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入门】webpack 入门指南
什么是 webpack?
webpack是近期最火的一款模块加载器兼打包工具,它能把各种资源,例如JS(含JSX)、coffee、样式(含less/sass)、图片等都作为模块来使用和处理。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require(XXX) 的形式来引入各模块,即使它们可能需要经过编译(比如JSX和sass),但我们无须在上面花费太多心思,因为 webpack 有着各种健全的加载器(loader)在默默处理这些事情,这块我们后续会提到。
你可以不打算将其用在你的项目上,但没有理由不去掌握它,因为以近期 Github 上各大主流的(React相关)项目来说,它们仓库上所展示的示例已经是基于 webpack 来开发的,比如 React-Boostrap 和 Redux。
webpack的官网是 http://webpack.github.io/ ,文档地址是 http://webpack.github.io/docs/ ,想对其进行更详细了解的可以点进去瞧一瞧。
webpack 的优势
其优势主要可以归类为如下几个:
1. webpack 是以 commonJS 的形式来书写脚本滴,但对 AMD/CMD 的支持也很全面,方便旧项目进行代码迁移。
2. 能被模块化的不仅仅是 JS 了。
3. 开发便捷,能替代部分 grunt/gulp 的工作,比如打包、压缩混淆、图片转base64等。
4. 扩展性强,插件机制完善,特别是支持 React 热插拔(见 react-hot-loader )的功能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谈谈第一点。以 AMD/CMD 模式来说,鉴于模块是异步加载的,所以我们常规需要使用 define 函数来帮我们搞回调:
|
1
2
3
4
5
6
7
8
|
define(['package/lib'], function(lib){ function foo(){ lib.log('hello world!'); } return { foo: foo };}); |
另外为了可以兼容 commonJS 的写法,我们也可以将 define 这么写: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define(function (require, exports, module){ var someModule = require("someModule"); var anotherModule = require("anotherModule"); someModule.doTehAwesome(); anotherModule.doMoarAwesome(); exports.asplode = function (){ someModule.doTehAwesome(); anotherModule.doMoarAwesome(); };}); |
然而对 webpack 来说,我们可以直接在上面书写 commonJS 形式的语法,无须任何 define (毕竟最终模块都打包在一起,webpack 也会最终自动加上自己的加载器):
|
1
2
3
4
5
6
7
8
9
10
|
var someModule = require("someModule"); var anotherModule = require("anotherModule"); someModule.doTehAwesome(); anotherModule.doMoarAwesome(); exports.asplode = function (){ someModule.doTehAwesome(); anotherModule.doMoarAwesome(); }; |
这样撸码自然更简单,跟回调神马的说 byebye~
不过即使你保留了之前 define 的写法也是可以滴,毕竟 webpack 的兼容性相当出色,方便你旧项目的模块直接迁移过来。
安装和配置
一. 安装
我们常规直接使用 npm 的形式来安装:
$ npm install webpack -g
当然如果常规项目还是把依赖写入 package.json 包去更人性化:
$ npm init
$ npm install webpack --save-dev
二. 配置
每个项目下都必须配置有一个 webpack.config.js ,它的作用如同常规的 gulpfile.js/Gruntfile.js ,就是一个配置项,告诉 webpack 它需要做什么。
我们看看下方的示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var commonsPlugin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common.js');module.exports = { //插件项 plugins: [commonsPlugin], //页面入口文件配置 entry: { index : './src/js/page/index.js' }, //入口文件输出配置 output: { path: 'dist/js/page', filename: '[name].js' }, module: { //加载器配置 loaders: [ { test: /\.cs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 test: /\.js$/, loader: 'jsx-loader?harmony' }, { test: /\.scss$/, loader: 'style!css!sass?sourceMap'}, { test: /\.(png|jpg)$/, loader: 'url-loader?limit=8192'} ] }, //其它解决方案配置 resolve: { root: 'E:/github/flux-example/src', //绝对路径 extensions: ['', '.js', '.json', '.scss'], alias: { AppStore : 'js/stores/AppStores.js', ActionType : 'js/actions/ActionType.js', AppAction : 'js/actions/AppAction.js' } }}; |
⑴ plugins 是插件项,这里我们使用了一个 CommonsChunkPlugin 的插件,它用于提取多个入口文件的公共脚本部分,然后生成一个 common.js 来方便多页面之间进行复用。
