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sdn.net/Elite_1989/article/details/16851565

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可以理解成同一个东西,都是为解耦而生的~

控制反转(IoC=Inversion of Control)IoC,用白话来讲,就是由容器控制程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非传统实现中,由程序代码直接操控。这也就是所谓“控制反转”的概念所在:(依赖)控制权由应用代码中转到了外部容器,控制权的转移,是所谓反转。

IoC

也称为好莱坞原则(Hollywood Principle):“Don’t call us, we’ll call you”。即,如果大腕明星想演节目,不用自己去找好莱坞公司,而是由好莱坞公司主动去找他们(当然,之前这些明星必须要在好莱坞登记过)。

正在业界为IoC争吵不休时,大师级人物Martin Fowler也站出来发话,以一篇经典文章《Inversion of Control Containers and the Dependency Injection pattern》为IoC正名,至此,IoC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名字:“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ion)”。

相对IoC 而言,“依赖注入”的确更加准确的描述了这种古老而又时兴的设计理念。从名字上理解,所谓依赖注入,即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决定,形象的来说,即由容器动态的将某种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

例如前面用户注册的例子。UserRegister依赖于UserDao的实现类,在最后的改进中我们使用IoC容器在运行期动态的为UserRegister注入UserDao的实现类。即UserRegister对UserDao的依赖关系由容器注入,UserRegister不用关心UserDao的任何具体实现类。如果要更改用户的持久化方式,只要修改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即可。

依赖注入机制减轻了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组件的可移植性,这意味着,组件得到重用的机会将会更多。

依赖注入的三种实现形式

我们将组件的依赖关系由容器实现,那么容器如何知道一个组件依赖哪些其它的组件呢?例如用户注册的例子:容器如何得知UserRegister依赖于UserDao呢。这样,我们的组件必须提供一系列所谓的回调方法(这个方法并不是具体的Java类的方法),这些回调方法会告知容器它所依赖的组件。根据回调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将IoC分为三种形式:

Type1-接口注入(Interface Injection)

它是在一个接口中定义需要注入的信息,并通过接口完成注入。Apache Avalon是一个较为典型的Type1型IOC容器,WebWork框架的IoC容器也是Type1型。

当然,使用接口注入我们首先要定义一个接口,组件的注入将通过这个接口进行。我们还是以用户注册为例,我们开发一个InjectUserDao接口,它的用途是将一个UserDao实例注入到实现该接口的类中。InjectUserDao接口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njectUserDao {

public void setUserDao(UserDao userDao);

}

UserRegister需要容器为它注入一个UserDao的实例,则它必须实现InjectUserDao接口。UserRegister部分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UserRegister implements InjectUserDao{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 null;//该对象实例由容器注入

public void setUserDao(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 UserRegister的其它业务方法

}

同时,我们需要配置InjectUserDao接口和UserDao的实现类。如果使用WebWork框架则配置文件如下:

<component>

<scope>request</scope>

<class>com.dev.spring.simple.MemoryUserDao</class>

<enabler>com.dev.spring.simple.InjectUserDao</enabler>

</component>

这样,当IoC容器判断出UserRegister组件实现了InjectUserDao接口时,它就将MemoryUserDao实例注入到UserRegister组件中。

Type2-设值方法注入(Setter Injection)

在各种类型的依赖注入模式中,设值注入模式在实际开发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得力于Spring框架的影响)。

基于设置模式的依赖注入机制更加直观、也更加自然。前面的用户注册示例,就是典

型的设置注入,即通过类的setter方法完成依赖关系的设置。

Type3-构造子注入(Constructor Injection)

构造子注入,即通过构造函数完成依赖关系的设定。将用户注册示例该为构造子注入,UserRegister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UserRegister {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 null;//由容器通过构造函数注入的实例对象

public UserRegister(UserDao userDao){

this.userDao = userDao;

    }

//业务方法

}


几种依赖注入模式的对比总结

接口注入模式因为历史较为悠久,在很多容器中都已经得到应用。但由于其在灵活性、易用性上不如

其他两种注入模式,因而在IOC的专题世界内并不被看好。

Type2和Type3型的依赖注入实现则是目前主流的IOC实现模式。这两种实现方式各有特点,也各具优势。

Type2 设值注入的优势

1. 对于习惯了传统JavaBean开发的程序员而言,通过setter方法设定依赖关系显得更加直观,更加自然。

2. 如果依赖关系(或继承关系)较为复杂,那么Type3模式的构造函数也会相当庞大(我们需要在构造函数中设定所有依赖关系),此时Type2模式往往更为简洁。

3. 对于某些第三方类库而言,可能要求我们的组件必须提供一个默认的构造函数(如Struts中的Action),此时Type3类型的依赖注入机制就体现出其局限性,难以完成我们期望的功能。

Type3 构造子注入的优势:

1. “在构造期即创建一个完整、合法的对象”,对于这条Java设计原则,Type3无疑是最好的响应者。

2. 避免了繁琐的setter方法的编写,所有依赖关系均在构造函数中设定,依赖关系集中呈现,更加易读。

3. 由于没有setter方法,依赖关系在构造时由容器一次性设定,因此组件在被创建之后即处于相对“不变”的稳定状态,无需担心上层代码在调用过程中执行setter方法对组件依赖关系产生破坏,特别是对于Singleton模式的组件而言,这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

