,第四个人就去哪一个窗口继续办事,第五个人等待,一次类推。这样子就达到了队列同事并发三个任务的效果。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队列,其它的一些特性也是基于此再次封装的,那么下面我就基于此再把人物的优先级加上,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特殊窗口->军人优先!

优先级队列

我们排队等待办事的时候,来了一个办事的人,那么如何判断这个办事人是否可以优先办理呢?那就要判断它是否具有优先的权限甚至他可以优先到什么程度。

所以我们需要让这个Task有一标志,那就是优先级,所以我用一个枚举类标记优先级:

public enum Priority {
LOW, // 最低。
DEFAULT, // 默认级别。
HIGH, // 高于默认级别。
Immediately // 立刻执行。
}

这里我把分了四个等级:最低默认立刻,这个等级肯定要给到我们的办事的人,也就是Task

public interface ITask {

    void run();

    void setPriority(Priority priority);

    Priority getPriority();
}

可以设置优先级和可以拿到优先级。

下面我们要把上面的LinkedBlockingQueue替换成PriorityBlockingQueue<E>,因为它可以自动做到优先级的比较,它要求泛型<E>,也就是我们的Task必须实现Comparable<E>接口,而Comparable<E>有一个compareTo(E)方法可以对两个<T>做比较,因此我们的队列需要改一下实现的方法:

// 某机构。
public class TaskQueue { // 某机构排的队,队里面是办事的人。
private BlockingQueue<ITask> mTaskQueue;
// 好多窗口。
private TaskExecutor[] mTaskExecutors; // 在开发者new队列的时候,要指定窗口数量。
public TaskQueue(int size) {
mTaskQueue = new PriorityBlockingQueue<>();
mTaskExecutors = new TaskExecutor[size];
} ...

然后ITask接口继承Comparable<E>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Task extends Comparable<ITask> {

    void run();

    void setPriority(Priority priority);

    Priority getPriority();
}

因为有setPriority(Priority)方法和getPriority()方法和Comparable<E>compareTo(E)方法,所以我们的每一个Task都需要实现这几个方法,这样就会很麻烦,所以我们封装一个BasicTask:

public abstract class BasicTask implements ITask {

    // 默认优先级。
private Priority priority = Priority.DEFAULT;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Priority(Priority priority) {
this.priority = priority;
} @Override
public Priority getPriority() {
return priority;
} // 做优先级比较。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ITask another) {
final Priority me = this.getPriority();
final Priority it = another.getPriority();
return me == it ? [...] : it.ordinal() - me.ordinal();
}
}

其它都好说,我们看到compareTo(E)方法就不太理解了,这里说一下这个方法:

compareTo(E)中传进来的E是另一个Task,如果当前Task比另一个Task更靠前就返回负数,如果比另一个Task靠后,那就返回正数,如果优先级相等,那就返回0。

这里要特别注意,我们看到上面当两个Task优先级不一样的时候调用了Priority.orinal()方法,并有后面的orinal减去了当前的orinal,怎么理解呢?首先要理解Priority.orinal()方法,在Java中每一个枚举值都有这个方法,这个枚举的值是它的下标+1,也就是[index + 1],所以我们写的Priority类其实可以这样理解:

public enum Priority {
1,
2,
3,
4
}

继续,如果给当前Task比较低,给compareTo(E)中的Task设置的优先级别比较高,那么Priority不一样,那么返回的值就是整数,因此当前Task就会被PriorityBlockingQueue<E>排到后面,如果调换那么返回结果也就调换了。

但是我们注意到me == it ? [...] : it.ordinal() - me.ordinal();中的[...]是什么鬼啊?因为这里缺一段代码呀哈哈哈(这个作者怎么傻乎乎的),这一段代码的意思是当优先级别一样的时候怎么办,那就是谁先加入队列谁排到前面呗,那么怎样返回值呢,我们怎么知道哪个Task先加入队列呢?这个时候可爱的我就出现了,我给它给一个序列标记它什么时候加入队列的不久完事了,于是我们可以修改下ITask接口,增加两个方法:

public interface ITask extends Comparable<ITask> {

    void run();

    void setPriority(Priority priority);

