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饰器是 Python 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比较难理解和使用好的部分。下面对装饰器做一下简单整理

1. 前言

  • 装饰器实际上是应用了设计模式里,装饰器模式的思想:

    • 在不概念原有结构的情况下,添加新的功能
    • 类似于我们穿不同的衣服,可以先穿一件衬衫,再穿一件毛衣,再穿一件羽绒服
    • 但是毛衣不会影响羽绒服,羽绒服也不会影响衬衫
    • 随时更换,同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穿衣打扮
  • 对比之下,每一个装饰器就代表上述的一件衣服,我们可以根据功能需求,给一个函数本身加上不同的外套,也可以调整外套之间的顺序
  • 装饰器本质上就是一个个的 Python 函数对象,不改动代码的前提下增加功能,返回值也为是一个函数对象
  • 主要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记录日志、打点监控、权限校验、事务处理等场景

2. 函数

  • 理解装饰器首先要理解 Python 的函数

2.1 函数对象

  • Python 认为一切皆为对象:
def hi(name="yasoob"):
return "hi " + name print(hi())
# output: 'hi yasoob'
  • 可以将一个函数赋值给一个变量:
greet = hi
# 我们这里没有在使用小括号,因为我们并不是在调用hi函数
# 而是在将它放在greet变量里头。我们尝试运行下这个 print(greet())
# output: 'hi yasoob'
  • 可以删除一个函数:
del hi
print(hi())
#outputs: NameError print(greet())
#outputs: 'hi yasoob'

2.2 返回值类型为函数

  • 函数的返回值可以为函数对象:
def hi(name="yasoob"):
def greet():
return "now you are in the greet() function" def welcome():
return "now you are in the welcome() function" if name == "yasoob":
return greet
else:
return welcome a = hi()
print(a)
#outputs: <function greet at 0x7f2143c01500> print(a())
#outputs: now you are in the greet() function
  • a 为 hi 函数执行的返回值,此时 a 为一个函数对象,执行 a 得到返回值执行的结果

2.3 参数类型为函数

  • 既然函数对象可以作为返回值,那么不难理解也可以作为参数:
def hi():
return "hi yasoob!" def doSomethingBeforeHi(func):
print("I am doing some boring work before executing hi()")
print(func()) doSomethingBeforeHi(hi)
#outputs:I am doing some boring work before executing hi()
# hi yasoob!

3. 装饰器

  • 上文提到,装饰器本质也是一个返回值为函数类型的函数对象。通过装饰器可以抽离大量与函数本身无关的雷同代码进行复用
  • 一个简单例子,需要在代码中添加日志代码:
def foo1():
print('I am foo1')
logging.info('[foo1] Running')
  • 如果其他函数同样需要执行代码,为避免大量雷同代码,需要重新定义一个函数专门处理日志 ,日志处理完之后再执行真正的业务代码:
def use_loggine(func)
logging.info('[%s] Running' % func.__name__)
func() def foo2():
print('I am foo2') use_logging(foo2)
  • 使用上述方法实现了复用,但是也破坏了带结构,每次直接调用相应函数可以实现的功能,现在需要调用 use_logging 并传入相应函数做为参数,可读性也比较差。因此需要引入装饰器

3.1 简单装饰器

def use_logging(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logging.warn('[%s] Running' %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def foo3():
print('I am foo3') foo3 = use_logging(foo3)
foo3()
  • 函数 use_logging 就是装饰器,执行真正业务的方法 func 包裹在返回函数里,并重新对参数 foo3 赋值。相当于丰富了 foo3 的功能
  • 在这个例子中,函数进入和退出时 ,被称为一个横切面(Aspect),这种编程方式被称为面向切面的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 @ 符号是装饰器的语法糖,在定义函数的时候使用,避免再一次赋值操作。其他函数也可以使用此装饰器包装,增加了代码可读性:
def use_logging(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logging.warn('[%s] Running' %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rapper @use_logging
def foo4():
print('I am foo4') foo4()

3.2 带参数的装饰器

  • 还可以使用带参数的装饰器
  • 在上面的装饰器调用中,比如 @use_logging,该装饰器唯一的参数就是执行业务的函数
  • 装饰器的语法允许我们在调用时,提供其它参数,比如 @decorator(a):
def use_logging(level):

    def decorator(func):

        def wrapper(*args,**kwargs):
if level == "warn"
logging.warn("%s is running"% func.__name__)
return func(*args)
return wrapper return decorator @use_logging(level="warn")
def foo5(name='foo'):
print('I am foo5') foo5()
  • 上述的 use_logging 是允许带参数的装饰器。它实际上是对原有装饰器的封装,并返回一个装饰器
  • 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含有参数的闭包。当我们调用 @use_logging(level=“warn”) 的时候,Python 能够发现这一层的封装,并把参数传递到装饰器的环境中

