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Lock——一种细粒度的Mutex互斥锁
RWMutex —— 细粒度的读写锁
我们之前有讲过 Mutex 互斥锁。这是在任何时刻下只允许一个 goroutine 执行的串行化的锁。而现在这个 RWMutex 就是在 Mutex 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能支持多个 goroutine 持有读锁,而在尝试持有写锁时就会如 Mutex 一样就会陷入等待锁的释放。它是一种细粒度的锁。虽然可以允许多次持有读锁,但是 Go 团队还特意嘱咐,为了确保锁的可用性,不能用于递归读锁。一个阻塞的锁要排除正在持有锁的新读。
那么上面说到的这些功能,RWMutex 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我们来看它的内部结构:
type RWMutex struct {
w Mutex // held if there are pending writers
writerSem uint32 // semaphore for writers to wait for completing readers
readerSem uint32 // semaphore for readers to wait for completing writers
readerCount int32 // number of pending readers
readerWait int32 // number of departing readers
}
只有 5 个对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Mutex 锁的字段 w,它就是实现写锁的关键。
- writerSem 是写等待读完成的信号量
- readerSem 是读等待写完成的信号量
- readerCount 正处于读锁的个数
- readerWait 尝试获取写锁时读等待的个数(这个怎么理解?)
其中还有一个全局的常数变量 rwmutexMaxReaders,表示最多的读操作。
我们先来看写锁
Lock/UnLock 写锁/解锁
func (rw *RWMutex) Lock() {
...
rw.w.Lock()
r :=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 rwmutexMaxReaders
// Wait for active readers.
if r != 0 && atomic.AddInt32(&rw.readerWait, r) != 0 {
runtime_SemacquireMutex(&rw.writerSem, false, 0)
}
if race.Enabled {
race.Enable()
race.Acquire(unsafe.Pointer(&rw.readerSem))
race.Acquire(unsafe.Pointer(&rw.writerSem))
}
}
这里直接用到了 Mutex 互斥锁来保证只有一个 goroutine 能进来。接下来就会判断在获取写锁的时候如果还存在其他的读锁没有释放,那么这个时候就会陷入睡眠进入等待者队列中等待所有的读锁被释放之后唤醒。
可能有些人对这个限制有些不懂,其实这就是为了保证锁的区间的读的值顺序性的正确性。因为在获取写的时候,目的就是进行写操作,所谓我就必须要在此时还存在其他可能会读这个变量的读锁全部释放才行。
而释放写锁就是 UnLock 操作了。如果调用此操作时,本就没有上锁那么就会直接抛异常。
func (rw *RWMutex) Unlock() {
...
// Announce to readers there is no active writer.
r :=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if r >= rwmutexMaxReaders {
race.Enable()
throw("sync: Unlock of unlocked RWMutex")
}
// Unblock blocked readers, if any.
for i := 0; i < int(r); i++ {
runtime_Semrelease(&rw.readerSem, false, 0)
}
// Allow other writers to proceed.
rw.w.Unlock()
...
}
如果还存在读锁时,那么就会进入 runtime.Semrelease 对那些阻塞的读锁解锁(找到对应的信号量等待者队列然后弹出唤醒)。最后释放 w 锁。
RLock/RUnlock 读锁/解锁
func (rw *RWMutex) RLock() {
...
if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1) < 0 {
// A writer is pending, wait for it.
runtime_SemacquireMutex(&rw.readerSem, false, 0)
}
...
}
读锁就非常简单了,仅仅只是对 readerCount 字段自增。这里的判断要注意,这个判断成立说明有协程调用了 rw.Lock 获取了写锁。所以就要等待其它协程的释放。
知道读锁的机制,那么就能想到释放读锁其实就是撤销读锁,将 readerCount 字段减1即可。
func (rw *RWMutex) RUnlock() {
...
if r := atomic.AddInt32(&rw.readerCount, -1); r < 0 {
// Outlined slow-path to allow the fast-path to be inlined
rw.rUnlockSlow(r)
}
...
}
同样在释放读锁时会判断 r 是否为负数,如果为负数就说明有其它协程获取了写锁,就会进入 rUnlockSlow 方法。
func (rw *RWMutex) rUnlockSlow(r int32) {
if r+1 == 0 || r+1 == -rwmutexMaxReaders {
race.Enable()
throw("sync: RUnlock of unlocked RWMutex")
}
// A writer is pending.
if atomic.AddInt32(&rw.readerWait, -1) == 0 {
// The last reader unblocks the writer.
runtime_Semrelease(&rw.writerSem, false, 1)
}
}
如果锁状态已经是解锁状态则抛异常。
如果是只剩下一个读等待,则释放写信号量通知其他正在尝试持有写锁的协程上锁。
关于信号量的细节
我们上面分析了读写锁的上锁与解锁的过程,其实有一个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就是关于信号量的操作对象的细节。
- 调用 Lock 获取写锁,会持有 writerSem 信号
- 调用 Unlock 释放写锁时,会释放 readerSem 信号
- 调用 RLock 获取读锁时,会持有 readerSem 信号
- 调用 RUnlock 释放读锁时,会释放 writerSem 信号
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我们在获取写锁之前,会先等待读锁的释放操作。而在获取读锁时,会先等待写锁的释放操作。
我们用反证法来假设这个场景:我这里有一个连续的写操作;那么也就是说我要连续反复的调用 Lock + Unlock 操作。如果没有上面的信号量的互相牵制,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读操作没法执行的问题,也就是说会”饿死“。
所以 RWMutex 加入读写信号量的机制是为了更好达到 RW 的目的,而不是一直 W。
总结
- 在调用 Lock 获取写锁时,会先等待 RUnlock 将其 readerCount 置为 0,然后成功获取写锁。
- 还有一个操作是将 readerCount - rwmutexMaxReaders,其目的是为了阻塞后续的 RLock 操作。即在读取写锁其他任何读写操作都不允许了。
- 在调用 Unlock 释放写锁时,会通知所有读操作,解锁那些阻塞的读锁,然后成功释放写锁。
RWLock——一种细粒度的Mutex互斥锁的更多相关文章
- golang mutex互斥锁分析
互斥锁:没有读锁写锁之分,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gorutine获取一把锁 数据结构设计: type Mutex struct { state int32 // 将一个32位整数拆分为 当前阻塞的gor ...
