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框架教程
Node主要用在开发 Web 应用。这决定了使用 Node,往往离不开 Web 应用框架。
Koa 就是一种简单好用的 Web 框架。它的特点是优雅、简洁、表达力强、自由度高。本身代码只有1000多行,所有功能都通过插件实现,很符合 Unix 哲学。
本文从零开始,循序渐进,教会你如何使用 Koa 写出自己的 Web 应用。每一步都有简洁易懂的示例,希望让大家一看就懂。
零、准备
首先,检查 Node 版本。
$ node -v
v8.0.0
Koa 必须使用 7.6 以上的版本。如果你的版本低于这个要求,就要先升级 Node。这里的所有示例我都运行过,可到http://bijian1013.iteye.com/blog/2425085下载。
一.基本用法
1.1 架设 HTTP 服务
只要三行代码,就可以用 Koa 架设一个 HTTP 服务。
// 01.js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app.listen(3000);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1.js
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127.0.0.1:3000 。你会看到页面显示"Not Found",表示没有发现任何内容。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告诉 Koa 应该显示什么内容。
1.2 Context 对象
Koa 提供一个 Context 对象,表示一次对话的上下文(包括 HTTP 请求和 HTTP 回复)。通过加工这个对象,就可以控制返回给用户的内容。
Context.response.body
属性就是发送给用户的内容。请看下面的例子。
// 02.js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main = ctx => {
ctx.response.body = 'Hello World';
}; app.use(main);
app.listen(3000);
上面代码中,main
函数用来设置ctx.response.body
。然后,使用app.use
方法加载main
函数。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ctx.response
代表 HTTP Response。同样地,ctx.request
代表 HTTP Request。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2.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现在就可以看到"Hello World"了。
1.3 HTTP Response 的类型
Koa 默认的返回类型是text/plain
,如果想返回其他类型的内容,可以先用ctx.request.accepts
判断一下,客户端希望接受什么数据(根据 HTTP Request 的Accept
字段),然后使用ctx.response.type
指定返回类型。请看下面的例子。
// 03.js
const main = ctx => {
if (ctx.request.accepts('xml')) {
ctx.response.type = 'xml';
ctx.response.body = '<data>Hello World</data>';
} else if (ctx.request.accepts('json')) {
ctx.response.type = 'json';
ctx.response.body = { data: 'Hello World' };
} else if (ctx.request.accepts('html')) {
ctx.response.type = 'html';
ctx.response.body = '<p>Hello World</p>';
} else {
ctx.response.type = 'text';
ctx.response.body = 'Hello World';
}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3.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 XML 文档了。
1.4 网页模板
实际开发中,返回给用户的网页往往都写成模板文件。我们可以让 Koa 先读取模板文件,然后将这个模板返回给用户。请看下面的例子。
// 04.js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main = ctx => {
ctx.response.type = 'html';
ctx.response.body = fs.createReadStream('./template.html');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4.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看到的就是模板文件的内容了。
二.路由
2.1 原生路由
网站一般都有多个页面。通过ctx.request.path
可以获取用户请求的路径,由此实现简单的路由。请看下面的例子。
// 05.js
const main = ctx => {
if (ctx.request.path !== '/') {
ctx.response.type = 'html';
ctx.response.body = '<a href="/">Index Page</a>';
} else {
ctx.response.body = 'Hello World';
}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5.js
访问 http://127.0.0.1:3000/about ,可以看到一个链接,点击后就跳到首页。
2.2 koa-route 模块
原生路由用起来不太方便,我们可以使用封装好的koa-route
模块。请看下面的例子。
// 06.js
const route = require('koa-route'); const about = ctx => {
ctx.response.type = 'html';
ctx.response.body = '<a href="/">Index Page</a>';
}; const main = ctx => {
ctx.response.body = 'Hello World';
}; app.use(route.get('/', main));
app.use(route.get('/about', about));
上面代码中,根路径/
的处理函数是main
,/about
路径的处理函数是about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6.js
访问 http://127.0.0.1:3000/about ,效果与上一个例子完全相同。
2.3 静态资源
如果网站提供静态资源(图片、字体、样式表、脚本......),为它们一个个写路由就很麻烦,也没必要。koa-static
模块封装了这部分的请求。请看下面的例子。
// 12.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serve = require('koa-static'); const main = serve(path.join(__dirname));
app.use(main);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2.js
访问 http://127.0.0.1:3000/12.js,在浏览器里就可以看到这个脚本的内容。
2.4 重定向
有些场合,服务器需要重定向(redirect)访问请求。比如,用户登陆以后,将他重定向到登陆前的页面。ctx.response.redirect()
方法可以发出一个302跳转,将用户导向另一个路由。请看下面的例子。
// 13.js
