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笔记2 – sklearn之iris数据集
前言
本篇我会使用scikit-learn这个开源机器学习库来对iris数据集进行分类练习。
我将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scikit-learn内置算法——Decision Tree(决策树)和kNN(邻近算法),随后我也会尝试自己实现kNN算法。目前为止,我还是在机器学习的入门阶段,文章中暂不详细解释算法原理,如果想了解细节信息可自行搜索。
代码分解
读取数据集
scikit-learn中预制了很多经典数据集,非常方便我们自己练习用。使用方式也很容易:
# 引入datasets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 获取所需数据集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load_iris返回的结果有如下属性:
- feature_names - 分别为:
sepal length (cm),sepal width (cm),petal length (cm)和petal width (cm) - data - 每行的数据,一共四列,每一列映射为
feature_names中对应的值 - target - 每行数据对应的分类结果值(也就是每行数据的
label值),其值为[0,1,2] - target_names - target的值对应的名称,其值为['setosa' 'versicolor' 'virginica']
分离数据
监督学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代表:
y = f(X)
按上一篇中的相关术语描述就是已知X(features),通过方法f(classifier)求y(label)。
按照这个思路,我将iris数据分离为:
# X = features
X = iris.data
# y = label
y = iris.target
那如何来使用数据呢?因为只有150行数据,所以为了验证算法的正确性,需要将数据分成两部分: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很幸运的是scikit-learn也提供了方便分离数据的方法train_test_split,我将数据分离成60%(即90条数据)用于训练,40%(即60条数据)用于测试,代码如下: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6)
内置算法——Decision Tree(决策树)
上一篇中已经用过决策树,使用决策树的代码简单如下:
# Decision tree classifier
# 生成决策树
my_classification =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
# 训练
my_classification.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
predictions = my_classification.predict(X_test)
通过决策树算法,最终得到的模型的准确率有多少呢?这个时候可以使用scikit-learn的accuracy_score方法:
# 获得预测准确率
print(accuracy_score(y_test, predictions))
由于train_test_split是随机切分数据,因此最终跑出来的准确率不是一个固定值
内置算法——kNN(邻近算法)
kNN算法就是选取k个最近邻居来归类样本值的方法,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分类算法,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必须循环计算测试样本值和所有的样本之间的距离,运行效率比较低。
在选用kNN算法的时候,k值最好是奇数,偶数值会造成无法归到唯一类的情况(属于不同分类的概率正好相等)。
只需在上述分离数据之后,将决策树算法的代码替换为:
# N neighbors classifier
# 生成kNN
my_classification2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
# 训练
my_classification2.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
predictions2 = my_classification2.predict(X_test)
# 获得预测准确率
print(accuracy_score(y_test, predictions2))
由于train_test_split是随机切分数据,因此最终跑出来的准确率不是一个固定值。而且由于算法不同,即便是相同的数据,跑出来的准确率也和决策树跑出来的不同。
自己实现kNN
基本思路是沿用上述内置kNN算法的代码,重新实现KNeighborsClassifier,称之为MyKNN好了。除了初始化函数之外,还需要fit和predict这两个方法,并且方法签名和原先的保持一致,所以MyKNN类的基本结构如下:
class MyKNN:
def __init__(self, n_neighbors=5):
pass
def fit(self, X_train, y_train):
pass
def predict(self, X_test):
pass
实现_init_
初始化方法仅需初始化几个参数以便后续使用:
def __init__(self, n_neighbors=5):
self.n_neighbors = n_neighbors
self.X_train = None
self.y_train = None
实现fit
在这里我简单处理该方法,由于原先fit方法包含了X和y两个参数,因此沿用该方法签名,这样就不需要改动其他代码了:
def fit(self, X_train, y_train):
self.X_train = X_train
self.y_train = y_train
实现predict
我需要在该方法中遍历计算测试数据和训练数据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欧几里得公式,因此需要先定义一个外部方法my_euclidean:
def my_euclidean(a, b):
return distance.euclidean(a, b)
我需要计算当前测试数据与K个最近距离的训练数据之间的值,然后看一下这K个数据中,最多的分类是哪种,则可认为测试数据也属于该种分类(概率最高)。因此先定义一个私有方法__closest:
def __closest(self, row):
all_labels = []
for i in range(0, len(self.X_train)):
dist = my_euclidean(row, self.X_train[i])
# 获取k个最近距离的邻居,格式为(distance, index)的tuple集合
all_labels = self.__append_neighbors(all_labels, (dist, i))
# 将k个距离最近的邻居,映射为label的集合
nearest_ones = np.array([self.y_train[idx] for val, idx in all_labels])
# 使用numpy的unique方法,分组计算label的唯一值及其对应的值第一次出现的index和值的计数
# 例: elements = [1, 2], elements_index = [3,0], elements_count = [1, 4] 这个结合表示:
# elements = [1, 2] : 出现了1和2两种类型的数据
# elements_index = [3,0] : 1第一次出现的index是3, 2第一次出现的index是0
# elements_count = [1, 4] : 1共出现了1次, 2共出现了4次
elements, elements_index, elements_count = np.unique(nearest_ones, return_counts=True, return_index=True)
# 返回最大可能性的那种类型的label值
return elements[list(elements_count).index(max(elements_count))]
为了提升性能,我定义了__append_neighbors方法,该方法将当前距离-序号的tuple加入到数组中并按升序排序,最终只截取前k个值,可以用python的特性很容易实现该逻辑:
def __append_neighbors(self, arr, item):
if len(arr) <= self.n_neighbors:
arr.append(item)
return sorted(arr, key=lambda tup: tup[0])[:self.n_neighbors]
后记
短短几行代码就实现了自己的kNN算法,我本地跑下来的准确率在95%以上。
需要完整代码可以在我的GitHub上找到。
本文在我的博客园和我的个人博客上同步发布,作者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机器学习笔记2 – sklearn之iris数据集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机器学习笔记 使用sklearn做特征工程和数据挖掘
特征处理是特征工程的核心部分,特征工程是数据分析中最耗时间和精力的一部分工作,它不像算法和模型那样式确定的步骤,更多的是工程上的经验和权衡,因此没有统一的方法,但是sklearn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特征处 ...
