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1、
在 I/O 多路复用模型中,最重要的函数调用就是 select,该方法的能够同时监控多个文件描述符的可读可写情况;
2、
Redis 服务采用 Reactor 的方式来实现文件事件处理器(每一个网络连接其实都对应一个文件描述符);
3、
虽然整个文件事件处理器是在单线程上运行的,但是通过 I/O 多路复用模块的引入,实现了同时对多个 FD 读写的监控,提高了网络通信模型的性能,同时也可以保证整个 Redis 服务实现的简单
4、
Redis 会优先选择时间复杂度为 O(1) 的 I/O 多路复用函数作为底层实现,包括 Solaries 10 中的 evport、Linux 中的 epoll 和 macOS/FreeBSD 中的 kqueue,上述的这些函数都使用了内核内部的结构,并且能够服务几十万的文件描述符。

但是如果当前编译环境没有上述函数,就会选择 select 作为备选方案,由于其在使用时会扫描全部监听的描述符,所以其时间复杂度较差 O(n),并且只能同时服务 1024 个文件描述符,所以一般并不会以 select 作为第一方案使用。

https://mp.weixin.qq.com/s/ySG2Qtitr6b8Zcb-SAMnGQ

Redis 和 I/O 多路复用

https://draveness.me/redis-io-multiplexing

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2d293482f272

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若丨寒  关注

 11.7 2019.05.02 20:46* 字数 2000 阅读 2431评论 6喜欢 106

最近在看 UNIX 网络编程并研究了一下 Redis 的实现,感觉 Redis 的源代码十分适合阅读和分析,其中 I/O 多路复用(mutiplexing)部分的实现非常干净和优雅,在这里想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几种 I/O 模型

为什么 Redis 中要使用 I/O 多路复用这种技术呢?

首先,Redis 是跑在单线程中的,所有的操作都是按照顺序线性执行的,但是由于读写操作等待用户输入或输出都是阻塞的,所以 I/O 操作在一般情况下往往不能直接返回,这会导致某一文件的 I/O 阻塞导致整个进程无法对其它客户提供服务,而 I/O 多路复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出现的。

Blocking I/O

先来看一下传统的阻塞 I/O 模型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当使用 read 或者 write 对某一个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以下简称 FD)进行读写时,如果当前 FD 不可读或不可写,整个 Redis 服务就不会对其它的操作作出响应,导致整个服务不可用。

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也就是我们在编程中使用最多的阻塞模型:

 

阻塞模型虽然开发中非常常见也非常易于理解,但是由于它会影响其他 FD 对应的服务,所以在需要处理多个客户端任务的时候,往往都不会使用阻塞模型。

I/O 多路复用

虽然还有很多其它的 I/O 模型,但是在这里都不会具体介绍。

阻塞式的 I/O 模型并不能满足这里的需求,我们需要一种效率更高的 I/O 模型来支撑 Redis 的多个客户(redis-cli),这里涉及的就是 I/O 多路复用模型了:

 

在 I/O 多路复用模型中,最重要的函数调用就是 select,该方法的能够同时监控多个文件描述符的可读可写情况,当其中的某些文件描述符可读或者可写时, select 方法就会返回可读以及可写的文件描述符个数。

关于 select 的具体使用方法,在网络上资料很多,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介绍了;

与此同时也有其它的 I/O 多路复用函数 epoll/kqueue/evport,它们相比 select 性能更优秀,同时也能支撑更多的服务。

Reactor 设计模式

Redis 服务采用 Reactor 的方式来实现文件事件处理器(每一个网络连接其实都对应一个文件描述符)

 

文件事件处理器使用 I/O 多路复用模块同时监听多个 FD,当 accept、 read、 write和 close 文件事件产生时,文件事件处理器就会回调 FD 绑定的事件处理器。

虽然整个文件事件处理器是在单线程上运行的,但是通过 I/O 多路复用模块的引入,实现了同时对多个 FD 读写的监控,提高了网络通信模型的性能,同时也可以保证整个 Redis 服务实现的简单。

I/O 多路复用模块

I/O 多路复用模块封装了底层的 select、 epoll、 avport 以及 kqueue 这些 I/O 多路复用函数,为上层提供了相同的接口。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 Redis 是如何包装 select 和 epoll 的,简要了解该模块的功能,整个 I/O 多路复用模块抹平了不同平台上 I/O 多路复用函数的差异性,提供了相同的接口:

static  int aeApiCreate(aeEventLoop *eventLoop)

static  int aeApiResize(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setsize)

static  void aeApiFree(aeEventLoop *eventLoop)

static  int aeApiAddEvent(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int mask)

static  void aeApiDelEvent(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int mask)

static  int aeApiPoll(aeEventLoop *eventLoop,  struct timeval *tvp)

