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one2know.cn/keras6/

  • LSTM 是 long-short term memory 的简称, 中文叫做 长短期记忆. 是当下最流行的 RNN 形式之一
  • RNN 的弊端

    RNN没有长久的记忆,比如一个句子太长时开头部分可能会忘记,从而给出错误的答案。

    时间远的记忆要进过长途跋涉才能抵达最后一个时间点. 然后我们得到误差, 而且在 反向传递 得到的误差的时候, 他在每一步都会 乘以一个自己的参数 W. 如果这个 W 是一个小于1 的数, 比如0.9. 这个0.9 不断乘以误差, 误差传到初始时间点也会是一个接近于零的数, 所以对于初始时刻, 误差相当于就消失了. 我们把这个问题叫做梯度消失或者梯度弥散 Gradient vanishing. 反之如果 W 是一个大于1 的数, 比如1.1 不断累乘, 则到最后变成了无穷大的数, RNN被这无穷大的数撑死了, 这种情况我们叫做梯度爆炸, Gradient exploding. 这就是普通 RNN 没有办法回忆起久远记忆的原因。
  • LSTM网络



    在上图中,每一行携带一个完整的向量,从一个节点的输出到另一个节点的输入。粉红的圆圈代表逐点操作,如矢量加法,而黄色的方框是学习神经网络层。行合并表示连接,而行分叉表示复制的内容以及复制到不同位置的内容。
  • 核心理念

    LSTM的关键是单元状态,即贯穿图顶部的水平线。单元状态有点像传送带。它沿着整个链条直行,只有一些微小的线性相互作用。信息很容易保持不变地沿着它流动。



    LSTM可以去除或增加单元状态的信息,并被称为门(gates)的结构仔细调控,它们由一个sigmoid神经网络层和一个逐点乘法运算组成。sigmoid输出层的输出介于0和1之间的数字,描述每个组件应该通过多少,0表示不让任何东西通过,1表示可以通过。
  • 遗忘门

    遗忘门(forget gate)顾名思义,是控制是否遗忘的,在LSTM中即以一定的概率控制是否遗忘上一层的隐藏细胞状态。遗忘门子结构如下图:



    图中输入的有上一序列的隐藏状态h(t−1)和本序列数据x(t),通过一个激活函数,一般是sigmoid,得到遗忘门的输出f(t)。由于sigmoid的输出f(t)在[0,1]之间,因此这里的输出f^{(t)}代表了遗忘上一层隐藏细胞状态的概率。用数学表达式即为:

    f(t)=σ(Wfh(t−1)+Ufx(t)+bf)f(t)=σ(Wfh(t−1)+Ufx(t)+bf)

    其中Wf,Uf,bfWf,Uf,bf为线性关系的系数和偏倚,和RNN中的类似,σ为sigmoid激活函数。
  • 输入门

    输入门(input gate)负责处理当前序列位置的输入,它的子结构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输入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使用了sigmoid激活函数,输出为i(t),第二部分使用了tanh激活函数,输出为a(t), 两者的结果后面会相乘再去更新细胞状态。用数学表达式即为:

    i(t)=σ(Wih(t−1)+Uix(t)+bi)i(t)=σ(Wih(t−1)+Uix(t)+bi)

    a(t)=tanh(Wah(t−1)+Uax(t)+ba)a(t)=tanh(Wah(t−1)+Uax(t)+ba)

    其中Wi,Ui,bi,Wa,Ua,ba,Wi,Ui,bi,Wa,Ua,ba,为线性关系的系数和偏倚,和RNN中的类似,σσ为sigmoid激活函数。
  • 细胞状态更新

    在研究LSTM输出门之前,我们要先看看LSTM之细胞状态。前面的遗忘门和输入门的结果都会作用于细胞状态C(t)。我们来看看从细胞状态C(t−1)如何得到C(t)。如下图所示:



    细胞状态C(t)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C(t−1)和遗忘门输出f(t)f(t)的乘积,第二部分是输入门的i(t)和a(t)的乘积,即:

    C(t)=C(t−1)⊙f(t)+i(t)⊙a(t)C(t)=C(t−1)⊙f(t)+i(t)⊙a(t)

