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排序算法:交换、选择、插入排序

常用的交换排序又称之为:冒泡排序

一般河水中的冒泡,水底刚冒出来的时候是比较小的,随着慢慢向水面浮起会逐渐增大,冒泡排序由此物理规律得来。

冒泡算法的运作规律如下:

  ①、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②、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也就是第一波冒泡完成)。

  ③、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④、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class BubbleSort{ //冒泡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ins){ //数组是引用类型,这里返回值void
int temp;
for(int i=0;i<ins.length-1;i++){
for(int j=0;j<ins.length-1-i;j++){
if(ins[j]>ins[j+1]){
temp=ins[j];
ins[j]=ins[j+1];
ins[j+1]=temp;
}
}
//测试代码
System.out.print("第"+(i+1)+"次排序后:");
print(ins);
}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ins){
for(int i=0;i<ins.length;i++){
System.out.print(ins[i]+" ");
}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class 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s=new int[]{4,2,8,9,5,7,6,1,3};
BubbleSort.sort(ins);
BubbleSort.print(ins);
}
}

  

第1次排序后:2 4 8 5 7 6 1 3 9
第2次排序后:2 4 5 7 6 1 3 8 9
第3次排序后:2 4 5 6 1 3 7 8 9
第4次排序后:2 4 5 1 3 6 7 8 9
第5次排序后:2 4 1 3 5 6 7 8 9
第6次排序后:2 1 3 4 5 6 7 8 9
第7次排序后:1 2 3 4 5 6 7 8 9
第8次排序后:1 2 3 4 5 6 7 8 9

  冒泡排序解释:

  冒泡排序是由两个for循环构成,第一个for循环的变量 i 表示总共需要多少轮比较,第二个for循环的变量 j 表示每轮参与比较的元素下标【0,1,......,length-i】,因为每轮比较都会出现一个最大值放在最右边,所以每轮比较后的元素个数都会少一个,这也是为什么 j 的范围是逐渐减小的。相信大家理解之后快速写出一个冒泡排序并不难。

  冒泡排序性能分析:

  假设参与比较的数组元素个数为 N,则第一轮排序有 N-1 次比较,第二轮有 N-2 次,如此类推,这种序列的求和公式为:

  (N-1)+(N-2)+...+1 = N*(N-1)/2

  当 N 的值很大时,算法比较次数约为 N2/2次比较,忽略减1。

  假设数据是随机的,那么每次比较可能要交换位置,可能不会交换,假设概率为50%,那么交换次数为 N2/4。不过如果是最坏的情况,初始数据是逆序的,那么每次比较都要交换位置。

  交换和比较次数都和N2 成正比。由于常数不算大 O 表示法中,忽略 2 和 4,那么冒泡排序运行都需要 O(N2) 时间级别。

  其实无论何时,只要看见一个循环嵌套在另一个循环中,我们都可以怀疑这个算法的运行时间为 O(N2)级,外层循环执行 N 次,内层循环对每一次外层循环都执行N次(或者几分之N次)。这就意味着大约需要执行N2次某个基本操作。

选择排序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分为三步:

  ①、从待排序序列中,找到关键字最小的元素

  ②、如果最小元素不是待排序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将其和第一个元素互换

  ③、从余下的 N - 1 个元素中,找出关键字最小的元素,重复(1)、(2)步,直到排序结束

class ChoiceSort{ //选择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ins){
int min;
int temp;
//总共进行ins.length-1轮比较
for(int i=0;i<ins.length-1;i++){
min=i; //记录下标 //从第i个元素开始,如果有比最小值小的最小值重新赋值(赋值的是下标)
for(int j=i;j<ins.length;j++){
if(ins[min]>ins[j]){
min=j;
}
} //若第i个元素不是最小值,将第i个元素与最小值交换
if(i!=min){
temp=ins[i];
ins[i]=ins[min];
ins[min]=temp;
} //测试代码
System.out.print("第"+(i+1)+"次排序后:");
print(ins);
}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ins){
for(int i=0;i<ins.length;i++){
System.out.print(ins[i]+" ");
}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class 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s=new int[]{4,2,8,9,5,7,6,1,3};
ChoiceSort.sort(ins);
ChoiceSort.print(ins);
}
}

  