    Priority getPriority();

    void setSequence(int sequence);

    int getSequence();
}

我们用setSequence(int)标记它加入队列的顺序,然后因为setSequence(int)getSequence()是所有Task都需要实现的,所以我们在BasicTask中实现这两个方法:

public abstract class BasicTask implements ITask {

    // 默认优先级。
private Priority priority = Priority.DEFAULT;
private int sequence;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Priority(Priority priority) {
this.priority = priority;
} @Override
public Priority getPriority() {
return priorit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Sequence(int sequence) {
this.sequence = sequence;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Sequence() {
return sequence;
} // 做优先级比较。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ITask another) {
final Priority me = this.getPriority();
final Priority it = another.getPriority();
return me == it ? this.getSequence() - another.getSequence() :
it.ordinal() - me.ordinal();
}
}

看到了吧,刚才的[...]已经变成了this.getSequence() - another.getSequence(),这里需要和上面的it.ordinal() - me.ordinal();的逻辑对应,上面说到如果给当前Task比较低,给compareTo(E)中的Task设置的优先级别比较高,那么Priority不一样,那么返回的值就是整数,因此当前Task就会被PriorityBlockingQueue<E>排到后面,如果调换那么返回结果也就调换了。

这里的逻辑和上面对应就是和上面的逻辑相反,因为这里是当两个优先级一样时的返回,上面是两个优先级不一样时的返回,所以当优先级别一样时,返回负数表示当前Task在前,返回正数表示当前Task在后,正好上面上的逻辑对应。

接下来就是给Task设置序列了,于是我们在TaskQueue中的T void add(T)方法做个手脚:

public class TaskQueue {

    private AtomicInteger mAtomicInteger = new AtomicInteger();

    ...

    public TaskQueue(int size) {
...
} public void start() {
...
} public void stop() {
...
} public <T extends ITask> int add(T task) {
if (!mTaskQueue.contains(task)) {
task.setSequence(mAtomicInteger.incrementAndGet()); // 注意这行。
mTaskQueue.add(task);
}
return mTaskQueue.size();
}
}

这里我们使用了AtomicInteger类,它的incrementAndGet()方法会每次递增1,其实它相当于:

mAtomicInteger.addAndGet(1);

其它具体用法请自行搜索,这里不再赘述。

到此为止,我们的优先级别的队列就实现完毕了,我们来做下测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开一个窗口,这样会让优先级更加明显。
TaskQueue taskQueue = new TaskQueue(1);
taskQueue.start(); // // 某机构开始工作。 // 为了显示出优先级效果,我们预添加3个在前面堵着,让后面的优先级效果更明显。
taskQueue.add(new PrintTask(110));
taskQueue.add(new PrintTask(112));
taskQueue.add(new PrintTask(122)); for (int i = 0; i < 10; i++) { // 从第0个人开始。
PrintTask task = new PrintTask(i);
if (1 == i) {
task.setPriority(Priority.LOW); // 让第2个进入的人最后办事。
} else if (8 == i) {
task.setPriority(Priority.HIGH); // 让第9个进入的人第二个办事。
} else if (9 == i) {
task.setPriority(Priority.Immediately); // 让第10个进入的人第一个办事。
}
// ... 其它进入的人,按照进入顺序办事。
taskQueue.add(task);
}

没错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效果:

我的id是:9
我的id是:8
我的id是:110
我的id是:112
我的id是:122
我的id是:0
我的id是:2
我的id是:3
我的id是:4
我的id是:5
我的id是:6
我的id是:7
我的id是:1

  

Java的优先级任务队列的实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载]Java 应用性能调优实践

    Java 应用性能调优实践 Java 应用性能优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笔者根据个人经验,将 Java 性能优化分为 4 个层级:应用层.数据库层.框架层.JVM 层.通过介绍 Java 性能诊断工具 ...

  2. paip.java gui swt/jface 最佳实践

    paip.java gui swt/jface 最佳实践 1. 工具:Eclipse +jigloo4 1 2. 安装插件: 1 1. IMPORT swt lib 2 2. 新建立窗体 2 3. 运 ...

  3. Java运算符优先级(转)

    转自:http://www.cnblogs.com/gw811/archive/2012/10/13/2722752.html Java运算符优先级 序列号 符号 名称 结合性(与操作数) 目数 说明 ...

  4. 【转】Java运算符优先级

    原文网址:http://www.cnblogs.com/gw811/archive/2012/10/13/2722752.html Java运算符优先级 序列号 符号 名称 结合性(与操作数) 目数 ...

