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学习之基础命令(4)和 文件的inode信息 --2019-11-28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root@CentOS-7-43 ~]# stat /data/1.txt
文件:"/data/1.txt"
大小:615 块:8 IO 块:4096 普通文件
设备:805h/2053d Inode:104 硬链接:1
权限:(0644/-rw-r--r--) Uid:( 0/ root) Gid:( 0/ root)
最近访问:2019-11-22 13:53:08.349674972 +0800
最近更改:2019-11-22 13:48:48.110928404 +0800
最近改动:2019-11-22 13:48:48.110928404 +0800
创建时间:-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root@CentOS-7-43 ~]# df -ih
文件系统 Inode 已用(I) 可用(I) 已用(I)% 挂载点
/dev/sda2 25M 223K 25M 1% /
devtmpfs 229K 387 229K 1% /dev
tmpfs 233K 1 233K 1% /dev/shm
tmpfs 233K 527 232K 1% /run
tmpfs 233K 16 233K 1% /sys/fs/cgroup
/dev/sda5 100M 4.6K 100M 1% /data
/dev/sda1 36K 377 36K 2% /boot
tmpfs 233K 8 233K 1% /run/user/42
tmpfs 233K 4 233K 1% /run/user/0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root@CentOS-7-43 ~]# ls -i /data/1.txt
104 /data/1.txt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data
[root@CentOS-7-43 ~]# ls /data
0dda 2.out firefoxdriver fstab1.bz2 Python3Project spacetotal.sh zip
1 3 fstab fstab1.gz scripts test1
1.txt desktop fstab1 lab6ba seleniumtest.py userid.txt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data
[root@CentOS-7-43 ~]# ls -i /data
106 0dda 231890 desktop 113 fstab1.gz 111 spacetotal.sh
108 1 132 firefoxdriver 105 lab6ba 99 test1
104 1.txt 127 fstab 231889 Python3Project 110 userid.txt
109 2.out 101 fstab1 112 scripts 142 zip
107 3 115 fstab1.bz2 126 seleniumtest.py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data
[root@CentOS-7-43 ~]# ls -l /data
总用量 44
-rw-r--r--. 1 root root 0 4月 3 2019 0dda
-rw-r--r--. 1 root root 907 4月 4 2019 1
-rw-r--r--. 1 root root 615 11月 22 13:48 1.txt
-rw-r--r--. 1 root root 1012 4月 4 2019 2.out
-rw-r--r--. 1 root root 0 4月 22 2019 3
drwxr-xr-x 2 root root 98 11月 8 17:32 desktop
drwxr-xr-x 2 root root 109 11月 6 16:01 firefoxdriver
...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这里的2是父目录对其的“硬链接”和当前目录下的”.硬链接“。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九 实际问题
在一台配置较低的Linux服务器(内存、硬盘比较小)的/data分区内创建文件时,系统提示磁盘空间不足,用df -h命令查看了一下磁盘使用情况,发现/data分区只使用了66%,还有12G的剩余空间,按理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后来用df -i查看了一下/data分区的索引节点(inode),发现已经用满(IUsed=100%),导致系统无法创建新目录和文件。
以下内容没有测试,不知可行否
查找原因:
/data/cache目录中存在数量非常多的小字节缓存文件,占用的Block不多,但是占用了大量的inode。 解决方案:
1、删除/data/cache目录中的部分文件,释放出/data分区的一部分inode。
2、用软连接将空闲分区/opt中的newcache目录连接到/data/cache,使用/opt分区的inode来缓解/data分区inode不足的问题:
ln -s /opt/newcache /data/cache
以上信息摘自:https://blog.csdn.net/u013179327/article/details/43796225
cp 、rm、mv和inode的关系
cp和inode
cp命令,分配一个空闲的inode号,在inode表中生成新条目,在目录中创建一个目录项, 将名称与inode编号关联,拷贝数据生成新的文件
rm和inode
rm命令,链接数递减,从而释放的inode号可以被重用,把数据块放在空闲列表中, 删除目录项,数据实际上不会马上被删除,但当另一个文件使用数据块时将被覆盖。
mv和inode
如果mv命令的目标和源在相同的文件系统,作为mv命令,用新的文件名创建对应新的目录项,删除旧目录条目对应的旧的文件名,不影响inode表(除时间戳)或磁盘上的数据位置:没有数据被移动!
如果目标和源在一个不同的文件系统,mv相当于cp和rm
LINUX基础学习之基础命令(4)和 文件的inode信息 --2019-11-28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基础学习之基础命令(2)--2019-11-18
1.ls :命令(list):列出指定目录下的内容 用法:ls [选项] [文件名...] [root@Redhat-7-43 ~]# which ls alias ls='ls --color=a ...