⑵ entry 是页面入口文件配置,output 是对应输出项配置(即入口文件最终要生成什么名字的文件、存放到哪里),其语法大致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entry: { page1: "./page1", //支持数组形式,将加载数组中的所有模块,但以最后一个模块作为输出 page2: ["./entry1", "./entry2"] }, output: { path: "dist/js/page", filename: "[name].bundle.js" }} |
该段代码最终会生成一个 page1.bundle.js 和 page2.bundle.js,并存放到 ./dist/js/page 文件夹下。
⑶ module.loaders 是最关键的一块配置。它告知 webpack 每一种文件都需要使用什么加载器来处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module: { //加载器配置 loaders: [ //.css 文件使用 style-loader 和 css-loader 来处理 { test: /\.css$/,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js 文件使用 jsx-loader 来编译处理 { test: /\.js$/, loader: 'jsx-loader?harmony' }, //.scss 文件使用 style-loader、css-loader 和 sass-loader 来编译处理 { test: /\.scss$/, loader: 'style!css!sass?sourceMap'}, //图片文件使用 url-loader 来处理,小于8kb的直接转为base64 { test: /\.(png|jpg)$/, loader: 'url-loader?limit=8192'} ] } |
如上,"-loader"其实是可以省略不写的,多个loader之间用“!”连接起来。
注意所有的加载器都需要通过 npm 来加载,并建议查阅它们对应的 readme 来看看如何使用。
拿最后一个 url-loader 来说,它会将样式中引用到的图片转为模块来处理,使用该加载器需要先进行安装:
npm install url-loader -save-dev
配置信息的参数“?limit=8192”表示将所有小于8kb的图片都转为base64形式(其实应该说超过8kb的才使用 url-loader 来映射到文件,否则转为data url形式)。
⑷ 最后是 resolve 配置,这块很好理解,直接写注释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solve: { //查找module的话从这里开始查找 root: 'E:/github/flux-example/src', //绝对路径 //自动扩展文件后缀名,意味着我们require模块可以省略不写后缀名 extensions: ['', '.js', '.json', '.scss'], //模块别名定义,方便后续直接引用别名,无须多写长长的地址 alias: { AppStore : 'js/stores/AppStores.js',//后续直接 require('AppStore') 即可 ActionType : 'js/actions/ActionType.js', AppAction : 'js/actions/AppAction.js' } } |
关于 webpack.config.js 更详尽的配置可以参考这里。
运行 webpack
webpack 的执行也很简单,直接执行
$ webpack --display-error-details
即可,后面的参数“--display-error-details”是推荐加上的,方便出错时能查阅更详尽的信息(比如 webpack 寻找模块的过程),从而更好定位到问题。
其他主要的参数有:
|
1
2
3
4
5
6
7
|
$ webpack --config XXX.js //使用另一份配置文件(比如webpack.config2.js)来打包$ webpack --watch //监听变动并自动打包$ webpack -p //压缩混淆脚本,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webpack -d //生成map映射文件,告知哪些模块被最终打包到哪里了 |
其中的 -p 是很重要的参数,曾经一个未压缩的 700kb 的文件,压缩后直接降到 180kb(主要是样式这块一句就独占一行脚本,导致未压缩脚本变得很大)。
模块引入
上面唠嗑了那么多配置和执行方法,下面开始说说寻常页面和脚本怎么使用呗。
一. HTML
直接在页面引入 webpack 最终生成的页面脚本即可,不用再写什么 data-main 或 seajs.use 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DOCTYPE html><html><head lang="en"> <meta charset="UTF-8"> <title>demo</title></head><body> <script src="dist/js/page/common.js"></script> <script src="dist/js/page/index.js"></script></body></html> |
可以看到我们连样式都不用引入,毕竟脚本执行时会动态生成<style>并标签打到head里。
二. JS
各脚本模块可以直接使用 commonJS 来书写,并可以直接引入未经编译的模块,比如 JSX、sass、coffee等(只要你在 webpack.config.js 里配置好了对应的加载器)。
我们再看看编译前的页面入口文件(index.js):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require('../../css/reset.scss'); //加载初始化样式require('../../css/allComponent.scss'); //加载组件样式var React = require('react');var AppWrap = require('../component/AppWrap'); //加载组件var createRedux = require('redux').createRedux;var Provider = require('redux/react').Provider;var stores = require('AppStore');var redux = createRedux(stores);var App = React.createClass({ render: function() { return ( <Provider redux={redux}> {function() { return <AppWrap />; }} </Provider> ); }});React.render( <App />, document.body); |