4. 同样,由于关联关系仅在构造函数中表达,只有组件创建者需要关心组件内部的依赖关系。对调用者而言,组件中的依赖关系处于黑盒之中。对上层屏蔽不必要的信息,也为系统的层次清晰性提供了保证。

5. 通过构造子注入,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构造函数中决定依赖关系的注入顺序,对于一个大量依赖外部服务的组件而言,依赖关系的获得顺序可能非常重要,比如某个依赖关系注入的先决条件是组件的UserDao及相关资源已经被设定。

可见,Type3和Type2模式各有千秋,而Spring、PicoContainer都对Type3和Type2类型的依赖注入机制提供了良好支持。这也就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理论上,以Type3类型为主,辅之以Type2类型机制作为补充,可以达到最好的依赖注入效果,不过对于基于Spring Framework开发的应用而言,Type2使用更加广泛。

[转]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控制反转IOC与依赖注入DI

    理解 IOC  http://www.cnblogs.com/zhangchenliang/archive/2013/01/08/2850970.html IOC 相关实例      的http:// ...

  2. 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控制反转IOC, 全称 “Inversion of Control”.依赖注入DI, 全称 “Dependency Injection”. 面向的问题:软件开发中,为了降低模块间.类间的耦合度,提倡基 ...

  3. iOS控制反转(IoC)与依赖注入(DI)的实现

    背景 最近接触了一段时间的SpringMVC,对其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印象深刻,此后便一直在思考如何使用OC语言较好的实现这两个功能.Java语言自带的注解特性为IoC和DI带来了极大 ...

  4. 轻松学,浅析依赖倒置(DIP)、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的理解,写的太好了。

    轻松学,浅析依赖倒置(DIP).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2017年07月13日 22:04:39 frank909 阅读数:14269更多 所属专栏: Java 反射基础知识与实战   ...

  5. 控制反转IOC与依赖注入DI【转】

    转自:http://my.oschina.net/1pei/blog/492601 一直对控制反转.依赖注入不太明白,看到这篇文章感觉有点懂了,介绍的很详细. 1. IoC理论的背景我们都知道,在采用 ...

  6. 【转载】浅析依赖倒置(DIP)、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briblue/article/details/75093382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这两天在编写关于 Dagger2 主题的博文时,花了大量的精力来 ...

  7. 控制反转IOC与依赖注入DI - 理论篇

    学无止境,精益求精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昨天是五一小长假归来上班的第一天,身体疲劳,毫无工作热情.于是就看看新闻,喝喝茶,荒废了一天 也就在昨天,康美同事张晶童鞋让我学习下IOC的理论及实现 ...

  8. 依赖倒置(DIP)、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原文: https://blog.csdn.net/briblue/article/details/75093382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这两天在编写关于 Dagger2 主题的博文时,花了大量的精力来 ...

  9. 20181123_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一.   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 控制反转的前提, 是依赖倒置原则, 系统架构时,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二者通过抽象来依赖 (依赖抽象,而不是细节) 如果要想做到控制反转(IOC), 就必须要使 ...

  10. Spring框架学习笔记(1)——控制反转IOC与依赖注入DI

    Spring框架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了一个容器,使用该容器就可以创建并管理对象.比如说Dao类等,又或者是具有多依赖关系的类(Student类中包含有Teacher类的成员变量) Spring有两个核 ...

随机推荐

  1. poj1472[模拟题]

    Instant Complexity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10000K Total Submissions: 2017   Accepted: 698 ...

  2. 学习ajax 总结

    一.服务器客户端基础知识 通信是指不同计算机程序的通信,单单通过ip地址就能知道你找的是哪一台计算机,但是不知道是计算机上的哪个应用程序,要想知道是哪个程序就必须通过端口.这时候就可以问端口到底是什么 ...

  3. Spring(3.2.3) - Beans(6): 作用域

    Spring 支持五种作用域,分别是 singleton.prototype.request.session 和 global session. 作用域 说明  singleton (默认作用域)单例 ...

  4. asp中utf8不会出现乱码的写法

    <%@ CODEPAGE=65001 %> <% Response.CodePage=65001%> <% Response.Charset="UTF-8&qu ...

  5. 随笔001:Group by 语法剪辑

    基本语法: GROUP BY [ALL] group_by_expression[,……n][WITH (CUBE|ROLLUP)] 参数说明: ALL:用于指定包含所有组和结果集,甚至包含那些其中任 ...

  6. MYSQL 排行类的相关SQL写法,仅供参考

    SELECT * FROM () )) b

  7. contentMode各种样式展示

    我们用图片来展示下contentMode的各种样式. 原图size为1155 * 715imageView的size为335 * 607 一.UIViewContentModeScaleToFill ...

  8. sqlserver 大文件脚本执行

    sqlserver2008中需要执行大文件的脚本,查询分析器中打不开,需要用到sql命令,开始使用osql命令,不过提示对应sqlserver2008中的驱动找不到(具体原因未分析-空闲时在处理),使 ...

  9. Qt自绘窗体

    也许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自己手动绘制一个窗体,大部分可以通过图片来实现,本篇仅以学习的态度来初略的理解Qt界面的自定义绘制功能.   本篇将实现以下功能: 1.绘制一个椭圆形 2.支持界面的移动操作 ...

  10. Poj 2583 Series Determination

    1.Link: http://poj.org/problem?id=2583 2.Content: Series Determination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