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IO的基础概念
磁盘IO、网络IO
几个基本的概念
读写IO(Read/Write IO)操作
磁盘是用来给我们存取数据用的,因此当说到IO操作的时候,就会存在两种相对应的操作,存数据时候对应的是写IO操作,取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是读IO操作。
单个IO操作
当控制磁盘的控制器接到操作系统的读IO操作指令的时候,控制器就会给磁盘发出一个读数据的指令,并同时将要读取的数据块的地址传递给磁盘,然后磁盘会将读取到的数据传给控制器,并由控制器返回给操作系统,完成一个写IO的操作;同样的,一个写IO的操作也类似,控制器接到写的IO操作的指令和要写入的数据,并将其传递给磁盘,磁盘在数据写入完成之后将操作结果传递回控制器,再由控制器返回给操作系统,完成一个写IO的操作。单个IO操作指的就是完成一个写IO或者是读IO的操作。
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与连续访问(Sequential Access)
随机访问指的是本次IO所给出的扇区地址和上次IO给出扇区地址相差比较大,这样的话磁头在两次IO操作之间需要作比较大的移动动作才能重新开始读/写数据。相反的,如果当次IO给出的扇区地址与上次IO结束的扇区地址一致或者是接近的话,那磁头就能很快的开始这次IO操作,这样的多个IO操作称为连续访问。因此尽管相邻的两次IO操作在同一时刻发出,但如果它们的请求的扇区地址相差很大的话也只能称为随机访问,而非连续访问。
顺序IO模式(Queue Mode)/并发IO模式(Burst Mode)
磁盘控制器可能会一次对磁盘组发出一连串的IO命令,如果磁盘组一次只能执行一个IO命令时称为顺序IO;当磁盘组能同时执行多个IO命令时,称为并发IO。并发IO只能发生在由多个磁盘组成的磁盘组上,单块磁盘只能一次处理一个IO命令。
单个IO的大小(IO Chunk Size)
单个IO的大小(IO Chunk Size)
数据库存储有个基本的块大小(Block Size),如MySQL默认的块大小是16KB,就是数据库每次读写都是以16k为单位的。那么对于数据库应用发出的固定16k大小的单次读写到了写磁盘这个层面会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对于读写磁盘来说单个IO操作操作数据的大小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一个固定的值?
答案是不确定。首先操作系统为了提高 IO的性能而引入了文件系统缓存(File System Cache),系统会根据请求数据的情况将多个来自IO的请求先放在缓存里面,然后再一次性的提交给磁盘,也就是说对于数据库发出的多个8K数据块的读操作有可能放在一个磁盘读IO里就处理了。
还有对于很多存储系统也是提供了缓存(Cache)的,接收到操作系统的IO请求之后也是会将多个操作系统的 IO请求合并成一个来处理。不管是操作系统层面的缓存还是磁盘控制器层面的缓存,目的都只有一个,提高数据读写的效率。因此每次单独的IO操作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它主要取决于系统对于数据读写效率的判断。
当一次IO操作大小比较小的时候我们成为小的IO操作,比如说1K,4K,8K这样的;当一次IO操作的数据量比较的的时候称为大IO操作,比如说32K,64K甚至更大。
在我们说到块大小(Block Size)的时候通常我们会接触到多个类似的概念,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个在数据库里面的数据最小的管理单位,Oralce称之为块(Block),大小一般为8K,SQL Server称之为页(Page),一般大小也为8k。
在文件系统里面我们也能碰到一个文件系统的块,在现在很多的Linux系统中都是4K(通过 /usr/bin/time -v可以看到),它的作用其实跟数据库里面的块/页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方便数据的管理。但是说到单次IO的大小,跟这些块的大小都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在英文里单次IO大小通常被称为是IO Chunk Size,不会说成是IO Block Size的。
IOPS(IO per Second)
IOPS(IO per Second)
IOPS,IO系统每秒所执行IO操作的次数,是一个重要的用来衡量系统IO能力的一个参数。对于单个磁盘组成的IO系统来说,计算它的IOPS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我们知道了系统完成一次IO所需要的时间的话我们就能推算出系统IOPS来。
