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编码来源于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一般一开始就从稀疏编码算法讲起,上来就是找基向量(超完备基),但是我觉得其源头也比较有意思,知道根基的情况下,拓展其应用也比较有底气。哲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科学等领域的砖家、学生都想搞明白人类大脑皮层是如何处理外界信号的,大脑对外界的“印象”到底是什么东东。围绕这个问题,哲学家在那想、神经科学家在那用设备观察、计算机和机器学习科学家则是从数据理论和实验仿真上推倒、仿真。在神经编码和神经计算领域,我所能查到最早关于稀疏编码的文献是 1996年,在此之前的生命科学家的实验观察和假设都不说了,1996年Cornell大学心理学院的Bruno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emergence of simple-cell receptive field properties by learning a sparse code for nature images”的文章,大意是讲哺乳动物的初级视觉的简单细胞的感受野具有空域局部性、方向性和带通性(在不同尺度下,对不同结构具有选择性),和小波变换的基函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当时描述这些性质主要从自然图像编码的统计结构上来理解这些视觉细胞的特性,但是大部分都没有成功,接着Bruno在文章中提出通过最大化稀疏编码假说成功描述了上述细胞的性质,然后稀疏编码就火了。先来看看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作者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图像是有一些基的线性组合形成,如(公式一)所示:

(公式一)

      其中phi(x,y)是基函数,alpha是系数,随着不同的图像变化而变化。有效编码的目标就是为了寻找完备的基函数来生成图像空间,而且要求系数尽可能独立,只所以独立就是为了寻找信号的本质结构。当时的淫们很自然的想到PCA,因为PCA可以找到一些统计结构上的空间轴(类似坐标轴)来构成基函数,但是PCA一对噪声太敏感,也就是只能对一些类似高斯分布的数据有效,这样的干净数据可以很好的找到空间轴,对更复杂分布的数据(比如现在的流形分布)无效,作者受信息论启发,即相关变量的联合熵小于个体熵之和(当变量alpha之间互相独立时,二者相等,二者之间差了一个互信息),如果保持图像的联合熵不变,一个使得降低变量相关性的可能方法就是降低个体的熵,因此基于Barlow’s term,作者寻找一个最小熵编码(注:Barlow’s term那本书因年代久远,我找不到源头了,大意是统计独立降低编码冗余度),基于上面,作者猜测自然图像是个稀疏结构,即任何给定图像都可以用大数据里面的少数几个描述符(基)来表示。稀疏编码出生咯,作者开始寻找使得每个系数的概率分布是单模态并且在0处是峰分布的低熵(low-entropy)方法。作者提出稀疏编码的寻找方案可以通过最小化(公式二)来完成:

(公式二)

     其中第一项就是保持信息的代价(cost),如(公式三)所示:

(公式三)

     当然如果基于基函数重建的图像和原图像I(x,y)一致的话,代价为0(为最小)。

     (公式二)的第二项则是稀疏价值函数,其中的lambda是个常量正系数,平衡下稀疏系数alpha的重要性,和SVM的常量C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提出了三个稀疏价值函数,如(图一)所示:

(图一)

      可以惊喜的发现,现在经常用的L1正则赫然在列,其他两个应该被淘汰了,其实当时LASSO也开始出现了,只是当时的人们没有直接意识到L1正则可以增加稀疏性。至于为什么L1正则可以增加稀疏性,推荐读下MIT的博士pluskid的这篇博文:http://freemind.pluskid.org/machine-learning/sparsity-and-some-basics-of-l1-regularization/

Pluskid的数学功底雄厚,阅读者也需要一些功底才行。继续我们今天的话题,要最小化公式二,参数变量只有alpha,对其求导,然后用梯度下降法迭代更新alpha即可,更新alpha后,也要继续更新基函数,二者的步骤一并通过(图二)给出:

(图二)

   求出后的参数alpha和系数如(图三)所示:

(图三)

      其中a是基函数,b是其系数,c则是验证感受野的特性,d表明系数是在0处单峰。通过图像展示,对于初级视觉细胞的感受野信号的那些属性得到了验证,图像信息得到了保持,而且编码是稀疏的,至此稀疏编码拉开了序幕,衍生了后续各种优化版本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emergence of simple-cell receptive field properties by learning a sparse code for nature images. 1996

       [2] Sparse Coding with an Overcomplete BasisSet: A Strategy Employed by V1 ?  1997

转载请注明链接:http://blog.csdn.net/cuoqu/article/details/8980853

Sparsity稀疏编码(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parsity稀疏编码(三)

    稀疏编码(sparse coding)和低秩矩阵(low rank)的区别        上两个小结介绍了稀疏编码的生命科学解释,也给出一些稀疏编码模型的原型(比如LASSO),稀疏编码之前的探讨文章 ...