第1次排序后:1 2 8 9 5 7 6 4 3
第2次排序后:1 2 8 9 5 7 6 4 3
第3次排序后:1 2 3 9 5 7 6 4 8
第4次排序后:1 2 3 4 5 7 6 9 8
第5次排序后:1 2 3 4 5 7 6 9 8
第6次排序后:1 2 3 4 5 6 7 9 8
第7次排序后:1 2 3 4 5 6 7 9 8
第8次排序后:1 2 3 4 5 6 7 8 9

选择排序性能分析:

  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执行了相同次数的比较:N*(N-1)/2,但是至多只进行了N次交换。

  当 N 值很大时,比较次数是主要的,所以和冒泡排序一样,用大O表示是O(N2) 时间级别。但是由于选择排序交换的次数少,所以选择排序无疑是比冒泡排序快的。当 N 值较小时,如果交换时间比选择时间大的多,那么选择排序是相当快的。

直接插入排序基本思想是每一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有序序列中去,直到插完所有元素为止。

  插入排序还分为直接插入排序、二分插入排序、链表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等等,这里我们只介绍直接插入排序

class InsertSort{ //插入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ins){
int temp;
int x;
for(int i=1;i<ins.length;i++){
temp=ins[i]; //取出
x=i;
while(temp<ins[x-1]){ //遍历,当个要插入的元素小时,依次后移
ins[x]=ins[x-1];
x--;
if(x<=0){
break;
}
}
ins[x]=temp; //插入元素 //测试代码
System.out.print("第"+(i)+"次排序后:");
print(ins);
}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ins){
for(int i=0;i<ins.length;i++){
System.out.print(ins[i]+" ");
}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class 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s=new int[]{4,2,8,9,5,7,6,1,3};
InsertSort.sort(ins);
InsertSort.print(ins);
}
}

  

第1次排序后:2 4 8 9 5 7 6 1 3
第2次排序后:2 4 8 9 5 7 6 1 3
第3次排序后:2 4 8 9 5 7 6 1 3
第4次排序后:2 4 5 8 9 7 6 1 3
第5次排序后:2 4 5 7 8 9 6 1 3
第6次排序后:2 4 5 6 7 8 9 1 3
第7次排序后:1 2 4 5 6 7 8 9 3
第8次排序后: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插入排序性能分析:

  在第一轮排序中,它最多比较一次,第二轮最多比较两次,一次类推,第N轮,最多比较N-1次。因此有 1+2+3+...+N-1 = N*(N-1)/2。

  假设在每一轮排序发现插入点时,平均只有全体数据项的一半真的进行了比较,我们除以2得到:N*(N-1)/4。用大O表示法大致需要需要 O(N2) 时间级别。

  复制的次数大致等于比较的次数,但是一次复制与一次交换的时间耗时不同,所以相对于随机数据,插入排序比冒泡快一倍,比选择排序略快。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进行逆序排列,那么每次比较和移动都会进行,这时候并不会比冒泡排序快。

这三种排序,冒泡、选择、插入用大 O 表示法都需要 O(N2) 时间级别。

  一般不会选择冒泡排序,虽然冒泡排序书写是最简单的,但是平均性能是没有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好的。

  选择排序把交换次数降低到最低,但是比较次数还是挺大的。当数据量小,并且交换数据相对于比较数据更加耗时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选择排序。

  在大多数情况下,假设数据量比较小或基本有序时,插入排序是三种算法中最好的选择。

数据结构和算法(Java版)快速学习(交换、选择、插入排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学习笔记】引言

    学习来源 北京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 目标 了解计算机科学.程序设计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科学是对问题本身.问题的解决.以及问题求解过程中得出的解决方案的研究.面对一 个特定问题,计 ...

  2. 数据结构与算法 java描述 第一章 算法及其复杂度

    目录 数据结构与算法 java描述 笔记 第一章 算法及其复杂度 算法的定义 算法性能的分析与评价 问题规模.运行时间及时间复杂度 渐进复杂度 大 O 记号 大Ω记号 Θ记号 空间复杂度 算法复杂度及 ...

  3. 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描述 队列

    package com.cjm.queue; /** * 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实现 队列 * * @author 小明 * */ public class Myqueue { private Nod ...