现在我们就来推算一下磁盘的IOPS,假设磁盘的转速(Rotational Speed)为15K RPM,平均寻道时间为5ms,最大传输速率为40MB/s(这里将读写速度视为一样,实际会差别比较大)。
对于磁盘来说一个完整的IO操作是这样进行的:当控制器对磁盘发出一个IO操作命令的时候,磁盘的驱动臂(Actuator Arm)带读写磁头(Head)离开着陆区(Landing Zone,位于内圈没有数据的区域),移动到要操作的初始数据块所在的磁道(Track)的正上方,这个过程被称为寻址(Seeking),对应消耗的时间被称为寻址时间(Seek Time);但是找到对应磁道还不能马上读取数据,这时候磁头要等到磁盘盘片(Platter)旋转到初始数据块所在的扇区(Sector)落在读写磁头正上方的之后才能开始读取数据,在这个等待盘片旋转到可操作扇区的过程中消耗的时间称为旋转延时(Rotational Delay);接下来就随着盘片的旋转,磁头不断的读/写相应的数据块,直到完成这次IO所需要操作的全部数据,这个过程称为数据传送(Data Transfer),对应的时间称为传送时间(Transfer Time)。完成这三个步骤之后一次IO操作也就完成了。
在我们看硬盘厂商的宣传单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到3个参数,分别是平均寻址时间、盘片旋转速度以及最大传送速度,这三个参数就可以提供给我们计算上述三个步骤的时间。
第一个寻址时间,考虑到被读写的数据可能在磁盘的任意一个磁道,既有可能在磁盘的最内圈(寻址时间最短),也可能在磁盘的最外圈(寻址时间最长),所以在计算中我们只考虑平均寻址时间,也就是磁盘参数中标明的那个平均寻址时间,这里就采用当前最多的10krmp硬盘的5ms。
第二个旋转延时,和寻址一样,当磁头定位到磁道之后有可能正好在要读写扇区之上,这时候是不需要额外额延时就可以立刻读写到数据,但是最坏的情况确实要磁盘旋转整整一圈之后磁头才能读取到数据,所以这里我们也考虑的是平均旋转延时,对于10krpm的磁盘就是(60s/15k)*(1/2) = 2ms。
第三个传送时间,磁盘参数提供我们的最大的传输速度,当然要达到这种速度是很有难度的,但是这个速度却是磁盘纯读写磁盘的速度,因此只要给定了单次 IO的大小,我们就知道磁盘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在数据传送上,这个时间就是IO Chunk Size / Max Transfer Rate。
IOPS计算公式
IOPS计算公式
现在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计算单次IO时间的公式:
IO Time = Seek Time + 60 sec/Rotational Speed/2 + IO Chunk Size/Transfer Rate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计算出IOPS
IOPS = 1/IO Time = 1/(Seek Time + 60 sec/Rotational Speed/2 + IO Chunk Size/Transfer Rate)
对于给定不同的IO大小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一系列的数据
4K (1/7.1 ms = 140 IOPS)
5ms + (60sec/15000RPM/2) + 4K/40MB = 5 + 2 + 0.1 = 7.1
8k (1/7.2 ms = 139 IOPS)
5ms + (60sec/15000RPM/2) + 8K/40MB = 5 + 2 + 0.2 = 7.2
16K (1/7.4 ms = 135 IOPS)
5ms + (60sec/15000RPM/2) + 16K/40MB = 5 + 2 + 0.4 = 7.4
32K (1/7.8 ms = 128 IOPS)
5ms + (60sec/15000RPM/2) + 32K/40MB = 5 + 2 + 0.8 = 7.8
64K (1/8.6 ms = 116 IOPS)
5ms + (60sec/15000RPM/2) + 64K/40MB = 5 + 2 + 1.6 = 8.6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单次IO越小的时候,单次IO所耗费的时间也越少,相应的IOPS也就越大。
上面我们的数据都是在一个比较理想的假设下得出来的,这里的理想的情况就是磁盘要花费平均大小的寻址时间和平均的旋转延时,这个假设其实是比较符合我们实际情况中的随机读写,在随机读写中,每次IO操作的寻址时间和旋转延时都不能忽略不计,有了这两个时间的存在也就限制了IOPS的大小。现在我们考虑一种相对极端的顺序读写操作,比如说在读取一个很大的存储连续分布在磁盘的的文件,因为文件的存储的分布是连续的,磁头在完成一个读IO操作之后,不需要从新的寻址,也不需要旋转延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到一个很大的IOPS值,如下
4K (1/0.1 ms = 10000 IOPS)