同时,因为各个函数所需要的参数不同,我们在每一个子模块内部通过一个 aeApiState来存储需要的上下文信息:

// select

typedef  struct aeApiState {

fd_set rfds, wfds;

fd_set _rfds, _wfds;

} aeApiState;

// epoll

typedef  struct aeApiState {

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

} aeApiState;

这些上下文信息会存储在 eventLoop 的 void*state 中,不会暴露到上层,只在当前子模块中使用。

封装 select 函数

select 可以监控 FD 的可读、可写以及出现错误的情况。

在介绍 I/O 多路复用模块如何对 select 函数封装之前,先来看一下 select 函数使用的大致流程:

int fd =  /* file descriptor */

fd_set rfds;

FD_ZERO(&rfds);

FD_SET(fd,  &rfds)

for  (  ;  ;  )  {

select(fd+1,  &rfds, NULL, NULL, NULL);

if  (FD_ISSET(fd,  &rfds))  {

/* file descriptor `fd` becomes readable */

}

}
  1. 初始化一个可读的 fd_set 集合,保存需要监控可读性的 FD;
  2. 使用 FD_SET 将 fd 加入 rfds
  3. 调用 select 方法监控 rfds 中的 FD 是否可读;
  4. 当 select 返回时,检查 FD 的状态并完成对应的操作。

而在 Redis 的 ae_select 文件中代码的组织顺序也是差不多的,首先在 aeApiCreate 函数中初始化 rfds 和 wfds

static  int aeApiCreate(aeEventLoop *eventLoop)  {

aeApiState *state = zmalloc(sizeof(aeApiState));

if  (!state)  return  -1;

FD_ZERO(&state->rfds);

FD_ZERO(&state->wfds);

eventLoop->apidata = state;

return  0;

}

而 aeApiAddEvent 和 aeApiDelEvent 会通过 FD_SET 和 FD_CLR 修改 fd_set 中对应 FD 的标志位:

static  int aeApiAddEvent(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int mask)  {

aeApiState *state = eventLoop->apidata;

if  (mask & AE_READABLE) FD_SET(fd,&state->rfds);

if  (mask & AE_WRITABLE) FD_SET(fd,&state->wfds);

return  0;

}

整个 ae_select 子模块中最重要的函数就是 aeApiPoll,它是实际调用 select 函数的部分,其作用就是在 I/O 多路复用函数返回时,将对应的 FD 加入 aeEventLoop 的 fired数组中,并返回事件的个数:

static  int aeApiPoll(aeEventLoop *eventLoop,  struct timeval *tvp)  {

aeApiState *state = eventLoop->apidata;

int retval, j, numevents =  0;

memcpy(&state->_rfds,&state->rfds,sizeof(fd_set));

memcpy(&state->_wfds,&state->wfds,sizeof(fd_set));

retval =  select(eventLoop->maxfd+1,

&state->_rfds,&state->_wfds,NULL,tvp);

if  (retval >  0)  {

for  (j =  0; j <= eventLoop->maxfd; j++)  {

int mask =  0;

aeFileEvent *fe =  &eventLoop->events[j];

if  (fe->mask == AE_NONE)  continue;

if  (fe->mask & AE_READABLE && FD_ISSET(j,&state->_rfds))

mask |= AE_READABLE;

if  (fe->mask & AE_WRITABLE && FD_ISSET(j,&state->_wfds))

mask |= AE_WRITABLE;

eventLoop->fired[numevents].fd = j;

eventLoop->fired[numevents].mask = mask;

numevents++;

}

}

return numevents;

}

封装 epoll 函数

Redis 对 epoll 的封装其实也是类似的,使用 epoll_create 创建 epoll 中使用的 epfd

static  int aeApiCreate(aeEventLoop *eventLoop)  {

aeApiState *state = zmalloc(sizeof(aeApiState));

if  (!state)  return  -1;

state->events = zmalloc(sizeof(struct epoll_event)*eventLoop->setsize);

if  (!state->events)  {

zfree(state);

return  -1;

}

state->epfd = epoll_create(1024);  /* 1024 is just a hint for the kernel */

if  (state->epfd ==  -1)  {

zfree(state->events);

zfree(state);

return  -1;

}

eventLoop->apidata = state;

return  0;

}

在 aeApiAddEvent 中使用 epoll_ctl 向 epfd 中添加需要监控的 FD 以及监听的事件:

static  int aeApiAddEvent(aeEventLoop *eventLoop,  int fd,  int mask)  {

aeApiState *state = eventLoop->apidata;

struct epoll_event ee =  {0};  /* avoid valgrind warning */

/* If the fd was already monitored for some event, we need a MOD

* operation. Otherwise we need an ADD operation. */

int op = eventLoop->events[fd].mask == AE_NONE ?