const redirect = ctx => {
ctx.response.redirect('/');
ctx.response.body = '<a href="/">Index Page</a>';
}; app.use(route.get('/redirect', redirect));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3.js
访问 http://127.0.0.1:3000/redirect ,浏览器会将用户导向根路由。
三.中间件
3.1 Logger 功能
Koa 的最大特色,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设计,就是中间件(middleware)。为了理解中间件,我们先看一下 Logger (打印日志)功能的实现。
最简单的写法就是在main
函数里面增加一行。
// 07.js
const main = ctx => {
console.log(`${Date.now()} ${ctx.request.method} ${ctx.request.url}`);
ctx.response.body = 'Hello World';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7.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命令行就会输出日志。
1502144902843 GET /
3.2 中间件的概念
上一个例子里面的 Logger 功能,可以拆分成一个独立函数。
// 08.js
const logger = (ctx, next) => {
console.log(`${Date.now()} ${ctx.request.method} ${ctx.request.url}`);
next();
}
app.use(logger);
像上面代码中的logger
函数就叫做"中间件"(middleware),因为它处在 HTTP Request 和 HTTP Response 中间,用来实现某种中间功能。app.use()
用来加载中间件。
基本上,Koa 所有的功能都是通过中间件实现的,前面例子里面的main
也是中间件。每个中间件默认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 Context 对象,第二个参数是next
函数。只要调用next
函数,就可以把执行权转交给下一个中间件。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8.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命令行窗口会显示与上一个例子相同的日志输出。
3.3 中间件栈
多个中间件会形成一个栈结构(middle stack),以"先进后出"(first-in-last-out)的顺序执行。
- 最外层的中间件首先执行。
- 调用
next
函数,把执行权交给下一个中间件。- ...
- 最内层的中间件最后执行。
- 执行结束后,把执行权交回上一层的中间件。
- ...
- 最外层的中间件收回执行权之后,执行
next
函数后面的代码。
请看下面的例子。
// 09.js
const one = (ctx, next) => {
console.log('>> one');
next();
console.log('<< one');
} const two = (ctx, next) => {
console.log('>> two');
next();
console.log('<< two');
} const three = (ctx, next) => {
console.log('>> three');
next();
console.log('<< three');
} app.use(one);
app.use(two);
app.use(three);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09.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命令行窗口会有如下输出。
>> one
>> two
>> three
<< three
<< two
<< one
如果中间件内部没有调用next
函数,那么执行权就不会传递下去。作为练习,你可以将two
函数里面next()
这一行注释掉再执行,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3.4 异步中间件
迄今为止,所有例子的中间件都是同步的,不包含异步操作。如果有异步操作(比如读取数据库),中间件就必须写成 async 函数。请看下面的例子。
// 10.js
const fs = require('fs.promised');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main = async function (ctx, next) {
ctx.response.type = 'html';
ctx.response.body = await fs.readFile('./template.html', 'utf8');
}; app.use(main);
app.listen(3000);
上面代码中,fs.readFile
是一个异步操作,必须写成await fs.readFile()
,然后中间件必须写成 async 函数。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0.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就可以看到模板文件的内容。
3.5 中间件的合成
koa-compose
模块可以将多个中间件合成为一个。请看下面的例子。
// 11.js
const compose = require('koa-compose'); const logger = (ctx, next) => {
console.log(`${Date.now()} ${ctx.request.method} ${ctx.request.url}`);
next();
} const main = ctx => {
ctx.response.body = 'Hello World';
}; const middlewares = compose([logger, main]);
app.use(middlewares);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1.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就可以在命令行窗口看到日志信息。
四.错误处理
4.1 500 错误
如果代码运行过程中发生错误,我们需要把错误信息返回给用户。HTTP 协定约定这时要返回500状态码。Koa 提供了ctx.throw()
方法,用来抛出错误,ctx.throw(500)
就是抛出500错误。请看下面的例子。
// 14.js
const main = ctx => {
ctx.throw(500);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4.js
访问 http://127.0.0.1:3000,你会看到一个500错误页"Internal Server Error"。
4.2 404错误
如果将ctx.response.status
设置成404,就相当于ctx.throw(404)
,返回404错误。请看下面的例子。
// 15.js
const main = ctx => {
ctx.response.status = 404;
ctx.response.body = 'Page Not Found';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5.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你就看到一个404页面"Page Not Found"。
4.3 处理错误的中间件
为了方便处理错误,最好使用try...catch
将其捕获。但是,为每个中间件都写try...catch
