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DPM--对象检测开山之作
本文非原创,原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ttransposition/article/details/12966521
DPM(Deformable Parts Model)
Reference:
Object detection with discriminatively trained partbased models. IEEE Trans. PAMI, 32(9):1627–1645, 2010.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Multiple-Instance Learning,"Proc.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2003.
作者主页:http://www.cs.berkeley.edu/~rbg/latent/index.html
大体思路
DPM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目标检测算法,连续获得VOC(Visual Object Class)07,08,09年的检测冠军。目前已成为众多分类器、分割、人体姿态和行为分类的重要部分。2010年Pedro Felzenszwalb被VOC授予"终身成就奖"。DPM可以看做是HOG(Histogrrams of Oriented Gradients)的扩展,大体思路与HOG一致。先计算梯度方向直方图,然后用SVM(Surpport Vector Machine )训练得到物体的梯度模型(Model)。有了这样的模板就可以直接用来分类了,简单理解就是模型和目标匹配。DPM只是在模型上做了很多改进工作。
上图是HOG论文中训练出来的人形模型。它是单模型,对直立的正面和背面人检测效果很好,较以前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的特征(最近被CVPR20 13年的一篇论文 《Histograms of Sparse Codes for Object Detection》 超过了)。但是, 如果是侧面呢?所以自然我们会想到用多模型来做。DPM就使用了2个模型,主页上最新版本Versio5的程序使用了12个模型。
上图就是自行车的模型,左图为侧面看,右图为从正前方看。好吧,我承认已经面目全非了,这只是粗糙版本。训练的时候只是给了一堆自行车的照片,没有标注是属于component 1,还是component 2.直接按照边界的长宽比,分为2半训练。这样肯定会有很多很多分错了的情况,训练出来的自然就失真了。不过没关系,论文里面只是把这两个Model当做初始值。重点就是作者用了多模型。
上图右边的两个模型各使用了6个子模型,白色矩形框出来的区域就是一个子模型。基本上见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这是自行车。之所以会比左边好辨识,是因为分错component类别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还有就是图像分辨率是左边的两倍,这个就不细说,看论文。
有了多模型就能解决视角的问题了,还有个严重的问题,动物是动的,就算是没有生命的车也有很多款式,单单用一个Model,如果动物动一下,比如美女搔首弄姿,那模型和这个美女的匹配程度就低了很多。也就是说,我们的模型太死板了,不能适应物体的运动,特别是非刚性物体的运动。自然我们又能想到添加子模型,比如给手一个子模型,当手移动时,子模型能够检测到手的位置。把子模型和主模型的匹配程度综合起来,最简单的就是相加,那模型匹配程度不就提高了吗?思路很简单吧!还有个小细节,子模型肯定不能离主模型太远了,试想下假如手到身体的位置有两倍身高那么远,那这还是人吗?也许这是个检测是不是鬼的好主意。所以我们加入子模型与主模型的位置偏移作为Cost,也就是说综合得分要减去偏移Cost.本质上就是使用子模型和主模型的空间先验知识。
好了,终于来了一张合影。最右边就是我们的偏移Cost,圆圈中心自然就是子模型的理性位置,如果检测出来的子模型的位置恰好在此,那Cost就为0,在周边那就要减掉一定的值,偏离的越远减掉的值越大。
其实,Part Model 早在1973年就被提出参见《The representation and matching of pictorial structures》(木有看……)。
另外HOG特征可以参考鄙人博客:Opencv HOG行人检测 源码分析,SIFT特征与其很相似,本来也想写的但是,那时候懒,而且表述比较啰嗦,就参考一位跟我同一届的北大美女的系列博客吧。【OpenCV】SIFT原理与源码分析
总之,DPM的本质就是弹簧形变模型,参见 1973年的一篇论文 The representation and matching of pictorial structures
2.检测
检测过程比较简单:
综合得分:
是rootfilter (我前面称之为主模型)的得分,或者说是匹配程度,本质就是
和
的卷积,后面的partfilter也是如此。中间是n个partfilter(前面称之为子模型)的得分。
是为了component之间对齐而设的rootoffset.
