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驱动模型

上一篇写的协程仅仅是切换,本身不能实现并发,什么时候切换也不知道

那么什么时候切回去呢?怎么确定IO操作完了?通过回调函数 

对于事件驱动型程序模型,它的流程大致如下: 开始--->初始化--->等待

事件驱动程序在启动之后,就在那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被事件触发。传统编程下也有“等待”的时候,比如在代码块D中,你定义了一个input(),需要用户输入数据。但这与下面的等待不同,传统编程的“等待”,比如input(),你作为程序编写者是知道或者强制用户输入某个东西的,或许是数字,或许是文件名称,如果用户输入错误,你还需要提醒他,并请他重新输入。事件驱动程序的等待则是完全不知道,也不强制用户输入或者干什么。只要某一事件发生,那程序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些事件包括:输入信息、鼠标、敲击键盘上某个键还有系统内部定时器触发。

在事件驱动版本的程序中,3个任务交错执行,但仍然在一个单独的线程控制中。当处理I/O或者其他昂贵的操作时,注册一个回调到事件循环中,然后当I/O操作完成时继续执行。回调描述了该如何处理某个事件。事件循环轮询所有的事件,当事件到来时将它们分配给等待处理事件的回调函数。这种方式让程序尽可能的得以执行而不需要用到额外的线程。事件驱动型程序比多线程程序更容易推断出行为,因为程序员不需要关心线程安全问题。
当我们面对如下的环境时,事件驱动模型通常是一个好的选择:
程序中有许多任务,而且…
任务之间高度独立(因此它们不需要互相通信,或者等待彼此)而且…
在等待事件到来时,某些任务会阻塞。
事件驱动只不过是框架规定了执行顺序,程序员在使用框架时,可以向原执行顺序中注册“事件”,从而在框架执行时可以出发已注册的“事件”。
2.IO路复用
如何去实现事件驱动的情况下IO的自动阻塞的切换,这个学名叫什么呢? => IO多路复用 
比如socketserver,多个客户端连接,单线程下实现并发效果,就叫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是指使用一个线程来检查多个文件描述符(Socket)的就绪状态,比如调用select和poll函数,传入多个文件描述符,如果有一个文件描述符就绪,则返回,否则阻塞直到超时。得到就绪状态后进行真正的操作可以在同一个线程里执行,也可以启动线程执行(比如使用线程池)。

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术语,是一个用于表述指向文件的引用的抽象化概念。 
文件描述符在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实际上,它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程序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在程序设计中,一些涉及底层的程序编写往往会围绕着文件描述符展开。但是文件描述符这一概念往往只适用于UNIX、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

这样在处理1000个连接时,只需要1个线程监控就绪状态,对就绪的每个连接开一个线程处理就可以了,这样需要的线程数大大减少,减少了内存开销和上下文切换的CPU开销。
I/O多路复用就通过一种机制,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一旦某个描述符就绪(一般是读就绪或者写就绪),能够通知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但select,poll,epoll本质上都是同步I/O,因为他们都需要在读写事件就绪后自己负责进行读写,也就是说这个读写过程是阻塞的,而异步I/O则无需自己负责进行读写,异步I/O的实现会负责把数据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
# 在linux的IO多路复用中有水平触发,边缘触发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如下:
#
# 水平触发:如果文件描述符已经就绪可以非阻塞的执行IO操作了,此时会触发通知.允许在任意时刻重复检测IO的状态,
# 没有必要每次描述符就绪后尽可能多的执行IO.select,poll就属于水平触发.
#
# 边缘触发:如果文件描述符自上次状态改变后有新的IO活动到来,此时会触发通知.在收到一个IO事件通知后要尽可能
# 多的执行IO操作,因为如果在一次通知中没有执行完IO那么就需要等到下一次新的IO活动到来才能获取到就绪的描述
# 符.信号驱动式IO就属于边缘触发.