EPOLL_CTL_ADD : EPOLL_CTL_MOD;

ee.events =  0;

mask |= eventLoop->events[fd].mask;  /* Merge old events */

if  (mask & AE_READABLE) ee.events |= EPOLLIN;

if  (mask & AE_WRITABLE) ee.events |= EPOLLOUT;

ee.data.fd = fd;

if  (epoll_ctl(state->epfd,op,fd,&ee)  ==  -1)  return  -1;

return  0;

}

由于 epoll 相比 select 机制略有不同,在 epoll_wait 函数返回时并不需要遍历所有的 FD 查看读写情况;在 epoll_wait 函数返回时会提供一个 epoll_event 数组: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

void *ptr;

int fd;  /* 文件描述符 */

uint32_t u32;

uint64_t u64;

}  epoll_data_t;

struct epoll_event {

uint32_t events;  /* Epoll 事件 */

epoll_data_t data;

};

其中保存了发生的 epoll 事件( EPOLLIN、 EPOLLOUT、 EPOLLERR 和 EPOLLHUP)以及发生该事件的 FD。

aeApiPoll 函数只需要将 epoll_event 数组中存储的信息加入 eventLoop 的 fired 数组中,将信息传递给上层模块:

static  int aeApiPoll(aeEventLoop *eventLoop,  struct timeval *tvp)  {

aeApiState *state = eventLoop->apidata;

int retval, numevents =  0;

retval = epoll_wait(state->epfd,state->events,eventLoop->setsize,

tvp ?  (tvp->tv_sec*1000  + tvp->tv_usec/1000)  :  -1);

if  (retval >  0)  {

int j;

numevents = retval;

for  (j =  0; j < numevents; j++)  {

int mask =  0;

struct epoll_event *e = state->events+j;

if  (e->events & EPOLLIN) mask |= AE_READABLE;

if  (e->events & EPOLLOUT) mask |= AE_WRITABLE;

if  (e->events & EPOLLERR) mask |= AE_WRITABLE;

if  (e->events & EPOLLHUP) mask |= AE_WRITABLE;

eventLoop->fired[j].fd = e->data.fd;

eventLoop->fired[j].mask = mask;

}

}

return numevents;

}

子模块的选择

因为 Redis 需要在多个平台上运行,同时为了最大化执行的效率与性能,所以会根据编译平台的不同选择不同的 I/O 多路复用函数作为子模块,提供给上层统一的接口;在 Redis 中,我们通过宏定义的使用,合理的选择不同的子模块:

#ifdef HAVE_EVPORT

#include  "ae_evport.c"

#else

#ifdef HAVE_EPOLL

#include  "ae_epoll.c"

#else

#ifdef HAVE_KQUEUE

#include  "ae_kqueue.c"

#else

#include  "ae_select.c"

#endif

#endif

#endif

因为 select 函数是作为 POSIX 标准中的系统调用,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上都会实现,所以将其作为保底方案:

 

Redis 会优先选择时间复杂度为 O(1) 的 I/O 多路复用函数作为底层实现,包括 Solaries 10 中的 evport、Linux 中的 epoll 和 macOS/FreeBSD 中的 kqueue,上述的这些函数都使用了内核内部的结构,并且能够服务几十万的文件描述符。

但是如果当前编译环境没有上述函数,就会选择 select 作为备选方案,由于其在使用时会扫描全部监听的描述符,所以其时间复杂度较差 O(n),并且只能同时服务 1024 个文件描述符,所以一般并不会以 select 作为第一方案使用。

总结

Redis 对于 I/O 多路复用模块的设计非常简洁,通过宏保证了 I/O 多路复用模块在不同平台上都有着优异的性能,将不同的 I/O 多路复用函数封装成相同的 API 提供给上层使用。

整个模块使 Redis 能以单进程运行的同时服务成千上万个文件描述符,避免了由于多进程应用的引入导致代码实现复杂度的提升,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出自于:https://draveness.me/redis-io-multiplexing

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2d293482f27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 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redis 和 memcached 有什么区别?redis 的线程模型是什么?为什么 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这个是问 redis 的时候,最基本的问题吧,redis 最基本的一个内部原理 ...

  2. 2.redis 和 memcached 有什么区别?redis 的线程模型是什么?为什么 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作者:中华石杉 面试题 redis 和 memcached 有什么区别?redis 的线程模型是什么?为什么 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面试官心理分析 这个是问 redis 的时候,最基本的 ...