    其中,⊙为Hadamard积(对应位置相乘),在DNN中也用到过。
  • 输出门

    有了新的隐藏细胞状态C(t),我们就可以来看输出门了,子结构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隐藏状态h(t)的更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o(t), 它由上一序列的隐藏状态h(t−1)和本序列数据x(t),以及激活函数sigmoid得到,第二部分由隐藏状态C(t)和tanh激活函数组成, 即:

    o(t)=σ(Woh(t−1)+Uox(t)+bo)o(t)=σ(Woh(t−1)+Uox(t)+bo)

    h(t)=o(t)⊙tanh(C(t))h(t)=o(t)⊙tanh(C(t))

    通过本节的剖析,相信大家对于LSTM的模型结构已经有了解了。当然,有些LSTM的结构和上面的LSTM图稍有不同,但是原理是完全一样的。
  • LSTM前向传播算法

    LSTM模型有两个隐藏状态h(t),C(t),模型参数几乎是RNN的4倍,因为现在多了Wf,Uf,bf,Wa,Ua,ba,Wi,Ui,bi,Wo,Uo,boWf,Uf,bf,Wa,Ua,ba,Wi,Ui,bi,Wo,Uo,bo这些参数。

    前向传播过程在每个序列索引位置的过程为:

    1)更新遗忘门输出:

    f(t)=σ(Wfh(t−1)+Ufx(t)+bf)f(t)=σ(Wfh(t−1)+Ufx(t)+bf)

    2)更新输入门两部分输出:

    i(t)=σ(Wih(t−1)+Uix(t)+bi)i(t)=σ(Wih(t−1)+Uix(t)+bi)

    a(t)=tanh(Wah(t−1)+Uax(t)+ba)a(t)=tanh(Wah(t−1)+Uax(t)+ba)

    3)更新细胞状态:

    C(t)=C(t−1)⊙f(t)+i(t)⊙a(t)C(t)=C(t−1)⊙f(t)+i(t)⊙a(t)

    4)更新输出门输出:

    o(t)=σ(Woh(t−1)+Uox(t)+bo)o(t)=σ(Woh(t−1)+Uox(t)+bo)

    h(t)=o(t)⊙tanh(C(t))h(t)=o(t)⊙tanh(C(t))

    5)更新当前序列索引预测输出:

    ŷ (t)=σ(Vh(t)+c)y^(t)=σ(Vh(t)+c)
  • LSTM反向传播算法

    有了LSTM前向传播算法,推导反向传播算法就很容易了, 思路和RNN的反向传播算法思路一致,也是通过梯度下降法迭代更新我们所有的参数,关键点在于计算所有参数基于损失函数的偏导数。

    在RNN中,为了反向传播误差,我们通过隐藏状态h(t)的梯度δ(t)一步步向前传播。在LSTM这里也类似,只不过我们这里有两个隐藏状态h(t)和C(t),这里我们定义两个δ,即:

    δ(t)h=∂L∂h(t)δh(t)=∂L∂h(t)

    δ(t)C=∂L∂C(t)δC(t)=∂L∂C(t)

    反向传播时只使用了δ(t)CδC(t),变量δ(t)hδh(t)仅为帮助我们在某一层计算用,并没有参与反向传播,这里要注意。如下图所示:



    而在最后的序列索引位置ττ的δ(τ)hδh(τ)和 δ(τ)CδC(τ)为:

    δ(τ)h=∂L∂O(τ)∂O(τ)∂h(τ)=VT(ŷ (τ)−y(τ))δh(τ)=∂L∂O(τ)∂O(τ)∂h(τ)=VT(y^(τ)−y(τ))

    δ(τ)C=∂L∂h(τ)∂h(τ)∂C(τ)=δ(τ)h⊙o(τ)⊙(1−tanh2(C(τ)))δC(τ)=∂L∂h(τ)∂h(τ)∂C(τ)=δh(τ)⊙o(τ)⊙(1−tanh2(C(τ)))

    接着我们由δ(t+1)CδC(t+1)反向推导δ(t)CδC(t)。

    δ(t)hδh(t)的梯度由本层的输出梯度误差决定,即:

    δ(t)h=∂L∂h(t)=VT(ŷ (t)−y(t))δh(t)=∂L∂h(t)=VT(y^(t)−y(t))

    而δ(t)CδC(t)的反向梯度误差由前一层δ(t+1)CδC(t+1)的梯度误差和本层的从h(t)h(t)传回来的梯度误差两部分组成,即:

