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及C++实现
前言:存储二叉树的关键是如何表示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双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应用中,可能要求从任一结点能直接访问到它的孩子。
一、二叉链表
二叉树一般多采用二叉链表(binary linked list)存储,其基本思想是:令二叉树的每一个结点对应一个链表结点链表结点除了存放与二叉树结点有关的数据信息外,还要设置指示左右孩子的指针。二叉链表的结点结构如下图所示:
| lchild | data | rchild |
其中,data为数据域,存放该结点的数据信息;
lchild为左指针域,存放指向左孩子的指针,当左孩子不存在时为空指针;
rchild为右指针域,存放指向右孩子的指针,当右孩子不存在时为空指针;
可以用C++语言中的结构体类型描述二叉链表的结点,由于二叉链表的结点类型不确定,所以采用C++的模板机制。如下:
// 二叉链表的节点
template<class T>
struct BiNode
{
T data; // 数据域
BiNode<T>*lchild, *rchild; // 左右指针域
};
二、C++实现
将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用C++的类实现。为了避免类的调用者访问BiTree类的私有变量root,在构造函数、析构函数以及遍历函数中调用了相应的私有函数。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1、头文件“cirqueue.h”
此头文件为队列的类实现,层序遍历要用到队列,所以自己定义了一个队列。
#pragma once
#include <iostream>
const int queueSize = ;
template<class T>
class queue
{
public:
....
T data[queueSize];
int front, rear;
....
};
2、头文件“bitree.h”
此头文件为二叉链表的类实现。
#pragma once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irqueue.h"
// 二叉链表的节点
template<class T>
struct BiNode
{
T data; // 数据域
BiNode<T>*lchild, *rchild; // 左右指针域
};
// 二叉链表类实现
template<class T>
class BiTree
{
public:
BiTree() { root = Creat(root); } // 构造函数,建立一颗二叉树
~BiTree() { Release(root); } // 析构函数,释放各节点的存储空间
void PreOrder() { PreOrder(root); } // 递归前序遍历二叉树
void InOrder() { InOrder(root); } // 递归中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 { PostOrder(root); } // 递归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LeverOrder(); // 层序遍历二叉树
private:
BiNode<T>* root; // 指向根节点的头节点
BiNode<T>* Creat(BiNode<T>* bt); // 构造函数调用
void Release(BiNode<T>* bt); // 析构函数调用
void PreOrder(BiNode<T>* bt); // 前序遍历函数调用
void InOrder(BiNode<T>* bt); // 中序遍历函数调用
void PostOrder(BiNode<T>* bt); // 后序遍历函数调用
}; template<class T>
inline void BiTree<T>::LeverOrder()
{
queue<BiNode<T>*> Q; // 定义一个队列
Q.front = Q.rear = -; // 顺序队列
if (root == NULL)
return;
Q.data[++Q.rear] = root; // 根指针入队
while (Q.front != Q.rear)
{
BiNode<T>* q = Q.data[++Q.front]; // 出队
cout << q->data;
if (q->lchild != NULL)
Q.data[++Q.rear] = q->lchild; // 左孩子入队
if (q->rchild != NULL)
Q.data[++Q.rear] = q->rchild; // 右孩子入队
} } template<class T>
inline BiNode<T>* BiTree<T>::Creat(BiNode<T>* bt)
{
T ch;
cin >> ch; // 输入结点的数据信息,假设为字符
if (ch == '#') // 建立一棵空树
bt = NULL;
else
{
bt = new BiNode<T>; // 生成一个结点,数据域为ch
bt->data = ch;
bt->lchild = Creat(bt->lchild); // 递归建立左子树
bt->rchild = Creat(bt->rchild); // 递归建立右子树
}
return bt;
} template<class T>
inline void BiTree<T>::Release(BiNode<T>* bt)
{
if (bt != NULL)
{
Release(bt->lchild); // 释放左子树
Release(bt->rchild); // 释放右子树
delete bt; // 释放根节点
}
} template<class T>
inline void BiTree<T>::PreOrder(BiNode<T>* bt)
{
if (bt == NULL) // 递归调用的结束条件
return;
cout << bt->data; // 访问根节点bt的数据域
PreOrder(bt->lchild); // 前序递归遍历bt的左子树
PreOrder(bt->rchild); // 前序递归遍历bt的右子树
} template<class T>
inline void BiTree<T>::InOrder(BiNode<T>* bt)
{
if (bt == NULL)
return;
InOrder(bt->lchild);
cout << bt->data;
InOrder(bt->rchild);
} template<class T>
inline void BiTree<T>::PostOrder(BiNode<T>* bt)
{
if (bt == NULL)
return;
PostOrder(bt->lchild);
PostOrder(bt->rchild);
cout << bt->data;
}
说明:1、除了层序遍历,其他遍历均为递归算法。
2、为什么层序遍历使用队列:在进行层序遍历时,对某一层的结点访问完后,再按照它们的访问次序对各个结点的左孩子和右孩子顺序访问,这样一层一层进行,先访问的结点其左右孩子也要先访问,这符合队列的操作特性,因此,在进行层序遍历时,可设置一个队列存放已访问的结点。
3、构造函数对二叉树的特殊处理:将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空指针引出一个虚结点,其值为一特定值,如‘#’,以标识其为空。
4、二叉链表属于动态内存分配,需要在析构函数中释放二叉链表的所有结点。在释放某结点时,该结点的左右都子树已经释放,所以应该采用后序遍历。
3、主函数
#include"bitree.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BiTree<char>* bitree=new BiTree<char>(); // 创建一棵二叉树
bitree->PreOrder(); // 前序遍历
cout << endl;
bitree->InOrder(); // 中序遍历
cout << endl;
bitree->PostOrder(); // 后序遍历
cout << endl;
bitree->LeverOrder(); // 层序遍历
delete bitree; system("pause");
return ;
}
三、实例
建立如下二叉树,并输出四种遍历的结果。

运行结果:

结果正确。
参考文献:
[1]王红梅, 胡明, 王涛. 数据结构(C++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上元旦了,祝大家元旦快乐!!2017-12-29
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及C++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严6.70)--------西工大noj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
- C语言递归实现二叉树(二叉链表)的三种遍历和销毁操作(实验)
今天写的是二叉树操作的实验,这个实验有三个部分: ①建立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结构 ②先序.中序.后续遍历二叉树,输出节点值 ③销毁二叉树 二叉树的节点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BiTNo ...
