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印象系列为快速了解一门技术的内容,后续会推出本人应用这门技术时发现的一些认识。

Vue路由和传统路由的区别:

Vue路由主要是用来实现单页面应用内各个组件之间的切换,同样支持传递参数等功能。而传统路由使用超链接

以下内容来自官网,js使用ES6

如何在vue项目中使用vue-router

HTML

<script src="https://unpkg.com/vue/dist/vue.js"></script>
<script src="https://unpkg.com/vue-router/dist/vue-router.js"></script> <div id="app">
<h1>Hello App!</h1>
<p>
<!-- 使用 router-link 组件来导航. -->
<!-- 通过传入 `to` 属性指定链接. -->
<!-- <router-link> 默认会被渲染成一个 `<a>` 标签 -->
<router-link to="/foo">Go to Foo</router-link>
<router-link to="/bar">Go to Bar</router-link>
</p>
<!-- 路由出口 -->
<!-- 路由匹配到的组件将渲染在这里 -->
<router-view></router-view>
</div>

JavaScript

// 0. 如果使用模块化机制编程,導入Vue和VueRouter,要调用 Vue.use(VueRouter)

// 1. 定义(路由)组件。
// 可以从其他文件 import 进来
const Foo = { template: '<div>foo</div>' }
const Bar = { template: '<div>bar</div>' } // 2. 定义路由
// 每个路由应该映射一个组件。 其中"component" 可以是
// 通过 Vue.extend() 创建的组件构造器,
// 或者,只是一个组件配置对象。
// 我们晚点再讨论嵌套路由。
const routes = [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
{ path: '/bar', component: Bar }
] // 3. 创建 router 实例,然后传 `routes` 配置
// 你还可以传别的配置参数, 不过先这么简单着吧。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缩写)相当于 routes: routes
}) // 4. 创建和挂载根实例。
// 记得要通过 router 配置参数注入路由,
// 从而让整个应用都有路由功能
const app = new Vue({
router
}).$mount('#app') // 现在,应用已经启动了!

其他内容

动态匹配路由:把属于某种模式匹配到的所有路由映射到同个组件。关键词,动态路径参数。

const User = {
template: '<div>User</div>'
}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动态路径参数 以冒号开头
{ path: '/user/:id', component: User }
]
})

现在呢,像 /user/foo 和 /user/bar 都将映射到相同的路由。

一个『路径参数』使用冒号 : 标记。当匹配到一个路由时,参数值会被设置到this.$route.params,可以在每个组件内使用。于是,我们可以更新 User 的模板,输出当前用户的 ID:

const User = {
template: '<div>User {{ $route.params.id }}</div>'
}

你可以看看这个在线例子.

你可以在一个路由中设置多段『路径参数』,对应的值都会设置到 $route.params 中。例如:

模式 匹配路径 $route.params
/user/:username /user/evan { username: 'evan' }
/user/:username/post/:post_id /user/evan/post/123 { username: 'evan', post_id: 123 }

除了 $route.params 外,$route 对象还提供了其它有用的信息,例如,$route.query(如果 URL 中有查询参数)、$route.hash 等等。你可以查看 API 文档 的详细说明。

响应路由参数的变化

提醒一下,当使用路由参数时,例如从 /user/foo 导航到 user/bar,原来的组件实例会被复用。因为两个路由都渲染同个组件,比起销毁再创建,复用则显得更加高效。不过,这也意味着组件的生命周期钩子不会再被调用。

复用组件时,想对路由参数的变化作出响应的话,你可以简单地 watch(监测变化) $route 对象:

const User = {
template: '...',
watch: {
'$route' (to, from) {
// 对路由变化作出响应...
}
}
}

高级匹配模式

vue-router 使用 path-to-regexp 作为路径匹配引擎,所以支持很多高级的匹配模式,例如:可选的动态路径参数、匹配零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甚至是自定义正则匹配。查看它的 文档 学习高阶的路径匹配,还有 这个例子展示 vue-router 怎么使用这类匹配。

匹配优先级

有时候,同一个路径可以匹配多个路由,此时,匹配的优先级就按照路由的定义顺序:谁先定义的,谁的优先级就最高。

编程式的导航

除了使用 <router-link> 创建 a 标签来定义导航链接,我们还可以借助 router 的实例方法,通过编写代码来实现。

router.push(location)

想要导航到不同的 URL,则使用 router.push 方法。这个方法会向 history 栈添加一个新的记录,所以,当用户点击浏览器后退按钮时,则回到之前的 URL。

当你点击 <router-link> 时,这个方法会在内部调用,所以说,点击 <router-link :to="...">等同于调用 router.push(...)

