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作为Java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在此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的。

一.线程的生命周期及五种基本状态

关于Java中线程的生命周期,首先看一下下面这张较为经典的图:

上图中基本上囊括了Java中多线程各重要知识点。掌握了上图中的各知识点,Java中的多线程也就基本上掌握了。主要包括:

Java线程具有五中基本状态

新建状态(New):当线程对象对创建后,即进入了新建状态,如:Thread t = new MyThread();

就绪状态(Runnable):当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t.start();),线程即进入就绪状态。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只是说明此线程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CPU调度执行,并不是说执行了t.start()此线程立即就会执行;

运行状态(Running):当CPU开始调度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时,此时线程才得以真正执行,即进入到运行状态。注:就     绪状态是进入到运行状态的唯一入口,也就是说,线程要想进入运行状态执行,首先必须处于就绪状态中;

阻塞状态(Blocked):处于运行状态中的线程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放弃对CPU的使用权,停止执行,此时进入阻塞状态,直到其进入到就绪状态,才 有机会再次被CPU调用以进入到运行状态。根据阻塞产生的原因不同,阻塞状态又可以分为三种:

1.等待阻塞:运行状态中的线程执行wait()方法,使本线程进入到等待阻塞状态;

2.同步阻塞 -- 线程在获取synchronized同步锁失败(因为锁被其它线程所占用),它会进入同步阻塞状态;

3.其他阻塞 -- 通过调用线程的sleep()或join()或发出了I/O请求时,线程会进入到阻塞状态。当sleep()状态超时、join()等待线程终止或者超时、或者I/O处理完毕时,线程重新转入就绪状态。

死亡状态(Dead):线程执行完了或者因异常退出了run()方法,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

二. Java多线程的创建及启动

Java中线程的创建常见有如三种基本形式

1.继承Thread类,重写该类的run()方法。

 1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2
3 private int i = 0;
4
5 @Override
6 public void run() {
7 for (i = 0; i < 100; i++) {
8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9 }
10 }
11 }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for (int i = 0; i < 100; i++) {
5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6 if (i == 30) {
7 Thread myThread1 = new MyThread(); //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myThread1 此线程进入新建状态
8 Thread myThread2 = new MyThread(); //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myThread2 此线程进入新建状态
9 myThread1.start(); // 调用start()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10 myThread2.start(); // 调用start()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11 }
12 }
13 }
14 }

如上所示,继承Thread类,通过重写run()方法定义了一个新的线程类MyThread,其中run()方法的方法体代表了线程需要完成的任务,称之为线程执行体。当创建此线程类对象时一个新的线程得以创建,并进入到线程新建状态。通过调用线程对象引用的start()方法,使得该线程进入到就绪状态,此时此线程并不一定会马上得以执行,这取决于CPU调度时机。

2.实现Runnable接口,并重写该接口的run()方法,该run()方法同样是线程执行体,创建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类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1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2 private int i = 0;
3
4 @Override
5 public void run() {
6 for (i = 0; i < 100; i++) {
7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8 }
9 }
10 }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for (int i = 0; i < 100; i++) {
5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6 if (i == 30) {
7 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 创建一个Runnable实现类的对象
8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myRunnable); // 将myRunnable作为Thread target创建新的线程
9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myRunnable);
10 thread1.start(); // 调用start()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11 thread2.start();
12 }
13 }
14 }
15 }

相信以上两种创建新线程的方式大家都很熟悉了,那么Thread和Runnable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for (int i = 0; i < 100; i++) {
5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6 if (i == 30) {
7 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8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myRunnable);
9 thread.start();
10 }
11 }
12 }
13 }
14
15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16 private int i = 0;
17
18 @Override
19 public void run() {
20 System.out.println("in MyRunnable run");
21 for (i = 0; i < 100; i++) {
22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23 }
24 }
25 }
26
27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28
29 private int i = 0;
30
31 public MyThread(Runnable runnable){
32 super(runnable);
33 }
34
35 @Override
36 public void run() {
37 System.out.println("in MyThread run");
38 for (i = 0; i < 100; i++) {
39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40 }
41 }
42 }

同样的,与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方式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

1 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myRunnable);

那么这种方式可以顺利创建出一个新的线程么?答案是肯定的。至于此时的线程执行体到底是My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还是MyThread类中的run()方法呢?通过输出我们知道线程执行体是MyThread类中的run()方法。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Thread类本身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而run()方法最先是在Runnable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1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
2
3 public abstract void run();
4
5 }