- 二叉树(二叉链表实现)JAVA代码
publicclassTest{ public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char[] ch =newchar[]{'A','B ...
- 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严6.65)--------西工大noj
需要注意的点:在创建二叉树的函数中,如果len1==len2==0,一定要把(*T)置为NULL然后退出循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 ...
- C#实现二叉树--二叉链表结构
二叉树的简单介绍 关于二叉树的介绍请看这里 : 二叉树的简单介绍 http://www.cnblogs.com/JiYF/p/7048785.html 二叉链表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是指,用 ...
- c使用二叉链表创建二叉树遇到的一些疑问和思考
二叉链表存储二叉树 学习的时候参考的是<大话数据结构>,书中是这样定义的 typedef char T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TElemTyp ...
- 【开200数组解决二叉搜索树的建立、遍历】PAT-L3-016. 二叉搜索树的结构——不用链表来搞定二叉搜索树
L3-016. 二叉搜索树的结构 二叉搜索树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 ...
- PTA 7-2 二叉搜索树的结构(30 分)
7-2 二叉搜索树的结构(30 分) 二叉搜索树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 ...
- 二叉搜索树的结构(30 分) PTA 模拟+字符串处理 二叉搜索树的节点插入和非递归遍历
二叉搜索树的结构(30 分) PTA 模拟+字符串处理 二叉搜索树的节点插入和非递归遍历 二叉搜索树的结构(30 分) 二叉搜索树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 ...
随机推荐
- db2 monitor event
1.创建事件监控器至少需要哪些权限? DBADM authority SQLADM authority 2.事件监控器的种类有哪些? 3. db2 flush event monitor eventm ...
- 修改Tomcat使用的JVM内存大小
我的服务器的配置: # OS specific support. $var _must_ be set to either true or false. JAVA_OPTS="-Xms10 ...
- YII框架一个请求的生命周期
用户向入口脚本 web/index.php 发起请求. 入口脚本加载应用配置并创建一个应用实例去处理请求. 应用通过请求组件解析请求的路由. 应用创建一个控制器实例去处理请求. 控制器创建一个操作实例 ...
- spring中增加自定义配置支持
spring.schemas 在使用spring时,我们会首先编写spring的配置文件,在配置文件中,我们除了使用基本的命名空间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 ...
- 互联网轻量级框架SSM-查缺补漏第九天
简言: 第九章 Spring Ioc的概念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比如想喝橙汁,在没有饮品店的日子,最直观的做法是买果汁机.橙汁.这是你自己“主动”创造的过程,也 ...
- java时间工具类
在项目中,很多地方需要根据时间获取相应的数据,将时间格式化,或者时间比较等相关操作.一个良好的工具类不仅可以减少代码冗余,还能促进业务处理,加快进度. /** * @author: lxw * @Da ...
- flight学习笔记
Flight::db()-> getOne("select 1"); 返回结果:1 Flight::db()-> getRow ("select 1, 2 f ...
- 简述Spring及配置
简述Spring及配置 Spring最主要的思想就是IoC(Inversionof Control,控制反转),或者成为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 一.springMV ...
- hdu 1561 树形背包 选k个最大价值
http://blog.csdn.net/dellaserss/article/details/8799730 这题其实和上一题思路是一样的,一个0节点作为根节点,通过剩余量来遍历子树. #inclu ...
- 【原创】Hadoop的IO模型(数据序列化,文件压缩)
数据序列化 我们知道,数据在分布式系统上运行程序数据是需要在机器之间通过网络传输的,这些数据必须被编码成一个个的字节才可以进行传输,这个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数据序列化.数据中心中,最稀缺的资源就是网络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