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ArrayBlockingQueue源码解析
1、对于ArrayBlockingQueue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 创建
- 入队(添加元素)
- 出队(删除元素)
2、创建
-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boolean fair)
-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使用方法:
- Queue<String> abq = new ArrayBlockingQueue<String>(2);
- Queue<String> abq = new ArrayBlockingQueue<String>(2,true);
通过使用方法,可以看出ArrayBlockingQueue支持ReentrantLock的公平锁模式与非公平锁模式,对于这两种模式,查看本文开头的文章即可。
源代码如下:
private final E[] items;//底层数据结构
private int takeIndex;//用来为下一个take/poll/remove的索引(出队)
private int putIndex;//用来为下一个put/offer/add的索引(入队)
private int count;//队列中元素的个数 /*
* Concurrency control uses the classic two-condition algorithm found in any
* textbook.
*/ /** Main lock guarding all access */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锁
/** Condition for waiting takes */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Empty;//等待出队的条件
/** Condition for waiting puts */
private final Condition notFull;//等待入队的条件
/**
* 创造一个队列,指定队列容量,指定模式
* @param fair
* true:先来的线程先操作
* false:顺序随机
*/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boolean fair) {
if (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this.items = (E[]) new Object[capacity];//初始化类变量数组items
lock = new ReentrantLock(fair);//初始化类变量锁lock
notEmpty = lock.newCondition();//初始化类变量notEmpty Condition
notFull = lock.newCondition();//初始化类变量notFull Condition
} /**
* 创造一个队列,指定队列容量,默认模式为非公平模式
* @param capacity <1会抛异常
*/
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
this(capacity, false);
}
- ArrayBlockingQueue的组成:一个对象数组+1把锁ReentrantLock+2个条件Condition
- 在查看源码的过程中,也要模仿带条件锁的使用,这个双条件锁模式是很经典的模式
3、入队
3.1、public boolean offer(E e)
原理:
- 在队尾插入一个元素, 如果队列没满,立即返回true; 如果队列满了,立即返回false
使用方法:
- abq.offer("hello1");
源代码:
/**
* 在队尾插入一个元素,
* 如果队列没满,立即返回true;
* 如果队列满了,立即返回false
* 注意:该方法通常优于add(),因为add()失败直接抛异常
*/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if (count == items.length)//数组满了
return false;
else {//数组没满
insert(e);//插入一个元素
return true;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private void insert(E x) {
items[putIndex] = x;//插入元素
putIndex = inc(putIndex);//putIndex+1
++count;//元素数量+1
/**
* 唤醒一个线程
* 如果有任意一个线程正在等待这个条件,那么选中其中的一个区唤醒。
* 在从等待状态被唤醒之前,被选中的线程必须重新获得锁
*/
notEmpty.signal();
} /**
* i+1,数组下标+1
*/
final int inc(int i) {
return (++i == items.length) ? 0 : i;
}
- 在插入元素结束后,唤醒等待notEmpty条件(即获取元素)的线程,可以发现这类似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3.2、public boolean offer(E e,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原理:
- 在队尾插入一个元素,,如果数组已满,则进入等待,直到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 被唤醒
- 等待时间超时
- 当前线程被中断
使用方法:
try {
abq.offer("hello2",1000,TimeUnit.MILLISECONDS);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队尾插入一个元素,
* 如果数组已满,则进入等待,直到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 1、被唤醒
* 2、等待时间超时
* 3、当前线程被中断
*/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long nanos = unit.toNanos(timeout);//将超时时间转换为纳秒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
* lockInterruptibly():
* 1、 在当前线程没有被中断的情况下获取锁。
* 2、如果获取成功,方法结束。
* 3、如果锁无法获取,当前线程被阻塞,直到下面情况发生:
* 1)当前线程(被唤醒后)成功获取锁
* 2)当前线程被其他线程中断
*
* lock()
* 获取锁,如果锁无法获取,当前线程被阻塞,直到锁可以获取并获取成功为止。
*/
lock.lockInterruptibly();//加可中断的锁
try {
for (;;) {
if (count != items.length) {//队列未满
insert(e);
return true;
}
if (nanos <= 0)//已超时
return false;
try {
/*
* 进行等待:
*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三件事:
* 1、被唤醒-->继续当前这个for(;;)循环
* 2、超时-->继续当前这个for(;;)循环
* 3、被中断-->之后直接执行catch部分的代码
*/
nanos = notFull.awaitNanos(nanos);//进行等待(在此过程中,时间会流失,在此过程中,线程也可能被唤醒)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在等待的过程中线程被中断
notFull.signal(); // 唤醒其他未被中断的线程
throw ie;
}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awaitNanos(nanos)是AQS中的一个方法,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查看AQS的源代码。
- lockInterruptibly()与lock()的区别见注释
3.3、public void put(E 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原理:
- 在队尾插入一个元素,如果队列满了,一直阻塞,直到数组不满了或者线程被中断
try {
