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与2NN工作机制

思考:NameNode中的元数据是存储在哪里的?

  • 假设存储在NameNode节点的硬盘中,因为经常需要随机访问和响应客户请求,必然效率太低,所以是存储在内存中的
  • 但是,如果存储在内存中,一旦断电,元数据丢失,整个集群便无法工作,因此会在硬盘中产生备份元数据的Fsimage
  • 但是这样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当内存中的元数据更新时,需要同时更新Fsimage,否则会发生一致性的问题;
  • 但要更新的话,又会导致效率过低
  • 因此,又引入了Edits文件,用来记录客户端更新元数据的每一步操作(只进行追加操作,效率很高),每当元数据有更新时,就把更新的操作记录到Edits中,Edits也存放在硬盘中
  • 这样,一旦NameNode节点断电,可以通过Fsimage和Edits合并,生成最新的元数据
  • 如果长时间一直添加操作数据到Edits,会导致文件数据过大,效率降低,而一旦断电会造成恢复时间过长,因此需要对Fsimage与Edits定期合并
  • 而如果这些操作都交给NameNode节点完成,则又会造成效率降低
  • 因此引入了一个辅助NameNode的新的节点SecondaryNameNode,专门用于Fsimage和Edits的合并

NN与2NN工作机制

  1. 第一阶段:NameNode启动

    • 第一次启动NameNode格式化之后,创建Fsimage,Edits文件实在启动NameNode时生成的;如果不是第一次创建,会直接加载Edits和Fsimage到内存,在HDFS启动时会有一次Edits和Fsimage的合并操作,此时NameNode内存就持有最新的元数据信息
    • 客户端对元数据发送增删改(不记录查询操作,因为查询不改变元数据)的请求
    • NameNode会首先记录操作日志,,更新滚动日志
    • NameNode在内存中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操作
  2. 第二阶段:SecondaryNameNode工作
    • SecondaryNameNode定期询问NameNode是否需要CheckPoint,直接带回NameNode是否检查的结果
    • 当CheckPoint定时时间到了或者Edits中的数据满了,SecondaryNameNode请求执行CheckPoint
    • NameNode滚动正在写的Edits,并生成新的空的edits.inprogress_002,滚动的目的是给Edits打个标记,以后所有更新操作都写入edits.inprogress_002中
    • 原来的Fsimage和Edits文件会拷贝到SecondaryNameNode节点,SecondaryNameNode会将它们加载到内存合并,生成新的镜像文件fsimage.chkpoint
    • 然后将新的镜像文件fsimage.chkpoint拷贝给NameNode,重命名为Fsimage,替换原来的镜像文件
    • 因此,最后当NameNode启动时,只需要加载之前未合并的Edits和Fsimage即可更新到最新的元数据信息

Fsimage与Edits解析

  1. NameNode在格式化之后,将在/opt/module/hadoop-2.7.2/data/tmp/dfs/name/current/目录下产生如下文件:
-rw-rw-r--. 1 kocdaniel kocdaniel     945 9月  25 20:27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0
-rw-rw-r--. 1 kocdaniel kocdaniel 62 9月 25 20:27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0.md5
-rw-rw-r--. 1 kocdaniel kocdaniel 4 9月 25 20:27 seen_txid
-rw-rw-r--. 1 kocdaniel kocdaniel 205 9月 25 10:25 VERSION
  • fsimage:HDFS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性的检查点,其中包含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目录和文件inode的序列化信息
  • Edits(启动NameNode时生成):存放HDFS文件系统所有更新操作,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写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Edits文件中
  • seen_txis:保存的时一个数字,是最新的edits_后的数字
  • 每次NameNode启动的时候都会将Fsimage文件读入内存,加载Edits文件里的更新操作,保证内存中元数据的内容是最新的,同步的
  1. oiv查看Fsimage文件
  • 基本语法:hdfs oiv -p 文件类型 -i 镜像文件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1. oev查看Edits文件
  • 基本语法:hdfs oev -p 文件类型 -i 编辑日志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Checkpoint时间设置

默认情况下,SecondaryNameNode每隔一个小时或者当操作次数超过100万次时执行一次,但是操作次数的统计SecondaryNameNode自己做不到,需要借助NameNode,所以还有一个参数设置是namenode每隔一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当操作次数达到100万时SecondaryNameNode开始执行Checkpoint,三个参数的设置都在hdfs_site.xml配置文件中,配置如下:

# SecondaryNameNode每隔一个小时执行一次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name>
<value>3600</value>
</property> # SecondaryNameNode当操作次数超过100万次时执行一次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name>
<value>1000000</value>
<description>操作动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 NameNode一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check.period</name>
<value>60</value>
<description> 1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

NameNode故障处理

NameNode故障后有两种处理方式:

NameNode故障处理方式一:直接将SecondaryNameNode目录下的数据直接拷贝到NameNode目录下,然后重新启动NameNode

NameNode故障处理方式二:使用-importCheckpoint选项启动NameNode守护进程,从而将SecondaryNameNode目录下的数据直接拷贝到NameNode目录下

  • 首先需要在hdfs_site.xml文件中添加如下配置
# SecondaryNameNode每隔两分钟执行一次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name>
<value>120</value>
</property> # 指定namenode生成的文件目录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name.dir</name>
<value>/opt/module/hadoop-2.7.2/data/tmp/dfs/name</value>
</property>
  • 然后,如果SecondaryNameNode和NameNode不在一个主机节点上,需要将SecondaryNameNode存储数据的目录拷贝到NameNode存储数据的平级目录,并删除in_use.lock文件
  • 最后导入检查点数据(等待一会儿ctrl + c结束掉)
[kocdaniel@hadoop102 hadoop-2.7.2]$ bin/hdfs namenode -importCheckpoint
  • 注意:执行完该命令后,观察namenode已经启动(临时启动),而且每2分钟检查一次,如果确定已经恢复了数据,我们ctrl+c停止,然后自己手动起namenode

  • ctrl+c之后,重启namenode即可恢复数据,但是并不能完全恢复,可能会将最新的Edits文件中的操作丢失

集群安全模式

什么是安全模式

  1. NameNode启动时,首先将Fsimage载入内存,再执行Edits中的各项操作,一旦在内存中成功建立文件系统元数据的映像,则创建一个新的Fsimage文件和一个空的编辑日志,然后开始监听DataNode请求,在这个过程期间,NameNode一直运行在安全模式下,也就是NameNode对于客户端是只读的
  2. DataNode启动时,系统中的数据块的位置并不是由NameNode维护的,而是由块列表的形式存储在DataNode中,在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NameNode会在内存中保留所有块的映射信息。在安全模式下,各个DataNode会向NameNode发送最新的块列表信息,NameNode了解足够多的块列表信息后,即可高效运行文件系统
  3. 安全模式退出判断:如果满足最小副本条件,NameNode会在30秒之后退出安全模式。最小副本条件是指在整个文件系统中99.9%的块满足最小副本级别(默认为1),即99.9%的块至少有一个副本存在。
  4. 在启动一个刚刚格式化的HDFS集群时,由于系统中还没有任何块,所以NameNode不会进入安全模式

基本语法

  • 集群处于安全模式时,不能执行任何重要操作(写操作)。
  • 集群启动完成后,自动退出安全模式
(1)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get		(功能描述:查看安全模式状态)
(2)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enter (功能描述:进入安全模式状态)
(3)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功能描述:离开安全模式状态)
# wait是指,如果在脚本中写入此命令,则脚本将等待安全模式退出后自动执行
(4)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wait (功能描述:等待安全模式状态)

NameNode多目录配置

  • NameNode的本地目录可以配置成多个,且每个目录存放内容相同,增加了可靠性,提高高可用性
  • 具体需要在hdfs_site.xml中加入如下配置:
# 指定目录的路径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name.dir</name>
<value>file:///${hadoop.tmp.dir}/dfs/name1,file:///${hadoop.tmp.dir}/dfs/name2</value>
</property>

欢迎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文章信息
![1](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816877/201909/1816877-20190927205458689-209024133.jpg)

浅谈HDFS(二)之NameNode与SecondaryNameNod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谈HDFS(一)

    产生背景及定义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用于存储文件,主要特点在于其分布式,即有很多服务器联合起来实现其功能,集群中的服务器各有各的角色 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一个操作系统存不下所有的数据,那么就分配 ...

  2. Android开发-浅谈架构(二)

    写在前面的话 我记得有一期罗胖的<罗辑思维>中他提到 我们在这个碎片化 充满焦虑的时代该怎么学习--用30%的时间 了解70%该领域的知识然后迅速转移芳草鲜美的地方 像游牧民族那样.原话应 ...

