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Where:回收哪里的东西?——JVM内存分配

JVM垃圾回收机制(Garbage Collect,简称GC)主要负责回收JVM内存当中未被及时释放回收的内存区域,JVM垃圾回收机制让程序员摆脱了手动释放内存的操作,降低了程序员疏忽大意导致的风险。

那么,垃圾回收机制到底针对哪一块的内存空间进行处理呢?是整体内存还是某一块内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JVM内存分配机制,JVM内存分配机制主要有如下几个区域:

  • 栈(Stack)
  • 堆(Heap)
  • 方法区(Method Area)
  •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
  • 程序计数器(PC)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和方法调用有关,是线程私有的,随着方法结束,栈和本地方法栈的栈帧会出栈,释放内存,因此,这三部分并不需要使用垃圾回收机制。

    而堆主要存放对象实例和数组,而方法区存放类的信息、编译信息、常量池等,这两块区域由于是线程共享的,在方法调用结束之后也不会被释放内存(毕竟A用完了,不知道B、C、D会不会用到这部分)需要使用垃圾回收机制进行内存回收。

关于每个区域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博客:【后端面经-Java】JVM内存分区详解

因此,内存回收机制主要针对堆和方法区进行处理。

2. Which:内存对象中谁会被回收?——GC分代思想

2.1 年轻代/老年代/永久代

JVM垃圾回收机制中,一般都是基于GC分代思想进行算法设计。

GC机制将内存内容分为三部分:

  •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新产生的实例基本上都处于这代,因为新产生的实例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因此这部分内存需要经常进行内存回收;
  • 老年代(Old Generation):在新生代残酷频繁的筛选机制中,多次存活下来的实例会进入老年代,老年代意味着生命周期较长,一般在内存没有满之前不会对这部分内存进行回收;
  • 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JCK1.8之后改成元空间(Metaspace)):永久代存放的是JVM程序运行相关的元数据,比如类信息、方法信息、常量池等,内容重要且占空间小,因此基本上不会进行垃圾回收。

如果要类比的话,年轻代就是刚刚步入职场的小青年,不稳定性较高,很容易被裁员(垃圾回收),而熬过这个阶段,成为技术骨干(老年代)之后,基本上不会在正常公司运行过程中被裁员,除非公司倒闭(内存已满),而永久代或者元空间就是公司最高层的管理人员,对公司的运行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情况下不会被裁员。

2.2 内存细分

  1. 堆和方法区

    堆中存放年轻代和老年代,而方法区中存放永久代。
  2. 新生代区域细分

    新生代区域又分为Eden区Survivor0区Survivor1区,比例为8:1:1

整体内存细分情况如图所示:

3. When:什么时候回收垃圾?——GC触发条件

GC按照触发条件,可分为Scavenge GCFull GC

  • Scavenge GC(Minor GC)

    Scavenge GC是指年轻代Eden区的垃圾回收,触发条件为:

    • 年轻代Eden区域内存不足

      • 调用Scavenge GC之后,将未清理的元素放入Survivor0区域。如果Survivor0区域内存不足,则将Survivor0区域内存中的所有元素放入Survivor1区域。清空Survivor0区域,然后将Survivor1中的元素放入Survivor0中;
      • 如果Survivor1区域内存不足,则将Survivor1区域内存中的所有元素放入老年代中;
      • 如果老年代也内存不足,则会考虑触发Full GC。
  • Full GC(Major GC)

    Full GC是整体对内存的垃圾回收,包括年轻代和老年代,触发条件为:

    • 老年代内存不足
    • 永久代内存不足
    • 显性调用system.gc()
    • 上次GC之后堆内存的划分出现变化

对于GC线程,其本身的优先级比较低,因此在CPU空闲的时候,可能会进行GC处理,而在忙时基本上不会进行GC处理,除非此时内存空间不足,需要GC处理之后才能正常运行。

Full GC对于计算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消耗,应该尽量避免使用Full GC。

4. Why:凭什么说它是垃圾?——垃圾判断算法

前面主要介绍了JVM垃圾回收机制的针对对象,GC分代思想和触发条件。那么,好好的一个对象实例,GC机制空口无凭凭什么说它是垃圾呢?这就需要垃圾判断算法了。

常见的垃圾判断方法有两种:引用计数法可达性分析法

4.1 引用计数法

  • 每个对象实例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器,当有一个引用指向该对象实例时,引用计数器加1,当引用失效时,引用计数器减1,当引用计数器为0时,该对象实例就是垃圾,需要进行回收。
  • 补充一下JVM的引用类型,如下图所示:
  • 优点:判断逻辑简单;
  • 缺点: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从图论角度来说就是环状节点无法识别)。

