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at原理:

Mycat的原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动词是"拦截",它拦截了用户发送过来的SQL语句,首先对SQL语句做了一些特定的分析:如分片分析、路由分析、读写分离分析、缓存分析等,然后将此SQL发往后端的真实数据库,并将返回的结果做适当的处理,最终再返回给用户。

Xml的语法相对与HTML来说要严格许多。它要求每一个标签都有开始和结束标记,例如:

开始标记<book  ...>,结束标记为</book>;   或者写在一起:<book  ... />

MyCAT目前主要途过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定义逻辑库和相关配置:配置文件修改,需要重启Mycat或者通过9066端口reload

schema.xml中定义逻辑库,表、分片节点等内容

rule.xml中定义分片规则

server.xml中定义用户以及系统相关变量,如端口等。是mycat服务器参数调整和用户授权的配置文件

log4j.xml日志存放在logs/log中,每天一个文件,日志的配置是在conf/log4j.xml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调整输出级别为debug,debug级别下,会输出更多的信息,方便排查问题。

注意:Linux下部署安装MySQL,默认不忽略表名大小写,需要修改 my.cnf 下配置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使Linux环境下MySQL忽略表名多小写,否则使用MyCAT的时候会提示找不到表的错误!

MYCAT常用的分片规则如下,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分片方式这里不全部列举:
(1)分片枚举:     sharding-by-intfile
(2)主键范围约定:auto-sharding-long    此分片适用于,提前规划好分片字段某个范围属于哪个分片
(3)一致性hash:  sharding-by-murmur
(4)字符串hash解析:  sharding-by-stringhash
(5)按日期(天)分片:sharding-by-date
(6)按单月小时拆分:  sharding-by-hour
(6)自然月分片:       sharding-by-month
(7)取模:           mod-long  此规则为对分片字段求摸运算

(8)取模范围约束:sharding-by-pattern 此种规则是取模运算与范围约束的结合,主要为了后续数据迁移做准备,即可以自主决定取模后数据的节点分布。

balance属性,读操作负载均衡类型,目前的取值有4种: 决定了哪些MySQL服务器参与到读SQL的负载均衡中

1. balance="0", 不开启读写分离机制,所有读操作都发送到当前可用的writehost上。

2. balance="1",(默认)所有读操作都随机的发送到readhost和standby writehost上。全部的readhost与standby writehost参与select语句的负载均衡,简单的说,当双主双从模式(M1->S1,M2->S2,并且M1与 M2互为主备),正常情况下,M2,S1,S2都参与select语句的负载均衡。

3. balance="2",所有读操作都只随机的发送到readhost上。即所有的writeHost不参与读负载

writeType属性,写操作负载均衡类型,目前的取值有3种:

1. writeType="0"   (默认)所有写操作发送到配置的第一个writeHost,第一个挂了切到还生存的第二个writeHost,重新启动后已切换后的为准,切换记录在配置文件中:dnindex.properties.

2. writeType="1",所有写操作都随机的发送到readHost。

3. writeType="2",所有写操作都随机的在writeHost、readhost分上发。

readHost是从属于writeHost的,即意味着它从那个writeHost获取同步数据,因此,当它所属的writeHost宕机了,则它也不会再参与到读写分离中来,即“不工作了”,这是因为此时,它的数据已经“不可靠”了。基于这个考虑,目前mycat 1.3和1.4版本中,若想支持MySQL一主一从的标准配置,并且在主节点宕机的情况下,从节点还能读取数据,则需要在Mycat里配置为两个writeHost并设置banlance=1。

Mycat里面要将MySQL Slave配置为WriteHost,而不是readHost,这样当第一个WriteHost宕机,Mycat就会自动切换到第二个WriteHost,即MySQL Slave
上,完成自动的故障切换(多主模式),

readHost是从属于writeHost的,即意味着它从那个writeHost获取同步数据,因此,当它所属的writeHost宕机了,则它也不会再参与到读写分离中来,即“不工作了”,这是因为
此时,它的数据已经“不可靠”了。所以注意,如果只有一个writeHost,主挂了,其所属的readHost读也不能用,所以建议把其中一台slave主机也配成writeHost,比如则需要在一主三从的模式中配置为两个writeHost并设置banlance=1

switchType指的是切换的模式:

1. switchType='-1'  表示不自动切换,意味着当主挂掉的时候,不进行自动切换,即hostS1和hostS2并不会被提升为主,仍只提供读的功能。这就避免了将数据写入slave的可能性,毕竟,单纯的MySQL主从集群并不允许将数据读进slave中,除非配置的是双master。

2. switchType='1'   表示自动切换(默认值)

3. switchType='2'   基于MySQL主从同步的状态决定是否切换,心跳语句为 show slave status

当配置switchType='1'时,如果第一个writeHost宕机,则Mycat会在默认的3次心跳检查失败后,自动切换到下一个可用的writeHost执行DML SQL语句,并在conf/dnindex.properties
文件里自动更新记录当前所用的writeHost的index(第一个为0,第二个为1,依次类推),注意,此文件不能删除和擅自改变,除非你深刻理解了它的作用以及你的目的。

数据切分:

简单来说,就是指通过某种特定的条件,将我们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存放到多个数据库(主机)上面,以达到分散单台设备负载的效果。

数据的切分(Sharding)根据其切分规则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切分模式。一种是按照不同的表(或者Schema)来切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主机)之上,这种切可以称之为数据的垂直(纵向)切分;另外一种则是根据表中的数据的逻辑关系,将同一个表中的数据按照某种条件拆分到多台数据库(主机)上面,这种切分称之为数据的水平(横向)切分。