一切就是这么简单么么哒~ 后续各种有的没的,webpack 都会帮你进行处理。
其他
至此我们已经基本上手了 webpack 的使用,下面是补充一些有用的技巧。
一. shimming
在 AMD/CMD 中,我们需要对不符合规范的模块(比如一些直接返回全局变量的插件)进行 shim 处理,这时候我们需要使用 exports-loader 来帮忙:
{ test: require.resolve("./src/js/tool/swipe.js"), loader: "exports?swipe"}
之后在脚本中需要引用该模块的时候,这么简单地来使用就可以了:
require('./tool/swipe.js');
swipe();
二. 自定义公共模块提取
在文章开始我们使用了 CommonsChunkPlugin 插件来提取多个页面之间的公共模块,并将该模块打包为 common.js 。
但有时候我们希望能更加个性化一些,我们可以这样配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var CommonsChunkPlugin = require("webpack/lib/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module.exports = { entry: { p1: "./page1", p2: "./page2", p3: "./page3", ap1: "./admin/page1", ap2: "./admin/page2" }, output: { filename: "[name].js" }, plugins: [ new CommonsChunkPlugin("admin-commons.js", ["ap1", "ap2"]), new CommonsChunkPlugin("commons.js", ["p1", "p2", "admin-commons.js"]) ]};// <script>s required:// page1.html: commons.js, p1.js// page2.html: commons.js, p2.js// page3.html: p3.js// admin-page1.html: commons.js, admin-commons.js, ap1.js// admin-page2.html: commons.js, admin-commons.js, ap2.js |
三. 独立打包样式文件
有时候可能希望项目的样式能不要被打包到脚本中,而是独立出来作为.css,然后在页面中以<link>标签引入。这时候我们需要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来帮忙:
|
1
2
3
4
5
6
7
8
|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var commonsPlugin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common.js'); var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commonsPlugin, new ExtractTextPlugin("[name].css")], entry: { //...省略其它配置 |
最终 webpack 执行后会乖乖地把样式文件提取出来:

四. 使用CDN/远程文件
有时候我们希望某些模块走CDN并以<script>的形式挂载到页面上来加载,但又希望能在 webpack 的模块中使用上。
这时候我们可以在配置文件里使用 externals 属性来帮忙:
|
1
2
3
4
5
6
7
|
{ externals: { // require("jquery") 是引用自外部模块的 // 对应全局变量 jQuery "jquery": "jQuery" }} |
需要留意的是,得确保 CDN 文件必须在 webpack 打包文件引入之前先引入。
我们倒也可以使用 script.js 在脚本中来加载我们的模块:
|
1
2
3
4
|
var $script = require("scriptjs");$script("//ajax.googleapis.com/ajax/libs/jquery/2.0.0/jquery.min.js", function() { $('body').html('It works!')}); |
五. 与 grunt/gulp 配合
以 gulp 为示例,我们可以这样混搭: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gulp.task("webpack", function(callback) { // run webpack webpack({ // configuration }, function(err, stats) { if(err) throw new gutil.PluginError("webpack", err); gutil.log("[webpack]", stats.toString({ // output options })); callback(); });}); |
当然我们只需要把配置写到 webpack({ ... }) 中去即可,无须再写 webpack.config.js 了。
六. React 相关
⑴ 推荐使用 npm install react 的形式来安装并引用 React 模块,而不是直接使用编译后的 react.js,这样最终编译出来的 React 部分的脚本会减少 10-20 kb左右的大小。
⑵ react-hot-loader 是一款非常好用的 React 热插拔的加载插件,通过它可以实现修改-运行同步的效果,配合 webpack-dev-server 使用更佳!
基于 webpack 的入门指引就到这里,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你也可以参考下述的文章来入门:
共勉~
【一小时入门】webpack 入门指南的更多相关文章
- 一小时包教会 —— webpack 入门指南
什么是 webpack? webpack是近期最火的一款模块加载器兼打包工具,它能把各种资源,例如JS(含JSX).coffee.样式(含less/sass).图片等都作为模块来使用和处理. 我们可以 ...
- Webpack 入门指南 - 3. Hello, Angular2!
Webpack 入门指南 - 1.安装 Webpack 入门指南 - 2.模块 这一次,我们使用 Webpack 来打包 Angular 2 的应用. 与官方的 Hello, Angular 2 项目 ...