太麻烦,我们可以让最外层的中间件,负责所有中间件的错误处理。请看下面的例子。
// 16.js
const handler = async (ctx, next) => {
try {
await next();
} catch (err) {
ctx.response.status = err.statusCode || err.status || 500;
ctx.response.body = {
message: err.message
};
}
}; const main = ctx => {
ctx.throw(500);
}; app.use(handler);
app.use(main);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6.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你会看到一个500页,里面有报错提示 {"message":"Internal Server Error"}
。
4.4 error 事件的监听
运行过程中一旦出错,Koa 会触发一个error
事件。监听这个事件,也可以处理错误。请看下面的例子。
// 17.js
const main = ctx => {
ctx.throw(500);
}; app.on('error', (err, ctx) =>
console.error('server error', err);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7.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你会在命令行窗口看到"server error xxx"。
4.5 释放 error 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错误被try...catch
捕获,就不会触发error
事件。这时,必须调用ctx.app.emit()
,手动释放error
事件,才能让监听函数生效。请看下面的例子。
// 18.js`
const handler = async (ctx, next) => {
try {
await next();
} catch (err) {
ctx.response.status = err.statusCode || err.status || 500;
ctx.response.type = 'html';
ctx.response.body = '<p>Something wrong, please contact administrator.</p>';
ctx.app.emit('error', err, ctx);
}
}; const main = ctx => {
ctx.throw(500);
}; app.on('error', function(err) {
console.log('logging error ', err.message);
console.log(err);
});
上面代码中,main
函数抛出错误,被handler
函数捕获。catch
代码块里面使用ctx.app.emit()
手动释放error
事件,才能让监听函数监听到。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8.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你会在命令行窗口看到logging error
。
五.Web App 的功能
5.1 Cookies
ctx.cookies
用来读写 Cookie。请看下面的例子。
// 19.js
const main = function(ctx) {
const n = Number(ctx.cookies.get('view') || 0) + 1;
ctx.cookies.set('view', n);
ctx.response.body = n + ' views';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19.js
访问 http://127.0.0.1:3000 ,你会看到1 views
。刷新一次页面,就变成了2 views
。再刷新,每次都会计数增加1。
5.2 表单
Web 应用离不开处理表单。本质上,表单就是 POST 方法发送到服务器的键值对。koa-body
模块可以用来从 POST 请求的数据体里面提取键值对。请看下面的例子。
// 20.js
const koaBody = require('koa-body'); const main = async function(ctx) {
const body = ctx.request.body;
if (!body.name) ctx.throw(400, '.name required');
ctx.body = { name: body.name };
}; app.use(koaBody());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20.js
打开另一个命令行窗口,运行下面的命令。
$ curl -X POST --data "name=Jack" 127.0.0.1:3000
{"name":"Jack"} $ curl -X POST --data "name" 127.0.0.1:3000
name required
上面代码使用 POST 方法向服务器发送一个键值对,会被正确解析。如果发送的数据不正确,就会收到错误提示。
5.3 文件上传
koa-body
模块还可以用来处理文件上传。请看下面的例子。
// 21.js
const os = require('o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koaBody = require('koa-body'); const main = async function(ctx) {
const tmpdir = os.tmpdir();
const filePaths = [];
const files = ctx.request.body.files || {}; for (let key in files) {
const file = files[key];
const filePath = path.join(tmpdir, file.name);
const reader = fs.createReadStream(file.path);
const writer = fs.createWriteStream(filePath);
reader.pipe(writer);
filePaths.push(filePath);
} ctx.body = filePaths;
}; app.use(koaBody({ multipart: true }));
运行这个脚本。
$ node 21.js
打开另一个命令行窗口,运行下面的命令,上传一个文件。注意,/path/to/file
要更换为真实的文件路径。
$ curl --form upload=@/path/to/file http://127.0.0.1:3000
["/tmp/file"]
文章来源: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7/08/koa.html,原作者的本文的配套示例库。(如果不方便使用 Git,也可以下载 zip 文件解压。)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uanyf/koa-demos.git
接着,进入示例库,安装依赖。
$ cd koa-demos
$ npm install
所有示例源码,都在 demos 目录下面。
koa2的官方文档资料详见http://www.koacn.com/#context,https://koa.bootcss.com/#。
Koa框架教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Koa 框架教程
Koa 框架教程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7年8月 9日 Node 主要用在开发 Web 应用.这决定了使用 Node,往往离不开 Web 应用框架. Koa 就是一种简单好用的 Web 框 ...