我们看一下Thread类中对Runnable接口中run()方法的实现: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也就是说,当执行到Thread类中的run()方法时,会首先判断target是否存在,存在则执行target中的run()方法,也就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并重写了run()方法的类中的run()方法。但是上述给到的列子中,由于多态的存在,根本就没有执行到Thread类中的run()方法,而是直接先执行了运行时类型即My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3.使用Callable和Future接口创建线程。具体是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实现clall()方法。并使用FutureTask类来包装Callable实现类的对象,且以此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来创建线程。

看着好像有点复杂,直接来看一个例子就清晰了。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5 Callable<Integer> myCallable = new MyCallable(); // 创建MyCallable对象
6 FutureTask<Integer> ft = new FutureTask<Integer>(myCallable); //使用FutureTask来包装MyCallable对象
7
8 for (int i = 0; i < 100; i++) {
9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10 if (i == 30) {
11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ft); //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新的线程
12 thread.start(); //线程进入到就绪状态
13 }
14 }
15
16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
17
18 try {
19 int sum = ft.get(); //取得新创建的新线程中的call()方法返回的结果
20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2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22 e.printStackTrace();
23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24 e.printStackTrace();
25 }
26
27 }
28 }
29
30
31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
32 private int i = 0;
33
34 // 与run()方法不同的是,call()方法具有返回值
35 @Override
36 public Integer call() {
37 int sum = 0;
38 for (; i < 100; i++) {
39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40 sum += i;
41 }
42 return sum;
43 }
44
45 }

首先,我们发现,在实现Callable接口中,此时不再是run()方法了,而是call()方法,此call()方法作为线程执行体,同时还具有返回值!在创建新的线程时,是通过FutureTask来包装MyCallable对象,同时作为了Thread对象的target。那么看下FutureTask类的定义:

1 public class FutureTask<V> implements RunnableFuture<V> {
2
3 //....
4
5 }
1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Future<V> extends Runnable, Future<V> {
2
3 void run();
4
5 }

于是,我们发现FutureTask类实际上是同时实现了Runnable和Future接口,由此才使得其具有Future和Runnable双重特性。通过Runnable特性,可以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而Future特性,使得其可以取得新创建线程中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执行下此程序,我们发现sum = 4950永远都是最后输出的。而“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则很可能是在子线程循环中间输出。由CPU的线程调度机制,我们知道,“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的输出时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为什么sum =4950会永远最后输出呢?

原因在于通过ft.get()方法获取子线程call()方法的返回值时,当子线程此方法还未执行完毕,ft.get()方法会一直阻塞,直到call()方法执行完毕才能取到返回值。

上述主要讲解了三种常见的线程创建方式,对于线程的启动而言,都是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对同一线程对象两次调用start()方法。

三. Java多线程的就绪、运行和死亡状态

就绪状态转换为运行状态:当此线程得到处理器资源;

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当此线程主动调用yield()方法或在运行过程中失去处理器资源。

运行状态转换为死亡状态:当此线程线程执行体执行完毕或发生了异常。

此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调用线程的yield()方法时,线程从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但接下来CPU调度就绪状态中的哪个线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可能会出现A线程调用了yield()方法后,接下来CPU仍然调度了A线程的情况。

由于实际的业务需要,常常会遇到需要在特定时机终止某一线程的运行,使其进入到死亡状态。目前最通用的做法是设置一boolean型的变量,当条件满足时,使线程执行体快速执行完毕。如:

 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5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6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7
8 for (int i = 0; i < 100; i++) {
9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10 if (i == 30) {
11 thread.start();
12 }
13 if(i == 40){
14 myRunnable.stopThread();
15 }
16 }
17 }
18 }
19
20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21
22 private boolean stop;
23
24 @Override
25 public void run() {
26 for (int i = 0; i < 100 && !stop; i++) {
27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28 }
29 }
30
31 public void stopThread() {
32 this.stop = true;
33 }
34
35 }
原文出处:http://www.cnblogs.com/lwbqqyumidi/p/3804883.html

【转】Java中的多线程学习大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中的多线程=你只要看这一篇就够了

    如果对什么是线程.什么是进程仍存有疑惑,请先Google之,因为这两个概念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用多线程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更好的利用cpu的资源,因为所有的多线程代码都可以用单线程来实现.说这个话其 ...