  5. java多线程中最佳的实践方案是什么?

    java多线程中最佳的实践方案是什么? 给你的线程起个有意义的名字.这样可以方便找bug或追踪.OrderProcessor, QuoteProcessor or TradeProcessor 这种名 ...

  6. 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实践)

    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实践) 基本概念:序列化是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可保持或传输的格式的过程.与序列化相对的是反序列化,它将流转换为对象.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可以轻松地存储和传输数据. 昨天在一本书上 ...

  7. paip.提升性能--多核编程中的java .net php c++最佳实践 v2.0 cah

    paip.提升性能--多核编程中的java .net php c++最佳实践  v2.0 cah 作者Attilax  艾龙,  EMAIL:1466519819@qq.com  来源:attilax ...

  8. JAVA异常的最佳工程学实践探索

    此文已由作者占金武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先说明一下背景: 项目日志中的Exception会被哨兵统一监控并报警 比较多的项目基于dubbo在做服务化 ...

  9. atitit.Atitit. Gui控件and面板-----服务端控件 java struts的实现最佳实践

    atitit.Atitit.  Gui控件and面板-----服务端控件 java struts的实现最佳实践 1. 服务器控件的类别 1 1.1. 数据控件:该类控件可细分为两种类型:数据源控件和数 ...

随机推荐

  1. 【Guava】使用Guava的RateLimiter做限流

    一.常见的限流算法 目前常用的限流算法有两个:漏桶算法和令牌桶算法. 1.漏桶算法 漏桶算法的原理比较简单,请求进入到漏桶中,漏桶以一定的速率漏水.当请求过多时,水直接溢出.可以看出,漏桶算法可以强制 ...

  2. AndroidStudio意外崩溃,电脑重启,导致重启打开Androidstudio后所有的import都出错

    解决方案: File -> Invalidate Cashes / Restart 重新编译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下面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关闭Android Studio,删掉工程下的.gradle ...

  3. XMPP大杂烩

    XMPP大杂烩 对XMPP的理解 XMPP是基于XML的即时通讯协议.对即时通讯场景进行了高度抽象,比如用订阅对方的上下线状态表示好友.提供了文本通讯.用户上下线通知.联系人管理.群组聊天等功能,还可 ...

  4. java泛型【收藏】

    什么是泛型? 泛型(Generic type 或者 generics)是对 Java 语言的类型系统的一种扩展,以支持创建可以按类型进行参数化的类.可以把类型参数看作是使用参数化类型时指定的类型的一个 ...

  5. 7-Flink的分布式缓存

    分布式缓存 Flink提供了一个分布式缓存,类似于hadoop,可以使用户在并行函数中很方便的读取本地文件,并把它放在taskmanager节点中,防止task重复拉取. 此缓存的工作机制如下:程序注 ...

  6. 数据结构(一) 单链表的实现-JAVA

    数据结构还是很重要的,就算不是那种很牛逼的,但起码得知道基础的东西,这一系列就算是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数据结构和填补自己在这一块的知识的空缺.加油.珍惜校园中自由学习的时光.按照链表.栈.队列.排序.数 ...

  7. Mysql加锁过程详解(6)-数据库隔离级别(2)-通过例子理解事务的4种隔离级别

    Mysql加锁过程详解(1)-基本知识 Mysql加锁过程详解(2)-关于mysql 幻读理解 Mysql加锁过程详解(3)-关于mysql 幻读理解 Mysql加锁过程详解(4)-select fo ...

  8. SQLite与FMDB使用中区别

    前几篇已经写完了SQLite与FMDB的基本内容以及衍生出来的知识点,我们这一篇主要讲述FMDB与SQLite在基本使用中的区别,大约需要5-10分钟时间讲述内容,欢迎大家指正. 基本使用区别 1.数 ...

  9. 怎样监听vue.js中v-for全部渲染完成?

    vue里面本身带有两个回调函数: 一个是Vue.nextTick(callback),当数据发生变化,更新后执行回调. 另一个是Vue.$nextTick(callback),当dom发生变化,更新后 ...

  10. Android Studio 使用Toast

    Toast 是Android系统中体重的一种非常好的提醒方式 在程序中可以将很小的一段消息提醒给用户 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不会占用如何屏幕空间 Button button1=(Button)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