0ms + 0ms + 4K/40MB = 0.1
8k (1/0.2 ms = 5000 IOPS)
0ms + 0ms + 8K/40MB = 0.2
16K (1/0.4 ms = 2500 IOPS)
0ms + 0ms + 16K/40MB = 0.4
32K (1/0.8 ms = 1250 IOPS)
0ms + 0ms + 32K/40MB = 0.8
64K (1/1.6 ms = 625 IOPS)
0ms + 0ms + 64K/40MB = 1.6
相比第一组数据来说差距是非常的大的,因此当我们要用IOPS来衡量一个IO系统的系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说清楚是在什么情况的IOPS,也就是要说明读写的方式以及单次IO的大小,当然在实际当中,特别是在OLTP的系统的,随机的小IO的读写是最有说服力的。
传输速度/吞吐率
传输速度(Transfer Rate)/吞吐率(Throughput)
现在我们要说的传输速度(另一个常见的说法是吞吐率)不是磁盘上所表明的最大传输速度或者说理想传输速度,而是磁盘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从磁盘系统总线上流过的数据量。有了IOPS数据之后我们是很容易就能计算出对应的传输速度来的
Transfer Rate = IOPS * IO Chunk Size
还是那上面的第一组IOPS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传输速度如下
4K: 140 * 4K = 560K / 40M = 1.36%
8K: 139 * 8K = 1112K / 40M = 2.71%
16K: 135 * 16K = 2160K / 40M = 5.27%
32K: 116 * 32K = 3712K / 40M = 9.06%
可以看出实际上的传输速度是很小的,对总线的利用率也是非常的小。
这里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尽管上面我们使用IOPS来计算传输速度,但是实际上传输速度和IOPS是没有直接关系,在没有缓存的情况下它们共同的决定因素都是对磁盘系统的访问方式以及单个IO的大小。对磁盘进行随机访问时候我们可以利用IOPS来衡量一个磁盘系统的性能,此时的传输速度不会太大;但是当对磁盘进行连续访问时,此时的IOPS已经没有了参考的价值,这个时候限制实际传输速度却是磁盘的最大传输速度。因此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只会用IOPS来衡量小IO的随机读写的性能,而当要衡量大IO连续读写的性能的时候就要采用传输速度而不能是IOPS了。
IO响应时间
IO响应时间(IO Response Time)
最后来关注一下能直接描述IO性能的IO响应时间。IO响应时间也被称为IO延时(IO Latency),IO响应时间就是从操作系统内核发出的一个读或者写的IO命令到操作系统内核接收到IO回应的时间,注意不要和单个IO时间混淆了,单个IO时间仅仅指的是IO操作在磁盘内部处理的时间,而IO响应时间还要包括IO操作在IO等待队列中所花费的等待时间。
计算IO操作在等待队列里面消耗的时间有一个衍生于利托氏定理(Little’s Law)的排队模型M/M/1模型可以遵循,由于排队模型算法比较复杂,到现在还没有搞太明白(如果有谁对M/M/1模型比较精通的话欢迎给予指导),这里就罗列一下最后的结果,还是那上面计算的IOPS数据来说:
8K IO Chunk Size (135 IOPS, 7.2 ms)
135 => 240.0 ms
105 => 29.5 ms
75 => 15.7 ms
45 => 10.6 ms
64K IO Chunk Size(116 IOPS, 8.6 ms)
135 => 没响应了……
105 => 88.6 ms
75 => 24.6 ms
45 => 14.6 ms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系统实际IOPS越接近理论的最大值,IO的响应时间会成非线性的增长,越是接近最大值,响应时间就变得越大,而且会比预期超出很多。
转://IO的基础概念的更多相关文章
- Day16_92_Java IO 基础概念
Java IO 基础概念 流根据方向分为 输入流 和 输出流. 注意 : 输入和输出是相对与内存而言的,从内存出来就是输出,到内存中去就是输入. 输入叫做 "读" , 输出叫做 & ...
- JavaBean 基础概念、使用实例及代码分析
JavaBean 基础概念.使用实例及代码分析 JavaBean的概念 JavaBean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且跨平台的软件组件. JavaBean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用户界面的(有UI的):另一种是没 ...