  2. Java中使用多线程、curl及代理IP模拟post提交和get访问

    Java中使用多线程.curl及代理IP模拟post提交和get访问 菜鸟,多线程好玩就写着玩,大神可以路过指教,小弟在这受教,谢谢! 更多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lvxing1788 ~~~~~~ 分 ...

  3. Java中使用多线程、curl及代理IP模拟post提交和get訪问

    Java中使用多线程.curl及代理IP模拟post提交和get訪问 菜鸟,多线程好玩就写着玩.大神能够路过不吝赐教.小弟在这受教.谢谢! 很多其它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lvxing1788 ~~~~ ...

  4. Java中的多线程技术全面详解

    本文主要从整体上介绍Java中的多线程技术,对于一些重要的基础概念会进行相对详细的介绍,若有叙述不清晰或是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谢谢大家:) 为什么使用多线程 并发与并行 我们知道,在单核机器上 ...

  5. 详细分析 Java 中实现多线程的方法有几种?(从本质上出发)

    详细分析 Java 中实现多线程的方法有几种?(从本质上出发) 正确的说法(从本质上出发) 实现多线程的官方正确方法: 2 种. Oracle 官网的文档说明 方法小结 方法一: 实现 Runnabl ...

  6. Java 中传统多线程

    目录 Java 中传统多线程 线程初识 线程的概念 实现线程 线程的生命周期 常用API 线程同步 多线程共享数据的问题 线程同步及实现机制 线程间通讯 线程间通讯模型 线程中通讯的实现 @(目录) ...

  7. Java中的 多线程编程

    Java 中的多线程编程 一.多线程的优缺点 多线程的优点: 1)资源利用率更好2)程序设计在某些情况下更简单3)程序响应更快 多线程的代价: 1)设计更复杂虽然有一些多线程应用程序比单线程的应用程序 ...

  8. java中的多线程 // 基础

    java 中的多线程 简介 进程 : 指正在运行的程序,并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即 当硬盘中的程序进入到内存中运行时,就变成了一个进程 线程 : 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负责当前程序的执行.线程就是CP ...

  9. Java中的多线程你只要看这一篇就够了

    学习Java的同学注意了!!! 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想获取学习资源的话,欢迎加入Java学习交流群,群号码:279558494 我们一起学Java! 引 如果对什么是线程.什么是进程仍存有疑惑, ...

随机推荐

  1. Base64与MD5的区别

    Base64和MD5都可用于做信息的简单加密,两者的简单差别如下: Base64 可逆性. 可以将图片等二进制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 可以把非ASCII字符的数据转换成ASCII字符,避免不可见字符. ...

  2. [TestLink]testlink安装

    转自:http://www.51testing.com/html/25/465025-3711140.html bitnami参考:https://bitnami.com/stack/testlink ...

  3. Postgres客户端编码问题

    数据库编程的编码问题数据库编程设计的编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数据库服务器编码:    数据库客户端编码:    本地环境编码.(1)数据库服务器字符编码:数据库服务器支持某种编码,是指数据库服务 ...

  4. led子系统

    最简单的led驱动就是从端口输出0或1来关闭或点亮灯.而我们这里讲的led子系统,主要是对led事件进行了分装和优化,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可 以实现跨平台的led驱动.不管你是使用三星的平台,还是Atm ...

  5. Android——indexof()

    Java中字符串中子串的查找共有四种方法(indexof()) Java中字符串中子串的查找共有四种方法,如下:1.int indexOf(String str) :返回第一次出现的指定子字符串在此字 ...

  6. c# 自动计算字符串的宽度

    测试代码: string str = "字符串"; var width = TextRenderer.MeasureText(str, this.Font); var width2 ...

  7. 百度地图Api进阶教程-用户自定义数据(标记和搜索)7.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 ...

  8. Java 高效并发之volatile关键字解析

    摘录 1.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每条指令都是在CPU中执行的,而执行指令过程中,势必涉及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由于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临时数据是存放在主存(物理内存)当中的,这时就存在一个问题,由于CPU执 ...

  9. SQL server 分页方法小结

    这里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分页方法: 1.使用top来分页 select top @pageSize * from table where id not in (select top @pageSize*( ...

  10. 机器学习 demo分西瓜

    周老师的书,对神经网络写了一个小的Demo 是最简单的神经网络,只有一层的隐藏层. 这次练习依旧是对西瓜的好坏进行预测. 主要分了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预处理 对西瓜的不同特性进行数学编码表示(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