select调用是内核级别的,select轮询相对非阻塞的轮询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等待多个socket,能实现同时对多个IO端口进行监听,当其中任何一个socket的数据准好了,就能返回进行可读,然后进程再进行recvfrom系统调用,将数据由内核拷贝到用户进程,当然这个过程是阻塞的。

server端

#__author: greg
#date: 2017/9/24 21:52
import socket sk1=socket.socket()
sk1.bind(('127.0.0.1',8001))
sk1.listen() sk2=socket.socket()
sk2.bind(('127.0.0.1',8002))
sk2.listen() sk3=socket.socket()
sk3.bind(('127.0.0.1',8003))
sk3.listen() # inputs=[sk1,sk2,sk3,]
inputs=[sk1,] import select
while True:
# [sk1, sk2,sk3,],select内部自动监听sk1,sk2,sk3三个对象,一旦某个句柄发生变化
# 如果有人链接sk1
# r_list=[sk1] #如果有人第一次连接,,sk1发生变化
#句柄列表11, 句柄列表22, 句柄列表33 = select.select(句柄序列1, 句柄序列2, 句柄序列3, 超时时间)
r_list,w_list,e_list=select.select(inputs,[],[],1)
print(r_list)
for sk in r_list:
#conn每一个连接对象
conn,address=sk.accept()
conn.sendall(bytes('hello',encoding='utf8'))
conn.close() # while True:
# conn, address = sk.accept()
# while True:
# content_bytes=conn.recv(1024)
# content_str=str(content_bytes,encoding='utf8')
# conn.sendall(bytes(content_bytes+'好',encoding='utf8'))#sendall就是用while循环调用send
# conn.close()

client端

#__author: greg
#date: 2017/9/24 22:30
import socket obj=socket.socket()
obj.connect(('127.0.0.1',8001))
content=str(obj.recv(1024),encoding='utf8')
print(content)
obj.close()

实例,并发聊天

sk=socket.socket()
sk.bind(("127.0.0.1",8801))
sk.listen(5)
inputs=[sk,]
while True:
r,w,e=select.select(inputs,[],[],5)
print(len(r)) for obj in r:
if obj==sk:
conn,add=obj.accept()
print(conn)
#[<socket.socket fd=420, family=AddressFamily.AF_INET, type=SocketKind.SOCK_STREAM, proto=0, laddr=('127.0.0.1', 8801), raddr=('127.0.0.1', 55504)>]
inputs.append(conn)
else:
data_byte=obj.recv(1024)
print(str(data_byte,'utf8'))
inp=input('回答%s号客户>>>'%inputs.index(obj))
obj.sendall(bytes(inp,'utf8')) print('>>',r)

文件描述符其实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句柄,只不过文件描述符是linux中的概念。注意,我们的accept或recv调用时即向系统发出recvfrom请求

(1)  如果内核缓冲区没有数据--->等待--->数据到了内核缓冲区,转到用户进程缓冲区;

(2) 如果先用select监听到某个文件描述符对应的内核缓冲区有了数据,当我们再调用accept或recv时,直接将数据转到用户缓冲区。

如何在某一个client端退出后,不影响server端和其它客户端正常交流

try:
data_byte=obj.recv(1024)
print(str(data_byte,'utf8'))
inp=input('回答%s号客户>>>'%inputs.index(obj))
obj.sendall(bytes(inp,'utf8'))
except Exception:
inputs.remove(obj)

select.seclect的四个参数

select(rlist, wlist, xlist[, timeout]) -> (rlist, wlist, xlist)

    Wait until one or more file descriptors are ready for some kind of I/O.
The first three arguments are sequences of file descriptors to be waited for:
rlist -- wait until ready for reading
wlist -- wait until ready for writing
xlist -- wait for an ``exceptional condition''
If only one kind of condition is required, pass [] for the other lists.
A file descriptor is either a socket or file object, or a small integer
gotten from a fileno() method call on one of those. The optional 4th argument specifies a timeout in seconds; it may be
a floating point number to specify fractions of seconds. If it is absent
or None, the call will never time out. The return value is a tuple of three list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three
arguments; each contains the subset of the corresponding file descriptors
that are ready.

