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学习,仅供参考:

数据库总是会遇到各种失败的场景,如网络连接断开、断电等,尽管journaling日志功能也提供了数据恢复的功能,但journaling通常是针对单个节点来说的,只能保证单节点数据的一致性,而复制集通常是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除了journaling日志恢复功能外,整个复制集还具有故障自动转移的功能,这样能保证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在生产环境中一个复制集最少应该包含三个节点,其中有一个必须是主节点,典型的部署结构如下图:

其中每个节点都是一个mongod进程对应的实例,节点之间互相周期性的通过心跳检查对方的状态,默认情况下primary节点负责数据的读、写,second节点备份primary节点上的数据(如何备份?下面会分析),但是arbiter节点不会从primary节点同步数据,从它的名字arbiter可以看出,它起到的作用只是当primary节点故障时,能够参与到复制集剩下的节点中,选择出一个新的primary节点,它自己永远不会变为primary节点,也不会参与数据的读写。也就是说,数据库的数据会存在primary和second节点中,second节点相当于一个备份,当然second节点可以有多个,当primary节点故障时,second节点有可能变为primary节点。上图是一个生产环境所需的最少节点数,下面就配置一个这样的复制集。

(1)创建复制集中每个节点存放数据的目录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data\rs0_0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data\rs0_1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data\rs0_2

(2)创建复制集中每个节点的日志文件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logs\rs0_0.log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logs\rs0_1.log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logs\rs0_2.log

(3)为复制集中的每个节点创建启动时所需的配置文件

第一个节点配置文件为:E:\mongodb-win32-i386-2.4.3\configs_rs0\rs0_0.conf 内容如下:

dbpath =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data\rs0_0

logpath =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logs\rs0_0.log

journal = true

port = 40000

replSet = rs0

其中dbpath指向数据库数据文件存放的路径(在第一步中已创建好),logpath指向数据库的日志文件路径(第二步中已创建好),journal表示对于此mongod实例是否启动日志功能,port为实例监听的端口号,rs0为实例所在的复制集名称,更多参数的意思可以参考mongoDB手册。

第二个节点配置文件为:E:\mongodb-win32-i386-2.4.3\configs_rs0\rs0_1.conf 内容如下:

dbpath =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data\rs0_1

logpath =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logs\rs0_1.log

journal = true

port = 40001

replSet = rs0

第三个节点配置文件为:E:\mongodb-win32-i386-2.4.3\configs_rs0\rs0_2.conf 内容如下:

dbpath =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data\rs0_2

logpath = E:\mongodb-win32-i386-2.4.3\db_rs0\logs\rs0_2.log

journal = true

port = 40002

replSet = rs0

(4)启动上面三个节点对应的mongoDB实例

mongod –config  E:\mongodb-win32-i386-2.4.3\configs_rs0\rs0_0.conf

mongod –config  E:\mongodb-win32-i386-2.4.3\configs_rs0\rs0_1.conf

mongod –config  E:\mongodb-win32-i386-2.4.3\configs_rs0\rs0_2.conf

观察一下每个实例的启动日志,日志中都有如下内容:

[rsStart] replSet can't get local.system.replset config from self or any seed (EMPTYCONFIG)

[rsStart] replSet info you may need to run replSetInitiate -- rs.initiate() in the shell -- if that is not already done

上面日志说明虽然已经成功启动了三个实例,但是复制集还没配置好,复制集的信息会保存在每个mongod实例上的local数据库中即local.system.replset上。按照上图所描述那样,你应该通过配置确定哪个节点为primary、哪个为second、哪个为arbiter。下面开始配置复制集。

(5)启动一个mongo客户端,连接到上面的一个mongod实例

>mongo --port 40000

运行以下命令初始化复制集

> rs.initiate()

{

"info2" : "no configuration explicitly specified -- making one",

"me" : "Guo:40000",

"info" : "Config now saved locally.  Should come online in about a min e.",

"ok" : 1

}

这个时候的复制集还只有刚才这个初始化的成员,通过如下命令查看到。

> rs.conf()

{

"_id" : "rs0",

"version" : 1,

"members" : [

{

"_id" : 0,

"host" : "Guo:40000"

}

]

}

按照mongoDB的默认设置,刚才执行初始化命令的这个mongod实例将成为复制集中的primary节点。

(6)接下来在复制集中添加上图中的second节点和arbiter节点,继续在上面那个mongod实例上执行如下命令:

rs0:PRIMARY> rs.add("Guo:40001")