abq.put("hello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队尾插入一个元素
* 如果队列满了,一直阻塞,直到数组不满了或者线程被中断
*/
public void put(E 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e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final E[] items = this.items;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try {
while (count == items.length)//队列满了,一直阻塞在这里
/*
* 一直等待条件notFull,即被其他线程唤醒
* (唤醒其实就是,有线程将一个元素出队了,然后调用notFull.signal()唤醒其他等待这个条件的线程,同时队列也不慢了)
*/
notFull.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如果被中断
notFull.signal(); // 唤醒其他等待该条件(notFull,即入队)的线程
throw ie;
}
insert(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4、出队
4.1、public E poll()
原理:
- 如果没有元素,直接返回null;如果有元素,将队头元素置null,但是要注意队头是随时变化的,并非一直是items[0]。
使用方法:
abq.poll();
源代码:
/**
* 出队
*/
public E poll()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
try {
if (count == 0)//如果没有元素,直接返回null,而非抛出异常
return null;
E x = extract();
return x;
} finally {
lock.unlock();
}
} /**
* 出队
*/
private E extract() {
final E[] items = this.items;
E x = items[takeIndex];//获取出队元素
items[takeIndex] = null;//将出队元素位置置空
/*
* 第一次出队的元素takeIndex==0,第二次出队的元素takeIndex==1
* (注意:这里出队之后,并没有将后面的数组元素向前移)
*/
takeIndex = inc(takeIndex);
--count;//数组元素个数-1
notFull.signal();//数组已经不满了,唤醒其他等待notFull条件的线程
return x;//返回出队的元素
}
4.2、public E poll(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原理:
- 从对头删除一个元素,如果数组不空,出队;如果数组已空且已经超时,返回null;如果数组已空且时间未超时,则进入等待,直到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 被唤醒
- 等待时间超时
- 当前线程被中断
使用方法:
try {
abq.poll(1000, TimeUnit.MILLISECONDS);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从对头删除一个元素,
* 如果数组不空,出队;
* 如果数组已空,判断时间是否超时,如果已经超时,返回null
* 如果数组已空且时间未超时,则进入等待,直到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 1、被唤醒
* 2、等待时间超时
* 3、当前线程被中断
*/
public E poll(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ng nanos = unit.toNanos(timeout);//将时间转换为纳秒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for (;;) {
if (count != 0) {//数组不空
E x = extract();//出队
return x;
}
if (nanos <= 0)//时间超时
return null;
try {
/*
* 进行等待:
*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三件事:
* 1、被唤醒-->继续当前这个for(;;)循环
* 2、超时-->继续当前这个for(;;)循环
* 3、被中断-->之后直接执行catch部分的代码
*/
nanos = notEmpty.awaitNanos(nanos);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notEmpty.signal(); // propagate to non-interrupted thread
throw ie;
}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4.3、public E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原理:
- 将队头元素出队,如果队列空了,一直阻塞,直到数组不为空或者线程被中断
使用方法:
try {
abq.tak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将队头元素出队
* 如果队列空了,一直阻塞,直到数组不为空或者线程被中断
*/
public E tak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this.lock;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try {
while (count == 0)//如果数组为空,一直阻塞在这里
/*
* 一直等待条件notEmpty,即被其他线程唤醒
* (唤醒其实就是,有线程将一个元素入队了,然后调用notEmpty.signal()唤醒其他等待这个条件的线程,同时队列也不空了)
*/
notEmpty.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notEmpty.signal(); // propagate to non-interrupted thread
throw ie;
}
E x = extract();
return x;
} finally {
lock.unlock();
}
}
总结:
1、具体入队与出队的原理图:这里只说一种情况,见下图,途中深色部分表示已有元素,浅色部分没有元素。

上面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当队列满了,这时候,队头元素为items[0]出队了,就形成上边的这种情况。
假设现在又要出队了,则现在的队头元素是items[1],出队后就形成下面的情形。

出队后,对头元素就是items[2]了,假设现在有一个元素将要入队,根据inc方法,我们可以得知,他要插入到items[0]去,入队了形成下图:

以上就是整个入队出队的流程,inc方法上边已经给出,这里再贴一遍:
2、三种入队对比:
- offer(E e):如果队列没满,立即返回true; 如果队列满了,立即返回false-->不阻塞
- put(E e):如果队列满了,一直阻塞,直到数组不满了或者线程被中断-->阻塞
- offer(E e,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在队尾插入一个元素,,如果数组已满,则进入等待,直到出现以下三种情况:-->阻塞
- 被唤醒
- 等待时间超时
- 当前线程被中断
3、三种出对对比:
- poll():如果没有元素,直接返回null;如果有元素,出队
- take():如果队列空了,一直阻塞,直到数组不为空或者线程被中断-->阻塞
- poll(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如果数组不空,出队;如果数组已空且已经超时,返回null;如果数组已空且时间未超时,则进入等待,直到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 被唤醒
- 等待时间超时
- 当前线程被中断
第六章 ArrayBlockingQueue源码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第六章 ReentrantLock源码解析2--释放锁unlock()
最常用的方式: int a = 12; //注意:通常情况下,这个会设置成一个类变量,比如说Segement中的段锁与copyOnWriteArrayList中的全局锁 final Reentrant ...
