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粘包

须知: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粘包不一定会发生

如果发生了:1.可能是在客户端已经粘了

      2.客户端没有粘,可能是在服务端粘了

应用程序所看到的数据是一个整体,或说是一个流(stream),一条消息有多少字节对应用程序是不可见的,因此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这也是容易出现粘包问题的原因。(因为TCP是流式协议,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啥时候结束)。而UDP是面向消息的协议,每个UDP段都是一条消息,应用程序必须以消息为单位提取数据,不能一次提取任意字节的数据,这一点和TCP是很不同的。怎样定义消息呢?可以认为对方一次性write/send的数据为一个消息,需要明白的是当对方send一条信息的时候,无论底层怎样分段分片,TCP协议层会把构成整条消息的数据段排序完成后才呈现在内核缓冲区。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server side  TCP 

Client side Tcp 

 Server Side UDP

 Client Side UDP 

输出结果: 不会黏包 但是会报错

二、黏包的成因

TCP 协议中的数据传递  

TCP 协议的拆包机制

当发送端缓冲区的长度大于网卡的MTU时,tcp会将这次发送的数据拆成几个数据包发送出去。
MTU是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上传送的最大数据包。MTU的单位是字节。 大部分网络设备的MTU都是1500。如果本机的MTU比网关的MTU大,大的数据包就会被拆开来传送,这样会产生很多数据包碎片,增加丢包率,降低网络速度。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提供高可靠性服务。
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
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 即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
对于空消息:tcp是基于数据流的,于是收发的消息不能为空,这就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添加空消息的处理机制,防止程序卡住,而udp是基于数据报的,即便是你输入的是空内容(直接回车),也可以被发送,udp协议会帮你封装上消息头发送过去。
可靠黏包的tcp协议:tcp的协议数据不会丢,没有收完包,下次接收,会继续上次继续接收,己端总是在收到ack时才会清除缓冲区内容。数据是可靠的,但是会粘包。 发送方缓存引起的黏包 服务器端

客户端

 结果 

总结

黏包现象只发生在tcp协议中:

1.从表面上看,黏包问题主要是因为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缓存机制、tcp协议面向流通信的特点。

2.实际上,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黏包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

问题的根源在于,接收端不知道发送端将要传送的字节流的长度,所以解决粘包的方法就是围绕,如何让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前,把自己将要发送的字节流总大小让接收端知晓,然后接收端来一个死循环接收完所有数据。

Day 34 黏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tcp黏包解决方案

    tcpip协议使用"流式"(套接字)进行数据的传输,就是说它保证数据的可达以及数据抵达的顺序,但并不保证数据是否在你接收的时候就到达,特别是为了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带宽,底层会使用缓 ...

  2. tcp传输黏包

    tcp传输黏包 tcpip协议使用"流式"(套接字)进行数据的传输,就是说它保证数据的可达以及数据抵达的顺序,但并不保证数据是否在你接收的时候就到达,特别是为了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带 ...

  3. Python之黏包的解决

    黏包的解决方案 发生黏包主要是因为接收者不知道发送者发送内容的长度,因为tcp协议是根据数据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有缓存机制, 所以当出现连续发送或连续接收的时候,发送的长度和接收的长度不匹配的情况下就 ...

  4. 【TCP协议】(3)---TCP粘包黏包

    [TCP协议](3)---TCP粘包黏包 有关TCP协议之前写过两篇博客: 1.[TCP协议](1)---TCP协议详解 2.[TCP协议](2)---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一.TCP粘包.拆包图 ...

  5. Python网络编程之黏包问题

    二.解决黏包问题 2.1 解决黏包方法1 计算消息实体的大小 服务端接受两次,一次时消息大小,二次是消息实体,解决消息实体黏包 客户端发送两次,一次是消息大小,一次是消息实体 在两次收发之间加入一次多 ...

  6. 黏包现象之udp

    老师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Eva-J/articles/8244551.html server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ubprocess ser ...

  7. 黏包现象之TCP

    老师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Eva-J/articles/8244551.html#_label5 server #_*_coding:gbk*_ from socket ...

  8. socket之黏包

    一.黏包成因 1.tcp协议的拆包机制 当发送端缓冲区的长度大于网卡的MTU时,tcp会将这次发送的数据拆成几个数据包发送出去. MTU是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的缩写.意思 ...

  9. 缓冲区 subprocess 黏包

    一.缓冲区   每个socket被创建以后,都会分配两个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默认大小都为8k,可以通过getsocket()获取,暂时存放传输数据,防止程序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卡组,提高代码运 ...

随机推荐

  1. Python学习记录day7

    目录 Python学习记录day7 1. 面向过程 VS 面向对象 编程范式 2. 面向对象特性 3. 类的定义.构造函数和公有属性 4. 类的析构函数 5. 类的继承 6. 经典类vs新式类 7. ...

  2. 18-从n个数中选m个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int n, int m){        if(n < m)         //这个条 ...

  3. Spring框架的核心功能之AOP概述

    1. 什么是AOP的技术? * 在软件业,AOP为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为:面向切面编程 * AOP是一种编程范式,隶属于软工范畴,指导开发者如何组织程序结构 ...

  4. struts框架总结

    1.struts2框架开发的过程:先导包,再写配置(写struts.xml配置,还有在web.xml中进行过滤器的配置,过滤器的配置一定不能少) 2.struts框架是前端web层的框架.主要的特点: ...

  5. 【原创】Silverlight之TextBox的LostFocus、GotFocus事件

    <TextBox x:Name="txtCount" Width="200" Height="35" GotFocus="t ...

  6. Golang之Mysql操作

    话说当年武大郎对着电脑一顿噼里啪啦,,,对mysql增删改查 增加insert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jmoir ...

  7. OpenSSL基础知识

    1.openssl里的fips是什么意思? openssl-fips是符合FIPS标准的Openssl. 联邦信息处理标准(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 ...

  8. HDFS高可用性及其分布式系统思想基础

    源自单点失效问题,也就是当NameNode不可用的时候,用什么办法可以平滑过渡? 最直接的办法是再添加一个备用的NN,这就产生了Active NameNode和Standby NameNode的设计思 ...

  9. Luogu 3953[NOIP2017] 逛公园 堆优化dijkstra + 记忆化搜索

    题解 首先肯定是要求出单源最短路的,我用了堆优化dijikstra ,复杂度 mlogm,值得拥有!(只不过我在定义优先队列时把greater 打成了 less调了好久 然后我们就求出了$i$到源点的 ...

  10. 前后台交互(打开前端页面,不传递任何数据,发送ajax请求)

    1.打开前端,不传递任何数据 <script src="./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docu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