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DjangoRESTframework

  现在流行的前后端分离Web应用模式,然而在开发Web应用中,有两种应用模式:1、前后端不分离 2、前后端分离。

1、前后端不分离

  在前后端不分离中,前端看见的效果都是由后端渲染或者重定向,然后发给前端的。即前后端耦合度高。这种开发模式比较适合纯网页应用,但是后端对接app的时候,app可能不需要后端返回的HTML网页,而是数据本身。所以后端的接口并不适合前端app应用,为了对接app后端还需另一套接口。

2、前后端分离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中,后端返回前端需要的数据,不渲染HTML页面。用户先看到效果,从后端请求的数据加载到前端中。网页和app都有自己处理网页的方式,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前端与后端的耦合度相对较低。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中,我们通常将后端开发的每个视图称为一个接口,或者API,前端通过访问接口来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

3、认识RESTful

在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里,后端API接口定义

举个例子:后端数据库中保存了商品的信息,前端需要对商品数据进行增删改查,那相应的每个操作需要提供一个API接口:

  1、POST 增加商品

  2、POST 删除商品

  3、POST 修改商品

  4、GET 查询商品

  因为每一个接口与请求方式对于每一个开发者来说都可能不一样,因此存在了一种统一的定义方式,被广大开发人员接收和普遍采用的APIRESTful设计风格。

RESTful设计方法

1、域名:

尽量把API部署在专用域名下:

https://api.example.com

如果确定API很简单,不会有进一步扩展,可以考虑放在主域名下:

https://example.org/api/

2、版本(Versioning)

将API的版本号放入URL中

http://www.example.com/api/1.0/foo

http://www.example.com/api/1.1/foo

http://www.example.com/api/2.0/foo

  另一种方法就是将版本号放在HTTP头信息中,放入URL方便和直观。github就采用的是这种方法。不同版本就是同一资源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应该采用同一个URL。版本号可以在HTTP请求头信息的Accept字段中进行区分。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1.0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1.1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2.0

3、路径(Endpoint)

  路径又称终点(endpoint),表示API的具体网址,每个网址代表一种资源。资源作为网址,只能是名词,不能是动词,而且名词与数据库表名对应,对于简洁的结构,始终用名词,此外利用HTTP方法可以分离网址中的资源名称的操作。API中的名词应该使用复数。无论子资源或者所有资源。就像下面例子,获取产品API可以这样定义。

获取单个产品:http://127.0.0.1:8080/AppName/rest/products/1
获取所有产品: http://127.0.0.1:8080/AppName/rest/products

3、HTTP动词

对于资源的具体操作类型,由HTTP动词表示,常用的HTTP动词有四个(括号里是对应SQL命令)

GET(SELECT):从服务器取出资源(一项或多项)。
POST(CREATE):在服务器新建一个资源。
PUT(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改变后的完整资源)。
DELETE(DELETE):从服务器删除资源。

还有三个不常用的HTTP动词: PATCH(UPDATE):在服务器更新(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改变的属性)。
HEAD:获取资源的元数据。
OPTIONS:获取信息,关于资源的哪些属性是客户端可以改变的。
GET /zoos:列出所有动物园
POST /zoos:新建一个动物园(上传文件)
GET /zoos/ID:获取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
PUT /zoos/ID:更新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提供该动物园的全部信息)
PATCH /zoos/ID:更新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提供该动物园的部分信息)
DELETE /zoos/ID:删除某个动物园
GET /zoos/ID/animals:列出某个指定动物园的所有动物
DELETE /zoos/ID/animals/ID:删除某个指定动物园的指定动物

4、过滤信息(Filtering)

记录的东西多的话,API应该提供参数,过滤返回结果,服务器不可能全部返回。

?limit=10:指定返回记录的数量
?offset=10:指定返回记录的开始位置。
?page=2&per_page=100:指定第几页,以及每页的记录数。
?sortby=name&order=asc:指定返回结果按照哪个属性排序,以及排序顺序。
?animal_type_id=1:指定筛选条件

