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学习笔记二 Mongoose

Mongoose 简介

  • 之前我们都是通过shell来完成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在开发中大部分时候我们都需要通过程序来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
  • Mongoose就是一个让我们可以通过Node来操作MongoDB的模块
  • Mongoose是一个对象文档模型(ODM)库,它对Node原生的MongoDB模块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封装, 并提供了更多的共嗯那个
  • 在大多数情况下, 它被用来把结构化的模式应用到一个MongoDB集合, 并提供了验证和类型转换等好处

Mongoose的好处

  • 可以为文档创建一个模式结构 (Schema)- 约束
  • 可以对模型中的对象/文档进行验证
  • 数据可以通过类型转换转换为对象模型
  • 可以使用中间件来应用业务逻辑挂钩
  • 比Node原生的MongoDB驱动更容易

新的对象

  • mongoose中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新的对象

    • Schema对象定义约束了数据库中的文档结构
  • Model
    • Model 对象作为集合中的所有文档的表示, 相当于MongoDB数据库中的集合Collection
  • Document
    • Document表示集合中的具体文档, 相当于集合中的一个具体的文档

1. 通过Mongoose连接MongoDB

  • 使用Mongoose必须先安装mongoose

    • npm install mongoose
  • 加载Mongoose
    • const mongoose = require("mongoose");
  • 连接数据库
    • mongoose.connect("mongodb://地址")
    • 地址例子: mongodb://127.0.0.1/test
  • 断开连接
    • mongoose.disconnect()

**注意**: 如果端口号是默认端口号(27017) 则可以省略不写


2. 监听MongoDB数据库的连接状态 - connection

connection

  • 一旦连接了MongoDB数据库, 底层的Connection对象就可以通过mongoose模块的connection属性来访问
  • connection对象是对数据库连接的抽象, 它提供了对象连接、底层的Db对象和表示结合的Model对象的访问
  • 并且可以对connection对象上的事件进行监听, 来获悉数据库连接的开始与断开
  • 比如, 可以openclose事件来监控连接的打开和关闭

以上都是官方的废话, 简单来说:

  • 在mongoose对象中, 有一个属性叫做connection, 该属性表示的就是数据库连接

    • 通过监视该对象的状态, 可以来监听数据库的连接与断开

数据库连接成功的事件

mongoose.connection.once("open",function(){});

数据库连接断开的事件(一般不需要调用)

mongoose.connection.once("close",function(){});

3. helloMongose

// 01- helloMongose.js
// 引入mongoose模块
const mongoose = require("mongoose"); // 连接数据库
mongoose.connect("mongodb://localhost:27017/test"); // 测试是否连接成功
mongoose.connection.once("open", function () {
// 连接成功执行
console.log('连接成功~');
});

执行后可以看到已经成功连接上数据库了



但是注意: 在上面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行错误提示:



翻译过来意思为

  • 当前URL字符串解析器已弃用,并将在未来版本中删除。要使用新的解析器,请将选项{useNewUrlParser: true}传递给MongoClient.connect。
  • 这个报错不会影响程序运行, 但是按照规范,我们将代码改成下面这样
  • mongoose.connect("mongodb://localhost:27017/test",{useNewUrlParser: true ,useUnifiedTopology: true});

4. 创建Schema 模式对象

  • 使用Mongoose你必须经常定义模式
  • 模式为集合中的文档定义字段和字段类型
  • 如果你的数据是被结构化成支持模式的, 这是非常有用的
  • 简单来说, 模式就是对文档的约束, 有了模式, 文档中的字段必须符合模式的规定, 否则将不能正常操作

4.1 定义模式

  • 模式为集合中的文档定义字段和字段类型
  • 对于在模式中的每个字段, 你都需要定义一个特定的值类型, 受支持的类型如下:
    • String
    • Number
    • Boolean
    • Array
    • Buffer
    • Date
    • ObjectIdOid
    • Mixed
  • 需要为你计划使用的每个不同的文档类型都定义一个模式