声明式 编程式
<router-link :to="..."> router.push(...)

该方法的参数可以是一个字符串路径,或者一个描述地址的对象。例如:

// 字符串
router.push('home') // 对象
router.push({ path: 'home' }) // 命名的路由
router.push({ name: 'user', params: { userId: 123 }}) // 带查询参数,变成 /register?plan=private
router.push({ path: 'register', query: { plan: 'private' }})

router.replace(location)

跟 router.push 很像,唯一的不同就是,它不会向 history 添加新记录,而是跟它的方法名一样 —— 替换掉当前的 history 记录。

声明式 编程式
<router-link :to="..." replace> router.replace(...)

router.go(n)

这个方法的参数是一个整数,意思是在 history 记录中向前或者后退多少步,类似window.history.go(n)

例子

// 在浏览器记录中前进一步,等同于 history.forward()
router.go(1) // 后退一步记录,等同于 history.back()
router.go(-1) // 前进 3 步记录
router.go(3) // 如果 history 记录不够用,那就默默地失败呗
router.go(-100)
router.go(100)

操作 History

你也许注意到 router.push、 router.replace 和 router.go 跟 window.history.pushStatewindow.history.replaceState 和 window.history.go好像, 实际上它们确实是效仿window.history API 的。

因此,如果你已经熟悉 Browser History APIs,那么在 vue-router 中操作 history 就是超级简单的。

还有值得提及的,vue-router 的导航方法 (push、 replace、 go) 在各类路由模式(historyhash 和 abstract)下表现一致。

 

命名路由

有时候,通过一个名称来标识一个路由显得更方便一些,特别是在链接一个路由,或者是执行一些跳转的时候。你可以在创建 Router 实例的时候,在 routes 配置中给某个路由设置名称。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user/:userId',
name: 'user',
component: User
}
]
})

要链接到一个命名路由,可以给 router-link 的 to 属性传一个对象:

<router-link :to="{ name: 'user', params: { userId: 123 }}">User</router-link>

这跟代码调用 router.push() 是一回事:

router.push({ name: 'user', params: { userId: 123 }})

这两种方式都会把路由导航到 /user/123 路径。

完整的例子请 戳这里.

命名视图

有时候想同时(同级)展示多个视图,而不是嵌套展示,例如创建一个布局,有 sidebar(侧导航) 和 main(主内容) 两个视图,这个时候命名视图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在界面中拥有多个单独命名的视图,而不是只有一个单独的出口。如果 router-view 没有设置名字,那么默认为 default

<router-view class="view one"></router-view>
<router-view class="view two" name="a"></router-view>
<router-view class="view three" name="b"></router-view>

一个视图使用一个组件渲染,因此对于同个路由,多个视图就需要多个组件。确保正确使用components 配置(带上 s):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
components: {
default: Foo,
a: Bar,
b: Baz
}
}
]
})

以上案例相关的可运行代码,在 这里.

重定向 和 别名

重定向

重定向也是通过 routes 配置来完成,下面例子是从 /a 重定向到 /b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a', redirect: '/b' }
]
})

重定向的目标也可以是一个命名的路由: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a', redirect: { name: 'foo' }}
]
})

甚至是一个方法,动态返回重定向目标: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a', redirect: to => {
// 方法接收 目标路由 作为参数
// return 重定向的 字符串路径/路径对象
}}
]
})

其它高级用法,请参考 例子.

别名

『重定向』的意思是,当用户访问 /a时,URL 将会被替换成 /b,然后匹配路由为 /b,那么『别名』又是什么呢?