    δ(t)C=∂L∂C(t+1)∂C(t+1)∂C(t)+∂L∂h(t)∂h(t)∂C(t)=δ(t+1)C⊙f(t+1)+δ(t)h⊙o(t)⊙(1−tanh2(C(t)))

    δC(t)=∂L∂C(t+1)∂C(t+1)∂C(t)+∂L∂h(t)∂h(t)∂C(t)=δC(t+1)⊙f(t+1)+δh(t)⊙o(t)⊙(1−tanh2(C(t)))

    有了δ(t)hδh(t)和δ(t)CδC(t), 计算这一大堆参数的梯度就很容易了,这里只给出WfWf的梯度计算过程,其他的Uf,bf,Wa,Ua,ba,Wi,Ui,bi,Wo,Uo,bo,V,cUf,bf,Wa,Ua,ba,Wi,Ui,bi,Wo,Uo,bo,V,c的梯度大家只要照搬就可以了。

    ∂L∂Wf=∑t=1τ∂L∂C(t)∂C(t)∂f(t)∂f(t)∂Wf=∑t=1τδ(t)C⊙C(t−1)⊙f(t)⊙(1−f(t))(h(t−1))

    T∂L∂Wf=∑t=1τ∂L∂C(t)∂C(t)∂f(t)∂f(t)∂Wf=∑t=1τδC(t)⊙C(t−1)⊙f(t)⊙(1−f(t))(h(t−1))T

LSTM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pandas as pd # 加载数据集
dataset_train = pd.read_csv('平安银行.csv',encoding='gb18030')
training_set = dataset_train.iloc[:,1:2].values
print(dataset_train.head()) # 查看一下数据的格式 # 特征缩放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sc = MinMaxScaler(feature_range=(0,1))
training_set_scaled = sc.fit_transform(training_set) # 使用Timesteps创建数据
X_train = []
y_train = []
for i in range(60, 2035):
X_train.append(training_set_scaled[i-60:i, 0]) # 训练集为早60个的数据
y_train.append(training_set_scaled[i, 0])
X_train, y_train = np.array(X_train), np.array(y_train) X_train = np.reshape(X_train, (X_train.shape[0], X_train.shape[1], 1)) # 构建LSTM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STM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ropout regressor = Sequential() regressor.add(LSTM(units = 50, return_sequences = True, input_shape = (X_train.shape[1], 1)))
regressor.add(Dropout(0.2)) regressor.add(LSTM(units = 50, return_sequences = True))
regressor.add(Dropout(0.2)) regressor.add(LSTM(units = 50, return_sequences = True))
regressor.add(Dropout(0.2)) regressor.add(LSTM(units = 50))
regressor.add(Dropout(0.2)) regressor.add(Dense(units = 1)) regressor.compile(optimizer = 'adam', loss = 'mean_squared_error') regressor.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 = 20, batch_size = 32) # 预测未来的股票
dataset_test = pd.read_csv('平安银行.csv',encoding='gb18030')
y_test = dataset_test.iloc[:, 1:2].values dataset_total = pd.concat((dataset_train['开盘价(元)'], dataset_test['开盘价(元)']), axis = 0)
inputs = dataset_total[len(dataset_total) - len(dataset_test) - 60:].values
inputs = inputs.reshape(-1,1)
inputs = sc.transform(inputs)
X_test = []
for i in range(60, 76):
X_test.append(inputs[i-60:i, 0])
X_test = np.array(X_test)
X_test = np.reshape(X_test, (X_test.shape[0], X_test.shape[1], 1))
y_pred = regressor.predict(X_test)
predicted_stock_price = sc.inverse_transform(y_pred) # 可视化
plt.plot(y_test, color = 'black', label = 'SZ000001 Price')
plt.plot(y_pred, color = 'green', label = 'Predicted SZ000001 Price')
plt.title('SZ000001 Price Prediction')
plt.xlabel('Time')
plt.ylabel('SZ000001 Price')
plt.legend()
plt.show()

输出:

Keras(五)LSTM 长短期记忆模型 原理及实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ensorFlow——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处理Mnist数据集

    1.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详见RNN循环神经网络:https://www.cnblogs.com/pinard/p/6509630.html 2. ...