参数设计允许冗余,即API路径和URL参数偶尔有重复,比如GET /zoos/ID/animalsGET /animals?zoo_id=ID 的含义是相同的。

6、状态码*(Status Codes)

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的状态码和提示信息,常见的以下信息:(方括号是该状态码对应的HTTP动词)

200 OK - [GET]:服务器成功返回用户请求的数据
201 CREATED - [POST/PUT/PATCH]:用户新建或修改数据成功。
202 Accepted - [*]:表示一个请求已经进入后台排队(异步任务)
204 NO CONTENT - [DELETE]:用户删除数据成功。
400 INVALID REQUEST - [POST/PUT/PATCH]:用户发出的请求有错误,服务器没有进行新建或修改数据的操作
401 Unauthorized - [*]:表示用户没有权限(令牌、用户名、密码错误)。
403 Forbidden - [*] 表示用户得到授权(与401错误相对),但是访问是被禁止的。
404 NOT FOUND - [*]:用户发出的请求针对的是不存在的记录,服务器没有进行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406 Not Acceptable - [GET]:用户请求的格式不可得(比如用户请求JSON格式,但是只有XML格式)。
410 Gone -[GET]:用户请求的资源被永久删除,且不会再得到的。
422 Unprocesable entity - [POST/PUT/PATCH] 当创建一个对象时,发生一个验证错误。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发生错误,用户将无法判断发出的请求是否成功。

7、错误处理(Error handling)

如果状态码是4xx,服务器就应该向用户返回出错信息。一般来说,返回信息中将error作为键名,出错信息作为键值就可以了。

{
error: "Invalid API key"
}

8、返回结果

针对不同操作,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结果应该符合以下规范

GET /collection:返回资源对象的列表(数组)
GE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单个资源对象
POST /collection:返回新生成的资源对象
PU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PATCH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DELETE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一个空文档

9、超媒体(Hypermedia API)

  RESTful API最好做到Hypermedia(即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连向其他API方法),使得用户不查文档,也知道下一步做啥。比如githubAPI就是这种设计,访问api.github.com会得到一个所有可用的API的网址列表:

{
"current_user_url": "https://api.github.com/user",
"authorizations_url": "https://api.github.com/authorizations",
// ...
}

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想获取当前用户信息,就应该访问第一个url,然后就得到下面结果。

{
"message": "Requires authentication",
"documentation_url": "https://developer.github.com/v3"
}

上面的显示,服务器给出了提示信息,以及文档的地址。

10、其他

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格式,应该尽量使用JSON,避免使用XML

14-认识DjangoRESTframework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jangoRestFramework学习二之序列化组件、视图组件 serializer modelserializer

      DjangoRestFramework学习二之序列化组件.视图组件   本节目录 一 序列化组件 二 视图组件 三 xxx 四 xxx 五 xxx 六 xxx 七 xxx 八 xxx 一 序列化组 ...

  2. day 88 DjangoRestFramework学习二之序列化组件、视图组件

    DjangoRestFramework学习二之序列化组件.视图组件   本节目录 一 序列化组件 二 视图组件 三 xxx 四 xxx 五 xxx 六 xxx 七 xxx 八 xxx 一 序列化组件 ...

  3. Ubuntu 14.04中Elasticsearch集群配置

    Ubuntu 14.04中Elasticsearch集群配置 前言:本文可用于elasticsearch集群搭建参考.细分为elasticsearch.yml配置和系统配置 达到的目的:各台机器配置成 ...

  4. IIC驱动移植在linux3.14.78上的实现和在linux2.6.29上实现对比(deep dive)

    首先说明下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网上有许多博客也是介绍I2C驱动在linux上移植的实现,但是笔者认为他们相当一部分没有分清所写的驱动时的驱动模型,是基于device tree, 还是基于传统的Platf ...

  5. Angular2 Hello World 之 2.0.0-beta.14

    公司现在采用angualrjs开发一些web应用,采用的是angular1,现在angular2已经差不多了,听说最近rc6已经出来了……其实感觉好慢啊!之前也做过一些anglar2的例子,但是没有记 ...