- Linux基础学习之基础命令(1)--2019-11-14
查看命令路径其他方法: which 命令: which [options] [--] programname [...] -a:显示所有匹配的程序文件,而非第一个: --skip-alias:略过别名 ...
- LINUX基础学习之基础命令(3)--2019-11-22
1.命令行展开 ~ USERNAME:展开用户的主目录 [root@CentOS-7-43 ~]# ls ~roo 公共 模板 视频 图片 文档 下载 音乐 桌面 {}:可承载一个以逗号分隔的列表 ...
- Linux基础(1)- 命令和目录文件
1.开启Linux操作系统,要求以root用户登录GNOME图形界面,语言支持选择为汉语 Linux操作界面如图: 右击桌面,点击打开终端 输入“su”,点击回车键,出现密码,输入密码,点击回车键,显 ...
- vim基础学习1---简单命令
1:vim abc:如果有abc文件,则打开,否则创建之后打开 2:输入"i",才可以输入东西 3:按Esc,它是底行模式,再敲":wq 回车" 保存退出. 4 ...
- linux shell 学习笔记--内部命令学习
.基本命令 新手必须要掌握的初级命令 ls 基本的列出所有文件的命令.但是往往就是因为这个命令太简单,所以我们总是低估它.比如 ,用 -R 选项,这是递归选项,ls 将会以目录树的形式列出所有文件, ...
- mac 连接linux服务器,用scp命令实现本地文件与服务器文件之间的互相传输
mac连接linux服务器 打开终端,切换到root权限下,切换root权限命令:sudo -i 通过ssh命令连接linux服务器:ssh root@ip地址(root是账户名) 然后根据提示输入密 ...
- linux使用find和crontab命令定期清理过期文件
crontab 命令 crontab 命令是 Linux 中用来设定重复执行命令或脚本的工具.它能够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按照需求以某一时间间隔执行命令或脚本. crontab 的基本用法 crontab ...
- Linux sh、source和.命令执行.sh文件的区别
sh文件介绍 .sh为Linux的脚本文件,我们可以通过.sh执行一些命令,可以理解为windows的.bat批处理文件. 点命令 .命令和source是同一个命令,可以理解为source的缩写,简称 ...
随机推荐
- uiView获取指定子view
判断对象类型 -(BOOL) isKindOfClass: classObj判断是否是这个类或者这个类的子类的实例 -(BOOL) isMemberOfClass: classObj 判断是否是这个类 ...
- ECMAScript6-1
1.let与const ES205(ES6)新增两个重要的JavaScript关键字:let和const let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const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其值 ...
- dockerfile 的问题 FROM alpine:3.8 temporary error (try again later)
FROM alpine:3.8 apk add xxx安装软件 fetch http://dl-cdn.alpinelinux.org/alpine/v3.8/main/x86_64/APKINDEX ...
- 在RedisTemplate中使用scan代替keys指令
keys * 这个命令千万别在生产环境乱用.特别是数据庞大的情况下.因为Keys会引发Redis锁,并且增加Redis的CPU占用.很多公司的运维都是禁止了这个命令的 当需要扫描key,匹配出自己需要 ...
- stm32 普通IO口模拟串口通信
普通IO口模拟串口通信 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传输 默认 波特率9600 1起始位 1停止位 其他0 数据位是8位(注意图上的给错了). 传输时,从起始位开始,从一个数据的低位(LSB)开始发送,如图从左 ...
- teacher笔记
======= 总览 start =======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事件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 ...
- SQL系列(七)—— 相似(like)
在看like之前先了解下通配符和搜索模式: 通 配 符 ( wildcard) 用来匹配值的一部分的特殊字符. 搜索模式(search pattern) 由字面值.通配符或两者组合构成的搜索条件. 目 ...
- hystrix完成对redis访问的资源隔离
相对来说,考虑的比较完善的一套方案,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次去思考怎么来应对缓存雪崩的场景 1.事前解决方案 发生缓存雪崩之前,事情之前,怎么去避免redis彻底挂掉 redis本身的高可用性,复 ...
- SAP T CODE : Description (Program)
SAP T CODE : Description (Program) V : Quickstart RKCOWUSL (RKCOWUSL)V+01 : Create Sales Call (SAPMV ...
- c# mvc使用富文本编辑器数据上传回显问题,图片,附件上传解决方案
1.首先去官网下载编辑器:http://ueditor.baidu.com/website/download.html 我用的是asp.net mvc开发模式所以选的是asp 2.前端页面必须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