垂直切分的最大特点就是规则简单,实施也更为方便,尤其适合各业务之间的耦合度非常低,相互影响很小,业务逻辑非常清晰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可以很容易做到将不同业务模块所使用的表分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根据不同的表来进行拆分,对应用程序的影响也更小,拆分规则也会比较简单清晰。由于垂直切分是按照业务的分类将表分散到不同的库,所以有些业务表会过于庞大,存在单库读写与存储瓶颈,所以就需要水平拆分来做解决。

水平切分于垂直切分相比,相对来说稍微复杂一些。因为要将同一个表中的不同数据拆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对于应用程序来说,拆分规则本身就较根据表名来拆分更为复杂,后期的数据维护也会更为复杂一些。相对于垂直拆分,水平拆分不是将表做分类,而是按照某个字段的某种规则来分散到多个库之中,每个表中包含一部分数据。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是按照数据行的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到一个数据库,而另外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

Mycat配置文件schema.xml参数配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ycat 配置文件schema.xml

    1.介绍 schema.xml 作为 MyCat 中重要的配置文件之一,管理着 MyCat 的逻辑库.表.分片规则. DataNode 以及 DataSource. 2.schema相关标签 sche ...

  2. Spring配置文件beans.xml头部配置解释

    Spring配置文件beans.xml头部配置解释 - EasonJim - 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EasonJim/p/6880329.html

  3. mycat中间件--schema.xml配置文件详解

    schema.xml管理着MyCat的逻辑库.表.分片规则.DataNode以及DataSource.弄懂这些配置,是正确使用MyCat的前提. <?xml version="1.0& ...

  4. mycat的schema.xml的个人的一点理解

    官方文档里讲的详细的部分的我就不再赘述了,我只是谈谈我自己的理解 刚开始接触mycat,最重要的几个配置文件有server.xml,schema.xml,还有个rule.xml配置文件 具体都是干啥用 ...

  5. 初识SolrJ开发, schema.xml的配置与服务初始化.

    schema.xml位于solr/collection1/conf/目录下,是Solr中用户定义字段类型及字段的配置文件. Solr版本: 4.6.0 第一步: Schema.xml说明 实例sche ...

  6. Solr入门之(5)配置文件schema.xml

    该配置文件中的标签:<fileTypes>.<fields>.<uniqueKey>.<copyField> fieldType说明 标签types中定 ...

  7. 认识配置文件schema.xml(managed-schema)

    1.schema文件是在SolrConfig中的架构工厂定义,有两种定义模式: 1.1.默认的托管模式: solr默认使用的就是托管模式.也就是当在solrconfig.xml文件中没有显式声明< ...

  8. Solr配置文件 schema.xml

    1 添加自己的分词器(mmseg4j) 意思是textCommplex 这个类型,用的是 com.chenlb.mmseg4j.solr.MMSegTokenizerFactory 这个分词器,词库是 ...

  9. 转:浅谈UNIX下Apache的MPM及httpd.conf配置文件中相关参数配置

    为什么要并发处理 以Apache为代表的web服务器中,如果不支持并发,则在一个客户端连接的时候,如果该客户端的任务没有处理完,其他连接的客户端将会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这事不可想象的,好像没有为什么要不 ...

随机推荐

  1. 摘要评注The Cathedral & The Bazaar

    2013年暑期买到这本书,距离其第一版已经有14年之久,而最早发布在互联网上的文章更是早在1997年.在我阅读的时候,很多事迹已经沉积为历史,很多预言已经成为现实.而这本书的意义却丝毫没有因此淡化,反 ...

  2. Java-->Json解析网页数据

    --> 官方解析jar包: 链接:http://pan.baidu.com/s/1pKDnXKv 密码:694d --> 离线Json格式检测工具: 链接:http://pan.baidu ...

  3. H5版俄罗斯方块(2)---游戏的基本框架和实现

    前言: 上文中谈到了H5版俄罗斯方块的需求和目标, 这次要实现一个可玩的版本.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 很多东西并非一蹴而就. 本文将简单实现一个可玩的俄罗斯方块版本. 下一步会引入AI, 最终采用coc ...

  4. MXNet设计笔记之:深度学习的编程模式比较

    市面上流行着各式各样的深度学习库,它们风格各异.那么这些函数库的风格在系统优化和用户体验方面又有哪些优势和缺陷呢?本文旨在于比较它们在编程模式方面的差异,讨论这些模式的基本优劣势,以及我们从中可以学到 ...

  5. 认识web前端

    对于一个只是浅尝辄止c语言.学过汇编语言的我,思考了半年终于在这一天入了坑,学习web前端. web前端,看着这个名字好高大上,其实我目前的理解就是写页面,是各种图片动画文字在一个页面上呈现,再一点能 ...

  6. 数论 UVA 11889

    有关数论的题目,题目大意是给你两个数a和c,c为a和另一个数b的最小公倍数,要求你求出b的最小值.由最大公约数gcd(a,b)和最小公倍数lcm(a,b)之间的关系可知,lcm(a,b)*gcd(a, ...

  7. C# 中Join( )的理解

    在MSDN中对Join( )的解释比较模糊:在继续执行标准的 COM 和 SendMessage 消息泵处理期间,阻塞调用线程(线程A),直到某个线程终(线程B)止为止. 首先来看一下有关的概念: 我 ...

  8. (转)分布式深度学习系统构建 简介 Distributed Deep Learning

    HOME ABOUT CONTACT SUBSCRIBE VIA RSS   DEEP LEARNING FOR ENTERPRISE Distributed Deep Learning, Part ...

  9. c语言多线程队列读写

    最近用c语言写了个简单的队列服务,记录一下,文件结构为 main.c queue.c queue.h,代码如下: 主函数 #define NUM_THREADS 200 #include <st ...

  10. Docker run命令详解 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Usage: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