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拥塞控制及连接管理
在阅读此篇之前,博主强烈建议先看看TCP可靠传输及流量控制。
一、TCP拥塞控制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产生拥塞(congestion)。出现资源拥塞的条件:对资源需求的总和 > 可用资源;拥塞带来的问题:若网络中有许多资源同时产生拥塞,网络的性能就要明显变坏,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将随输入负荷的增大而下降。

1. 拥塞的控制方法一(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发送方维持一个叫做拥塞窗口 cwnd (congestion window)的状态变量。拥塞窗口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拥塞程度,并且动态地在变化。发送方让自己的发送窗口等于拥塞窗口。如再考虑到接收方的接收能力,则发送窗口还可能小于拥塞窗口。发送方控制拥塞窗口的原则是:只要网络没有出现拥塞,拥塞窗口就再增大一些,以便把更多的分组发送出去。但只要网络出现拥塞,拥塞窗口就减小一些,以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
慢开始算法原理:在主机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设置拥塞窗口 cwnd = 1,即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 MSS 的数值。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将拥塞窗口加 1,即增加一个 MSS 的数值。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增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 cwnd,可以使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

传输轮次:使用慢开始算法后,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 cwnd 就加倍。一个传输轮次所经历的时间其实就是往返时间 RTT。“传输轮次”更加强调:把拥塞窗口 cwnd 所允许发送的报文段都连续发送出去,并收到了对已发送的最后一个字节的确认。例如,拥塞窗口 cwnd = 4,这时的往返时间 RTT 就是发送方连续发送 4 个报文段,并收到这 4 个报文段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的用法如下:
当 cwnd < ssthresh 时,使用慢开始算法。
当 cwnd > ssthresh 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当 cwnd = ssthresh 时,既可使用慢开始算法,也可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拥塞避免算法的思路是让拥塞窗口 cwnd 缓慢地增大,即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 RTT 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 cwnd 加 1,而不是加倍,使拥塞窗口 cwnd 按线性规律缓慢增长。

依据:超时,即没有按时收到确认。无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在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出现拥塞,就要把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设置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方窗口值的一半(但不能小于2)。然后把拥塞窗口 cwnd 重新设置为 1,执行慢开始算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迅速减少主机发送到网络中的分组数,使得发生拥塞的路由器有足够时间把队列中积压的分组处理完毕。
“乘法减小“是指不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出现一次超时(即出现一次网络拥塞),就把慢开始门限值 ssthresh 设置为当前的拥塞窗口值乘以 0.5。当网络频繁出现拥塞时,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大大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
“加法增大”是指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后,在收到对所有报文段的确认后(即经过一个往返时间),就把拥塞窗口 cwnd增加一个 MSS 大小,使拥塞窗口缓慢增大,以防止网络过早出现拥塞。
2. 拥塞的控制方法二(快重传与快恢复)
快重传算法首先要求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后就立即发出重复确认。这样做可以让发送方及早知道有报文段没有到达接收方。发送方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就应当立即重传对方尚未收到的报文段。不难看出,快重传并非取消重传计时器,而是在某些情况下可更早地重传丢失的报文段。

与快重传配合使用的还有快恢复算法

3.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
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流量控制往往指在给定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如果把拥塞控制和接收方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一起考虑,那么很显然,发送方的窗口的上限值应当取为接收方窗口rwnd和拥塞窗口cwnd这两个变量中较小的一个,即:

当rwnd<cwnd时,是接收方的接收能力限制发送方窗口的最大值;反之,当cwnd<rwnd时,则是网络的拥塞限制发送方窗口的最大值。也就是说,rwnd和cwnd中较小的一个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
二、TCP连接管理
运输连接有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运输连接的管理就是使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都能正常地进行。TCP 连接的建立都是采用Client/Server方式。主动发起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叫做客户(client)。被动等待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叫做服务器(server)。 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要使每一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2.要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报文段长度,最大窗口大小,服务质量等)。3.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如缓存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等)进行分配。
1. 三次握手建立TCP连接
1)A 的 TCP 向 B 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其首部中的同步位 SYN = 1,并选择序号 seq = x,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 x。


2) B 的 TCP 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则发回确认。 B 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 SYN = 1,使 ACK = 1,其确认号ack = x 1,自己选择的序号 seq = y。


3) A 收到此报文段后向 B 给出确认,其 ACK = 1,确认号 ack = y 1。A 的 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


整个连接过程如下图:

2. 四次挥手释放TCP连接
1)数据传输结束后,通信的双方都可释放连接。现在 A 的应用进程先向其 TCP 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 TCP 连接。A 把连接释放报文段首部的 FIN = 1,其序号seq = u,等待 B 的确认。

2)B 发出确认,确认号 ack = u + 1,而这个报文段自己的序号 seq = v。TCP 服务器进程通知高层应用进程。从 A 到 B 这个方向的连接就释放了,TCP 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B 若发送数据,A 仍要接收。

3) 若 B 已经没有要向 A 发送的数据,其应用进程就通知 TCP 释放连接。

4) A 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必须发出确认。 在确认报文段中 ACK = 1,确认号 ack =w + 1,自己的序号 seq = u + 1。