等待一个或多个文件描述符准备好进行某种I / O操作。前三个参数是等待文件描述符的序列:
     rlist - 等待直到准备好阅读
     wlist - 等待,直到准备好写作
     xlist - 等待一个“例外条件”
如果只需要一种条件,则为其他列表传递[]。 文件描述符可以是套接字或文件对象,也可以是其中一个fileno()方法调用获得的小整数。可选的第四个参数指定以秒为单位的超时时间; 它可能是一个浮点数来指定几分之一秒。 如果不存在或无,则调用永远不会超时。返回值是与前三个参数对应的三个列表的元组; 每个都包含准备好的相应文件描述符的子集。

server端

#__author: greg
#date: 2017/9/24 22:58
import socket
import select sk1=socket.socket()
sk1.bind(('127.0.0.1',8001))
sk1.listen() # inputs=[sk1,sk2,sk3,]
inputs=[sk1,]
outputs=[] message_dict={} while True:
# [sk1, sk2,sk3,],select内部自动监听sk1,sk2,sk3三个对象,一旦某个句柄发生变化
# 如果有人链接sk1
# r_list=[sk1] #如果有人第一次连接,,sk1发生变化 # select内部自动监听socket对象,一旦socket变换感知到
r_list,w_list,e_list=select.select(inputs,outputs,inputs,1)
print('正在监听的socket对象%d'%len(inputs))
print(r_list)
for sk_or_conn in r_list:
#conn每一个连接对象
if sk_or_conn==sk1:
#表示有新用户来连接
conn,address=sk_or_conn.accept()
inputs.append(conn)
message_dict[conn]=[]
else:
#有老用户发消息
try:
data_bytes=sk_or_conn.recv(1024)
# data_str=str(data_bytes,encoding='utf8')
# sk_or_conn.sendall(bytes(data_str+'好',encoding='utf8'))
except Exception as e:
inputs.remove(sk_or_conn)
else:
#用户正常发送消息
data_str=str(data_bytes,encoding='utf8')
print(data_str)
# sk_or_conn.sendall(bytes(data_str+'好',encoding='utf8'))
message_dict[sk_or_conn].append(data_str)
outputs.append(sk_or_conn) #w_list仅仅保存了谁给我发过消息
for conn in w_list:
recv_str=message_dict[conn][0]
del message_dict[conn][0]
conn.sendall(bytes(recv_str+'好',encoding='utf8'))
outputs.remove(conn)
for sk in e_list:
inputs.remove(sk)

客户端

#__author: greg
#date: 2017/9/24 22:20
import socket obj=socket.socket()
obj.connect(('127.0.0.1',8001))
# content=str(obj.recv(1024),encoding='utf8')
# print(content)
while True:
inp=input('>>>')
obj.sendall(bytes(inp,encoding='utf8'))
ret=str(obj.recv(1024),encoding='utf8')
print(ret)
obj.close()

IO多路复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七)Socket编程、IO多路复用、SocketServer

    本章内容: Socket IO多路复用(select) SocketServer 模块(ThreadingTCPServer源码剖析) Socket 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 ...

  2. IO多路复用概念性

    sellect.poll.epoll三者的区别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进程切换 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内核必须有能力挂起正在CPU上运行的进程,并恢复以前挂起的某个进程的执行,这种行为为进程的切换,任务切换 ...

  3. IO多路复用之select总结

    1.基本概念 IO多路复用是指内核一旦发现进程指定的一个或者多个IO条件准备读取,它就通知该进程.IO多路复用适用如下场合: (1)当客户处理多个描述字时(一般是交互式输入和网络套接口),必须使用I/ ...