- Koa框架教程,Koa框架开发指南,Koa框架中文使用手册,Koa框架中文文档
我的博客:CODE大全:www.codedq.net:业余草:www.xttblog.com:爱分享:www.ndislwf.com或ifxvn.com. Koa -- 基于 Node.js 平台的下 ...
- tinyshop框架教程已在腾讯课堂开课
php就业网简介:www.php91.net,专注于Thinkphp框架教程的php框架学习中心.同时也有小崔老师自学php的教程,与你一起成长哦 同时,php就业网教程部分:http://www.p ...
- koa框架异步返回值的操作(co,koa-compose)
最近在做demo的时候使用了koa框架,自己做了一个静态服务器,首先判断访问文件是否存在,在回调函数中设置了this.body,run之后,各种404,花了N长的时间把koa-compose和co模块 ...
- nodejs 中koa框架下的微信公众号开发初始篇
最近在搞微信公众号开发,后端采用的是nodejs下的koa框架,初识后端的菜鸟,自己搞难度太大了,网上找了很多文章,采用的中间件大都是express框架下的,不过好在爬了许多坑之后总算看见点曙光了,遂 ...
- jfinal框架教程-学习笔记
jfinal框架教程-学习笔记 JFinal 是基于 Java 语言的极速 WEB + ORM 开发框架,其核心设计目标是开发迅速.代码量少.学习简单.功能强大.轻量级.易扩展.Restfu ...
- revel框架教程之缓存和Job
Go语言实战 - revel框架教程之缓存和Job 所有的网站应该都会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需求,首页一秒之内打开. 满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页面静态化,效果最好,对服务器基本没负担,只要带宽足够就好了 ...
- revel框架教程之权限控制
Go语言实战 - revel框架教程之权限控制 一个站点上面最基本都会有三种用户角色,未登录用户.已登录用户和管理员.这一次我们就来看看在revel框架下如何进行权限控制. 因为revel是MVC结构 ...
- scrapy爬虫框架教程(二)-- 爬取豆瓣电影TOP250
scrapy爬虫框架教程(二)-- 爬取豆瓣电影TOP250 前言 经过上一篇教程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Scrapy的基本情况,并写了一个简单的小demo.这次我会以爬取豆瓣电影TOP250为例进一步为大 ...
随机推荐
- AspNetCore Mvc 自定义中间件认证
AspNetCore Mvc 自定义中间件认证 实现控制器访问验证和拦截. 1.注册政策. 例如: services.AddAuthorization(options => { options. ...
- C# WebAPI中使用Swagger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网站架构基本都由原来的后端渲染,变成了:前端渲染.前后端分离的形态,而且前端技术和后端技术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前端和后端的唯一联系变成了API接口:API文档变成了前 ...
- Sql Server字符串拆分(Split)方法汇总
详细链接:https://shop499704308.taobao.com/?spm=a1z38n.10677092.card.11.594c1debsAGeak--方法0:动态SQL法 declar ...
- 上云、微服务化和DevOps,少走弯路的办法
本文由 网易云发布. 作者:张亮 如果说一个项目的发展历程就像一段未知的旅程,那<云原生应用架构实践>就像一张地图,基于前人的探索标明了在这段旅途中将会碰到的障碍,并注明了越过这些障碍的 ...
- jzoj5804
這道題n-m很小,可以從此入手 記f[i][j]為i個字符括號綜合為j的合法方案數 則第i個括號可以枚舉為(和),所以f[i][j]=f[i-1][j-1]+f[i-1][j+1],小心越界 再記a為 ...
- MySQL数据库中的字段类型varchar和char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哪种字段查找效率要高?
1,varchar与char的区别?(1)区别一,定长和变长,char表示定长,长度固定:varchar表示变长,长度可变.当插入字符串超出长度时,视情况来处理,如果是严格模式,则会拒绝插入并提示错误 ...
- spring boot 使用application.properties 进行外部配置
application.properties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开发的时候,经常使用它来配置一些可以手动修改而且不用编译的变量,这样的作用在于,打成war包或者jar用于生产环境时,我们可以手动修改环 ...
- Storm Trident详解
Trident是基于Storm进行实时留处理的高级抽象,提供了对实时流4的聚集,投影,过滤等操作,从而大大减少了开发Storm程序的工作量.Trident还提供了针对数据库或则其他持久化存储的有状态的 ...
- nginx并发连接控制模块ngx_http_limit_conn_module
模块: ngx_http_limit_conn_module 作用: 根据定义的key限制并发连接数 配置示例: http { limit_conn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
- 用Python玩转数据第六周——高级数据处理与可视化
1.matplotlib中有两个模块,pyplot和pylab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plot(x,y) import pylab as p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