  2. LSTM - 长短期记忆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RNN) 人们不是每一秒都从头开始思考,就像你阅读本文时,不会从头去重新学习一个文字,人类的思维是有持续性的.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没有记忆,不能解决这一个问题,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 ...

  3. Long-Short Memory Network(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剪枝神经网络 Simple RNN从理论上来看,具有全局记忆能力,因为T时刻,递归隐层一定记录着时序为1的状态 但由于Gradient Vanish问题,T时刻向前反向传播的Gradient在T-1 ...

  4. 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LSTM网络也是一种时间递归神经网络,解决RNN的长期依赖关系. RNN模型在训练时会遇到梯度消失或者爆炸的问题,训练时计算和反向传播,梯度倾向于在每一时刻递增或递减,梯度发散到无穷大或者0..... ...

  5. 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 : http://colah.github.io/posts/2015-08-Understanding-LSTMs/

  6. deep_learning_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处理Mnist数据集

    1.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详见RNN循环神经网络:https://www.cnblogs.com/pinard/p/6509630.html 2. ...

  7. 如何预测股票分析--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在上一篇中,我们回顾了先知的方法,但是在这个案例中表现也不是特别突出,今天介绍的是著名的l s t m算法,在时间序列中解决了传统r n n算法梯度消失问题的的它这一次还会有令人杰出的表现吗? 长短期 ...

  8. 递归神经网络之理解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NetWorks)(转载)

    递归神经网络 人类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从头开始思考.正如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是在理解前面词语的基础上来理解每个词.你不会丢弃所有已知的信息而从头开始思考.你的思想具有持续性. 传统的神经网络不能做到这 ...

  9. 理解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NetWorks)

    转自:http://www.csdn.net/article/2015-11-25/2826323 原文链接:Understanding LSTM Networks(译者/刘翔宇 审校/赵屹华 责编/ ...

随机推荐

  1. web设计_5_自由的框式组件

    1. CSS3 border-radius 圆角矩形框 圆角矩形框组件是页面布局中常常用到的,利用CSS3的border-radius可非常方便的创建. 并且在横向纵向上面都有很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

  2. VisualStudio中的单元测试

    1. VisualStuio中的测试资源管理器.CodeLens和ReSharper 上一篇文章重温了<单元测试的艺术>里提到的单元测试的技术及原则.这篇文章实践使用VisualStudi ...

  3. [转]jQuery不同版本区别

    原文转载自csdn:http://blog.csdn.net/u010167032/article/details/23666145 了解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与助于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版本. ⒈4重要新 ...

  4. Docker 安装部署Sql Server

    前言 在如今,容器化概念越来越盛行,.Net Core项目也可以跨平台部署了,那么思考下Sql Server能不能呢?当然是可以的啦.本文今天就是介绍Docker部署配置和连接Sql Server.本 ...

  5. PID算法通俗理解,平衡车,倒立摆,适合不理解PID算法的人来看!

    先插句广告,本人QQ522414928,不熟悉PID算法的可以一起交流学习,随时在线(PID资料再我的另一篇博客里) 倒立摆资料连接↓ https://www.cnblogs.com/LiuXinyu ...

  6. c#小灶——输出语句

    前面我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控制台输出一句话,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更详细的输出方式. Console.WriteLine();和Console.Write();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几行代码, using Syst ...

  7. .net core(c#)拟合圆测试

    说明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运动物体的转弯半径去描述其机器性能.但在大多数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只能够获取到运动物体的 GPS 位置点集,并不能直接得到转弯半径或者圆心位置.为此,我们可以利用拟合圆的方式得到 ...

  8. 【Java例题】1.4圆类

    4.定义一个圆类,包括半径.构造方法.计算周长方法, 计算面积方法和显示半径方法. 然后编写一个主类,在其主方法中通过定义一个圆对象来 显示圆的半径.周长和面积. package study; imp ...

  9. java并发编程(四)----(JUC)Lock锁初探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上一节讲过的synchronized关键字,该关键字用于给代码段或方法加锁,使得某一时刻它修饰的方法或代码段只能被一个线程访问.那么试想,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当synchroniz ...

  10. 重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十一)- 门电路的"千里传音"

    人用纸和笔来做运算,都是用十进制,直接用十进制和我们最熟悉的符号不是最简单么? 为什么计算机里我们最终要选择二进制呢? 来看看,计算机在硬件层面究竟是怎么表示二进制的,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计算机会选择二 ...