4.2 可达性分析法

  • 将每个实例看作节点,两个实例之间的引用关系看作路径。从GC Roots开始,对堆内存中的对象进行遍历,如果某个对象实例没有被遍历到,则说明该对象实例不可达,不可达则是垃圾,对其进行垃圾标记,等待后续回收(非连通图查找连通子图的数量)。
  • GC Roots指的是正在运行的程序中一些基本对象,从这些对象往下查找其引用对象,包括如下几种:
    •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 本地方法栈中JNI(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 优点:能有效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 缺点:判断逻辑复杂,需要遍历整个内存空间,效率较低。

5. How:如何对待垃圾?——垃圾回收算法

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包括:标记-清除算法标记-整理算法复制算法分代收集算法(自适应算法)。

5.0 垃圾的垂死挣扎

在被处决之前,垃圾会进行一次垂死挣扎,实例第一次被标记为垃圾之后,如果可以进行一次有效finalize()方法调用,和其他实例建立引用,那么该实例就会被复活,不会被回收。

5.1 标记-清除算法

在垃圾判断算法执行完成后,已经被明确判断成垃圾的实例,清除法在原地释放其内存空间,将其标记为可用空间,等待后续的内存分配。

  • 优点:操作简单,原地清除不需要复制内存
  • 缺点:会产生内存碎片,长期运行会影响CPU运行效率

5.2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在标记完成之后,将所有存活的实例移动到一端,然后清除掉另一端的内存空间,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内存碎片的问题。

  • 优点:无内存碎片;
  • 缺点:需要移动实例,效率较低;

5.3 复制算法

复制算法将内存空间分为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当一块内存空间内存满了之后,将存活的实例复制到另一块内存空间中,然后清除掉之前的内存空间。

  • 优点:无内存碎片,操作简单;标记和复制可并行;
  • 缺点:可用内存空间直接减半,内存利用率较低;

5.4 分代收集算法

针对不同代的数据特点,使用不同的垃圾回收算法。

  • 年轻代:复制算法

    • 存活对象较少,复制算法每次的对象复制不会有太大负担;
    • 操作频繁,复制算法标记和复制可并发处理,效率较高;
  • 老年代:标记-整理算法
    • 存活对象较多,减少内存碎片,提高可用性
  • 永久代(元空间):不作考虑

6. Who:谁去处理垃圾?——垃圾回收器

垃圾回收器是垃圾回收算法的执行者,常见的垃圾回收器如下图所示:

连线部分说明这两个垃圾回收器能够搭配使用。

6.1 年轻代-Serial收集器

  • 回收算法:复制算法
  • 单线程:执行回收算法的时候是单线程;适用于并发能力较低的系统。
  • Stop the World:一般线程和回收线程无法并行,执行回收算法需要中断其他线程,这个现象称为Stop the World(乱入Dio的“咋瓦鲁多”)。
    • Stop the World现象会导致系统暂停,引出垃圾收集停顿时间这一参数,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尽量避免;
  • 优点:简单高效,适用于单核CPU;
  • 缺点:无法并行,且单线程处理效率较低;
  • 启用方式:-XX:+UseSerialGC

6.2 年轻代-ParNew收集器

  • 回收算法:复制算法
  • 多线程:执行回收算法的时候是多线程;
  • 也会存在Stop the World现象,除了多线程的改进之外,和Serial收集器没有太大区别;
  • 优点:多线程处理效率高,适用于多核CPU;
  • 缺点:一般线程和回收线程无法并行处理;
  • 启用方式:-XX:+UseParNewGC

6.3 年轻代-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

  • 回收算法:复制算法
  • 关注吞吐量
    吞吐量 = 用户线程运行时间 / (用户线程运行时间 + 垃圾回收线程运行时间)
  • 相关参数
      1. 垃圾收集停顿时间
      • 设置方式:-XX:MaxGCPauseMillis=一个数值
      • 停顿时间过大将会直接影响每次垃圾回收的用户体验,停顿时间过小则会导致垃圾回收频繁;
      1. 吞吐量大小
      • 设置方式:-XX:GCTimeRatio=一个数值
      • 默认取值为99%,表示只有1%的时间用于垃圾回收;
      1. 自适应模式
      • 设置方式:-XX:+UseAdaptiveSizePolicy
      • 设置自适应模式之后,内存中的新生代分配比例和老年代的时间参数可自行调整,达到吞吐量、停顿时间和内存占用的平衡;
  • 是JDK1.8的默认垃圾回收器
  • 启用方式:-XX:+UseParallelGC

6.4 老年代-SerialOld收集器

  • 回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
  • 单线程,可类比年轻代的Serial收集器,优缺点同理
  • CMS收集器的后备算法