为rootfilter的left-top位置在root feature map中的坐标,
为第
个partfilter映射到part feature map中的坐标。
是因为part feature map的分辨率是root feature map的两倍,
为相对于rootfilter left-top 的偏移。
的得分如下:
上式是在patfilter理想位置,即anchor position的一定范围内,寻找一个综合匹配和形变最优的位置。
为偏移向量,
为偏移向量
,
为偏移的Cost权值。比如
则
即为最普遍的欧氏距离。这一步称为距离变换,即下图中的transformed response。这部分的主要程序有train.m、featpyramid.m、dt.cc.
3.训练
3.1多示例学习(Multiple-instance learning)
3.1.1 MI-SVM
一般机器学习算法,每一个训练样本都需要类别标号(对于二分类:1/-1)。实际上那样的数据其实已经经过了抽象,实际的数据要获得这样的标号还是很难,图像就是个典型。还有就是数据标记的工作量太大,我们想偷懒了,所以多只是给了正负样本集。负样本集里面的样本都是负的,但是正样本里面的样本不一定都是正的,但是至少有一个样本是正的。比如检测人的问题,一张天空的照片就可以是一个负样本集;一张某某自拍照就是一个正样本集(你可以在N个区域取N个样本,但是只有部分是有人的正样本)。这样正样本的类别就很不明确,传统的方法就没法训练。
疑问来了,图像的不是有标注吗?有标注就应该有类别标号啊?这是因为图片是人标的,数据量特大,难免会有些标的不够好,这就是所谓的弱监督集(weakly supervised set)。所以如果算法能够自动找出最优的位置,那分类器不就更精确吗? 标注位置不是很准确,这个例子不是很明显,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子模型的位置吗?比如自行车的车轮的位置,是完全没有位置标注的,只知道在bounding box区域附件有一个车轮。不知道精确位置,就没法提取样本。这种情况下,车轮会有很多个可能的位置,也就会形成一个正样本集,但里面只有部分是包含轮子的。
针对上述问题《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Multiple-Instance Learning》提出了MI-SVM。本质思想是将标准SVM的最大化样本间距扩展为最大化样本集间距。具体来说是选取正样本集中最像正样本的样本用作训练,正样本集内其它的样本就等候发落。同样取负样本中离分界面最近的负样本作为负样本。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保证正样本中有正,负样本不能为正。就基本上化为了标准SVM。取最大正样本(离分界面最远),最小负样本(离分界面最近):
对于正样本: 为正样本集中选中的最像大正样本的样本。
对于负样本:可以将max展开,因为最小的负样本满足的话,其余负样本就都能满足,所以任意负样本有:
目标函数:
也就是说选取正样本集中最大的正样本,负样本集中的所有样本。与标准SVM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拉格朗日系数的界限。
而标准SVM的约束是:
最终化为一个迭代优化问题:
思想很简单:第一步是在正样本集中优化;第二步是优化SVM模型。与K-Means这类聚类算法一样都只是简单的两步,却爆发了无穷的力量。
这里可以参考一篇博客Multiple-instance learning。
关于SVM的详细理论推导就不得不推荐我最为膜拜的MIT Doctor pluskid: 支持向量机系列
关于SVM的求解:SVM学习——Sequential Minimal Optimization
SVM学习——Coordinate Desent Method
此外,与多示例学习对应的还有多标记学习(multi-lable learning)有兴趣可以了解下。二者联系很大,多示例是输入样本的标记具有歧义(可正可负),而多标记是输出样本有歧义。
3.1.2 Latent SVM
1)Latent-SVM实质上和MI-SVM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扩展了Latent变量。首先解释下Latent变量,MI-SVM决定正样本集中哪一个样本作为正样本的就是一个latent变量。不过这个变量是单一的,比较简单,取值只是正样本集中的序号而已。DPM中也是要选择最大的正样本,但是它的latent变量就特别多。比如bounding box的实际位置,在HOG特征金字塔中的level,某样本属于哪一类component。也就是说我们有了一张正样本的图片,标注了bounding box,我们要在某一位置,某一尺度,提取出一个最大正样本作为某一component的正样本。
直接看Latent-SVM的训练过程:
这一部分还牵扯到了Data-minig。先不管,先只看循环中的3-6,12.