  3. 浅谈HDFS(三)之DataNote

    DataNode工作机制 一个数据块在DataNode上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上,包括两个文件,一个是数据本身,一个是元数据包括数据块的长度,块数据的校验和,以及时间戳. DataNode启动后向Nam ...

  4. Qt浅谈之二十七进程间通信之QtDBus

    一.简介 DBus的出现,使得Linux进程间通信更加便捷,不仅可以和用户空间应用程序进行通信,而且还可以和内核的程序进行通信,DBus使得Linux变得更加智能,更加具有交互性.        DB ...

  5. Qt浅谈之二十App自动重启及关闭子窗口

    一.简介 最近因项目需求,Qt程序一旦检测到错误,要重新启动,自己是每次关闭主窗口的所有子窗口但有些模态框会出现问题,因此从网上总结了一些知识点,以备以后的应用. 二.详解 1.Qt结构 int ma ...

  6. Qt浅谈之二十App自动重启及关闭子窗口(六种方法)

    一.简介 最近因项目需求,Qt程序一旦检测到错误,要重新启动,自己是每次关闭主窗口的所有子窗口但有些模态框会出现问题,因此从网上总结了一些知识点,以备以后的应用. 二.详解 1.Qt结构 int ma ...

  7. 浅谈Struts2(二)

    一.struts2的跳转 1.action跳转JSP a.默认为forward <action name="action1" class="com.liquidxu ...

  8. 浅谈JSP(二)

    一.EL表达式 作用:从作用域(pageContext,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中取值,并显示在页面中. 本质:用于替换输出脚本(<%= %>). 1.从作 ...

  9. 浅谈DevExpress<二>:设计一个完整界面(1)

    昨天谈了界面的换肤问题,今天拿一个简单的界面来介绍一下怎么设计一个五脏俱全的界面,总体效果如下图(种类的图片随便找的^^):

随机推荐

  1. zookeeper快速上手

    ## # zookeeper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Google的Chubby一个开源的实现,是Hadoop和Hbase的重要组件. ...

  2. pytest-html报告修改与汉化

    前言 Pytest框架可以使用两种测试报告,其中一种就是使用pytest-html插件生成的测试报告,但是报告中有一些信息没有什么用途或者显示的不太好看,还有一些我们想要在报告中展示的信息却没有,最近 ...

  3. XHTML 和 HTML 中的 iframe

    1. XHTML 有什么? XHTML是更严谨更纯净的HTML版本. 2.HTML和XHTML之间的差异 ①XHTML元素必须被正确的嵌套 /!--错误写法--/ <p><i> ...

  4. pickle 序列化对象

    # 序列化对象 import pickle mylist=[[1,2,3,4,5,6,7],["abc","xyz","hello"],[1 ...

  5. 手机端apk文件安装

    1.电脑端下载豌豆荚 2.手机连接电脑,打开手机USB调试模式(设置->开发人员选项,打开开发人员选项和USB调试) 3.在电脑中双击下载好的apk文件,即可打开豌豆角,然后便可安装到手机.

  6. 【Offer】[27]【二叉树的镜像】

    题目描述 思路分析 测试用例 Java代码 代码链接 题目描述 请完成一个函数,输入一颗二叉树,该函数输出它的镜像. 二叉树的镜像定义:源二叉树 8 / \ 6 10 / \ / \ 5 7 9 11 ...

  7. redis之pipeline使用

    redis之pipeline 我们要完成一个业务,可能会对redis做连续的多个操作,这有很多个步骤是需要依次连续执行的.这样的场景,网络传输的耗时将是限制redis处理量的主要瓶颈. 那么此时就可以 ...

  8. Java中String为什么是不可变的

    1.在Java中,String类是不可变类,一个不可变类是一个简单的类,并且这个的实例也不能被修改, 这个类的实例创建的时候初始化所有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不能够被修改 2.字符串常量池 字符串常量池是 ...

  9. openlivewriter安装配置

    一.前言 最近工作比较忙,同时也在构思下面我应该写哪方面的文章.上一篇文章,我直接在博客园管理后台自带的编辑器写的,确实比较麻烦,于是我就打算使用官方推荐的客户端“Open Live Writer”. ...

  10. SqlServer DbHelper

    /// <summary> /// 数据库通用操作类 /// </summary> public abstract class DbHelper { #reg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