{ "ok" : 1 }

rs0:PRIMARY> rs.addArb("Guo:40002")

{ "ok" : 1 }

注意此时命令的前缀变为了:rs0:PRIMARY,说明当前执行命令的机器是复制集中primary机器,上面的命令通过rs.add()添加一个默认的second节点,rs.addArb()添加一个默认的arbiter节点。命令成功执行后,就会生成上图所示那样的一个复制集。

(7)观察整个复制集的状态信息,几个重要参数会在后面说明。

rs0:PRIMARY> rs.status()

{

"set" : "rs0",//复制集的名称

"date" : ISODate("2013-08-18T09:03:49Z"),

"myState" : 1, //当前节点成员在复制集中的位置,如1表示primary,2表示secondry

"members" : [//复制集的所有成员信息

{

"_id" : 0, //成员编号

"name" : "Guo:40000",//成员所在的服务器名称

"health" : 1,//成员在复制集中是否运行,1表示运行,0失败

"state" : 1,//成员在复制集中的状态,1是primary

"stateStr" : "PRIMARY",//成员在复制集中的状态名称

"uptime" : 2186,//成员的在线时间,单位是秒

"optime" : {//这个是用来进行同步用的,后面重点分析

"t" : 1376816431,

"i" : 1

},

"optimeDate" : ISODate("2013-08-18T09:00:31Z"),

"self" : true //成员为当前命令所在的服务器

},

{

"_id" : 1,

"name" : "Guo:40001",

"health" : 1, ,//成员在复制集中是否运行,1表示运行

"state" : 2 ,//成员在复制集中的状态,2是secondary

"stateStr" : "SECONDARY",

"uptime" : 306,

"optime" : {

"t" : 1376816431,

"i" : 1

},

"optimeDate" : ISODate("2013-08-18T09:00:31Z"),

"lastHeartbeat" : ISODate("2013-08-18T09:03:47Z"),

"lastHeartbeatRecv" : ISODate("2013-08-18T09:03:47Z"),

"pingMs" : 0,//此远端成员到本实例间一个路由包的来回时间

"syncingTo" : "Guo:40000"//此成员需要从哪个实例同步数据

},

{

"_id" : 2,

"name" : "Guo:40002",

"health" : 1,

"state" : 7, //成员在复制集中的状态位置,7是arbiter

"stateStr" : "ARBITER",

"uptime" : 198,

"lastHeartbeat" : ISODate("2013-08-18T09:03:49Z"),

"lastHeartbeatRecv" : ISODate("1970-01-01T00:00:00Z"),

"pingMs" : 0,//此远端成员到本实例间一个路由包的来回时间

}

],

"ok" : 1

}

上面复制集状态信息的输出是基于primary实例的,也可以再secondary实例上输出复制集的状态信息,包含的字段与上面大致相同。上面的输出有些地方还需进一步解释,如在arbiter成员节点上,没有字段syncingTo,说明他不需要从primary节点上同步数据,因为它只是一个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在复制集中剩下的secondary节点中选择一个新的priamry节点的仲裁者,因此运行此实例的机器不需要太多的存储空间。

上面输出的字段中还有几个时间相关的字段如:"date"表示当前实例所在服务器的时间,"lastHeartbeat"表示当前实例到此远端成员最近一次成功发送与接收心跳包的时间,通过比较这个两个时间可以判断当前实例与此成员相差的时间间隔,比如某个成员宕机了,本实例发像此宕机成员的心跳包就不会被成功接收,随着时间推移,本实例的data字段值与此成员上的lastHeartbeat差值就会逐渐增加。

上面还有一个optime字段,这个字段的值说明了本实例最近一次更改数据库的时间"t" : 1376816431以及每秒执行的操作数据库的次数"i" : 1,此字段的值实际上是从本实例上的local数据库中的oplog.rs集合上读取的,这个集合还详细记录了具体是什么操作,如插入语句、修改语句等。复制集中的每一个实例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数据库和集合,如果复制集运行正常,理论上来说,每一个mongod实例上此集合中的记录应该相同。实际上mongoDB也是根据此集合来实现复制集中primary节点与secondary节点间的数据同步。

mongoDB研究笔记:复制集概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ongoDB实战指南(六):MongoDB复制集之复制集概述

    1. 复制集概述 数据库总是会遇到各种失败的场景,如网络连接断开.断电等,尽管journaling日志功能也提供了数据恢复的功能,但journaling通常是针对单个节点来说的,只能保证单节点数据的一 ...