- Go 标准库 —— sync.Mutex 互斥锁
Mutex 是一个互斥锁,可以创建为其他结构体的字段:零值为解锁状态.Mutex 类型的锁和线程无关,可以由不同的线程加锁和解锁. 方法 func (*Mutex) Lock func (m *Mut ...
- C# Mutex互斥锁
Mutex 构造函数 (Boolean, String, Boolean) public Mutex ( bool initiallyOwned, string name, out bool crea ...
- C# mutex互斥锁构造
概念 Mutext 出现的比monitor更早,而且传承自COM,当然,waitHandle也是它的父类,它继承了其父类的功能,有趣的是Mutex的脾气非常的古怪,它 允许同一个线程多次重复访问共享区 ...
- 【转】【C#】【Thread】Mutex 互斥锁
Mutex:互斥(体) 又称同步基元. 当创建一个应用程序类时,将同时创建一个系统范围内的命名的Mutex对象.这个互斥元在整个操作系统中都是可见的.当已经存在一个同名的互斥元时,构造函数将会输出一个 ...
- linux c 线程间同步(通信)的几种方法--互斥锁,条件变量,信号量,读写锁
Linux下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处理线程同步,最常用的是互斥锁.条件变量.信号量和读写锁. 下面是思维导图: 一.互斥锁(mutex) 锁机制是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执行一个关键部分的代码. 1 . ...
- Golang 读写锁RWMutex 互斥锁Mutex 源码详解
前言 Golang中有两种类型的锁,Mutex (互斥锁)和RWMutex(读写锁)对于这两种锁的使用这里就不多说了,本文主要侧重于从源码的角度分析这两种锁的具体实现. 引子问题 我一般喜欢带着问题去 ...
- 探索互斥锁 Mutex 实现原理
Mutex 互斥锁 概要描述 mutex 是 go 提供的同步原语.用于多个协程之间的同步协作.在大多数底层框架代码中都会用到这个锁. mutex 总过有三个状态 mutexLocked: 表示占有锁 ...
- 互斥锁Mutex与信号量Semaphore的区别
转自互斥锁Mutex与信号量Semaphore的区别 多线程编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两个概念:Mutex和Semaphore,两者之间区别如下: 有人做过如下类比: Mutex是一把钥匙,一个人拿了就可进 ...
随机推荐
- [leetcode] 875. 爱吃香蕉的珂珂(周赛)
875. 爱吃香蕉的珂珂 这题时间要求比较严格... 首先,将piles排序,然后二分查找. 总之,答案K肯定位于piles[?]piles[?+1]或者1piles[0]之间 所以我们先二分把?找到 ...
- 使用Relay部署编译ONNX模型
使用Relay部署编译ONNX模型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Relay部署ONNX模型的入门. 首先,必须安装ONNX软件包. 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是安装protobuf编译器,然后 pip install o ...
- halcon——缺陷检测常用方法总结(频域空间域结合)
摘要 缺陷检测是视觉需求中难度最大一类需求,主要是其稳定性和精度的保证.首先常见缺陷:凹凸.污点瑕疵.划痕.裂缝.探伤等. 缺陷检测算法不同于尺寸.二维码.OCR等算法.后者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基本都是 ...
- jvm调优的几种场景
假定你已经了解了运行时的数据区域和常用的垃圾回收算法,也了解了Hotspot支持的垃圾回收器. 一.cpu占用过高 cpu占用过高要分情况讨论,是不是业务上在搞活动,突然有大批的流量进来,而且活动结束 ...
- 「题解」黑暗塔 wizard
本文将同步发布于: 洛谷博客: csdn: 博客园: 简书. 题目 题意简述 给定 \(y\),求 \(\varphi(x)=y\) 中 \(x\) 的个数和最大值. \(1\leq y\leq 10 ...
- Spring MVC 到 Spring BOOT 的简化之路
背景 Spring vs Spring MVC vs Spring Boot Spring FrameWork Spring 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Spring MVC 为什么需要Spring Boot ...
- 【题解】滑雪 luogu1434 记忆化搜索
记忆化搜索入门题 题目 Michael喜欢滑雪.这并不奇怪,因为滑雪的确很刺激.可是为了获得速度,滑的区域必须向下倾斜,而且当你滑到坡底,你不得不再次走上坡或者等待升降机来载你.Michael想知道在 ...
- BGP路由技术
BGP路由技术 目录 一.BGP概述 1.1.自治系统 1.2.动态路由分类 1.3.BGP概念 1.4.BGP的特征 1.5.BGP工作原理 二.命令配置 2.1.BGP配置思路 2.2.命令 一. ...
- CSS 奇思妙想 | 全兼容的毛玻璃效果
通过本文,你能了解到 最基本的使用 CSS backdrop-filter 实现磨砂玻璃(毛玻璃)的效果 在至今不兼容 backdrop-filter 的 firefox 浏览器,如何利用一些技巧性的 ...
- Tkinter 吐槽之二:Event 事件在子元素中共享
背景 最近想简单粗暴的用 Python 写一个 GUI 的小程序.因为 Tkinter 是 Python 自带的 GUI 解决方案,为了部署方便,就直接选择了 Tkinter. 本来觉得 GUI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