  4. 北京大学公开课《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

    之前我分享过一个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课程,很多小伙伴私信我问有没有Python版. 看了一些公开课后,今天特向大家推荐北京大学的这门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 课程概述 很多同学 ...

  5. 排序算法Java版,以及各自的复杂度,以及由堆排序产生的top K问题

    常用的排序算法包括: 冒泡排序:每次在无序队列里将相邻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将小数调换到前面, 逐次比较,直至将最大的数移到最后.最将剩下的N-1个数继续比较,将次大数移至倒数第二.依此规律,直至比较结 ...

  6.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三)--三大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

    三大排序在我们刚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就接触过,也是刚开始工作笔试会遇到的,后续也会学习希尔.快速排序,这里顺便复习一下 冒泡排序: 步骤: 1.从首位开始,比较首位和右边的索引 2.如果当前位置比右边的 ...

  7.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学习笔记】查找与排序——散列、散列函数、区块链

    散列 Hasing 前言 如果数据项之间是按照大小排好序的话,就可以利用二分查找来降低算法复杂度. 现在我们进一步来构造一个新的数据结构, 能使得查找算法的复杂度降到O(1), 这种概念称为" ...

  8.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学习笔记】树——利用二叉堆实现优先级队列

    概念 队列有一个重要的变体,叫作优先级队列. 和队列一样,优先级队列从头部移除元素,不过元素的逻辑顺序是由优先级决定的. 优先级最高的元素在最前,优先级最低的元素在最后. 实现优先级队列的经典方法是使 ...

  9. 数据结构(java版)学习笔记(序章)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序章做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方便理解数据结构这门课的大纲,接下来我们将是按照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和图的顺序依次往下学.

  10. 数据结构(java版)学习笔记(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 线性表是n(n>=0)个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线性表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线性表属于线性结构的一种 如果一个数据元素序列满足: (1)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

随机推荐

  1. 日语能力测试N1、N2级听力必备核心词汇—头发篇

    日语能力测试N1.N2级听力必备核心词汇—头发篇 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日语听力能力的水平,除了每天练习(用2倍的速度)真题之外,掌握听力的核心词汇也是一个必要的好方法. 髪(かみ)--头发髪型(かみ ...

  2. CentOS 7.4下源码编译安装配置LAMP环境详解

    CentOS 7.4搭建LAMP,LAMP:Linux.Apache.MySQL.PHP. 目录:第一部分 准备工作第二部分 安装Apache服务第三部分 安装MySQL服务第四部分 搭建PHP运行环 ...

  3. scp 自动带密码参数复制文件到主机

    一.安装sshpass工具 [root@zabbix_server scripts]# yum install sshpass 二.运行 [root@zabbix_server scripts]# s ...

  4. 重大更新:DeepFaceLab更新至2019.12.20

    本次更新增加SAEHD:lr_dropout参数,训练时可以打开或者禁用(默认禁用),每次换脸经过足够的训练后可以启用此选项以减少重复次数,从而获得额外的清晰度.还有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更新是增加了图片元 ...

  5. [uboot] (第二章)uboot流程——uboot-spl编译流程(转)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ooonebook/article/det ...

  6. Spring框架几种创建bean的方式

    Spring框架下,Bean的创建和装配非常的灵活,提供了三种主要的方式,并且相互见可以互相看见,也就是你可以随意地采用你喜欢且合适的方式创建Bean,而不用担心他们之间的兼容问题. 一.使用XML显 ...

  7. 跨域 (1) jsonp 跨域

    jsonp 的例子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 ...

  8. 【洛谷P1220】关路灯

    题目有点难描述,内容请直接看原题.. 题解: 可以发现人在关路灯时无论走什么样的路径,从宏观上来看被关的灯总是构成一段包含初始点的连续区间.比如要关掉下标为 l (l < st)的灯,则一定要先 ...

  9. Linux系统无法启动故障解决方案

    Linux系统无法启动故障解决方案 2011-09-27 09:42 佚名 比特网 我要评论(0) 字号:T | T 不管你多么喜爱你的Linux系统机器,有时候你都必须恢复你的系统.是的,即使一台L ...

  10. rsync服务端排错思路

    rsync服务端排错思路       rsync服务端排错思路 查看rsync服务配置文件路径是否正确,正确的默认路径为/etc/rsyncd.conf 查看配置文件里host allow,h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