- Python机器学习笔记:sklearn库的学习
网上有很多关于sklearn的学习教程,大部分都是简单的讲清楚某一方面,其实最好的教程就是官方文档. 官方文档地址: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 (可是官方文档非常 ...
- 机器学习笔记(四)--sklearn数据集
sklearn数据集 (一)机器学习的一般数据集会划分为两个部分 训练数据:用于训练,构建模型. 测试数据:在模型检验时使用,用于评估模型是否有效. 划分数据的API:sklearn.model_se ...
- 机器学习笔记5-Tensorflow高级API之tf.estimator
前言 本文接着上一篇继续来聊Tensorflow的接口,上一篇中用较低层的接口实现了线性模型,本篇中将用更高级的API--tf.estimator来改写线性模型. 还记得之前的文章<机器学习笔记 ...
- Python机器学习笔记:使用Keras进行回归预测
Keras是一个深度学习库,包含高效的数字库Theano和TensorFlow.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神经网络库,支持CPU和GPU. 本文学习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加载CSV文件并使其可供Keras使用,如何 ...
- 从Iris数据集开始---机器学习入门
代码多来自<Introduction to Machine Learning with Python>. 该文集主要是自己的一个阅读笔记以及一些小思考,小总结. 前言 在开始进行模型训练之 ...
- Google机器学习笔记 4-5-6 分类器
转载请注明作者:梦里风林 Google Machine Learning Recipes 4 官方中文博客 - 视频地址 Github工程地址 https://github.com/ahangchen ...
- Python机器学习笔记:利用Keras进行分类预测
Keras是一个用于深度学习的Python库,它包含高效的数值库Theano和TensorFlow. 本文的目的是学习如何从csv中加载数据并使其可供Keras使用,如何用神经网络建立多类分类的数据进 ...
- 【转】机器学习笔记之(3)——Logistic回归(逻辑斯蒂回归)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gwplovekimi/article/details/80288964 本博文为逻辑斯特回归的学习笔记.由于仅仅是学习笔记,水平有限,还望广大读 ...
随机推荐
- IE浏览器中用Firebug调试网站的方法
对于大部分做前端设计者而言应该都使用过Firefox浏览器下一款调试网站的扩展插件firebug吧,功能非常的强大,对于我们找出网页兼容性的问题非常的有效.不过对于很多不喜欢使用Firefox浏览器的 ...
- C#多线程和线程同步总结
Thread 没有参数的线程启动 Thread newThread = new Thread(new ThreadStart(DoWork)); newThread.Start(); 有参数的线程启动 ...
- [转载] Hibernate与 MyBatis的比较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firejuly/article/details/8190229 最近做了一个Hibernate与MyBatis的对比总结,希望大家指出不对之处. 第一 ...
- 在网页标题栏title加入图标?
方法一:制作一个ico格式的图片,将图片命名为favicon.ico,像素大小为16*16,所使用的颜色不得超过16色,然后再把favicon.ico放到网站的根目录下就行了.这样的话浏览器会不停的搜 ...
- 企业级应用TOMCAT
第1章 Tomcat 1.1 Tomcat简介 Tomcat是一个免开放源代码的Web应用服务器,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访问用户不多的场合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调试JSP程序的首选,另 ...
- javascript执行机制
文的目的就是要保证你彻底弄懂javascript的执行机制,如果读完本文还不懂,可以揍我. 不论你是javascript新手还是老鸟,不论是面试求职,还是日常开发工作,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给定的 ...
- webpack之前端性能优化(史上最全,不断更新中。。。)
最近在用webpack优化首屏加载性能,通过几种插件之后我们上线前后的速度快了一倍,在此就简单的分享下吧,先上个优化前后首屏渲染的对比图. 可以看到总下载时间从3800ms缩短到1600ms. 我们在 ...
- Java项目之员工收录系统
在Java SE中,对IO流与集合的操作在应用中比较重要.接下来,我以一个小型项目的形式,演示IO流.集合等知识点在实践中的运用. 该项目名称为"员工收录系统",在Eclipse的 ...
- Python入门 - 函数方法
本节主讲python函数的基本用法,主要包括传递参数.匿名函数和变量作用域. 一.传递参数 python除了传递必需参数外,还可以传递默认参数,不定长参数和关键字参数. 1. 传递必需参数 def m ...
- Teredo Tunnel Adapter: Error Code 10
Teredo Tunneling 该设备无法启动 错误代码 ErrCode:10 解决方法 前文: Win7 系统,打算开启IPV6,本地连接的网络 ip6 驱动是异常的,先重新安装了网卡驱动. 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