6.5 老年代-ParallelOld收集器

  • 回收算法:标记-压缩算法
  • 关注吞吐量,可类比年轻代的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
  • 多线程,线程数通过-XX:ParallelGCThreads设置,默认为CPU核心数
  • 启用方式:-XX:+UseParallelOldGC

6.6 老年代-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

  • 回收算法:标记-清除算法
  • 关注停顿时间,期望有较短的垃圾回收停顿时间,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 回收步骤:
    • 初始标记:适用可达性分析法的思想,标记GC Roots能直接关联到的对象,速度较快;
    • 并发标记:一般线程和回收线程并行,对此时标记状态出现变化的实例进行统计;
    • 重新标记:根据并发标记的结果,对标记状态发生变化的实例进行重新标记,这一步相对较慢;
    • 并发清除:清理垃圾实例,释放内存空间;这一步可以和一般线程并行;
  • 相关参数:
    • 触发阈值:

      • 设置方式:-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一个数值
      • 和之前讨论的何时进行垃圾回收的触发机制不同,CMS在处理老年代的时候,不会等到内存完全占满,而是会设置一个阈值,默认数值为68%,占用内存空间超过这个阈值就进行垃圾回收处理。
    • 整理标记
      • 设置方式:-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
      • 如果设置这一标记,则垃圾回收之后会进行一次整理,合并内存碎片。
  • 优点:并发收集,提高执行效率;减少停顿时间,用户体验佳
  • 缺点:无法处理浮动垃圾,对CPU资源敏感,且标记清除算法会产生内存碎片

6.7 年轻代和老年代-G1(Garbage First)收集器

  • 回收算法:整体来看是标记-整理算法,局部来看是复制算法
  • 关注停顿时间,也关注高吞吐量(我全都要.jpg);
  • 分区:不同于之前所讨论的分代划分内存区域的方式,G1回收器将内存划分为一个又一个单元区域,称为Region
    • 设置方式:-XX:G1HeapRegionSize=一个数值
    • 每个分区内部可以存放年轻代或者老年代的数据,根据不同的存放数据,将分区划分为四类:
      • E-Eden区:存放年轻代当中Eden区域的数据;
      • S-Survivor区:存放年轻代当中Survivor区域(survivor0和survivor1)的数据;
      • O-Old:存放老年代的一般数据;
      • H-Humongous:存放老年代当中大对象的数据;当占据整个Region一半以上的时候,就会被划分为Humongous区域;
  • 停顿预测模型:用户可以自行设置垃圾回收停顿时间,而G1回收器会根据历史数据构建预测模型,考虑为了满足用户设置的停顿时间,本次垃圾回收可以处理哪几个Region。
  • Region优先级队列:G1浏览器维护一个Region队列,高价值的Region有更高的优先级,在垃圾回收的时候优先处理,这也是Garbage First名字的由来。
  • 回收步骤(和CMS回收器类似):
    • 初始标记
    • 并发标记
    • 重新标记
    • 并发清除
  • 优点:并发操作,并行收集,提高执行效率;关注停顿时间,可预测停顿时间,优化用户体验;可处理浮动垃圾,不会产生内存碎片;

6.8 垃圾回收器对比图

对上述垃圾回收器的对比如下所示:

面试模拟

Q:介绍一下JVM和垃圾回收机制。

A:从"where"、"whice"、"when"、"why"、"how"、"who"的角度,重点介绍触发机制/判断算法/垃圾回收算法/垃圾回收机制

参考资料

  1. JVM之垃圾回收机制(GC)
  2. JVM的垃圾回收机制 总结(垃圾收集、回收算法、垃圾回收器)
  3. 深入理解 JVM 垃圾回收机制及其实现原理

【后端面经-Java】JVM垃圾回收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JVM垃圾回收机制

    Java语言出来之前,大家都在拼命的写C或者C++的程序,而此时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C++等语言创建对象要不断的去开辟空间,不用的时候有需要不断的去释放控件,既要写构造函数,又要写析构函数,很多时候都 ...

  2. 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JVM垃圾回收机制

    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JVM垃圾回收机制 Java垃圾回收基于虚拟机的自动内存管理机制,我们不需要为每一个对象进行释放内存,不容易发生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问题. 但是自动内存管理机制不是万能药,我们 ...

  3. JVM系列(三):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java垃圾回收机制介绍    上一篇讲述了JVM的内存模型,了解了到了绝大部分的对象是分配在堆上面的,我们在编码的时候并没有显示的指明哪些对象需要回收,但是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是会一直创建对象的,之所 ...