4.2 创建模式定义

  • 模式需要通过mongooseSchema属性来创建, 这个属性是一个构造函数

    • new Schema(definition,option)

      • definition:描述模式
      • options: 配置对象, 定义数据库中集合的交互

4.3 options常用选项

  • autoIndex

    - 布尔值, 开启自动索引, 默认true
  • bufferCommands

    - 布尔值, 缓存由于连接问题无法执行的语句, 默认true
  • capped

    - 集合中最大文档数量
  • collection

    - 指定应用Schema的集合名称
  • id

    - 布尔值,是否有应用于_id的id处理器, 默认true
  • _id

    - 布尔值, 是否自动分配id字段,默认true
  • strict

    - 布尔值, 不符合Schema的对象不会被插入进数据库,默认true

4.4 代码

代码:

const mongoose = require("mongoose");

// 连接数据库
mongoose.connect("mongodb://localhost:27017/test",{useNewUrlParser: true ,useUnifiedTopology: true}); // 测试是否连接成功
mongoose.connection.once("open", function () {
// 连接成功执行
console.log('连接成功~');
}); // 创建Schema对象, 赋值给一个变量
const Schema = mongoose.Schema; // 创建Schema(模式)对象
const stuSchema = new Schema({
name: String,
age: Number,
gender: {
type:String,
default:'男'
},
address:String
});

这个时候还不能将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 还需要定义 Model模型对象


5. Model模型对象

  • 创建模型对象需要使用mongoosemodel()方法,语法如下:

    • model(name.[schema],[collection],[skipInit])

      • name: 相当于模型的名字, 以后可以通过name找到模型
      • schema: 创建好要应用的模型对象
      • collection: 是要连接的集合名
      • skipInit: 是否跳过初始化, 默认是false
  • 一旦把一个Schema对象编译成一个Model对象, 你就完全准备好开始在模型中访问、添加、删除、更新和删除文档了。 也就是说有了模型以后我们就可以操作数据库了

5.1 实现代码

// 引入mongoose模块
const mongoose = require("mongoose"); // 连接数据库
mongoose.connect("mongodb://localhost:27017/test",{useNewUrlParser: true ,useUnifiedTopology: true}); // 测试是否连接成功
mongoose.connection.once("open", function () {
// 连接成功执行
console.log('连接成功~');
}); // 创建Schema对象, 赋值给一个变量
const Schema = mongoose.Schema; // 创建Schema(模式)对象
const stuSchema = new Schema({
name: String,
age: Number,
gender: {
type:String,
default:'男'
},
address:String
}); // 通过Scheme来创建Model
// Model代表的是数据库中的集合, 通过Model才能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 mongoose.model(modelName,schema);
// modelName: 就是要映射的集合名称, mongoose会自动将集合名变成复数
// schema: 创建的Schema对象 const stuModel = mongoose.model('student', stuSchema); // 向数据库中插入一个文档
// stuModel.create(doc,function(err){})
stuModel.create({
name: '小明',
age: 18,
gender: '男',
address:'上海'
}, function (err) {
if (!err) {
console.log('插入成功');
}
})

运行结果:

点开数据库后可以发现数据已经插入成功了

MongoDB学习笔记二- Mongoos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ongoDB学习笔记(二) 通过samus驱动实现基本数据操作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一般由数据库(database).表(table).记录(record)三个层次概念组成,MongoDB是由(database).集合(collection).文档对象(documen ...

  2. MongoDB学习笔记二:使用Docker安装MongoDB

    目录 Docker安装MongoDB Docker给MongoDB设置用户密码 NoSQL Manager for MongoDB连接 为admin赋权限 上一个笔记介绍了Windows下安装Mong ...

  3. MongoDB学习笔记二—Shell操作

    数据类型 MongoDB在保留JSON基本键/值对特性的基础上,添加了其他一些数据类型. null null用于表示空值或者不存在的字段:{“x”:null} 布尔型 布尔类型有两个值true和fal ...