  4. IO多路复用之poll总结

    1.基本知识 poll的机制与select类似,与select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管理多个描述符也是进行轮询,根据描述符的状态进行处理,但是poll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poll和selec ...

  5. IO多路复用之epoll总结

    1.基本知识 epoll是在2.6内核中提出的,是之前的select和poll的增强版本.相对于select和poll来说,epoll更加灵活,没有描述符限制.epoll使用一个文件描述符管理多个描述 ...

  6. python中的IO多路复用

    在python的网络编程里,socetserver是个重要的内置模块,其在内部其实就是利用了I/O多路复用.多线程和多进程技术,实现了并发通信.与多进程和多线程相比,I/O多路复用的系统开销小,系统不 ...

  7. socket的IO多路复用

    IO 多路复用 I/O多路复用指:通过一种机制,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一旦某个描述符就绪(一般是读就绪或者写就绪),能够通知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 Linux Linux中的 select,poll, ...

  8. IO多路复用及ThreadingTCPServer源码阅读

    IO多路复用 socket模块是阻塞的,通过socket建立的服务端可以接收多个请求,但只能同时处理一个请求,其他请求都被阻塞.可以通过IO多路复用解决这个问题,socketserver内部使用的就是 ...

  9. 【知乎网】Linux IO 多路复用 是什么意思?

    提问一: Linux IO多路复用有 epoll, poll, select,知道epoll性能比其他几者要好.也在网上查了一下这几者的区别,表示没有弄明白. IO多路复用是什么意思,在实际的应用中是 ...

  10. Python自动化之IO多路复用

    单线程.多线程和异步对比图 灰色的是阻塞 IO多路复用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作系统的核心 ...

随机推荐

  1. Android 编程之入门开发目录管理器开发文件事件操作-2

    上一篇博客,我们已经得到了目录列表,我们须要对文件列表子项加入事件,比方我们点击的是文件.就运行 打开操作,点击的是目录运行打开目录操作,遍历文件清单.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是文件位置,关于文件 与目录 ...

  2. html5视频标签

    <video width="200" height="200" poster="img/shamo.jpg" src="vi ...

  3. Vue深度学习(2)

    Text 可以在表单的input 元素上使用v-model 指令来创建双向数据绑定.它会根据input元素的类型自动选取正确的绑定模式. <div id="app"> ...

  4. 自学Zabbix3.6.5-触发器item-Unit symbols单位符号

    在zabbix里面,我们不需要使用大数字来,例如我们可以不使用86400来表示一天,这个数字又不容易理解也容易出错.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大数字问题呢?我们可以使用单位来简化,例如简化zabbix触发器表达 ...

  5. Django的缓存机制

    由于Django是动态网站,所有每次请求均会去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当程序访问量大时,耗时必然会更加明显,最简单解决方式是使用:缓存,缓存将一个某个views的返回值保存至内存或者memcache中,5 ...

  6. WEB版一次选择多个图片进行批量上传(WebUploader)的解决方案

    最近在学习百度的开源上传组件WebUploader,上一篇文章,学习了批量文件上传,今天学习一下批量图片上传,实际上与文件上传很类似,只是添加了图片显示功能,这个功能WebUploader组件中已经提 ...

  7. Struts配置详解

    一.Stuts的元素 1 web.xml 任何一个web应用程序都是基于请求响应模式进行构建的,所以无论采用哪种MVC框架,都离不开web.xml文件的配置.换句话说,web.xml并不是Struts ...

  8. 【HTML5】音频视频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

  9. Search an Element in an array

    Given an integer array and an element x, find if element is present in array or not. If element is p ...

  10. 【quickhybrid】iOS端的项目实现

    前言 18年元旦三天内和朋友突击了下,勉强是将雏形做出来了,后续的API慢慢完善.(当然了,主力还是那个朋友,本人只是初涉iOS,勉强能看懂,修修改改而已) 大致内容如下: JSBridge核心交互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