- 第六章 HashSet源码解析
6.1.对于HashSet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HashSet的创建:HashSet() 往HashSet中添加单个对象:即add(E)方法 删除HashSet中的对象:即remove(Object ke ...
- ArrayBlockingQueue源码解析(1)
此文已由作者赵计刚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注意:在阅读本文之前或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用到ReentrantLock,内容见<第五章 Reentr ...
- 第八章 ArrayBlockingQueue源码解析
注意:在阅读本文之前或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用到ReentrantLock,内容见<第五章 ReentrantLock源码解析1--获得非公平锁与公平锁lock()><第六章 Reen ...
- 第十四章 Executors源码解析
前边两章介绍了基础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的使用方式.工作机理.参数详细介绍以及核心源码解析. 具体的介绍请参照: 第十二章 ThreadPoolExecutor使用与工作机理 第十 ...
- 第九章 LinkedBlockingQueue源码解析
1.对于LinkedBlockingQueue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创建 入队(添加元素) 出队(删除元素) 2.创建 Node节点内部类与LinkedBlockingQueue的一些属性 static ...
- 第零章 dubbo源码解析目录
第一章 第一个dubbo项目 第二章 dubbo内核之spi源码解析 2.1 jdk-spi的实现原理 2.2 dubbo-spi源码解析 第三章 dubbo内核之ioc源码解析 第四章 dubb ...
- 第十三章 ThreadPoolExecutor源码解析
ThreadPoolExecutor使用方式.工作机理以及参数的详细介绍,请参照<第十二章 ThreadPoolExecutor使用与工作机理 > 1.源代码主要掌握两个部分 线程池的创建 ...
- 第四章 CopyOnWriteArraySet源码解析
注:在看这篇文章之前,如果对CopyOnWriteArrayList底层不清楚的话,建议先去看看CopyOnWriteArrayList源码解析. http://www.cnblogs.com/jav ...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阻塞队列实现之ArrayBlockingQueue源码解析
目录 ArrayBlockingQueue概述 类图结构及重要字段 构造器 出队和入队操作 入队enqueue 出队dequeue 阻塞式操作 E take() 阻塞式获取 void put(E e) ...
随机推荐
- 华为云开源时序数据库openGemini:使用列存引擎解决时序高基数问题
本文来源:<华为云DTSE>第五期开源专刊,作者:向宇,华为云数据库高级研发工程师.黄飞腾,博士,openGemini存储引擎架构师 在时序数据场景中,大部分的解决方案是以时间线为粒度对时 ...
- Clickhouse副本及分片
副本 副本的目的主要是保障数据的高可用性,即使一台 ClickHouse 节点宕机,那么也可以从其他服务器获得相同的数据 配置副本 1. zookeeper集群准备 2. Clickhouse准备两个 ...
- visual studio当中动态库和静态库的联系
一.为什么要写这篇博客 公司需要调用MNN框架编译之后的动态库和静态库文件来在另外一台没有编译过MNN框架上的机器运行对应的程序,比如说人体关键点检测之类的程序,这个时候了解静态库和动态库的关系就很有 ...
- 强行修改 User-Agent, 访问对应的端
location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18080; proxy_set_header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 ...
- Android Hybird架构之整合XwalkView,让你的App内置chromium内核
使用XwalkView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提升Android4.4以下版本(非chromium内核)的Html5渲染性能,并且能够使得H5页面在众多定制化的ROM上拥有一致的体验. 当然了,App内置Ch ...
- GetUrlParam:获取Url参数,返回一个对象
function GetUrlParam(){ let url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let arrObj = url.split("?" ...
- OpenGL编程指南(原书第9版)
这本书是<OpenGL编程指南(原书第9版)>,也称为<OpenGL Programming Guide: The Official Guide to Learning OpenGL ...
- RAG 系统高效检索提升秘籍:如何精准选择 BGE 智源、GTE 阿里与 Jina 等的嵌入与精排模型的完美搭配
RAG 系统高效检索提升秘籍:如何精准选择 BGE 智源.GTE 阿里与 Jina 等的嵌入与精排模型的完美搭配 Text Embedding 榜单:MTEB.C-MTEB <MTEB: Mas ...
- 理解Hive 不同组件的功能
Hive功能 通过将SQL转换成MR.Spark等任务,来计算HDFS中数据的工具. Hive是基于Hadoop之上的数仓工具.通过HDFS存储真实的数据,通过YARN运行计算任务(MR.Spark等 ...
- 这些 JavaScript 编码习惯,让你最大程度提高你的项目可维护性!
前言: 因为 JavaScript 语言是一门极其松散.极其自由的语言,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操作它,这是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它的缺点.在编码过程中,我们需要一种良好的规范或者习惯来保持应用程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