  4. JVM内存管理和JVM垃圾回收机制

    JVM内存管理和JVM垃圾回收机制(1) 这里向大家描述一下JVM学习笔记之JVM内存管理和JVM垃圾回收的概念,JVM内存结构由堆.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等部分组成,另外JVM分别对新生代和旧生代采 ...

  5. JVM基础系列第8讲:JVM 垃圾回收机制

    在第 6 讲中我们说到 Java 虚拟机的内存结构,提到了这部分的规范其实是由<Java 虚拟机规范>指定的,每个 Java 虚拟机可能都有不同的实现.其实涉及到 Java 虚拟机的内存, ...

  6. 了解java中垃圾回收机制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是Java环境自带有的,它不像c语言的malloc申请空间后需要Free()函数来释放,而Java中的代码块中所申请的空间可在程序执行完成后自动释放,但是是有局限性的,代码块所占 ...

  7. JVM内存管理、JVM垃圾回收机制、新生代、老年代以及永久代

    内存模型 JVM运行时数据区由程序计数器.堆.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部分组成,结构图如下所示. JVM内存结构由程序计数器.堆.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等部分组成,结构图如下所示: 1)程序计数器 ...

  8. JVM 垃圾回收机制和常见算法和 JVM 的内存结构和内存分配(面试题)

    一.JVM 垃圾回收机制和常见算法 Sun 公司只定义了垃圾回收机制规则而不局限于其实现算法,因此不同厂商生产的虚拟机采用的算法也不尽相同.GC(Garbage Collector)在回收对象前首先必 ...

  9. 面试官,不要再问我“Java GC垃圾回收机制”了

    Java GC垃圾回收几乎是面试必问的JVM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带领大家了解Java GC的底层原理,图文并茂,突破学习及面试瓶颈. 楔子-JVM内存结构补充 在上篇<JVM之内存结构详解> ...

  10. 【Java学习笔记】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

    搬以前写的博客[2014-12-30 15:07] 以前很少关注内存的问题,基本没有关注,这方面的小白,原因在于自己都是写的自我娱乐的小程序,不关注性能,不是提供服务.而企业级别的应用在程序稳健性方面 ...

随机推荐

  1. Sentinel为什么这么强,我扒了扒背后的实现原理

    大家好,我是三友~~ 最近我在整理代码仓库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被尘封了接近两年之久的Sentinel源码库 两年前我出于好奇心扒了一下Sentinel的源码,但是由于Sentinel本身源码并不复杂,在简 ...

  2. react 兄弟组件传值(发布订阅,使用于任何组件传值,包括vue)

    react中兄弟组件传值常规操作一般是,A组件传给父组件,父组件再传给B组件 非常规操作 利用  pubsub-js 在Home组件内调用 PubSub.publish("第一个参数是事件名 ...

  3. js 获取窗口/容器内部滚动位置

    前端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container")[0]).scrollTop -- 容器内部滚动条位置 (document.getE ...

  4. 2023-2-22 增加产值冲减和EPC模块

    应集团要求,现在已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已增加以下信息,请大家注意,并及时转告业务人员: 1.[施工合同登记]模块增加必填字段"EPC建安费(万元)""EPC暂列费(万元) ...

  5. 聚合短信PHP代码示例短信接口调用CURL方法

    聚合的短信相信大家已经做多了吧,网上的代码看了下就是感觉太繁琐了,不过网上的也是比较好的,用的是post方法,更安全,因我们的项目是在服务器上请求,又绑定了白名单 ,所以弄了个简单点的自己用,参考如下 ...

  6. 【Python笔记】第一章Python基本语法

    嗨你好,我是AllenMi, 这是我学习北京理工大学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第一张笔记. 写笔记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记录自己一步一步学习Python的内容,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人 ...

  7. Charles抓包补充解释

    配置 大佬的博客真的很详细很详细,我就不重复造轮子了,第一次直接看大佬的博客就好,这里Python爬取微信小程序(Charles) 补充解释 在这一步疑问很多,大佬说的不是很详细,就由我来补充下吧~ ...

  8. jQuery 添加水印

    jQuery 添加水印 <script src="../../../../AJs/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t ...

  9. 驱动开发:内核解析PE结构节表

    在笔者上一篇文章<驱动开发:内核解析PE结构导出表>介绍了如何解析内存导出表结构,本章将继续延申实现解析PE结构的PE头,PE节表等数据,总体而言内核中解析PE结构与应用层没什么不同,在上 ...

  10. OSI7层模型和TCP/IP模型

    前言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OSI7层模型和TCP/IP模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介绍和比较,让大家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目录 前言 OSI7层模型 TCP/IP模型 OSI7层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