  6. 14门Linux课程,打通你Linux的任督二脉!

    Linux有很多优点:安全.自主.开源--,也正是这些优点使得很多人都在学Linux. 虽说网上有大把的Linux课程资源,但是对很多小白来说网上的课程资源比较零散并不适合新手学习. 正因为此,总结了 ...

  7. deepsooncms在Ubuntu 14.04上部署教程

    deepsooncms在Ubuntu 14.04上部署教程 一.安装mono1.在命令行运行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keyserver.ubuntu.com --re ...

  8. ubuntu 14.10 lts 64-bits环境下使用Android Studio

    距离google发布android studio 1.0正式版已经两个月左右了.由于一直习惯使用eclipse+ADT的模式,而且曾在windows下试用一次Android Studio预览版,感觉卡 ...

  9. 在 Ubuntu 14.10 中借用 Windows 的字体

    在前一篇随笔中,我详细讨论了字体的分类及用途,也以 Fedora 20 为例,展示了字体配置的思路和方法.我在配置 Fedora 20 系统字体的时候,采用的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方法,完全抛开了系统原有的 ...

  10. 转-基于NodeJS的14款Web框架

    基于NodeJS的14款Web框架 2014-10-16 23:28 作者: NodeJSNet 来源: 本站 浏览: 1,399 次阅读 我要评论暂无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 摘要: 在几年的时间里 ...

随机推荐

  1. linux添加磁盘分区做为swap分区

    在部署oracle时,根据内存的不同,会对swap分区大小有不同要求,具体参考https://www.cnblogs.com/chxmtl/p/11672053.html 下面为具体操作步骤. 1.新 ...

  2. react生命周期函数的应用-----1性能优化 2发ajax请求

    知识点1:每次render其实就会将jax的模板生成一个虚拟dom,跟上一个虚拟dom进行比对,通过diff算法找出不同,再更新到真实dom上去. 1性能优化 每次父组件render一次(除了第一次初 ...

  3. excel文字随单元格大小变化

    对于不想因为伸缩等,造成部分文字看不见 或者 格式变形等,可以采用缩小字体或适应文字: 1.excel中可以选择缩小字体填充,这样,缩小excel就不怕了:  2.word中,excel表设置适应文字 ...

  4. iconv转换

    /////////////////////////////////////////////////////// #include <iconv.h> #include <stdlib ...

  5. 给OPi Zero Plus添加USB启动功能

    为使OPi Zero Plus支持U盘启动,需要在板载的SPI Flash当中刷入uboot.在这个过程当中绕了很多弯路,特此记录 最终操作步骤见文末 网上的教程仅使用sudo modprobe sp ...

  6. 批量修改含空格的文件名「Linux」

    1.问题:文件批量重命名和处理文件名中的空格 如果文件名中有空格,在执行以下shell脚本的时候会出错. shell 脚本 for filename in `ls` do echo $filename ...

  7. HelloDjango 第 11 篇:自动生成文章摘要

    作者:HelloGitHub-追梦人物 文中涉及的示例代码,已同步更新到 HelloGitHub-Team 仓库 博客文章的模型有一个 excerpt 字段,这个字段用于存储文章的摘要.目前为止,还只 ...

  8. PlayJava Day017

    今日所学: /* 2019.08.19开始学习,此为补档. */ 1.数组变量 a.数组变量是数组的管理者而非数组本身 b.数组必须创建出来然后交给数组变量来管理 c.数组变量之间的赋值是管理权限的赋 ...

  9. 原生js对cookie的增删改查

    一.增 document.cookie = cname + "=" + cvalue + ";expires=" + expires + ";path ...

  10. 松软科技web课堂:SQLServer之MIN() 函数

    MIN() 函数 MIN 函数返回一列中的最小值.NULL 值不包括在计算中. SQL MIN() 语法 SELECT MIN(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注释: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