  4. Mongodb学习笔记二(Mongodb基本命令)

    第二章 基本命令 一.Mongodb命令 说明:Mongodb命令是区分大小写的,使用的命名规则是驼峰命名法. 对于database和collection无需主动创建,在插入数据时,如果databas ...

  5. MongoDB学习笔记二:创建、更新及删除文档

    插入并保存文档 对目标集使用insert方法插入一个文档: > db.foo.insert({"bar" : "baz"}) 这个操作会给文档增加一个&q ...

  6. MongoDB学习笔记(二)

    MongoDB的其他方法: 显示指定数目的数据: 1.在mongodb中查询指定数目的记录,可以使用: db.collectionname.find().limit(number); 2.在mongo ...

  7. Mongodb 学习笔记(二) :索引

    Mongodb 是基于集合建立索引 (Index),索引的作用类似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目的是为了提高查询速度 . 如果没有建立索引, Mongodb  在读取数据时必须扫描集合中的 所有文档记录. 这 ...

  8. MongoDB学习笔记之Mongoose的使用

    http://blog.csdn.net/sinat_25127047/article/details/50560167

  9. MongoDB学习笔记(转)

    MongoDB学习笔记(一) MongoDB介绍及安装MongoDB学习笔记(二) 通过samus驱动实现基本数据操作MongoDB学习笔记(三) 在MVC模式下通过Jqgrid表格操作MongoDB ...

随机推荐

  1.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云存储-带图片的商品列表携带id跳转至商品详情

    一.商品列表页 1.wxml文件 在view中添加点击事件goToGoodDetail,绑定数据data-id <!-- 添加点击事件goToGoodDetail --> <view ...

  2. 动态 DP

    一道入门 DP + 修改 = 动态 DP. 以模板题为例,多次询问树的最大独立集,带修改. 先有 naive 的 DP,记 \(f_{u,0/1}\) 表示 \(u\) 点不选/选时以 \(u\) 为 ...

  3. SAML 2.0 流程分析(2)

  4. 算法优化---素数(质数)(Java版)

    4.1优化算法-----输出素数 最简代码请直接移步文末 原代码:https://www.cnblogs.com/Tianhaoblog/p/15077840.html 对应优化如下 优化一:在遍历内 ...

  5. Python 数值中的下划线是怎么回事?

    花下猫语:Python 中下划线的用法令人叹为观止,相信你已在各种文章或教程中见识过了.在 2016 年的 3.6 版本之后,Python 还引入了一种新的语法,使得下划线也可以出现在数值中.这篇翻译 ...

  6. Intouch 制作自定义登录弹窗

    在新的自动化项目中,因为业主对设计审美要求比较高,对Intouch自带脚本呼出登录窗体不满意,故而制作自定义登录弹窗来满足其审美需求.在寻求自控群前辈的经验下,将其整理成博客,供大家参考. 1.登录窗 ...

  7. Intouch/ifix关于语音报警的一种设置思路

    工控项目最近升级改造,需要使用Intouch/ifix提供一个语音报警功能.这个不像先前提供的单一的声音报警,业主方要求能详细的提供某某水泵或者是某某设备故障报警,这就要求我们这边对语音解析或者基础控 ...

  8. 用QT写的简单Todo记事本-附源码(浮动窗口)

    去年边学边写了搞了很久, 已经好久没继续开发了, 先放出来供大家参考吧. 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不错的. 技术点: 使用QT, QML技术 代码参考: https://github.com/cnscu ...

  9. Vue+SpringBoot前后端分离中的跨域问题

    在前后端分离开发中,需要前端调用后端api并进行内容显示,如果前后端开发都在一台主机上,则会由于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限制,出现跨域问题(协议.域名.端口号不同等),导致不能正常调用api接口,给开发带来不 ...

  10. 刷到血赚!字节跳动内部出品:722页Android开发《360°全方面性能调优》学习手册首次外放,附项目实战!

    前言 我们平时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个 app 怎么还没下载完!"."太卡了吧!"."图片怎么还没加载出来!".&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