  2. Sparsity稀疏编码(二)

           为了更进一步的清晰理解大脑皮层对信号编码的工作机制(策略),需要把他们转成数学语言,因为数学语言作为一种严谨的语言,可以利用它推导出期望和要寻找的程式.本节就使用概率推理(bayes v ...

  3. UFLDL深度学习笔记 (七)拓扑稀疏编码与矩阵化

    UFLDL深度学习笔记 (七)拓扑稀疏编码与矩阵化 主要思路 前面几篇所讲的都是围绕神经网络展开的,一个标志就是激活函数非线性:在前人的研究中,也存在线性激活函数的稀疏编码,该方法试图直接学习数据的特 ...

  4. 转载 deep learning:八(SparseCoding稀疏编码)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853330102v0mr.html Sparse coding: 本节将简单介绍下sparse coding(稀疏编码),因 ...

  5. 稀疏编码直方图----一种超越HOG的轮廓特征

    该论文是一篇来自CMU 的CVPR2013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轮廓特征,简称HSC(Histogram of Sparse Code),并在目标检测中全面超越了HOG(Histogram o ...

  6. 稀疏编码概率解释(基于1996年Olshausen与Field的理论 )

    一.Sparse Coding稀疏编码 稀疏编码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它用来寻找一组“超完备”基向量来更高效地表示样本数据.稀疏编码算法的目的就是找到一组基向量 ,使得我们能将输入向量 表示为这些 ...

  7. 稀疏编码(Sparse Coding)的前世今生(一) 转自http://blog.csdn.net/marvin521/article/details/8980853

    稀疏编码来源于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一般一开始就从稀疏编码算法讲起,上来就是找基向量(超完备基),但是我觉得其源头也比较有意思,知道根基的情况下,拓展其应用也比较有底气.哲学.神经科学.计 ...

  8. 稀疏编码(Sparse Coding)的前世今生(二)

    为了更进一步的清晰理解大脑皮层对信号编码的工作机制(策略),须要把他们转成数学语言,由于数学语言作为一种严谨的语言,能够利用它推导出期望和要寻找的程式.本节就使用概率推理(bayes views)的方 ...

  9. k-svd字典学习,稀疏编码

    1.     K-SVD usage: Design/Learn a dictionary adaptively to betterfit the model and achieve sparse s ...

随机推荐

  1. oracle 无效索引

    错误信息:ORA-01502: index 'VOX_ID' or partition of such index is in unusable state 原因:将表的表空间做了更改,导致索引失效. ...

  2. php学习九:存取器&魔术方法

    当声明属性的时候用到了private,那么的话只能本类中才能访问此属性,其他地方无法使用,这个时候需要给外界提供一些方法来使外界访问 方法一:存取器: 可以提供一个public的方法来使外界对类里面的 ...

  3. Django学习笔记 创建应用

    django中使用应用来分割功能.比如:做一个游戏网站,包含4块不同的功能:游戏新闻.游戏论坛.Blog系统.在线商城.使得结构清晰了,每一个应用实现不同的功能:便于复用:游戏新闻.游戏论坛.Blog ...

  4. ubuntu 安装nfs 服务

    1. 安装nfs服务软件 (1)服务器端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rpcbind (2)客户端 (可以省略) $sudo apt-get in ...

  5. poj_3261 后缀数组

    题目大意 给出一个数字串,找出其中至少重复K次的最长的子串长度. 题目分析 直接用后缀数组来求解,限制height[i]的长度来对排好序的后缀进行分组(这种方法经常在字符串问题中被使用).     先 ...

  6. 日记整理---->2016-11-22

    这里记录一些关于jquery的一些知识.这里面主要是$().method方法的书写框架以及jquery中each函数的使用.等待太久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不是当初想要的样子了. 一.基于$().meth ...

  7. css基础---->学习html(一)

    这里零散的总结一下观看css权威指南书的知识.生命中的诸多告别,比不辞而别更让人难过的,是说一句再见,就再也没见过. 一.首字母与首行的伪类 <dvi> <p>I love y ...

  8. js基础---->js中的消息框

    可以在JavaScript 中创建三种消息框:警告框.确认框.提示框.今天我们就这几个框做一个介绍.我们笑着说再见,却深知再见遥遥无期. javascript消息框 一.警告框:警告框经常用于确保用户 ...

  9. 关于移动端rem 布局的一些总结

    1.rem是什么? rem(font size of the root element)是指相对于根元素的字体大小的单位 2.为什么web app要使用rem? 实现强大的屏幕适配布局(淘宝,腾讯,网 ...

  10. maven指定项目的构建、打包和tomcat插件的pom.xml配置

    1.pom.xml添加如下配置: <build> <finalName>${parent.artifactId}</finalName> <plugin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