至此,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完毕。
TCP拥塞控制及连接管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 和 连接释放.运输连接的管理就是使运输连接的简历和释放都能正常地进行. 在TCP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一下三个问题: 1. ...
- TCP系列07—连接管理—6、TCP连接管理的状态机
经过前面对TCP连接管理的介绍,我们本小节通过TCP连接管理的状态机来总结一下看看TCP连接的状态变化 一.TCP状态机整体状态转换图(截取自第二版TCPIP详解) 二.TCP连接建立 ...
- TCP系列06—连接管理—5、TCP fastopen(TFO)
一.TFO背景 当前web和web-like应用中一般都是在三次握手后开始数据传输,相比于UDP,多了一个RTT的时延,即使当前很多应用使用长连接来处理这种情况,但是仍然由一定比例的短连接,这额外多出 ...
- TCP系列02—连接管理—1、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一.TCP连接管理概述 正如我们在之前所说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因此在进行数据传输前一般需要先建立连接(TFO除外),因此我们首先来介绍TCP的连接管理. 通常一次完整的TCP数据传输一般包 ...
- TCP系列04—连接管理—3、TCP连接的半打开和半关闭
在前面部分我们我们分别介绍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TCP连接还有两种场景分别是半打开(Half-Open)连接和半关闭(Half-Close)连接.TCP是一个全双工(Full-Du ...
- TCP系列03—连接管理—2、TCP连接的同时打开和同时关闭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介绍了TCP连接管理中最常见的三次握手方式和四次挥手的方式.但是有可能A和B两端同时执行主动打开并连接对方或者同时执行主动关闭连接(尽管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低低),这个时候的流程 ...
- TCP系列08—连接管理—7、TCP 常见选项(option)
一.TCP选项概述 在前面介绍TCP头的时候,我们说过tcp基本头下面可以带有tcp选项,其中有些选项只能在连接过程中随着SYN包发送,有些可以延后.下表汇总了一些tcp选项 其中我标记为红色的部分是 ...
- TCP系列05—连接管理—4、TCP连接的ISN、连接建立超时及TCP的长短连接
一.TCP连接的ISN 之前我们说过初始建立TCP连接的时候的系列号(ISN)是随机选择的,那么这个系列号为什么不采用一个固定的值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防止同一个连接的不同实例(di ...
- [TCP/IP] TCP的传输连接管理
1.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释放 2.主动发起连接的是客户端,被动接受连接的是服务器 3.三次握手 客户端 ==> SYN是1同步 ,ACK确认标志是0,seq序号是x ==&g ...
随机推荐
- 日期/时间处理工具 DateTimeUtil
此类是我们项目的 日期/时间处理工具,在此做个记录! /* * Copyright 2014-2018 xfam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Support: https ...
- 子集系列(二) 满足特定要求的子集,例 [LeetCode] Combination, Combination Sum I, II
引言 既上一篇 子集系列(一) 后,这里我们接着讨论带有附加条件的子集求解方法. 这类题目也是求子集,只不过不是返回所有的自己,而往往是要求返回满足一定要求的子集. 解这种类型的题目,其思路可以在上一 ...
- Maven手动添加依赖的jar文件到本地Maven仓库
原文出处:https://www.iteblog.com/archives/646.html 寫得很好,轉走僅供學習,望諒解! Apache Maven,是一个软件(特别是Java软件)项目管理及自动 ...
- springsecurity remember-me 功能
本文基于spring-security-web-4.1.2.RELEASE. 要实现rememberMe,有两种方案. 1.基于简单加密token的方法 首先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加入<remembe ...
- JAVA中反射机制五(JavaBean的内省与BeanUtils库)
内省(Introspector) 是Java 语言对JavaBean类属性.事件的一种缺省处理方法. JavaBean是一种特殊的类,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信息,这种类中的方法主要用于访问私有的字段,且方法 ...
- 【代码优化】调用optional delegates的最佳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lexingyu/p/3932475.html 本文是以下两篇blog的综合脱水,感谢两位作者为解放码农生产力所做的深入思考=.= Sm ...
- imperva系统升级遇见的错误(配置文件的导入导出)
今天心态有点炸了 今天去东兴证券做waf升级.浪费了两天才弄完.把客户都弄得有点急了.好歹原厂的工程师耐心的讲解这才弄完.感谢路哥.... 赶紧总结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东兴 证券的imperva是v ...
- struct msghdr和struct cmsghdr【转载】
理解struct msghdr当我第一次看到他时,他看上去似乎是一个需要创建的巨大的结构.但是不要怕.其结构定义如下:struct msghdr { void *msg_name ...
- Linux内核同步原语之原子操作
避免对同一数据的并发访问(通常由中断.对称多处理器.内核抢占等引起)称为同步. ——题记 内核源码:Linux-2.6.38.8.tar.bz2 目标平台:ARM体系结构 原子操作确保对同一数据的“读 ...
- 大数据系列之Hadoop框架
Hadoop框架中,有很多优秀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Hadoop的位置 从上图可以看出,越往右,实时性越高,越往上,涉及到算法等越多. 越往上,越往右就越火…… Hadoop框架中一些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