/a 的别名是 /b,意味着,当用户访问 /b 时,URL 会保持为 /b,但是路由匹配则为 /a,就像用户访问 /a 一样。

上面对应的路由配置为: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a', component: A, alias: '/b' }
]
})

『别名』的功能让你可以自由地将 UI 结构映射到任意的 URL,而不是受限于配置的嵌套路由结构。

更多高级用法,请查看 例子.

HTML5 History 模式

vue-router 默认 hash 模式 —— 使用 URL 的 hash 来模拟一个完整的 URL,于是当 URL 改变时,页面不会重新加载。

如果不想要很丑的 hash,我们可以用路由的 history 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 history.pushStateAPI 来完成 URL 跳转而无须重新加载页面。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mode: 'history',
routes: [...]
})

当你使用 history 模式时,URL 就像正常的 url,例如 http://yoursite.com/user/id,也好看!

不过这种模式要玩好,还需要后台配置支持。因为我们的应用是个单页客户端应用,如果后台没有正确的配置,当用户在浏览器直接访问 http://oursite.com/user/id 就会返回 404,这就不好看了。

所以呢,你要在服务端增加一个覆盖所有情况的候选资源:如果 URL 匹配不到任何静态资源,则应该返回同一个 index.html 页面,这个页面就是你 app 依赖的页面。

后端配置例子

Apache

<IfModule mod_rewrite.c>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Base /
RewriteRule ^index\.html$ - [L]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f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d
RewriteRule . /index.html [L]
</IfModule>

nginx

location / {
try_files $uri $uri/ /index.html;
}

Node.js (Express)

https://github.com/bripkens/connect-history-api-fallback

警告

给个警告,因为这么做以后,你的服务器就不再返回 404 错误页面,因为对于所有路径都会返回index.html 文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应该在 Vue 应用里面覆盖所有的路由情况,然后在给出一个 404 页面。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mode: 'history',
routes: [
{ path: '*', component: NotFoundComponent }
]
})

或者,如果你是用 Node.js 作后台,可以使用服务端的路由来匹配 URL,当没有匹配到路由的时候返回 404,从而实现 fallback。

进阶

导航钩子

(译者:『导航』表示路由正在发生改变。)

正如其名,vue-router 提供的导航钩子主要用来拦截导航,让它完成跳转或取消。有多种方式可以在路由导航发生时执行钩子:全局的, 单个路由独享的, 或者组件级的。

全局钩子

你可以使用 router.beforeEach 注册一个全局的 before 钩子: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
})

当一个导航触发时,全局的 before 钩子按照创建顺序调用。钩子是异步解析执行,此时导航在所有钩子 resolve 完之前一直处于 等待中。

每个钩子方法接收三个参数:

  • to: Route: 即将要进入的目标 路由对象

  • from: Route: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 next: Function: 一定要调用该方法来 resolve 这个钩子。执行效果依赖 next 方法的调用参数。

    • next(): 进行管道中的下一个钩子。如果全部钩子执行完了,则导航的状态就是 confirmed(确认的)。

    • next(false): 中断当前的导航。如果浏览器的 URL 改变了(可能是用户手动或者浏览器后退按钮),那么 URL 地址会重置到 from 路由对应的地址。

    • next('/') 或者 next({ path: '/' }): 跳转到一个不同的地址。当前的导航被中断,然后进行一个新的导航。

确保要调用 next 方法,否则钩子就不会被 resolved。

同样可以注册一个全局的 after 钩子,不过它不像 before 钩子那样,after 钩子没有 next 方法,不能改变导航:

router.afterEach(route => {
// ...
})

某个路由独享的钩子

你可以在路由配置上直接定义 beforeEnter 钩子: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beforeEnter: (to, from, next) => {
// ...
}
}
]
})

这些钩子与全局 before 钩子的方法参数是一样的。

组件内的钩子

最后,你可以在路由组件内直接定义以下路由导航钩子:

  • beforeRouteEnter
  • beforeRouteUpdate (2.2 新增)
  • beforeRouteLeave
const Foo = {
template: `...`,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 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 confirm 前调用
// 不!能!获取组件实例 `this`
// 因为当钩子执行前,组件实例还没被创建
},
beforeRouteUpdate (to, from, next) {
// 在当前路由改变,但是该组件被复用时调用
//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带有动态参数的路径 /foo/:id,在 /foo/1 和 /foo/2 之间跳转的时候,
// 由于会渲染同样的 Foo 组件,因此组件实例会被复用。而这个钩子就会在这个情况下被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next) {
// 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
}

beforeRouteEnter 钩子 不能 访问 this,因为钩子在导航确认前被调用,因此即将登场的新组件还没被创建。

不过,你可以通过传一个回调给 next来访问组件实例。在导航被确认的时候执行回调,并且把组件实例作为回调方法的参数。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next(vm => {
// 通过 `vm` 访问组件实例
})
}

你可以 在 beforeRouteLeave 中直接访问 this。这个 leave 钩子通常用来禁止用户在还未保存修改前突然离开。可以通过 next(false) 来取消导航。

数据获取

有时候,进入某个路由后,需要从服务器获取数据。例如,在渲染用户信息时,你需要从服务器获取用户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 导航完成之后获取:先完成导航,然后在接下来的组件生命周期钩子中获取数据。在数据获取期间显示『加载中』之类的指示。

  • 导航完成之前获取:导航完成前,在路由的 enter 钩子中获取数据,在数据获取成功后执行导航。

从技术角度讲,两种方式都不错 —— 就看你想要的用户体验是哪种。

导航完成后获取数据

当你使用这种方式时,我们会马上导航和渲染组件,然后在组件的 created 钩子中获取数据。这让我们有机会在数据获取期间展示一个 loading 状态,还可以在不同视图间展示不同的 loading 状态。

假设我们有一个 Post 组件,需要基于 $route.params.id 获取文章数据:

<template>
<div class="post">
<div class="loading" v-if="loading">
Loading...
</div> <div v-if="error" class="error">
{{ error }}
</div> <div v-if="post" class="content">
<h2>{{ post.title }}</h2>
<p>{{ post.body }}</p>
</div>
</div>
</template>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loading: false,
post: null,
error: null
}
},
created () {
// 组件创建完后获取数据,
// 此时 data 已经被 observed 了
this.fetchData()
},
watch: {
// 如果路由有变化,会再次执行该方法
'$route': 'fetchData'
},
methods: {
fetchData () {
this.error = this.post = null
this.loading = true
// replace getPost with your data fetching util / API wrapper
getPost(this.$route.params.id, (err, post) => {
this.loading = false
if (err) {
this.error = err.toString()
} else {
this.post = post
}
})
}
}
}

在导航完成前获取数据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导航转入新的路由前获取数据。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组件的beforeRouteEnter 钩子中获取数据,当数据获取成功后只调用 next 方法。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post: null,
error: null
}
},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getPost(to.params.id, (err, post) =>
if (err) {
// display some global error message
next(false)
} else {
next(vm => {
vm.post = post
})
}
})
},
// 路由改变前,组件就已经渲染完了
// 逻辑稍稍不同
watch: {
$route () {
this.post = null
getPost(this.$route.params.id, (err, post) => {
if (err) {
this.error = err.toString()
} else {
this.post = post
}
})
}
}
}

在为后面的视图获取数据时,用户会停留在当前的界面,因此建议在数据获取期间,显示一些进度条或者别的指示。如果数据获取失败,同样有必要展示一些全局的错误提醒。

http://www.jianshu.com/p/cb918fe14dc6

http://www.cnblogs.com/keepfool/p/5690366.html

初印象至Vue路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js之初印象

    一.背景 MVVM模式,很多人在说在用,好吧,我落后了,我目前的项目木有用到MVVM模式的框架,vuejs,reactjs,angularjs,nonono,自己去捣鼓过ng,项目木有用到.实在不敢称 ...

  2. Vue路由vue-router

    前面的话 在Web开发中,路由是指根据URL分配到对应的处理程序.对于大多数单页面应用,都推荐使用官方支持的vue-router.Vue-router通过管理URL,实现URL和组件的对应,以及通过U ...