3-6就对于MI-SVM的第一步。12就对应了MI-SVM的第二步。作者这里直接用了梯度下降法,求解最优模型β。
2)现在说下Data-minig。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优化,还搞个Data-minig干嘛呢?因为,负样本数目巨大,Version3中用到的总样本数为2^28,其中Pos样本数目占的比例特别低,负样本太多,直接导致优化过程很慢,因为很多负样本远离分界面对于优化几乎没有帮助。Data-minig的作用就是去掉那些对优化作用很小的Easy-examples保留靠近分界面的Hard-examples。分别对应13和10。这样做的的理论支撑证明如下:
3)再简单说下随机梯度下降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cent):
首先梯度表达式:
梯度近似:
优化流程:
这部分的主要程序:pascal_train.m->train.m->detect.m->learn.cc
3.2 训练初始化
LSVM对初始值很敏感,因此初始化也是个重头戏。分为三个阶段。英语方面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直接上截图。
下面稍稍提下各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论文中没有的Latent 变量分析:
Phase1:是传统的SVM训练过程,与HOG算法一致。作者是随机将正样本按照aspect ration(长宽比)排序,然后很粗糙的均分为两半训练两个component的rootfilte。这两个rootfilter的size也就直接由分到的pos examples决定了。后续取正样本时,直接将正样本缩放成rootfilter的大小。
Phase2:是LSVM训练。Latent variables 有图像中正样本的实际位置包括空间位置(x,y),尺度位置level,以及component的类别c,即属于component1 还是属于 component 2。要训练的参数为两个 rootfilter,offset(b)
Phase3:也是LSVM过程。
先提下子模型的添加。作者固定了每个component有6个partfilter,但实际上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减少。为了减少参数,partfilter都是对称的。partfilter在rootfilter中的锚点(anchor location)在按最大energy选取partfilter的时候就已经固定下来了。
这阶段的Latent variables是最多的有:rootfilter(x,y,scale),partfilters(x,y,scale)。要训练的参数为 rootfilters, rootoffset, partfilters, defs(的偏移Cost)。
这部分的主要程序:pascal_train.m
4.细节
4.1轮廓预测(Bounding Box Prediction)
仔细看下自行车的左轮,如果我们只用rootfilter检测出来的区域,即红色区域,那么前轮会被切掉一部分,但是如果能综合partfilter检测出来的bounding box就能得到更加准确的bounding box如右图。
这部分很简单就是用最小二乘(Least Squres)回归,程序中trainbox.m中直接左除搞定。
4.2 HOG
作者对HOG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作者没有用4*9=36维向量,而是对每个8x8的cell提取18+9+4=31维特征向量。作者还讨论了依据PCA(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可视化的结果选9+4维特征,能达到HOG 4*9维特征的效果。
这里很多就不细说了。开题一个字都还没写,要赶着开题……主要是features.cc。有了下面这张图,自己慢慢研究下:
【转】DPM--对象检测开山之作的更多相关文章
- 论文翻译——R-CNN(目标检测开山之作)
R-CNN论文翻译 <Rich feature hierarchies for accurate ob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 用 ...
- 斯坦福新深度学习系统 NoScope:视频对象检测快1000倍
以作备份,来源http://jiasuhui.com/archives/178954 本文由“新智元”(微信ID:AI_era)编译,来源:dawn.cs.stanford.edu,编译:刘小芹 斯坦 ...
- 计算机视觉中的对象检测,Python用几段代码就能实现
目前计算机视觉(CV)与自然语言处理(NLP)及语音识别并列为人工智能三大热点方向,而计算机视觉中的对象检测(objectdetection)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自动驾驶.视频监控.工业质检.医疗诊断等 ...