- Java 中级IO流基础及主要API编程
1. IO流基础知识,流 是字节从源到目的地的运行的轨迹,次序是有意义的, 字节会按照次序进行传递, 比如Hello World 在下图中的传递的轨迹.该图形象的解释了IO中流的概念.流中全是字节.2 ...
- Java面试题精选(一)基础概念和面向对象
-- 基础概念和面向对象 -- 全程将为大家剖析几大部分内容,由于学习经验有限,望大家谅解并接受宝贵的意见: 基础概念部分 ★★ : 常出现的高频率单词的区别理解(异常. ...
- 分布式强化学习基础概念(Distributional RL )
分布式强化学习基础概念(Distributional RL) from: https://mtomassoli.github.io/2017/12/08/distributional_rl/ 1. Q ...
- 一步步Cobol 400 上手自学入门教程01 - 基础概念
先学习基础概念 1.COBOL字符:包含: User-defined words 用户定义字符 System-names Reserved words 关键字 2.用户定义字符User-defin ...
- 【spring揭秘】1、关于IOC的基础概念
1.基础概念 IOC有三种注入方式: 1.构造方法注入,就是通过构造方法进行实例化成员属性对象,优点是实现对象之后直接就可以使用,但是参数过多也是个麻烦 2.setter方法注入,实现相应的sette ...
- 第214天:Angular 基础概念
一.Angular 简介 1. 什么是 AngularJS - 一款非常优秀的前端高级 JS 框架 - 最早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 - 2009 年被 Google 公式收购,用于其多 ...
- ELK&ElasticSearch5.1基础概念及配置文件详解【转】
1. 配置文件 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yml 主配置文件 elasticsearch/jvm.options jvm参数配置文件 elasticsearch/log4 ...
随机推荐
- Oracle-11:联合查询
------------吾亦无他,唯手熟尔,谦卑若愚,好学若饥------------- 联合查询的实际上的意义就是从俩个结果集中拿有特定联系的结果封装为一个结果集 数据库脚本给放一份,供测试使用 c ...
- SSM-Spring-10:Spring中cglib动态代理
------------吾亦无他,唯手熟尔,谦卑若愚,好学若饥------------- 何为动态代理,就不扯皮了,上一篇博客刚刚提到,那cglib动态代理又怎么写,我拿个和上个例子相似的案例来写 具 ...
- Linux时间子系统之(十三):Tick Device layer综述
专题文档汇总目录 Notes:从概念层次描述了tick-comm.oneshot tick.broadcast tick:重点介绍了tick和tickless概念及其区别,两种tick device: ...
- 在基于Windows系统的PHP虚拟主机上实现域名的301永久重定向
作者:荒原之梦 原文链接:http://zhaokaifeng.com/?p=581 操作背景: 当网站在更换或添加域名.进行网址规范化或删除旧页面时,出于对用户使用体验和搜索引擎优化方面的考虑就需要 ...
- sql server 高可用故障转移(4)
二台sql服务器配置ISCSI虚拟磁盘 在上篇我们利用ISCSI Target软件在DC-ISCSCI上创建了三个ISCSI虚拟磁盘,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SQL-CL01(hsr1 50)和SQL- ...
- Jmeter运行后出现乱码
1.响应结果出现乱码一般是编码的问题,汉子乱码在编码处编码写成utf-8 2.如果还不行,对jmeter的文件进行修改.具体修改方法参考https://blog.csdn.net/liu5781821 ...
- JavaScript设计模式之----组合模式
javascript设计模式之组合模式 介绍 组合模式是一种专门为创建Web上的动态用户界面而量身制定的模式.使用这种模式可以用一条命令在多个对象上激发复杂的或递归的行为.这可以简化粘合性代码,使其更 ...
- 学会这15点,让你分分钟拿下Redis数据库
1.Redis简介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 是一个由Salvatore Sanfilippo写的key-value存储系统.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
- authorizations.go
{ return nil, fmt.Errorf("invalid TTL %d (must be >0)", authState.TTL) } ...
- bzoj 2653 middle 二分答案 主席树判定
判断中位数是否可行需要将当前的解作为分界,大于其的置为1,小于为-1,然后b-c必选,ab,cd可不选,这个用线段树判定就好 但不能每次跑,所以套主席树,按权值排序,构建主席树,更新时将上一个节点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