  3. 攻克vue路由

    先下手 路由是个好功能,但是每次都感觉没法开始下手,愣愣的看半天官方文档,所以做个快速开始教程. 首先先搭好HTML文件结构: <!--link和view在一个父元素下--> <di ...

  4. Vue路由学习心得

    GoodBoy and GoodGirl~进来了就看完点个赞再离开,写了这么多也不容易的~ 一.介绍  1.概念:路由其实就是指向的意思,当我们点击home按钮时,页面中就要显示home的内容,点击l ...

  5. VUE路由新页面打开的方法总结

    平常做单页面的场景比较多,所以大部分的业务是在同一个页面进行跳转.要通过VUE路由使用新页面打开且传递参数,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方法: 1.router-link的target <router-li ...

  6. vue路由参数变化刷新数据

    当路由到某个组件时,由于组件会复用,所以生命周期函数不会再次执行, 如果这个组件是模板组件,靠传入不同数据来显示的.那么,可能会发生参数变化了但页面数据却不变化. 问题 假如有个组件 info.vue ...

  7. Django初印象之视图(view)

    一.view的初印象 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我们发起web请求时,返回的web响应.[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views.py的文件中.] ...

  8. 10.3 Vue 路由系统

     Vue 路由系统  简单示例 main.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https://router.vuejs.or ...

  9. vue路由原理剖析

    单页面应用(SPA)的核心之一是: 更新视图而不重新请求页面, 实现这一点主要是两种方式: 1.Hash: 通过改变hash值 2.History: 利用history对象新特性(详情可出门左拐见:  ...

随机推荐

  1. 2018.10.27 洛谷P2915奶牛混合起来Mixed Up Cows(状压dp)

    传送门 状压dp入门题. 按照题意建一个图. 要求的就是合法的链的总数. 直接f[i][j]f[i][j]f[i][j]表示当前状态为jjj,下一位要跟iii连起来的方案数. 然后从没被选并且跟iii ...

  2. 将驼峰转化为下化线(将型如AbcDef转化为abc_def)

    strtolower(preg_replace('/((?<=[a-z])(?=[A-Z]))/', '_', 'AbcDef'))

  3. Java十进制数转二进制的方法

    使用Integer.toBinaryString(num) ,可以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Integer.toBinaryString(num); binary 二进制 Sys ...

  4. 如何使用vs进行代码比较

    当我们在进行团队合作开始项目时,有时候不仅自己要写代码还需要修改bug,当我们修改代码以后,为了保持代码库中代码的整洁美观和一直性,有些误操作,比如多一个或多个空格,多一行,少一行,格式对齐等,这样的 ...

  5. ueditor+word粘贴上传

    公司做的项目要用到文本上传功能. 网上找了很久,大部分都有一些不成熟的问题,终于让我找到了一个成熟的项目. 下面就来看看: 1.打开工程: 对于文档的上传我们需要知道这个项目是否符合我们的初衷. 运行 ...

  6. [HTML5] 颜色选择器的操作[input type='color'....]

    一.点击事件和获取颜色值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q ...

  7. 1.6getId()方法

    getId()方法的作用是取得线程的唯一标识. package com.cky.test; /** * Created by chenkaiyang on 2017/12/2. */ public c ...

  8. 把sublime text打造成python交互终端(windows和Ubuntu)

    作者:tongqingliu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liutongqing/p/7015958.html 把sublime text打造成python交互终端 ...

  9. C#-ado.net学习笔记-会有更新

    ado.net 通用类对象.在本地内存暂存数据 托管类对象.让本地通用类对象连接数据库,让本地通用类对象和数据库同步 连接数据库 new connection(connectstring) comma ...

  10. C#-VS程序集

    程序集即代码组,可以是单个文件或多个文件,按一个整体部署,但可指定自身调用其他程序集的版本. 推出原因 为解决dll地狱而推出,也可解决其他问题.dll地狱,a应用使用dll版本1,b应用使用dll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