  2. Mongodb 基础 复制集原理和搭建

    数据复制原理 开启复制集后,主节点会在local库下生成一个集合叫 oplog.rs,这是一个有限的集合,即大小固定.这个集合记入了整个mongod实例一段时间内数据库的所有变更操作(如:增/删/改) ...

  3. mongodb之 复制集维护小结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wenzhong/p/5667312.html 一.新增副本集成员 1.登录primary 2.use admin >rs.ad ...

  4. MongoDB之 复制集搭建

    MongoDB复制集搭建步骤,本次搭建使用3台机器,一个是主节点,一个是从节点,一个是仲裁者. 主节点负责与前台客户端进行数据读写交互,从节点只负责容灾,构建高可用,冗余备份.仲裁者的作用是当主节点宕 ...

  5. mongodb配置复制集replset

    Mongodb的replication主要有两种:主从和副本集(replica set).主从的原理和mysql类似,主节点记录在其上的所有操作oplog,从节点定期轮询主节点获取这些操作,然后对自己 ...

  6. MongoDB 部署复制集(副本集)

    部署MongoDB复制集(副本集)   环境 操作系统:Ubuntu 18.04 MongoDB: 4.0.3 服务器 首先部署3台服务器,1台主节点 + 2台从节点 3台服务器的内容ip分别是: 1 ...

  7. mongoDB的复制集5----复制集安全(认证,用户,权限)

    一.什么是认证  如何开启认证    1).auth=true(在配置文件里增加)    2).keyFile(建议添加到配置文件里) #如果设置了auth=true,但第一次没有创建用户就启动实例怎 ...

  8. 利用Mongodb的复制集搭建高可用分片,Replica Sets + Sharding的搭建过程

    参考资料 reference:  http://mongodb.blog.51cto.com/1071559/740131  http://docs.mongodb.org/manual/tutori ...

  9. mongoDB研究笔记:复制集故障转移机制

    上面的介绍的数据同步(http://www.cnblogs.com/guoyuanwei/p/3293668.html)相当于传统数据库中的备份策略,mongoDB在此基础还有自动故障转移的功能.在复 ...

随机推荐

  1. [技巧.Dotnet]轻松实现“强制.net程序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使用场景: 程序中不少操作都需要特殊权限,有时为了方便,直接让程序以管理员方式运行. (在商业软件中,其实应该尽量避免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在安装或配置时,提前授予将相应权限.) 做法: 以C#项目为例: ...

  2. jqueyr获取动态创建的元素

    javascript代码是按照代码顺序执行的,所以如果你用某个元素的click事件创建一个元素,id为test,然后在下面$("#test")是无法选择到的. 正确的方法是将在cl ...

  3. iOS.Performance-trick-presentViewController-is-so-slow-in-didSelectRowAtIndexPath

    presentViewController is so slow in "tableView:didSelectRowAtIndexPath:" Use Case: 在UITabl ...

  4. Modern C++ CHAPTER 2(读书笔记)

    CHAPTER 2 Recipe 2-1. Initializing Variables Recipe 2-2. Initializing Objects with Initializer Lists ...

  5. NSLock线程锁的使用测试

    测试1:NSLock线程锁是不是单例? 打印: 结论1:NSLock不是单例 测试2:同一个线程锁在不同的地方锁定,是否会有锁定两个? 打印为: 结论2:顺序打印,在不同的地方锁定也可以锁定. 测试3 ...

  6. Spring 4 官方文档学习(十三)集成其他web框架

    重点是通用配置,非常建议看一下!有助于理解Spring的ApplicationContext与Servlet Container的关系! 1.介绍 Spring Web Flow SWF目标是成为we ...

  7. 3. Builder(建造者)

    意图: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适用性: 当创建复杂对象的算法应该独立于该对象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装配方式时. 当构造过程必须允许被构造的对象有不同 ...

  8. vertx简单服务创建

    import java.util.HashMap;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org.slf4j.Logger;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 ...

  9. Sql Server 常用操作2

    FOR XML PATH应用 stuID学生编号,sName代表学生姓名,hobby列存学生的爱好! SELECT B.sName,LEFT(StuList,LEN(StuList)-1) as ho ...

  10. 构建angular项目

    1. 安装yo与gulp bower $ npm install -g yo $ npm install -g gulp bower 2. 快速创建     $ npm install -g ge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