3.3 类装饰器

  • 相比函数装饰器,类装饰器具有灵活度大、高内聚和封装性等优点
  • 使用类装饰器还可以依靠类内部的__call__方法,当使用 @ 形式将装饰器附加到函数上时,就会调用此方法:
class FooClas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func):
self._func = func def __call__(self):
print ('class decorator runing')
self._func()
print ('class decorator ending') @FooClass
def foo6():
print ('I am foo6') foo6()

3.4 带 functools.wraps 的装饰器

  • 使用装饰器复用了代码,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原函数元信息不见了,如 docstring、__name、参数列表:
def logged(func):

    def with_logging(*args, **kwargs):
print(func.__name__ + " was called")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with_logging @logged
def foo7(x):
"""do some math"""
return x + x * x foo7(8)
# prints 'foo7 was called\n72'
  • 上述代码等价于如下:
foo7 = logged(foo7)

print foo7.__name__        # prints 'with_logging'
print foo7.__doc__ # prints None
  • 可以看出,foo7 的信息会被 with_logging 替代,元信息会被 logged 的元信息替代
  • 使用 functools.wraps 可以把原函数的元信息拷贝到装饰器函数中,这使得装饰器函数元信息与原函数一致: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def logged(func): @wraps(func)
def with_logging(*args, **kargs):
print(func.__name__ + " was called")
return func(*args, **kargs)
return with_logging @logged
def foo8(x):
"""do some math"""
return x + x * x print foo8.__name__ # prints 'f'
print foo8.__doc__ # prints 'do some math'

3.5 内置装饰器

  • 主要包括:@property、@staticmathod、@classmethod

3.5.1 @property

  • 对于 Class 的某个方法,可以通过 @property 装饰器将其伪装成一个属性,以 实例.方法 方式调用:
from math import pi
class Circle:
def __init__(self,r):
self.r = r
@property
def perimeter(self):
return 2*pi*self.r
@property
def area(self):
return self.r**2*pi c1 = Circle(5)
print(c1.area)
# prints '78.5398163397'
print(c1.perimeter)
# prints '31.4159265359'
  • 类中的方法名本来是不能用相同名字的,但只要使用 @property 加在 相应方法之前,并且在再次定义同名方法此前加上 @someone.setter、@someone.deleter:

    • 这样在类实例化化后,调用 实例.方法 就相当于调用 @property 包装的方法
    • 调用 实例.方法=val 就相当于调用 @someone.setter 下的方法,并且传进去一个参数 val
    • 调用 del 实例.方法 相当于调用 @someone.deleter 下的方法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__name = name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name.deleter
def name(self):
del self.__name @name.setter
def name(self,new_name):
self.__name = new_name
  • property 函数可以起到和 @propery 装饰器相同的效果:
class C(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x = None def getx(self):
return self._x def setx(self, value):
self._x = value def delx(self):
del self._x x = property(getx, setx, delx, "I'm the 'x' property.") # 分别表示获取、设置和删除属性的函数以及 doc 信息 c = C()
c.x = 1
print(c.x)
# prints '1'

3.5.2 @classmethd

  • 把一个方法 变成一个类中的方法,这个方法就直接可以被类调用,不需要依托任何对象:
class Someone:
@classmethod
def set(cls, new_val):
cls.__val = new_val
@classmethod
def get(cls):
return cls.__val
__val = "abc" print(Someone.get())
# prints 'abc'
Someone.set('abcd')
print(Someone.get())
# prints 'abcd'
s1 = Someone()
s2 = Someone()
print(s1.get())
# prints 'abcd'
print(s2.get())
# prints 'abcd'
  • 当这个方法的操作只涉及静态属性的时候就应该使用 @classmethod 来装饰这个方法
  • 类似于实例方法要传个 self 代表实例对象,此类方法在传参时,要传一个形参代表当前类,默认 cls

3.5.3 @staticmethod

  • 如果一个函数既和对象没有关系,也和类没有关系 那么就用 @staticmethod 将这个函数变成一个静态方法:

class Someone:
@staticmethod
def set(new_val):
Someone.__val = new_val
@classmethod
def get(cls):
print("global __val: %s" % Someone.__val)
return cls.__val
__val = "abc"
  • 静态方法就是一个写在类里的普通函数
  • 对象可以调用类方法和静态方法,一般情况下推荐用类名调用
  • 类方法 有一个默认参数 cls 代表这个类 cls
  • 静态方法没有默认的参数,就象函数一样
  • 通过 类.静态方法 调用时不会实例化

3.5.4 @classmethod 和 @staticmethod 区别

  • @staticmethod  不需要表示自身对象的 self 和自身类的 cls 参数,就和使用普通的函数一样
  • @classmethod  不需要 self 参数,但是第一个参数需要表示自身类的 cls 参数
  • 如果在 @staticmethod 中要调用到这个类的一些属性方法,只能 类名.属性名 类名.方法名
  • 而 @classmethod 因为持有 cls 参数,可以来调用类的属性、类的方法、实例化对象等

3.6.装饰器执行顺序

@a
@b
@c
def foo9():
pass # 等效于 foo9 = a(b(c(foo9)))

4. 参考文献

Python(三)对装饰器的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闭包和装饰器的理解

    闭包: 两个函数的嵌套,外部函数返回内部函数的引⽤,外部函数⼀定有参数 def 外部函数(参数): def 内部函数(): pass return 内部函数 他跟函数之间的区别: 1.格式两个函数嵌套 ...