- DPM 目标检测1
1. Origin 原始目标检测: HOG梯度模型+目标匹配 为了提过对目标形变的鲁棒性(多视角->多组件): 目标形态多样性—>多个模型 目标的动态变化多视角—> 子模型 目标形变 ...
- [OpenCV-Python] OpenCV 中计算摄影学 部分 IX 对象检测 部分 X
部分 IX计算摄影学 OpenCV-Python 中文教程(搬运)目录 49 图像去噪目标 • 学习使用非局部平均值去噪算法去除图像中的噪音 • 学习函数 cv2.fastNlMeansDenoisi ...
- 浏览器。浏览器对象检测、Chrome调试工具
chrome浏览器的flash问题: 2017-12-26 chrome浏览器的flash有无法显示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时,解决方法如下: https://qzonestyle.gtimg.cn/qzo ...
- DPM(物体检测)
1.DPM(物体检测流程) 1.计算DPM特征图 2.计算响应图 3.使用SVM对响应图进行分类 4.对最后的选框做局部检测识别 DPM的梯度提取方向,将图片中的四个区域进行区分,将有符号梯度方向从0 ...
- 这部分布式事务开山之作,凭啥第一天预售就拿下当当新书榜No.1?
大家好,我是冰河~~ 今天,咱们就暂时不聊[精通高并发系列]了,今天插播一下分布式事务,为啥?因为冰河联合猫大人共同创作的分布式事务领域的开山之作--<深入理解分布式事务:原理与实战>一书 ...
- [object_detect]使用MobileNetSSD进行对象检测
使用MobileNetSSD进行对象检测 1.单帧图片识别 object_detection.py # 导入必要的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argparse import ...
随机推荐
- Linux多线程实例练习 - pthread_create()
Linux多线程实例练习 pthread_create():创建一个线程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idp,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
- OpenSceneGraph学习笔记
VirtualPlanetBuilder编译方法 转自:http://www.boyunjian.com/do/article/snapshot.do?uid=7327932418831703800 ...
- MongoDB使用操作
一.mongodb常用命令 http://www.cnblogs.com/cxd4321/archive/2011/06/24/2089051.html 二.MongoDB基本使用 http://ww ...
- [LintCode] Flatten Nested List Iterator 压平嵌套链表迭代器
Given a nested list of integers, implement an iterator to flatten it. Each element is either an inte ...
- hive中导入json格式的数据(hive分区表)
hive中建立外部分区表,外部数据格式是json的如何导入呢? json格式的数据表不必含有分区字段,只需要在hdfs目录结构中体现出分区就可以了 This is all according to t ...
- ArcGIS AddIN开发之自定义鼠标样式
如果想修改Windows默认的鼠标样式,可以这样 //设置鼠标样式 this.Cursor = System.Windows.Forms.Cursors.Cross; 可是如果想设置成一些自定义的很好 ...
- MySQL数据库初用(5.6版本)第一课
参考: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lX55fDDQ02wESO1HNkxpvju2xATwe9Fym0MfojWddXbYaJcjEKKRF9z9EX4b7shV ...
- BizTalk动手实验(十)业务活动监控(BAM)演示
1 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熟悉业务活动监控(BAM)的使用及各组件的配置. (本环境为Windows 2008 32位操作系统环境 + Visual Studio 2010 + BizTalk 210) ...
- 领导者/追随者(Leader/Followers)模型和半同步/半异步(half-sync/half-async)模型都是常用的客户-服务器编程模型
领导者-追随者(Leader/Followers)模型的比喻 半同步/半异步模型和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的区别: 半同步/半异步模型拥有一个显式的待处理事件队列,而领导者-追随者模型没有一个显式的队列(很 ...
- iOS简易图片选择器 (图片可多选,仿微信)
调用方法 NickyImagePickerViewController *pickerController = [[NickyImagePickerViewController alloc]in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