- Webpack 入门指南 - 2.模块
这一次我们谈谈模块问题. 通常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比如,上一次提高的 hello 函数,如果我们定义为一个模块,其它模块引用之后,直接调用就好了.在前端怎么使用模块呢?这可说来话长 ...
- Webpack 入门指南 - 1.安装
Webpack 是目前流行的打包工具,如何安装它呢? 1. 安装 Node Js 首先,Webpack 是基于 NodeJs 的工具,你必须首先安装 NodeJs. NodeJs 仅仅只需要在你的系统 ...
- webpack入门指南(基于webpack v4.41.2)
2019年12月5日初稿,目前webpack已经更新到v4.41.2,本文正是基于该版本,在windows8.1操作系统下进行的demo编译,适用于想入门webpack的前端开发人员. webpack ...
- webpack入门文档教程
.octicon{margin-right:2px}a.tabnav-extra:hover{color:#4078c0;text-decoration:none}.tabnav-btn{margin ...
- Weex入门与进阶指南
Weex入门与进阶指南 标签: WeexiOSNative 2016-07-08 18:22 59586人阅读 评论(8) 收藏 举报 本文章已收录于: iOS知识库 分类: iOS(87) 职 ...
- Webpack笔记(一)——从这里入门Webpack
准备了挺久,一直想要好好深入了解一下Webpack,之前一直嫌弃Webpack麻烦,偏向于Parcel这种零配置的模块打包工具一些,但是实际上还是Webpack比较靠谱,并且Webpack功能更加强大 ...
- vue入门|ElementUI使用指南
vue入门|ElementUI使用指南 1.开发前务必熟悉的文档: vue.js2.0中文,项目所使用的js框架 vue-router,vue.js配套路由 vuex 状态管理 Element UI框 ...
随机推荐
- SignalR简单Demo
我们实现一个简单的消息通知的Demo 在NuGet中添加SignalR引用 install-package Microsoft.AspNet.SignalR 然后我们创建一个类来引用Hub类 name ...
- 迷宫问题 Maze 4X4 (sloved by backtrack)
Description 给定一个N*N的迷宫中,(0,0)为起始点,(N-1,N-1)为目的地,求可通往目的地的多个解 思路 这道题其实就是简单的DFS,一路探索到底,没路就回溯到交叉口. #incl ...
- python方法的延迟加载
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数据进行处理是一重要的环节,我们往往会将其封装成一个方法,而有的时候这一个方法可能会被反复调用,每一次都对数据进行处理这将是一个很耗时耗资源的操纵,那么有没有办法将计算后的结果缓存起 ...
- Java8函数之旅 (五) -- Java8中的排序
前言 对数据进行排序是平常经常会用到的操作之一,使用Jav8排序可以减少你在排序这方面的代码量,优化你的代码. 测试用例代码 定义个实体类User,拥有姓名name,年龄age,积分credit ...
- discuz管理员登录进入后台管理马上跳转到登录界面
昨天尝试了一下这个discuz论坛,感觉还可以.今天刚刚用管理员账户进入后台管理,准备改一改界面熟悉一下,过不了10秒钟.老是马上就退出来了.我想起来了,昨天是在阿里云服务器上面直接登录这个管理员账号 ...
- 9.nginx使用redis用缓存
需要使用到的第三方模块,因为在有道笔记上面,所以为办法直接给你们,需要的话给我私信或者邮件(913956964@qq.com) 1.编译安装,添加上述扩展插件 ./configure --prefix ...
- bootstrap 导航栏鼠标悬停显示下拉菜单
在jsp中加入一下代码: .navbar .nav > li:hover .dropdown-menu { display: block;} 全部代码如下所示: <%@ page lang ...
- 树上操作[HAOI 2015]
树链剖分裸题: 树剖点这里:传送门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sight(c) ('0'<=c&&c<='9') ...
- 房上的猫:java中的包
包 1.作用: (1)包允许将类组合成较小的单元(类似文件夹),易于找到和使用相应的类文件 (2)防止命名冲突: java中只有在不同包中的类才能重名 (3)包允许在更广的范围内保护类,数 ...
- margin和padding的区别和用法
margin和padding的区别和用法 什么是margin.padding? marigin:就是外边距.padding:就是内边距.怎么就容易记住两者呢? 马蓉大家都知道吧,给王宝强带帽子的那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