  2. 从入门到自闭之python三大器--装饰器进阶

    装饰器的进阶 有参装饰器: # def warpper(func): # def inner(*args,**kwargs): # user = input("user:") # ...

  3. 从入门到自闭之python三大器--装饰器

    开放封闭原则:在不修改源代码及调用方式,对功能进行额外添加就是开放封闭原则 开放:对代码的扩展进行开发 封闭:修改源代码 装饰(额外功能) 器:工具(函数) 普通版: # print(time.tim ...

  4. python三大器(装饰器/生成器/迭代器)

    1装饰器 1.1基本结构 def 外层函数(参数): def 内层函数(*args,**kwargs); return 参数(*args,**kwargs) return 内层函数 @外层函数 def ...

  5. python装饰器的理解

    学习python,发现装饰器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地方. 下面用代码来说明. 装饰器的作用是为了切面编程(AOP).这种编程在java上有很多实现方式.下面直接说明吧: 1.作为装饰器的函数至少有两个de ...

  6. 转发对python装饰器的理解

    [Python] 对 Python 装饰器的理解的一些心得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   原文  http://blog.csdn.net/sxw3718401/article/details/3951958 ...

  7. Python基础(七) python自带的三个装饰器

    说到装饰器,就不得不说python自带的三个装饰器: 1.@property   将某函数,做为属性使用 @property 修饰,就是将方法,变成一个属性来使用. class A(): @prope ...

  8. python设计模式之装饰器详解(三)

    python的装饰器使用是python语言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装饰器是程序设计模式中装饰模式的具体化,python提供了特殊的语法糖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装饰模式. 系列文章 python设计模式之单例模 ...

  9. python中自带的三个装饰器

    说到装饰器,就不得不说python自带的三个装饰器: 1.@property 将某函数,做为属性使用 @property 修饰,就是将方法,变成一个属性来使用. class A(): @propert ...

  10. 三分钟搞定Python中的装饰器

    python的装饰器是python的特色高级功能之一,言简意赅得说,其作用是在不改变其原有函数和类的定义的基础上,给他们增添新的功能. 装饰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在python中函数可以调用 ...

随机推荐

  1. Kafka学习笔记2--Kafka的服务端配置

    下载解压 kafka 后,在 kafka/config 下有 3 个配置文件与主题的生产.消费相关. server.properties--服务端配置 producer.properties--生产端 ...

  2. [转].NET Core前后端分离快速开发框架(Core.3.0+AntdVue)

    [转].NET Core前后端分离快速开发框架(Core.3.0+AntdVue) 目录 引言 简介 环境搭建 开发环境要求 基础数据库构建 数据库设计规范 运行 使用教程 全局配置 快速开发 管理员 ...

  3. 基于.net EF6 MVC5+WEB Api 的Web系统框架总结(4)-Excel文件读、写操作

    Excel文件读.写可以使用Office自带的库(Microsoft.Office.Interop.Excel),前提是本机须安装office才能运行,且不同的office版本之间可能会有兼容问题.还 ...

  4. python 多进程并发demo

    outline 下午需要简单处理一份数据,就直接随手写脚本处理了,但发现效率太低,速度太慢,就改成多进程了: 程序涉及计算.文件读写,鉴于计算内容挺多的,就用多进程了(计算密集). 代码 import ...

  5. 华为手机usb调试打开后自动关闭怎么办?华为手机 usb调试为什么自动关闭?usb调试老是自动关闭怎么回事?

    01 解决方法一依次点击“设置”——“系统”——“开发人员选项”先开启“开发者选项”开关. 02 然后在开启“USB调试”开关后,一并将“'仅充电'模式下允许ADB调试”选项开关打开.这样,华为手机u ...

  6. elasticsearch原理学习

    用es也差不多一年左右了,但是都是只会用,底层做了什么一窍不通,没有核心竞争力,循序渐进,一个一个攻破,理解的多了,读的多了,自然能力就上去了,es底层是基于lucene的,所以今天先从lucene下 ...

  7. CSS和层叠

    ##常见的CSS属性## color:red  设置元素内容的颜色 <br>text-align:center  设置文字的对齐方式(例:centeer 居中) <br>fon ...

  8. iOS开发工具:Alcatraz、SVGKit、Lin以及Transformifier等

    转自:http://www.cocoachina.com/applenews/devnews/2013/0606/6352.html Alcatraz:Xcode包管理器 Alcatraz是一个开源的 ...

  9. android 调试崩溃Unable to instantiate application的解决方法

    E/AndroidRuntime: FATAL EXCEPTION: main                   Process: com.***.plants, PID: 23100        ...

  10. Direct Access to Video Encoding and Decoding

    来源:http://asciiwwdc.com/2014/sessions/513   Direct Access to Video Encoding and Decoding  Session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