  3. redis 和 memcached 有什么区别?redis 的线程模型是什么?为什么 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redis 和 memcached 有啥区别? redis 支持复杂的数据结构 redis 相比 memcached 来说,拥有更多的数据结构,能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操作.如果需要缓存能够支持更复杂的结构 ...

  4. 为什么Redis 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作者:Draveness 原文:draveness.me/redis-io-multiplexing 推荐阅读 1. Java 性能优化:教你提高代码运行的效率 2. 基于token的多平台身份认证架 ...

  5. 为什么Redis单线程却能支撑高并发?

    作者:Draveness 原文链接:draveness.me/redis-io-multiplexing 最近在看 UNIX 网络编程并研究了一下 Redis 的实现,感觉 Redis 的源代码十分适 ...

  6. redis和memcached有什么区别?redis的线程模型是什么?为什么单线程的redis比多线程的memcached效率要高得多(为什么redis是单线程的但是还可以支撑高并发)?

    1.redis和memcached有什么区别? 这个事儿吧,你可以比较出N多个区别来,但是我还是采取redis作者给出的几个比较吧 1)Redis支持服务器端的数据操作:Redis相比Memcache ...

  7. 关于Redis的几件小事 | 高并发和高可用

    如果你用redis缓存技术的话,肯定要考虑如何用redis来加多台机器,保证redis是高并发的,还有就是如何让Redis保证自己不是挂掉以后就直接死掉了. redis高并发:主从架构,一主多从,一般 ...

  8. Redis高级功能-1、高并发基本概述

    1.可能的问题 要将redis运用到工程项目中,只使用一台redis是万万不能的,原因如下: (1)从结构上,单个redis服务器会发生单点故障,并且一台服务器需要处理所有的请求负载,压力较大. (2 ...

  9. Nodejs:单线程为什么能支持高并发?

      1.Nodejs是一个平台,构建在chrome的V8上(js语言解释器),采用事件驱动.非阻塞模型( c++库:libuv). 参考官方: Node.js is a platform built ...

随机推荐

  1. Android笔记(十) Android中的布局——表格布局

    TableLayout运行我们使用表格的方式来排列控件,它的本质依然是线性布局.表格布局采用行.列的形式来管理控件,TableLayout并不需要明确的声明包含多少行多少列,而是通过添加TableRo ...

  2. IP地址的总结

    目前所使用的是IPV4,它是一个32位的整数,一般表示为 W.X.Y.Z格式,分为2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正是有了这种分层的结构,才支持了组播了淡泊,他是internet最终地址. 举例:192.16 ...

  3. 创建yum私有库

    简述 ​ 在Linux系统中安装软件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rpm软件包安装.yum源安装与源代码编译安装,在用rpm软件包安装软件时会经常出现依赖性问题,导致安装繁琐,用源代码编译安装就更不用说了,相信 ...

  4. 每日一题-——LeetCode(78)子集

    给定一组不含重复元素的整数数组 nums,返回该数组所有可能的子集(幂集).输入: nums = [1,2,3]输出:[ [3],  [1],  [2],  [1,2,3],  [1,3],  [2, ...

  5. 聊天程序——基于Socket、Thread (二)

    聊天程序简述 1.目的:主要是为了阐述Socket,以及应用多线程,本文侧重Socket相关网路编程的阐述.如果您对多线程不了解,大家可以看下我的上一篇博文浅解多线程 . 2.功能:此聊天程序功能实现 ...

  6. linux网络编程之socket编程(九)

    转眼又快到十一月份了,北京已经是完全进入冬天的节奏,外面冷风嗖嗖的,不过在夜深人静之时,学习永远成了我最快乐的时光,只有此时会觉得自己是如此踏实,虽说白天工作也是编一天程,但是此时的编程,是一种业余爱 ...

  7. vue 全局变量的处理方式

    vue项目中配置全局动态变量的方式:sessionStorage,vuex多个组件都会用到的公共的状态和方法(复用):vue 全局混入vue项目中配置全局静态变量的方式:vue 的原型链: globa ...

  8. HTTP请求响应过程以及与HTTPS区别

    HTTP协议 HTTP协议主要应用是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客户端接受超文本. 服务器按照一定规则,发送到客户端(一般是浏览器)的传送通信协议.与之类似的还有文件传送协议(file transfer p ...

  9. 分页器,序列化组件,bulk_create,choices字段

    分页器 <!--前端--> {% for book in page_queryset %} <p>{{ book.title }}</p> {% endfor %} ...

  10. 包,logging日志模块,copy深浅拷贝

    一 包 package 包就是一个包含了 __init__.py文件的文件夹 包是模块的一种表现形式,包即模块 首次导入包: 先创建一个执行文件的名称空间 1.创建包下面的__init__.py文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